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观察5-氮胞苷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转化为心肌样细胞的ANP、BNP、α—skeletal actin、MLC-2v、GATA-4和Nkx2.5基因表达,取非血液疾病的5例胸科手术患者术中已切除掉的肋骨,抽取骨髓;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异贴壁法进行分离、提纯MSCs,并进行培养扩增。用流式细胞仪对第2代的MSCs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测定。应用10μmol/L5-氮胞苷对第2代的MSCs诱导24h,于诱导后1、2、3、4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NP、BNP、α-skeletalactin、MLC-2v、GATA-4和Nkx2.5基因表达。结果表明,3份第2代MSCs样本重复测定,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34、CIM5。以5-氮胞苷诱导培养24h后,MSCs形态和排列方式发生明显变化,诱导1周后,细胞体积增大,多呈长梭形,平行排列;诱导2周后,细胞变为短柱状,突起位于两端,相邻细胞的突起紧密接触;诱导3周后,短柱状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接,部分细胞可见类肌管样结构;诱导4周后,细胞体积变小,可见由几个细胞连接形成的多核肌管样结构。诱导组细胞ANP、BNP、α—skeletalactin、MLC-2v、GATA-4和Nkx2.5的PCR产物凝胶电泳呈阳性,对照组为阴性;诱导组基因表达量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结论:5-氮胞苷可诱导MSCs向心肌样细胞转化,处于祖心肌细胞和分化的心肌细胞之间,并可能具有心肌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凌翔  陈胜喜  罗万俊  陈日 《江西医药》2008,43(12):1289-1291
目的探讨在体外"心肌样"环境下5-氮胞苷(5-Aza)诱导能否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方法(1)分离、纯化大鼠BMSCs,分组后用5-Aza诱导部分BMSCs。(2)BMSCs标记后与乳鼠心肌细胞共培养。(3)免疫荧光法鉴定BMSCs的肌球蛋白重链(MHC)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5-Aza单次诱导组与未诱导组比较MHC、cTnI阳性率显著增加,且5-Aza双次诱导组较单次诱导组MHC、cTnI阳性率显著增加。结论(1)体外"心肌样"环境下5Aza能够促进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2)5-Aza双次诱导较单次诱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为 BMSCs 心肌再生移植治疗提供基础。方法取第5代的 BMSCs,5-氮杂胞苷诱导24 h,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3周后通过 RT - PCR 检测心肌蛋白 desmin 和αMHC 的表达。结果 BMSCs 经5-氮杂胞苷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出现肌管结构,RT - PC R 检测结蛋白(desmin )和αMHC 的表达阳性。结论在体外成功诱导 BMSCs 分化成为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5-氮胞苷诱导的大鼠心室成纤维细胞(CFs)植入急性心肌梗死(AMI)区的心肌损伤修复作用.方法 取SD大鼠乳鼠心室CFs体外培养、扩增,取第三代细胞加5-氮胞苷10 μmol/L诱导,并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仟(BrdU)标记,收集(0.8~1.2)×106个细胞用于移植.SD大鼠20只,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AMI模型,2周后,治疗组(10只)将诱导后的CFs注入梗死区及周边,对照组(10只)予等量不含CFs的培养液接种.6周后处死所有动物,获取心肌标本,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Fs分化和转归.结果 治疗组HE染色梗死区可见敞在带横纹的肌肉组织,电镜下移植细胞及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之间均未见闰盘连接;免疫绀化染色这些细胞BrdU、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肌钙蛋白Ⅰ(cTn1)及连接蛋白43(Cx43)呈阳性;对照组梗死区为均匀一致的纤维瘢痕组织.结论 5-氮胞苷诱导的CFs植入AMI区可分化、转归为带横纹肌细胞,修复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MSCs诱导后分别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修复的影响,比较不同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 获取、培养大鼠骨髓MSCs;5-氮胞苷(5-aza)诱导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检测诱导后MSCs特性.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三个组.对照组:梗死部位中央及四周移植磷酸盐缓冲液(PBS),50μl/点;MSCs移植组和MSCs诱导组:在上述部位分别移植MSCs、诱导的MSCs,2×106个/50μl/点.3周后,超声观察心室腔大小、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检测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血流动力学测定左室收缩压(LVSP)、舒张末压(LVEDP)、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等指标;免疫组化分析心肌组织中移植细胞情况.结果 诱导的MSCs对心肌肌钙蛋白T(cTnT)、连结蛋白43(Cx-43)表达阳性.MSCs移植组、MSCs诱导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前壁运动增强,FS%、LVSP、±dp/dtmax均升高、LVEDP降低(P<0.05),MSCs诱导组改变更明显(P<0.05).MSCs移植组、MSCs诱导组心肌组织中移植细胞对cTnT、Cx-43表达阳性.结论 MSCs移植、MSCs诱导后移植对大鼠AMI均有修复作用,MSCs诱导后移植对AMI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在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和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的条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MSCs,纯化传代至第三、四代,加入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5-Aza)进行不同时间的孵育,用MTT测定细胞的生长活性,确定最佳的浓度和孵育时间。4周后行电镜,免疫组化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结果:诱导后细胞呈心肌样细胞改变,电镜下可见肌丝形成,免疫组化显示部分细胞胞浆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rcomeric actin)、肌钙蛋白-T(troponin-T)阳性。RT-PCR检测显示心肌特异转录因子GATA-4、Nkx2.5有表达。结论:hMSCs是骨髓来源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5-Aza的诱导下可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可成为心肌损伤移植治疗的理想细胞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为心肌再生提供良好的干细胞来源。方法胶原酶消化分离成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CD29、CD31、CD34、CD44及细胞周期,MTT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第3代细胞进行诱导分化,观察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5-Aza,1,3,5,10,15,20μmol/L)及不同作用时间(12,24,48,72h)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差别,采用最佳浓度10μmol/L,最佳作用时间24h进行实验,分别在第7,14,21,28天用免疫细胞荧光染色鉴定心肌细胞α-横纹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表达,第14天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心肌发育相关基因NKX2.5的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细胞,可见细胞呈梭型、核圆形或椭圆形,偶见双核。传代细胞核原代细胞形态相似,排列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第1、3、5代细胞均高表达CD29和CD44;而CD31始终表达很弱,可认为呈阴性表达;CD34在第1、3代细胞弱表达,在第5代细胞表达逐渐减弱为阴性。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前3d处于细胞潜伏状态,第4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0天达到顶峰。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G1期细胞为85.93%,S期为7.24%,G2期为6.83%。10μmol/L5-Aza诱导后7d进行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未见有α-横纹肌、MHC、cTnI表达。14d少量细胞α-横纹肌和MHC阳性表达,cTnI阴性表达。21d表达α-横纹肌和MHC的细胞数量增多,并可见少量cTnI阳性表达。28dα-横纹肌、MHC、cTnT阳性表达数目均增多,RT-PCR结果显示NKX2.5呈阳性表达。结论成人脂肪中可以分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且可以在体外培养传代,经过5-Aza的诱导可以向心肌细胞分化,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和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一定时期内,通过干预NRG-1/ErbB通路是否可调控其向类窦房结样细胞或工作肌样细胞分化。方法分离培养大鼠ADSCs,免疫荧光测定细胞相关表面抗原鉴定其干细胞特性。取3代ADSCs加入含10μmol.L-15-氮胞苷(5-Aza)和10μg.L-1bFGF的培养基处理24 h后分3组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包括对照组、AG1478组、神经调节蛋白-1(NRG-1)组,取正常培养的为ADSCs组。诱导3周后,通过RT-PCR检测各组NKx2.5、HCN4、TBX3、TBX2基因,Westernblot检测TBX3蛋白,膜片钳检测各组动作电位的表达差异。结果 ADSCs加5-Aza诱导3周后表达心脏早期转录因子Nkx2.5及肌钙蛋白,证明5-Aza可以将ADSCs诱导成心肌样细胞。而AG1478组起搏相关基因(HCN4、TBX3、TBX2)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及NRG-1组(P<0.05),TBX3蛋白也强于对照组(P<0.05),并能产生窦房结样动作电位。而NRG-1组Nkx2.5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及AG1478组(P<0.05),亦能检测到心室肌样动作电位。结论在大鼠AD-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一定时间内通过干预NRG-1/ErbB通路可使其定向分化为起搏样细胞或工作肌样细胞,这为今后干细胞生物起搏研究做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8,(5):629-633
目的:研究野黄芩苷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的增殖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CFs,将细胞分为空白组(空白培养基)、AngⅡ组(10~(-7)μmol/L)、50μmol/L野黄芩苷组和AngⅡ(10~(-7)μmol/L)+5、10、20、50μmol/L野黄芩苷组,培养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另取细胞分为空白组(空白培养基)、AngⅡ组(10~(-7)μmol/L)和AngⅡ(10~(-7)μmol/L)+5、10、20、50μmol/L野黄芩苷组,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中Ⅰ型胶原(ColⅠ)、ColⅢ、α-平滑肌肌蛋白(α-SMA)m RNA表达和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细胞中ERK1/2、p38 MAPK磷酸化水平。结果:5、10、20、50μmol/L的野黄芩苷均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CFs的增殖(P<0.05),显著下调AngⅡ刺激的CFs中ColⅠ、ColⅢ和α-SMA m RNA的表达(P<0.05),显著抑制AngⅡ刺激后细胞培养液中HYP含量的增加和细胞中ERK1/2、p38 MAPK的磷酸化(P<0.05),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野黄芩苷对AngⅡ诱导的CFs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p38 MAPK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诱导的条件、规律及转化细胞特点.方法 取兔骨髓,分离、提纯、培养及扩增BMSCs的第3代细胞,并随机分为3组:内皮细胞组(A组),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10 μg/L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5 μg/L;平滑肌细胞组(B组),加全反维甲酸(AT-RA) 10-8 mol/L和双丁酰环磷腺苷(db-cAMP)0.5×10-3 mol/L;对照组(C组)为基础液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对第3代BMSCs表面抗原测定,并对诱导2周后的细胞进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鉴定.结果 2份第3代BMSCs样本表达CD44+和CD34-.诱导24 h,BMSCs形态和排列方式明显变化;1周后,细胞体积增大,多呈纺锤形;2周后,细胞体积变小,短柱状,相邻细胞的突起紧密接触.A组细胞呈短梭形或扁圆形,融合后呈“铺路石样”,vWF阳性.B组细胞生长较缓慢,呈长椭圆形,SM-α-actin呈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 VEGF和AT-RA可诱导BMSCs向内皮样及平滑肌样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DNA甲基化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源肝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用正常含血清培养液处理细胞,实验组用100μmol·L-1 Hcy的含药血清处理细胞,干预组用含100μmol·L-1 Hcy和10μmol·L-15-氮杂胞苷的含药血清处理细胞,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体外不同处理方式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缺血心肌后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2周后分别将自体MSCs、经5-aza诱导的MSCs、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Dil标记后用微量注射器注射于兔缺血心肌内,并以无血清培养基注射动物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细胞移植前、细胞移植后2、4周之后行M型超声心动测量: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指标。结果细胞移植后2、4周,超声心动检查发现MSCs组和5-aza诱导的MSCs组的兔心功能(LVEF、LVFS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BMMNCs组仅在移植后4周明显改善(P〈0.05);LVESD、LVEDD细胞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SCs、经5-aza诱导的MSCs、BMMNCs均能存活于梗死心肌中,从而改善缺血心肌后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丹酚酸B(SalB)以及二者联合诱导(FGF-2+SalB)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MSC,对第2代MSC定向诱导,依次为FGF-2组、SalB组、FGF-2+SalB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诱导4周BMSC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心肌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透射电镜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以半定量RT-PCR法在诱导后7,14和28 d检测细胞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Nkx2.5的表达。结果诱导各组的BMSC均可见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cTnT及Cx43的阳性细胞,其中联合诱导组的阳性率均最高。诱导各组与对照组上述四标记物的阳性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分化细胞的胞质内可见平行排列的肌丝,多靠近细胞膜,并富含内质网、线粒体、糖原和核糖体。RT-PCR结果显示,诱导组细胞GATA-4和Nkx2.5于诱导后7 d弱表达,14 d表达增强,28 d表达减弱。结论 FGF-2,SalB以及二者联合,均可将MSC诱导为心肌分化表型,其中FGF-2+SalB组各蛋白阳性表达率最高,其心肌样细胞的转化率亦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种中药成分(姜黄素、连翘苷、白藜芦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损伤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空白对照组(等体积基础培养液),溶剂对照组[等体积含二甲基亚砜(DMSO)的基础培养液],Ox-LDL组(20μg/mL Ox-LDL),姜黄素(1)(2)(3)(4)组(20μg/mL Ox-LDL+2.5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姜黄素),连翘苷(1)(2)(3)(4)组(20μg/mL Ox-LD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连翘苷),白藜芦醇(1)(2)(3)组(20μg/mL OxLD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白藜芦醇),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细胞增殖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检测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Ox-LDL组比较,姜黄素、白藜芦醇各剂量组,连翘苷(4)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降低(P <0.01或P ...  相似文献   

15.
细胞保护作用是抗抑郁剂作用的共同通路之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YF  Liu YQ  Huang WC  Luo ZP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3,24(10):996-1000,1061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可能的共同作用机制。方法:以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状态;以Fura 2-AM荧光标记法测定胞内Ca^2 浓度:以RT-PCR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水平。结果:以高浓度皮质酮0.2mmol/L处理PC12细胞48h以模拟抑郁症脑神经细胞损伤状态,发现目前三类经典抗抑郁剂,包括三环抗抑郁剂地昔帕明(DIM)0.625—10μmol/L,5-HT重摄取抑制剂氟西丁(FLU)0.625—10μmol/L,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马氯贝胺(MOC)2.5—40μmol/L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而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和抗焦虑药地西泮无此作用、DIM1,5μmol/L或FLU1,5μmol/L几显著减弱皮质酮0.1mmol/L处理PC12细胞48h诱导的胞内Ca^2 超载,进一步研究发现,DIM或FLU 10μmol/L处理PC12细胞48h显著提高N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尽管各类抗抑郁剂结构迥异,但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其共同作用通路,而减弱胞内Ca^2 超载和提高NG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是抗抑郁药的细胞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对KCI诱导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的影响,进而探讨布比卡因心肌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新生SD大鼠心室肌细胞,将培养的心室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10μmol/L布比卡因组(B2组)、50μmol/L布比卡因组(岛组)、100μmol/L布比卡因组(取组)。各组细胞均用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染色,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单个心室肌细胞内钙荧光强度(fluorescent intensity.FI)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μmol/L的布比卡因对KCl诱导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FI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50μmol/L和100μmol/L的布比卡因则明显抑制KCl诱导的钙离子跨膜内流(P〈0.05);抑制程度B2组〉B2组(P〈0.05)。结论: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对KCl诱导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内[Ca^2+]i的变化无明显影响,高浓度则明显抑制钙离子跨膜内流。布比卡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兴奋收缩耦联时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内流,可能是其心肌抑制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评价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1,25-(OH)2D3诱导兔骨髓单核细胞形成破骨细胞样细胞以及原代分离的乳兔成熟破骨细胞与骨片共培养的方法,考察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00、50μmol.L-1的淫羊藿苷明显抑制1,25-(OH)2D3诱导兔骨髓单核细胞形成破骨细胞样细胞的数目,当其浓度为100、50、10μmol.L-1时,明显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具体表现在吸收陷窝数目及表面积均明显减少。结论淫羊藿苷不仅可以明显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同时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的作用,提示淫羊藿苷具有改善骨吸收功能亢进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型化合物甲胺鸢尾素(methyl-amine irisolidone,MMI)预处理对H2O2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方法:甲胺鸢尾素预处理心肌细胞12 h后,采用H2O2诱导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MMI0.1μmol/L组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存活率相近(P〉0.05),0.5、1、5、10μmol/L组显著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10μmol/L MMI减轻细胞形态变化,1、5、10μmol/L MMI显著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P〈0.01)。结论:甲胺鸢尾素可改善H2O2所致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与稳定细胞膜、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MSCs分离培养及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及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诱导条件的优化。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比重1.077g/m1)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MNC),在含10%胎牛血清L—DMEM培养基中培养,并传代扩增MSCs;选取状态较稳定的第4代细胞,分别用含10%胎牛血清和2%胎牛血清的诱导液(终浓度为10ng/mlVEGF、2ng/mlbFGF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于第7、14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34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FVⅢ的表达情况。结果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MSCs,细胞呈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流式细胞术分析MSCs结果显示,CD34阳性率为1.01%、CD29阳性率为97.32%;诱导14d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VⅢ的表达,10%和2%胎牛血清诱导体系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12.21%和91.43%。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MSCs;就诱导效果而言,2%胎牛血清诱导体系明显好于10%胎牛血清诱导体系,说明低浓度的胎牛血清更有利于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对心功能影响的超声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SCs)自体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成年兔左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22只日本大耳白兔。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息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经过培养的MSCs经溴氮胞苷(BruD)标记后,直接注射到实验组动物左心室游离壁正常心肌组织与梗死组织交界处的心肌内。于术前1周,术后2、4周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左心室内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术后4周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与α-横纹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术后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周,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改善(P〈0.05)。缺血心肌内可见部分BruD标记的移植细胞已与宿主心肌细胞相连接,并分化为具有典型的肌小节和表达α-横纹肌动蛋白阳性的心肌细胞样的横纹肌细胞,其排列方向与宿主心肌细胞排列方向平行。结论自体移植的MSCs可在急性梗死心肌内生长、发育、分化,并逐渐分化为心肌细胞取代瘢痕组织,影响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