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过去几年,全球仿制药市场乘品牌药专利缩水(估计到2006年将有210亿美元价值的品牌药专利失效,到2010年将有1000亿美元价值的品牌药专利失效)之机,以超过整个药物市场的速度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尽管美国和主要欧洲市场仿制药销售额在2000-2003年间迅猛增长,这种强劲势头在2004年已经趋缓。  相似文献   

2.
《上海医药》2013,(5):8
跨国药企巨头默沙东近日宣布,与三星旗下生物制药公司三星Bioepis已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多个生物仿制药。根据协议,三星Bioepis将负责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过程开发和制造、临床试验和注册,而默沙东将负责商业化。英国知名行业分析公司Datamonitor的研究显示,2011年到2015年期间,将有30多个品牌生物药失去专利保护,这些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约500亿至60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生物仿制药的全球市场规模将由2010年的2.43亿美元增长到37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景新 《国外药讯》2005,(6):30-32
虽然美国或欧洲至今还没有批准第一个生物通用名药,但一旦开始出现生物医药专利到期,这一拥有爆发力的行业即将出现大批的生物通用名药。生物通用名药的前景及其对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的影响威胁着生物技术行业。已知有11种生物技术药物在2006年将失去专利保护,这些药物2004年的全球销售总额预计在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药物制剂开发思路(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胜炎 《上海医药》2005,26(1):21-26
至2007年,全球价值800亿美元“重金矿”药品面临专利陆续到期;以2003年销售额计,近300亿美元的28个NCE类药物在2006~2010年专利到期(见表1),为人们提供了一座值得开采的“重金矿”。  相似文献   

5.
《国外药讯》2010,(1):42-42
加拿大专利药物审查委员会(PMRB)最新数据显示,加拿大的专利药物市场份额增加,2007至2008年间销售额增长了59/6,达到117亿美元。加拿大药品和保健部门的研究及市场报告预测,专利药品市场在2013年将达到14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2%(以美元计算),而2008年的125亿美元则极为接近这一预测。  相似文献   

6.
罗娟 《国外药讯》2006,(11):49-50
2007~08年全球许多销售额达数百万美元的主要药物的专利将到期,印度制药企业正把目标瞄准这些专利即将到期的药物。 该研究预测,因为在这个期间美国和欧洲有价值650亿美元的药物专利到期,所以,到2009年,出口销售额(主要由通用名药驱动)将达到3000亿卢比(66.9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国外药讯》2010,(6):35-37
据IMS卫生最新报告,预计全球药品市场在未来5年将增长近3000亿美元,到2014年达到1.1万亿美元。在此期间5%~8%的复合年增长率反映了两方面带来的影响,其一是发达国家市场上一些主要药品专利保护到期,其二是新兴国家市场的整体强力增长。  相似文献   

8.
一篇题为“2005年的通用名药业-对制药业的新威胁”的市场分析报告提到,到2005年这段期间,通用名药会出现空前的增长。到2005年,失去专利保护将使药品营业额损失1000亿美元,而它却大大地促进了通用名药制造商的发展,使之成为乳毛丰满的制药企业。这将对研究型制药公司尤其是那些缺乏创新能力的公司构成一个明显的竞争威胁。  相似文献   

9.
纵观处于2010年药品研发线中的产品,给人的印象是丰富而且呈现多样化。尽管10年前新药数量“井喷式”增长的场面不可再来,但同样会有一大批新药涌现。其中包括很多口服治疗新药,如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心血管和疼痛类药物等。目前市场上有多个重量级专利药品将在2010年失去保护,预计超过157亿美元的处方药将面临仿制药的竞争。更多口服制剂的上市和新一轮疫苗开发的浪潮,也将会使2010年成为富有效率及成绩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0期试验的潜在影响受关注,制药/生物技术业是全球最大的研发投资者,MAb营业额的增长将继续超过小分子化合物,专利到期将使双极性疾病药物市场份额减少4亿美元,2016年美国生物制品仿制产品市场将达20亿美元,美国通用名药市场的发展及企业战略,英国DOP药品市场价值2.5亿英镑,2006-2007年之间日本的抗风湿病药物市场有望增长39%  相似文献   

11.
"重磅炸弹"药品是一些非专利药厂商追逐的目标。本文中列出2013年专利保护期截止的约120个药品中销售额领先的前15个品种(表1)。国际医药资讯研究机构EvaluatePharma确认:按目前数据,总计达290亿美元年销售额的药品它们的(原始)专利会在2013年到期。今年因专利到期的药品销售额损失合计约670亿美元,虽然2013年总计损失少于2012年,  相似文献   

12.
刘敏 《国外药讯》2006,(7):46-47
据IMS Health预测,2006年全球药品市场预期会增长6%~7%,达到6400-6500亿美元的规模。预计制药业将受到一些关键事件的影响,即美国引入医疗照顾(Medicare)的药品受益计划、六个“重磅炸弹级”产品失去专利保护和政府进一步限制药品消费的措施Merck公司的Zocor等。这六个产品是(simvastatin,辛伐他汀)、Pfizer公司的Zoloft(sertraline,舍曲林)、BMS公司的Pravachol(pravastatin,普伐他汀)、Sanofi—Aventis公司的Ambien(zolpidem,唑吡坦)、GSK公司的Zofran(ondansetron,昂丹司琼)和Novartis公司的Lamisil(terbinafine,特比萘芬)。  相似文献   

13.
医药行业在WTO条款中相关的承诺主要有四条,这四项条款支撑起来的“保护伞”并不那么安全。 一是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我国将落实对100多个成员国都要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按照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条款,在专利期内仿制某种新药,开发方有权索取4-10亿美元的赔款,若买断一个专利新药的生产许可,则需支付500-6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五洲医讯     
<正>2006年全球药品销售额6430亿美元IMS(艾美仕市场调研咨询公司)日前发布信息指出,2006年全球药品销售额达到643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7.0%。全球药品市场销售规模创出新高。据了解,在IMS的数据采集市场,药品总销售额为6079亿美元,同比增长6.5%。北美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销售额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开始.我国对药品、化学物质实行专利保护.并相继与美国、欧共体、日本等近20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知识产权协议,使我国再不能无偿仿制国外研制的新药了。加入WTO后.我国将对1OO多个世贸成员国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承诺。按照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条款,在专利期内仿制某种新药,开发方有权索取4~1O亿美元的赔款。  相似文献   

16.
根据Decision Resources公司医疗咨询报告显示,由于Merck&Co公司的产品Zocor(simvastatin,辛伐他汀)2006年在美国专利到期和Pfizer公司的Lipitor(atorvastatin,阿托伐他汀)的专利将于2010年在美国和欧洲到期引发的仿制药物泛滥,预计血脂异常治疗药全球销售额将从2006年的280亿美元下降至2016年的24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非专利药市场呈上升态势。根据Datamonitor的报告,2001年全球非专利药市场为27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1.3%。非专利药市场的增长率高于全球整个药品市场增长率(8%)。到2007年,由于重磅炸弹药品专利到期,将为非专利药公司提供82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2001年,世界最大的前10家非专利药公司的销售额超过了90亿美元,占整个药品市场3400亿美元的25%。Datamonitor的报告认为,欧洲非专利药的增长速度高于美国,因为欧洲药品管理政策的修改更有利于非专利药在欧洲上市。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中国医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医药市场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事业,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1970年全世界医药产值为217亿美元,到2002年,已猛增至4 110亿美元,且仍在以每年7%的幅度递增,预计2005年产值可能达到5 000亿美元.反观我国的医药产业,虽然近年产值每年增长幅度达到18%,但总产值中仅有3%是自主研制的,97%都是仿制国外的药品;我国出口的中药材仅占世界中药市场的20%,且大都为原药材或粗加工产品出口,缺乏精品.由于国外专利药品的保护期一般为20年,而且通常跨国大公司药品开发是成系列的,如第一代产品专利保护到期,第二、第三代产品必然投产上市,再加上加入WTO后面临取消关税保护,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19.
美国毫无疑问的稳坐全球药品消费王国的椅子。2006年美国药品销售估计达到2750亿美元,按3亿人计算,人均药品消费达到930美元。  相似文献   

20.
刘敏 《国外药讯》2007,(5):46-47
据IMS Health公司对2007年医药市场的预测,2007年世界药品市场的增长率约为5%~6%,销售额将达到5665-6850亿美元。2007年的市场增长将会出现从饱和的市场转向新兴市场的趋势、新产品的推出不能与现有产品的专利保护丢失同步、专用和适时产品将扮演更大的角色和管理人员、支付人及消费者会更仔细地权衡药品的风险/利益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