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氧缺血脑组织生化免疫成分的改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能为其临床干预提供较为有力的依据。本文从缺氧缺血后脑组织的生化物质代谢水平、基因调控水平和免疫分子水平几个方面的改变来阐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揭示缺氧缺血所致的脑细胞损伤和抗损伤的矛盾变化。  相似文献   

2.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早期微循环改变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新生鼠脑早期微循环的形态学改变。 方法  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上 ,采用组织化学染色及脑组织墨汁灌注观察脑组织血管形态和分布。 结果  缺氧缺血后即刻脑皮质、髓质、海马微血管数增多 ,微血管通透性增强 ,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脑内多部位出血 ,同时神经元出现水肿、丢失、胶质细胞增生等一系列缺血缺氧改变。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早期存在着脑微循环障碍 ,在临床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救治过程中应注意尽早纠正  相似文献   

3.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早期微循环改变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华  孟斌 《小儿急救医学》2002,9(1):14-15,T001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新生鼠脑早期微循环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上,采用组织化学染色及脑组织墨汁灌注观察脑组织血管形态和分布,结果:缺氧缺血后即刻脑皮质,髓质,海马微血管数增多,微血管通透性增强,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脑内多部位出血,同时神经元出现水肿,丢失,胶质细胞增生等一系列缺血缺氧改变,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早期存在着脑微循环障碍,在临床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救治过程中应注意尽早纠正。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指围生期窒息缺氧致脑缺氧缺血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脑病表现,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常可引起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和一系列神经系统后遗症.如何预防、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窒息后脑损伤一直是围生期医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2^+/Ca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II;C^2^+/CaMPKII)是钙调素的重要靶酶之一。目前研究认为缺氧缺血脑损伤脑组织中该酶活性发生改变,并发现此酶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极敏感。该酶的活性变化与神经元的损伤密切相关,可作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石杉碱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缺血组和石杉碱甲组,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脑损伤后0、60、120min和石杉碱甲组右侧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光镜下计数缺氧缺血及予石杉碱甲后海马CAl区神经元。结果石杉碱甲组脑组织谷氨酸含量与缺氧缺血120min组比较明显降低;脑损伤21d后,石杉碱甲组海马C~1区神经元明显增多,与缺氧缺血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石杉碱甲能抑制脑组织中谷氨酸释放,并对大鼠海马CAl区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围产期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其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近来研究显示,在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阶段,作为一种活跃的脂类炎性调节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于自由基的大量生成,进一步加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起了关键作用。本研究在成功创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对新生大鼠脑  相似文献   

8.
抑制NO合酶亚型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的NO合酶亚型 (NOS)选择性抑制剂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为NO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动物实验依据。 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HIE动物模型 ,观察使用NOS抑制剂后其脑组织匀浆液中NO浓度以及SOD、MDA含量的变化 ,将后二者作为反映脑损伤程度的指标 ,观察不同来源和浓度的NO与SOD、MDA的关系及NOS抑制剂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结果  实验动物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 ,脑组织NO浓度显著升高 ,并具一定的时相波动特征 ,同时SOD下降、MDA升高 ;使用NOS抑制剂L NAME和AG后 ,NO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唯时相有所差别。L NAME在HI损伤早期 ( <2h)无明显保护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而在后期 ( 2 4h)则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 ;AG在HI损伤早期和后期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结论  在一定时相和浓度范围内 ,NO的来源较NO的浓度与氧自由基损伤的关系更为密切 ,使用iNOS抑制剂可减轻缺氧缺血后氧自由基对脑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缺氧/缺血对幼龄大鼠脑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缺氧和(或)缺血对幼龄大鼠脑白质损伤及脑损伤后少突胶质细胞(OL)的影响。方法选择3日龄同窝生SD低龄新生大鼠128只,随机分为4组:缺氧缺血组、单纯缺血组、单纯缺氧组、对照组。建立未成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采用组织切片HE染色、OL抗体O4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方法,观察各组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缺氧和(或)缺血引起幼龄大鼠脑组织损伤,以白质损伤为主,出现白质疏松和脑室扩大等病理变化,深部脑白质OL凋亡数增多(P<0.05)。缺氧或缺血单因素均可诱导OL数减少,并发生凋亡,缺氧、缺血二因素存在协同作用(P<0.01),但缺血较缺氧对新生大鼠脑OL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更明显,术后48h和72h效应指数分别为7.34/2.42和7.15/1.89。结论缺氧和(或)缺血均可导致脑白质损伤及OL凋亡增多,缺血较缺氧促OL凋亡更明显,缺氧缺血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抑制NO合酶亚型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的NO合酶亚型(NOS)选择性抑制剂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NO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E动物模型,观察使用NOS抑制后其脑组织匀浆液中NO浓度以及SOD,MDA含量的变化。将后二者作为反映脑损伤程度的指标,观察不同来源和浓度的NO与SOD,MDA的关系及NOS抑制剂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实验动物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NO浓度显著升高,并具一定的时相波动特征,同时SOD下降,DMA升高,使用NOS抑制剂L-NAME和AG后,NO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唯时相有所差别,L-NAME在HI损伤早期(<2h)无明显保护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而在后期(24h)则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AG在HI损伤早期和后期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在一定时相和浓度范围内,NO的来源较NO的浓度与氧自由基损伤的关系更为密切,使用iNOS抑制剂可减轻缺氧缺血后氧自由基对脑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作用。方法 应用新生7日龄SD大鼠制备HIBD模型,于缺氧缺血(HI)后即刻腹腔注射NGF 100U/只或等量生理盐水,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氧缺血后24、48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NSE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NGF可降低血清NSE,增加左侧(缺血侧)脑组织中NSE蛋白水平表达。结论 腹腔注射NGF对HIBD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氧防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氧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争议甚多。在一定的压力、时间范围内 ,高压氧可能通过增加缺血周围脑组织氧供、防止能量衰竭、抗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元存活等机制起脑保护作用 ,又可能通过增加氧自由基的大量释放和脑血管的强烈收缩而加重脑组织的损害。最近在如何阻止高压氧的不利效应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但高压氧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还需做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锌原卟啉(znpp)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防治作用。将7日龄SD大鼠制备成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新生鼠模型和znpp治疗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测定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I)后不同时问脑组织匀浆血红素氧化酶-1(HO-1)活性和环磷酸鸟苷(cGMP)以及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含量,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脑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HI组在HI后1h、4h、12hHO-1活性、COHb及cGM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Znpp组的HO-1活性、COHb及cGMP明显低于HI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病理改变显示HI组至明显的缺血块氧性组织形态学改变,znpp组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HI后HO-1、CO和cGMP明显增高可加重脑组织损伤;而znpp可通过抑制HO活性使CO和cGMP水平下降,可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缺氧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自由基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80只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缺氧缺血组.缺氧缺血组动物先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将动物置于37℃恒温的密闭容器中,吸入80 mL/L氧气和920 mL/L氮气的混合气体2.5 h,建立HIBD动物模型.分别于缺氧后6 h、24 h、48 h、72 h、5 d处死各组动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脑组织神经元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和谷胱苷肽还原酶(GOD-PX)酶活力,ELISA法检测GSK-3β水平.结果 缺氧缺血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于缺氧缺血后6、24、48和72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 <0.05).缺氧缺血组MDA和GSK-3β水平于缺氧缺血后6、24、48和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a <0.05),至5 d 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SOD水平和GOD-PX酶活力于缺氧缺血后6、24、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a <0.05).神经元凋亡率与MDA和GSK-3β水平呈正相关,与SOD水平和GOD-PX酶活力呈负相关.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24~72 h为脑损伤高峰期,GSK-3β与自由基损伤参与了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锌原卟啉(Znpp)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防治作用.将7日龄SD大鼠制备成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新生鼠模型和Znpp治疗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测定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I)后不同时间脑组织匀浆血红素氧化酶-1(HO-1)活性和环磷酸鸟苷(cGMP)以及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含量,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脑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HI组在HI后1h、4 h、12 h HO-1活性、COHb及cGM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Znpp组的HO-1活性、COHb及cGMP明显低于HI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病理改变显示HI组呈明显的缺血缺氧性组织形态学改变,Znpp组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HI后HO-1、CO和cGMP明显增高可加重脑组织损伤;而Znpp可通过抑制HO活性使CO和cGMP水平下降,可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缺氧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6.
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2+/CaM-dependentproteinkinaseⅡ;C2+/CaMPKⅡ)是钙调素的重要靶酶之一。目前研究认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中该酶活性发生改变,并发现此酶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极敏感。该酶的活性变化与神经元的损伤密切相关,可作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防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压氧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争议甚多。在一定的压力、时间范围内,高压氧可能通过增加缺血周围脑组织氧供、防止能量衰竭、抗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元存活等机制起脑保护作用,又可能通过增加氧自由基的大量释放和脑血管的强烈收缩而加重脑组织的损害。最近在如何阻止高压氧的不利效应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但高压氧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还需做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存在于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屏障系统,可保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脑缺氧缺血可导致BBB通透性发生变化.该文综述了BBB结构基础、功能以及脑缺氧缺血损伤时BBB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范围、时间及其机制.利用这一理论对BBB调控可能在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源性前列腺素E1(PGE1)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60只,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后注射PGE1及川芎嗪(TMP)。缺氧缺血后48h处死,取大脑皮质,制作脑组织匀浆,检测脑组织SOD、NO水平。结果HIBD组脑组织SOD水平低、NO水平高,同正常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PGE1、TMP治疗组SOD水平高、NO水平低,同HIBD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PGE1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使大脑皮质SOD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对HIBD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脑细胞凋亡为发病机制之一。雌激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已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应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观察17β-雌二醇(17β-E2)对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