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2011-2017年沈阳市确诊的布鲁氏菌病(布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1-2017年布病疫情信息和监测数据,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7年沈阳市共报告布病1 805例,年均发病率为3.82/10万;发病集中在35~65岁之间,占总发病数的74.57%;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98〖DK〗∶1;职业人群布病抗体阳性率为3.43%;病原学监测分离到9株布鲁氏杆菌,分别为2株羊种Ⅰ型和7株羊种Ⅲ型。结论 沈阳市布病疫情明显增加,处于流行高峰。人间布病疫情由染疫的羊引起,流行优势菌株为羊种Ⅲ 型)。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羊间与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关系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间布鲁氏菌病 (布病 )来自于畜间。历史上 ,无论何时何地人间出现布病病例 ,一定在畜间有活动性疫源。但羊间布病疫情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间布病疫情 ,如何通过羊间疫情预测人间布病疫情未见报道。本文对此进行研究。1.材料与方法 :根据 195 3~ 2 0 0 0年吉林省人间新发布病病例 (M)和发病率 (MR)、羊血清学阳性数 (S)和羊阳性率 (SP)、羊免疫数 (SI)和羊免疫率 (SR)为统计资料 ,用回归方法建立模型。2 .结果与分析 :(1)相关分析 :S与M (r=0 .378,P =0 .0 0 8)和SP与MR(r =0 .5 19,P =0 .0 0 0 )的正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表明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1-2008年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陕西省人间布病报告病例及布病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1-2008年人间布病发病率上升8倍,疫区面积扩大,感染人数众多。结论长期坚持高密度大范围畜间免疫,形成免疫屏障,控制畜间布病,降低人间发病。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近些年来,布鲁氏菌病(布病)的人畜疫情在国内外都出现了回升势头,在流行病学特征方面也有新的发展趋势。一、布病疫情:1.世界疫情:在世界上约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报告人畜间有布病疫情的近170个。在各大洲的人间布病疫情是:在拉丁美洲中有16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布病,其发病率为0.02~5.28/10万;欧洲有29个,其发病率波动于0.04~21.46/10万;在亚洲有33个,发病率为0.003~11.90/10万;大洋洲有9个,发病率为0.97~2.51/10万;在非洲有36个,其发病率为0.59~10.00/10万〔1,2〕。世界人间布病疫情分布广泛,但波动性大,各国间疫情差别较大。人间布病发病…  相似文献   

5.
孟巧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66-366,368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布病在世界许多地区再度肆虐,河南省布病疫情也明显回升。安阳市20世纪60年代有布病发生,自1966到1996年30多年无人间布病疫情出现.1997年再次发生1例布病病人后.安阳市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已严重威胁本市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掌握安阳市布病疫情流行特点.给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安阳市1997~2005年人间布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态势,为进一步进行人间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1 - 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病发病数据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 - 2020年,咸阳市累计报告人间布...  相似文献   

7.
三门峡市40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门峡市40年来畜间布病疫情以输入性为主,人间疫情以灶状暴发和散发的形式为主,畜间疫情与人间疫情密切相关.如何落实家畜“检、免、杀“的措施,是控制畜间疫情、最终消灭人间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乌兰察布市2001—2005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流行现状、特征、流行因素及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5年主动监测和布病专业门诊被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乌兰察布市人间布病5年的发病率分别为0.2/10万、0.4/10万、0.5,10万、14.96/10万、80.52/10万,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2004年最多,有8个暴发点数。结论今后一段时间仍为乌兰察布市人间布病流行高峰期,但流行强度将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布病临床表现与流行特点,总结布病的流行规律,为布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控制提供可靠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宜阳县2001-2007年确诊的235例布病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血清学检查试管凝集试验1:100++以上者为阳性.结果 与结论布病防治工作应采取以畜间羊只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畜间开展羊只检疫和免疫工作,使病羊彻底淘汰处理,以控制疫情的传播与流行;在人间加强布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急性期转为慢性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宣化县2008年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调结果的分析,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依据《张家口市人间布病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对韩家坡、李家庄2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流调了1310人,血清学检测107份,阳性24人,阳性率为22.42%,可见人间布病疫情依然严峻。结论布病的有效防控,需要多部门配合,做好畜间、人间布病的防疫,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防病知识宣传和布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治疗,以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布鲁菌病流行及防治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自 5 0年代末经细菌学证实存在布鲁菌病 (简称布病 )以来 ,经过调查发现畜间布病在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主要以羊种及牛种布病交替流行为主 ,犬种布病在农区散发存在 ,局部地区尚有零星的猪布病感染 ;人间布病主要在凉山、阿坝及甘孜自治州散发流行。现将流行及防治情况分析如下。1 流行情况1 1 布病疫区分布  196 0年以来 ,通过调查证实我省布病流行县 (市、区 )共计 48个 ,其中重度流行县 2 0个 ,中度流行县、区 13个 ,轻度流行县 15个 ,另据调查温江、青神、资阳等县市尚有犬种布病流行。1 2 布病疫情1 2 1 畜间疫情 农垦、卫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乌海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动态,分析疫情特征及现状,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布鲁氏菌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分析2010—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资料;2010—2014年人间布病防治项目调查及监测资料,历史资料。结果乌海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呈上升态势,但发病总体上呈散发状态;该地区人间布病为较典型的"城市型"布病,病例多集中在养殖、屠宰、兽医、畜产品购销等行业,非职业人群发病增多。结论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加大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畜间检疫、免疫、淘汰宰杀病畜等工作,有效控制人间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登封县1990年某新发布病疫点人间感染患病和畜间感染率的调查结果。并对流行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当地布病疫情的回升与畜间传染源(病羊)的存在和扩散以及防治措施未很好开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自1993年以来,人间布病疫情上升,发病地区在不断扩大,时有局部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赤峰市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现于1935年,建国初期曾出现过大范围的暴发流行.其后,经过几十年卫生防疫工作人员的艰苦奋斗和科学防治,于1987年布病疫情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控制,然而,从2000年开始,我市布病疫情明显回升,2011年赤峰市人间布病的发病创有资料记载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布病疫情逐年上升,已经成为赤峰市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参考相关文献[1-3]对赤峰市布病疫情现状及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岛市城阳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防控布病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现住址为青岛市城阳区的布病确诊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资料,对人间布病疫情变化趋势、三间分布、临床特征、病例就诊及疾病转归情况、流行病学史进行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4年济源市人间布鲁杆菌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源市2014年布鲁杆菌病的数据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人间布鲁杆菌病病例105例,所有地区均有病例报告,但病例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农牧区,职业以农民为主,发病年龄集中在35-69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每个月份均有发病,2-8月份发病数居多。结论济源市人间布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应采取强化政府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宣传教育、严格依法管理等措施控制畜间疫情,同时应加强人间疫情主动监测、流行病学调查、规范病人诊治等措施,有效降低布病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四川省阿坝州布鲁杆菌病(布病)疫情动态,为牧区科学防治布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9年阿坝州人间布病固定监测点设在若尔盖,临时监测点设在理县和茂县,动物间布病监测2011-2012年在红原、阿坝、壤塘、松潘、马尔康、若尔盖和金川7县,2013-2016年在全州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方法检测相关动物及与动物接触的人群。对检测样本用虎红平板试(PAT)验进行初筛,试管凝集试验确认诊断。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判定为阳性。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人间监测: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固定监测点若尔盖县血清监测2 247份,发现阳性血清17份,阳性率为0.76%(17/2 247),患者年龄集中在20~70岁之间,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牧民、肉加工等职业为高危职业,牧区、半牧区均有发病。流动监测点未检出阳性血清。动物间监测:13县羊布病血清阳性率为2.02%(259/12 851),牛布病血清阳性率为1.72%(1 804/105 176),羊检出率高于牛(χ~2=6.00,P0.05)。结论阿坝州人间布病呈散发,人间、动物间布病疫情形势严峻,今后应继续加强人间和动物间布病监测,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赤峰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防控措施和策略。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对1970-2012年赤峰市人间布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70-2012年赤峰市共报告布病病例11 620例,分布于12个旗(县、区);布病疫情从1972-1999年二十年间都稳定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到了2000-2008年发病又逐年上升,到2009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赤峰市布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4、5、6月份;发病率高的前五个地区为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右旗、巴林左旗、翁牛特旗,最高的克什克腾旗发病数达到2 554例;发病年龄集中于青壮年,以农民、牧民为主。结论赤峰市人间布病的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形成了由西北向东南、由牧区向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加速流行的趋势;人间布病形成了发病低龄化、职业特征减弱,并由牧民等职业人群向接触和消费畜产品的人群转移的特点;近年来人间布病疫情达到了历史高点,人间发病率最高为39.22/10万。布病已成为赤峰市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人间布病是由畜间传染来的。榆林市1980—1995年期间,畜间布病无暴发流行,人间无新发病例。但近几年来,畜间每年连续不断出现点状暴发流行,人间布病患者逐年增多,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此,将榆林市2001—2005年布病点状暴发的流行情况作出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2001—2005年布病点状暴发流行线索调查资料,监测化验报告,患者病历等。1.2方法调查采用线索调查方法,深入病区,查看周围环境,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