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4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咪哒唑仑0.1 mg/kg、丙泊酚0.5~1 mg/kg、芬太尼4 μ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快速诱导行气管内插管,C组以异氟烷维持麻醉,间断给予芬太尼;P组接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液(每200 mg丙泊酚复合0.1 mg芬太尼),设定丙泊酚速率8 mg/(kg·h)、芬太尼4 μg/(kg·h),两组均以维库溴铵分次静注维持肌松.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气腹毕、拔管前和拔管后5 min,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并记录拔管时间、拔管时清醒程度、不良反应和随访结果.结果 气腹后C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上升,而P组变化不明显,C组气腹后10 min、拔管前5 min、拔管后5 min 变化显著高于P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C组气腹后各时段数值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P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拔管时清醒程度高于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拔管时清醒程度高,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泊酚-氯胺酮联合应用在小儿静脉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需行手术的儿童,随机分为丙泊酚-氯胺酮组(PK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20例进行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在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麻醉药的总量、麻醉前后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丙泊酚-氯胺酮组(PK组)较氯胺酮组(K组)麻醉在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药物的总量、麻醉前后心率(HR)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氯胺酮在小儿静脉麻醉具有明显的优异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如何减轻氯胺酮在儿童静脉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及其副作用。方法41例学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甲组17例,乙组24例)。甲组以氯胺酮1mg/kg静脉慢注为诱导,然后用微量泵持续静注氯胺酮2mg·kg^-1·h^-1;乙组以丙泊酚1mg/kg、氯胺酮0.5mg/kg静脉慢注为诱导,然后用微量泵持续静注氯胺酮1mg·kg^-1·h^-1,丙泊酚5mg·kg^-1·h^-1维持。观察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5分钟(T1)、维持麻醉后5分钟(T2)、维持麻醉切皮后5分钟(T3)、手术开始后15分钟(T4)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SpO2及神志恢复时间和恢复期有无精神症状。结果甲乙两组麻醉后各段时间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较P均〈0.05,其中甲组切皮后与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相比较(T1、T2、T3与T0相比,P〈0.01),乙组平均神志恢复时间和麻醉期低氧血症、恢复期精神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结论丙泊酚可以有效地减少及减轻氯胺酮在心血管、精神症状、低氧血症及苏醒期长等方面的副作用,其复合应用是儿童麻醉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樊敏 《兵团医学》2016,47(1):21-22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门诊常见妇科手术,是妇女避孕失败或疾病、家庭原因致使无法继续妊娠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术通常会给患者造成痛苦,需要有效且安全的镇痛药物来实施手术[1].人工流产手术中最常用的药物是丙泊酚,通过静脉注射,具有苏醒快、时效短、麻醉作用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但是容易抑制呼吸,而且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因此需要复合一些镇痛药辅助,如芬太尼等,以降低用量、减少呼吸抑制作用.本研究观察我院10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在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下进行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5.
丙泊酚+氯胺酮用于小儿手术58例麻醉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丙泊酚和氯胺酚在小儿静脉全麻中各自的不足 ,我们将二药联合应用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37例 ,女 2 1例 ;年龄 1岁 2个月~ 10岁。体重 9~ 31kg。ASAⅠ~Ⅱ级。1 2 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0 2mg/kg或东莨菪碱 0 0 1mg/kg ;入室前肌注氯胺酮 5mg/kg ,待入睡后入室 ,开放静脉通道。静脉麻醉中用丙泊酚和氯胺酮各 2 0 0mg混合液 (每毫升含丙泊酚和氯胺酮各 1mg)缓慢静注 ,首次剂量以 0 5~ 1mg/kg ,以后视麻醉深度 ,间隔 15~ 30min静注以首次总量的半量。若预计手术在 15min内完成者不追加。1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马多、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高龄患者结肠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曲马多、芬太尼和丙泊酚对67例老年(〉65岁)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实施麻醉,对术中麻醉效果及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清醒时间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7例合并不同程度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采用曲马多、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顺利安全完成结肠镜检查。结论:曲马多、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高龄患者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9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均采用微量泵持续静注丙泊酚,观察患者麻醉前(术前)、麻醉中(术中)及麻醉后(术后)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及术中不良反应、清醒时间、舒适程度等.结果 收缩压及舒张压术前组、术中组、术后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中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术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术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术中有所升高.血氧饱和度术前组、术中组、术后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中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术后(吸氧后)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改善;术后(吸氧后)血氧饱和度也较术中改善.心率术前组、术中组、术后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心率较术前减慢,术后较术中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丙泊酚实施无痛结肠镜检查及治疗安全舒适、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确实提高了大肠疾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效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诱导、维持和辅助镇静中,新合成的阿片类药瑞芬太尼效应短暂、镇痛作用强,二药均具有持续输注半衰期短、术中调整方便、术后苏醒迅速舒适等静脉麻醉的优点,联合应用可达到最佳效应。另外,随着靶控输注技术的推广及静脉麻醉深度监测水平和调控水平的提高,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Propofol-Remifentanil,P-R)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现将其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3年4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做无痛人工流产手术80例,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张小平 《人民军医》2004,47(2):122-123
2001年7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135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普鲁泊福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择期LC手术的患者 80例 ,随机等分成静吸复合麻醉组 (静吸组 ) 40例和全凭静脉麻醉组 (静脉组 ) 40例。两组均以咪达唑仑 0 .2 5mg/kg ,芬太尼 2 μg/kg和维库溴铵 0 .1mg/kg诱导后作气管插管。麻醉维持 :静吸组用异氟烷吸入 ,全凭静脉组将普鲁泊福 8mg/(kg·h)和芬太尼 4μg/(kg·h)混合液恒速输入。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气腹后 10min、气腹毕和术毕的SBP ,DBP ,SpO2 ,停止麻醉至拔管的时间 ,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无显著性差异。静吸组在气腹后 10min的HR ,SBP ,DBP及术毕HR明显高于术前基础值 (P <0 .0 5或P <0 .0 1) ,而全凭静脉组术中无明显变化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静吸组。结论 普鲁泊福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 ,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率低等优点 ,且无吸入麻醉药的手术室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40例,ASA I级或II级,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组(S组)和丙泊酚-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术中S组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02~0.05μg/(kg.m in),F组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每次1~2μ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上头架后即刻(T3)、切皮后即刻(T4)、颅内占位切除约一半时(T5)、关颅头皮皮下缝合开始后即刻(T6)、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7)和拔除气管导管后30m in(T8)各时间点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恢复阶段观察病人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于拔管后5 m in记录病人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F组在T2、T3、T6时MAP高于S组(P<0.05);S组在T3、T6时的HR低于F组(P<0.05);F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S组延长(P<0.05);F组拔管后5 m in OAA/S评分低于S组(P<0.05)。两组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较,在神经外科手术时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TIVA),能提供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病人术后苏醒快、苏醒质量高,麻醉可控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普鲁泊福复合不同剂量的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84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四组 ,每组 2 1例 :P组以普鲁泊福 3 .5mg/(kg·h)速率输注 ,F1 ,F2 ,F3组则于输注普鲁泊福前 1min分别静注芬太尼 0 .2 5 μg/kg ,0 .75 μg/kg ,1.2 5 μg/kg。各组病人分别监测手术前 (S1 )、扩宫时 (S2 )、扩宫结束 (S3)、吸宫时肢动出现 (S4 )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电图 (ECG)、心率 (HR)、呼吸 (RR)、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和普鲁泊福的首剂量、总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术毕意识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F3组比F2 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增多 (P <0 .0 5 ) ,F3组意识恢复时间较其他组明显延长 (P <0 .0 1) ,P组和F1 组普鲁泊福首剂量和总用量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普鲁泊福复合 0 .75 μg/kg的芬太尼既可加强镇痛、减少普鲁泊福用量 ,又不影响病人术后清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患者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中的应用,并比较其效果.方法 搜集2008年7月—2011年6月于解放军309医院麻醉科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56例,分为2组,其中应用靶控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P组)80例,应用吸入七氟烷复合静脉输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S组)76例,均不加用肌松药.采用4个成串刺激(TOF)检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以手术开始(切皮)前作为0时点,每30min记录1次各规定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基础状态下与拔管后的血气分析及呼吸频率等指标,直至麻醉结束,同时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间、输入液体及瑞芬太尼总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均顺利完成手术,S组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TOF值均明显低于P组(P<0.05).手术后,P组pH值和PaCO2较S组显著升高(P<0.05),PaO2则显著降低(P<0.05).在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瑞芬太尼用量的比较上,S组明显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在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输入液体总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时,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应用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的抑制更具有优势,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麻醉对不同年龄组开胸手术患者血压(B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75例择期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ASAⅡ-Ⅲ级,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40~59岁),Ⅱ组(60~74岁),Ⅲ组(≥75岁),每组25例。硬膜外穿刺成功,阻滞平面满意后,硬膜外均给予0.375%罗哌卡因6ml。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异丙酚以血浆靶浓度3μg/ml行TCI,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6mg/kg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调整异丙酚靶浓度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50~55,每60min硬膜外追加0.375%罗哌卡因6ml。记录异丙酚用量,麻醉前(T0)、手术及麻醉不同时间点(T1~T6)的平均动脉压(MAP)、HR及麻黄碱使用情况。结果与同组T0比较,Ⅰ组T1~T6各时点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T1~T6各时点MAP降低(P<0.05),HR升高(P<0.05);与Ⅰ组比较,Ⅱ、Ⅲ组T1~T6各时点的MAP降低(P<0.05),而HR升高(P<0.05);Ⅱ组和Ⅲ组T1~T6各时点MAP和H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麻黄碱使用率高于Ⅰ组,尤以Ⅲ组显著(P<0.05)。结论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TCI麻醉对开胸手术中的老年患者BP、HR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影响颇大,临床应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利多卡因预防异丙酚注射疼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对减轻异丙酚注射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异丙酚麻醉的各类手术 12 0例 ,随机分成L 10组、L 3 0组、L 5 0组和D组 ,每组 3 0例 ,分别注入利多卡因 10mg ,3 0mg ,5 0mg和生理盐水 3ml,而后缓慢推入异丙酚 1.5~ 2mg/kg ,推注速度为 2 0mg/ 5s,记录疼痛的程度。结果 利多卡因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且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利多卡因可有效预防异丙酚注射引起的局部疼痛 ,最佳剂量为 5 0mg。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应用于淋巴水肿患者淋巴静脉吻合术时的系统效能。方法选择行颈部淋巴静脉吻合手术的淋巴水肿患者2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14例。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均采用丙泊酚血浆浓度TCI,A组为3μg/ml,B组为4.3μg/ml。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min(T1)、切皮时(T2)、开始胸导管静脉吻合时(T3)、胸导管静脉吻合30min时(T4)、胸导管静脉吻合结束时(T5)、开始缝皮时(T6)抽血测定丙泊酚的血药浓度,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等。采用偏离度、精确度和摆动度等指标对TCI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价。结果与A组比较,B组在T1时HR降低(P<0.05)。与T1时比较,B组MAP在T5和T6时显著降低(P<0.01),而A、B两组丙泊酚血药浓度在T5和T6时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两组患者术中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的偏离度、精确度和摆动度分别为-11.6%、21.0%、23.3%和-20.0%、26.0%、4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TCI系统可以安全应用于淋巴水肿的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8.
栾琰  李政文  邱成丽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1244-1245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项微创的新治疗技术,它虽然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但由于老年病人生理病理的特点,行ESD术后更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与丙泊酚联合应用与分别应用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胃镜检查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静注咪达唑仑0.08 mg/kg,Ⅱ组静注丙泊酚2.5 mg/kg,Ⅲ组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 mg/kg。观察术中镇静程度及记忆缺失、苏醒时间、HR、SBP、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Ⅱ组BP,SpO2下降比Ⅰ、Ⅲ两组显著(P<0.05)。Ⅱ、Ⅲ两组镇静程度和苏醒时间相仿且均优于Ⅰ组。结论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 mg/kg辅助胃镜检查效果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UPLC测定人血浆中丙泊酚含量的方法。方法以麝香草酚为内标,用环己烷提取血浆中的丙泊酚,用UPLC测定丙泊酚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氟乙酸水溶液(65∶35),流速0.3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3 nm。结果丙泊酚与血浆中其他组分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0.1~10.0μg·ml-1,丙泊酚平均提取回收率为72.32%~81.5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2.77%~103.1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丙泊酚血药浓度的检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