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化道出血不仅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也是内镜下息肉切割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何使大出血患者,特别是老年危重不能耐受手术者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止血,以降低急诊手术率和死亡率?我们从1995年9月~1998年5月对15例患者实行了内镜下夹子结扎止血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内镜下金属止血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79例,在内镜下明确出血部位,使用止血夹钳夹止血.结果 79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金属止血夹止血治疗,共用金属夹238枚,平均每例3.01枚,即时止血率97.47%(77/79),20例止血夹止血失败病例中1例Dieulafoy病患者改用内镜下套扎治疗止血成功,另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周内再出血率3.80%(3/79),其中2例患者转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内镜术后均未出现内镜治疗相关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内镜下金属止血夹是一种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率高及无明显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一、临床资料内镜下止血治疗63例,其中32例来诊当天8小时内紧急内镜检查并作镜下止血,24例24小时内,7例内科保守治疗2~9天无效,送来内镜室作镜下止血。6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59例,女4例,临床表现:呕血7例,黑便或血便31例,呕血+黑便17例,仅上腹痛表现来诊者8例。  相似文献   

4.
金属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消化道大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内镜钛夹在止血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探讨内镜钛夹止血法的适应证、疗效、安令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等,我们自2002年1月-2004年11月应用金属钛夹治疗52例消化道急性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附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原因包括溃疡病、息肉、癌肿,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并发症等。如何使大出血患,特别是年老不能耐受手术,在短期内迅速止血,以降低急诊手术率及死亡率?我们从1998年5月至目前成功地在内镜下用钛夹治疗消化道急性出血的患2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激光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为了使大出血患者,尤其是年老危重不能耐受手术者在短时间内止血,降低急症手术率和死亡率,我们自1993年6月至2000年12月对17例患者采用胃镜下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激光止血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共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1~81岁,平均(56.9±25.2)岁。所有病例均为24 h内有呕血、黑便或暗红色血便的患者,其中伴休克者9例,占52.9%。17例患者经急诊胃镜检查均证实为上消化道活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电子胃肠镜发现的15例胃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瘤,内镜超声检查和/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及性质,ESD操作步骤;黏膜下注射液体以抬高病灶,接着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之后使用Hook刀或IT刀沿病灶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病变直径1.0~3.5cm,平均2.3cm,ESD手术时间30~175min,平均73min,ESD治疗过程中创面均有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或金属钛夹止血,无术后延迟出血发生,穿孔发生率为6.7%(1/15),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作为一种内镜微创治疗,能实现较大病灶的完全剥离,为临床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也为消化道早期黏膜及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Dieulafoy病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及转归.方法 18例 Dieulafoy 病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结果 患者病灶主要位于贲门胃底6例,胃体上段小弯5例,胃窦3例,球部2例,球后部1例.患者均行内镜下钛夹止血,止血成功17例,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Dieulafoy病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较常见病因,内镜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高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SEVB)患者内镜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 2010年1月~2020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诊治的食管胃静脉曲张(GEV)患者25539例,其中SEVB者12例(0.4‰),其中采用急诊内镜下止血5例,非急诊内镜下止血7例。结果 12例SEVB患者中,乙型肝炎肝硬化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炎肝硬化2例,不明原因性肝硬化1例;11例有明显的呕血、黑便、便血或周围循环障碍临床表现;5例急诊内镜下即时止血均成功,7例非急诊内镜下即时止血成功6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9例单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其他采取硬化剂注射、EVL联合组织胶注射、EVL联合硬化剂和组织胶注射各1例;术后发生不良反应7例;随访8例患者(31.0±28.5)个月,近期再出血1例,远期再出血5例。在7例全程随访患者中,择期行脾切除术者1例,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全因病死率为42.9%。结论 对于SEVB患者多采用EVL治疗,即时止血效果好,但远期预后仍差。术后需联合其他方法治疗以长期控制门脉高压症,降低远期再出血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夹子结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30例病例,男21例,女9例,平均62.2岁,所有病例均经内镜证实为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胃、十二指肠球部出血20例;结肠出血10例.镜下见喷射性出血3例;涌血11例;渗血16例.采用了HX-5LR-1夹子钳和大小二种规格的金属夹子,分别根据创口的大小进行镜下夹子结扎止血.结果本组30例首次内镜下均止血成功,48h内再次出血2例,1例经第二次止血后出血止,另1例要求手术治疗,48h内一次止血总有效率93.33%,外科手术率3.3%.结论夹子止血术能对出血部位直接进行结扎、缝合、止血,而无并发症,特别对粘膜撕裂症、息肉切割术后出血、出血部位血管断端直径>2mm者止血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是胃肠道常见的急症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常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肿瘤、Dieulafoy、Mallory-Weiss、血管畸形、内镜治疗后等。内镜在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内镜下止血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止血成功率逐渐增高。但是,有些病变通过传统的止血方式,如:内镜下局部注射、热凝固治疗、机械治疗等,仍不能成功止血。因此,近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14例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4例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中男10例,女4例,平均发病年龄71.90岁;10例表现为间断黑便或暗红色血便伴有不等程度失血性贫血,其中7例血红蛋白含量<80 g/L,平均64.43 g/L;出血部位:胃1例、回肠2例、回盲部2例、盲肠3例、结肠9例、直肠1例,多部位者5例.4例无症状的患者未行任何治疗,8例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暂时控制,但均有复发,2例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其中1例在APC治疗后因复发出血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 毛细血管扩张是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出血多发于结肠部.内镜检查是其确诊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查阅我院1987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对患者生存率进行Kaplan-Meier统计分析.结果 ANCA相关性血管炎共170例,其中8例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男性和女性各4例;平均年龄(39±20)岁;从疾病出现首发症状到消化道出血平均(8±8)个月;其中韦格纳肉芽肿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最常见;临床表现最常见为便血(7例,占7/8),远端小肠为最常见受累部位(5例,占5/8);2例患者采用激素冲击治疗,6例采用相当于泼尼松1~2mg·kg-1·d-1激素治疗.1例患者行肠穿孔修补术,2例患者行病变肠段切除术,均是在出现外科情况后手术.3例存活,5例死亡,平均总存活时间为(373±108)d,出现消化道出血后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46±10)d.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消化道出血罕见,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一、临床资料内镜下止血治疗63例,其中32例来诊当天8小时内紧急内镜检查并作镜下止血,24例24小时内,7例内科保守治疗2~9天无效,送来内镜室作镜下止血。6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59例,女4例,临床表现:呕血7例,黑便或血便31例,呕血 黑便17例,仅上腹痛表现来诊者8例。估计出血量<1000m135例,>1000m128例。出血性质:球部溃疡41例,球后溃疡2例,胃溃疡11例,幽门管溃疡1例,胃癌2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例。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1例,食道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内镜下止血已经成为其首选治疗方法;另外,出血也是内镜下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及时有效地处理出血是内镜下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因此,内镜下止血技术是内镜医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但如何才能使内镜医生迅速、熟练掌握内镜下止血技术呢?为此,我们建立了上消化道出血动物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内镜医生的培训,现将上消化道出血模型的制作以及内镜医生的培训情况总结报道如下。一、上消化道出血模型的制作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出血 ( PUB)是常见急症之一 ,中医属于“呕血”“便血”范畴 ,随着新型药物问世 ,加上内镜、血管介入治疗普及和外科手术的改进 ,手术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 ,现就中医药对其治疗作用 ,提出几点思考。1 急诊胃镜是止血的一个重要环节PUB后 2 4~ 48h内进行紧急内镜检查和内镜下直接止血治疗 ,对确定病因 ,减少输血量 ,降低急症手术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据报道 ,溃疡部位与死亡率有关 ,胃溃疡的死亡率为 9.3% ,十二指肠溃疡死亡率为 5 .6% ,而急性溃疡为 2 .5 %。急诊胃镜可判断出血的部位及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在 1 2 h内做胃…  相似文献   

17.
探讨内镜下双极电止血导管治疗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gastric antral vascular ectasia,GAVE)的可行性及疗效。选择6例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GAVE的患者行内镜下双极电止血导管止血治疗,观察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6例患者均成功接受内镜下止血术,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2 min。5例患者仅予1次内镜下治疗,1例患者予2次内镜下治疗,平均1.17次。无一例出现与内镜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随访2~25个月,平均10.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出血控制,血红蛋白稳定,无需反复输血,复查胃镜提示病灶消退满意。内镜下双极电止血导管治疗GAVE安全可行,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内镜下硬化止血术对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探讨硬化剂局部注射在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2例,给予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对照组40例,给予内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及早期、近期、远期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率等....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上消化出血是常见且危及生命的急症,内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出血病因,还可以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但是当大量血液、血凝块及食物残渣残留胃腔时,内镜视野模糊,导致出血部位的较难探查以及内镜下止血治疗效果欠佳。为改善消化道大出血时内镜视野,我院消化内科采用吸引管联合内镜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隆起病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术后创面出血内镜不同止血方法,并分析疗效.方法:33例食管隆起病灶行EMR术合并创面出血,其中直接使用金属肽夹止血8例,余下25例首先采用内镜下喷洒药物止血,成功10例,继续出血的15例中7例采用黏膜注射止血,8例采用内镜下热凝止血,仍然有3例无效采用金属钛夹止血,术后6 wk复查内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8例直接使用金属肽夹止血均成功,25例采用喷洒药物止血成功10例;15例止血无效,对其中7例采用注射药物止血,成功6例;8例采用热凝止血成功6例,剩余3例止血仍然无效加用钛夹止血均成功.术后6 wk内镜复查,创面愈合良好.结论:对于食管隆起病灶EMR术后创面出血,内镜止血方法多样,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