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表达特征。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33例ESCC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33例)中的cyclin D1、CTGF、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在mRNA和蛋白水平,ESCC组织中cyclin D1、CTGF、VEGF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ESCC组织中,上述3个生物因子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成正相关(r=0.418、0.733、0.659;P0.05)。结论 ESCC中cyclin D1、CTGF、V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ESCC)患者癌组织中微小RNA-206(miR-206)、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ESCC患者癌组织为ESCC组,另选取距癌组织边缘>5 cm的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iR-206、PTP1B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TP1B蛋白表达情况;分析miR-206、PTP1B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ESCC患者预后的关系;COX法分析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SCC组癌组织中miR-206水平显著降低(P<0.05),PTP1B mRNA水平、PTP1B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ESCC患者癌组织miR-206、PTP1B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miR-206、PTP1B蛋白表达与ESCC患者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浸润程度无关(P>0.05).miR-206低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12.20%(5/41)显著低于miR-206高表达患者77.14%(27/35)(P<0.05),PTP1B蛋白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29.31%(17/58)显著低于PTP1B蛋白阴性患者83.33%(15/18)(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程度、淋巴结发生转移、miR-206低表达、PTP1B蛋白阳性均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iR-206低表达、PTP1B蛋白阳性表达可能与ESCC发生发展有关,且可一定程度评估患者预后,对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非受体型PTPN6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和71例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TPN6基因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和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TPN6蛋白的表达;按ESCC组织中PTPN6的蛋白表达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相比,PTPN6 mRNA和蛋白在食管癌细胞中表达下调(P 0.05); ESCC组织中PTPN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000±0.001) vs (1.815±0.386),t=13.533,P 0.05]; PTPN6 mRNA表达与患者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ESCC中PTPN6的阳性率为32.4%(23/7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 0.05); PTPN6蛋白表达与患者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0.05)。Kaplan-Meier结果显示,PTPN6低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P 0.05)。多变量Cox模型校正后,PTPN6蛋白表达对患者预后有影响(OR=2.694,P 0.05)。结论 PTPN6基因在食管癌细胞系及ESCC组织中表达沉默,其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ESCC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FBXO32基因的表达,探讨该基因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和ESCC组织中FBXO32 mRNA及蛋白表达,观察DNA去甲基化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对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T.TN、Yes-2)FBXO3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TE13、T.TN、Yes-2细胞株中均未检测到FBXO32 mRNA及蛋白表达,在去甲基化剂作用后,4株食管癌细胞株中FBXO32基因表达均上调。FBXO32 mRNA在ES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24±0.15和0.49±0.21,ESCC组织中FBXO3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51例ESCC组织中,12例FBXO3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3.5%,明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70.5%,P<0.01),且FBXO32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FBXO32基因在ESCC中的异常低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甲基化可能是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3(IL-23)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癌细胞迁移的潜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0例ESC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IL-23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IL-23处理后,ESCC细胞TE-1中Notch1和Foxn4 mRNA的表达;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阻断Notch通路后,Western blot法检测IL-23处理前后TE-1细胞中Notch受体胞内段(NICD)、Delta样配体4(DLL4)、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通过TranswellTM实验验证IL-23对ESC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IL-23高表达;IL-23可明显上调TE-1细胞的Notch受体及配体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阻断Notch1通路活化可以抑制由IL-23诱导产生的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IL-23处理促进ESCC细胞的迁移。结论 IL-23通过活化DLL4/Notch1通路增强ESCC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eclin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其过表达对人ESCC细胞株TE1体外生长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技术检测57例ESCC及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eclin1蛋白及mRNA的表达;利用基因转染、RT-PCR及Western blot法观察外源性Beclin1过表达对ESCC细胞株TE1的影响;MTT法分析外源性Beclin1过表达对TE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转染后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肿瘤细胞的自噬。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在ESCC中Beclin1蛋白的阳性率为29.82%(17/57),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100%(57/57)(P<0.00),Beclin1蛋白的表达与ESCC患者的分化程度(χ2=6.158,P=0.046)、淋巴结转移(χ2=5.664,P=0.017)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关;RT-PCR检测结果示,在ESCC中Beclin1 mRNA的表达量(0.168±0.038)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0.280±0.052)(P<0.00)。pCMV6-Entry-Beclin1脂质体法转染TE1细胞后,在mRNA和蛋白水平Beclin1的表达均高于TE1PE组及TE1组。在TE1细胞中过表达Beclin1后可抑制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率为57.21%。FCM检测pCMV6-Entry-Beclin1转染后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率为5.91%,高于TE1PE组和TE1组(P<0.05)。在荧光显微镜下见TE1Beclin1组中MDC标记的自噬囊泡数量明显增加。结论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 mRNA及蛋白在ESCC中表达下调,自噬活性的降低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Beclin1过表达可抑制人ESCC细胞株TE1的增殖,并诱导其自噬和凋亡,利用自噬基因Beclin1对ESCC基因治疗也许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iR-33b与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在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采用茎环结构的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miR-33b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MGA2 mRNA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MGA2蛋白表达;将miR-33b模拟物、miR-33b抑制物、对照转染入TE-1细胞和Eca-109细胞;采用茎环结构的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iR-33b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HMGA2mRNA和蛋白的水平。结果在40例ESCC组织中,miR-33 b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HMGA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HMGA2蛋白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MGA2蛋白阳性表达组的miR-33b的表达量低于HMGA2阴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miR-33b和HMGA2的mRN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在转染miR-33b模拟物、miR-33b抑制物转染的食管癌细胞中,转染各组间HMGA2 mRNA水平无显著差异;在miR-33b过表达的细胞中HMGA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ESCC组织中miR-33b表达下调,HMGA2表达上调;增加食管癌细胞中miR-33b的表达能抑制HMGA2的蛋白表达水平,但HMGA2 mRNA水平不受影响,提示miR-33 b可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HMGA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mir-18a-5p、mir-23a-3p、mir-24-3p、mir-25-3p和TGF-β1在食管鳞癌(ESC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52例ESC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手术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CA-109、TE-1细胞株、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和52例ESCC患者手术标本的mir-18a-5p、mir-23a-3p、mir-24-3p、mir-25-3p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在上述细胞以及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相比,mir-18a-5p、mir-24-3p、mir-25-3p、mir-23a-3p在ESCC细胞株ECA-109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其中前3种miRNA在ESCC细胞株TE-1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TGF-β1在ESCC细胞株ECA-109、TE-1中明显低表达(P<0.05).与癌旁组织对照组相比,52例ESCC患者癌组织标本的mir-18a-5p、mir-23a-3p、mir-24-3p、mir-25-3p显著升高[上调比例分别为86.5% (45/52)、63.5% (33/52)、78.8%(41/52)、86.5%(45/52),P<0.05],TGF-β1显著降低(P<0.05).ESCC患者mir-18a-5p、mir-23a-3p、mir-24-3p、mir-25-3p的高表达和TGF-β1的低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等无明显关系,但mir-18a-5p、mir-23a-3p与患者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mir-25-3p与患者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范围相关(P<0.05).癌组织中TGF-β1的低表达与患者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范围相关(P<0.05).mir-18a-5p、mir-23 a-3p与TGF-β1的表达无相关性,mir-24-3p、mir-25-3p与TGF-β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ESCC肿瘤微环境中mir-18a-5p、mir-23a-3p、mir-24-3p、mir-25-3p和TGF-β 1可能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ASSF1A和LSD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SSF1A和LSD1在80例ESC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SCC组织中RASSF1A阳性率低于正常组织,LSD1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P均0.05)。RASSF1A阳性与ESCC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LSD1阳性与ESCC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RASSF1A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高于阴性患者(P0.05);LSD1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TNM分期、浸润程度、肿瘤大小均可作为ESCC独立的预后风险因素。结论 RASSF1A、LSD1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表达异常,其与患者的肿瘤进展、转移及预后有关,结合临床病理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iR-21和ERK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1和ERK1/2的表达,Spearman相关统计方法分析miR-21和ERK1/2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miR-21和ERK1/2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量都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尤其在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中显著增高,但在ESCC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理类型、肿瘤侵及范围和肿瘤大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miR-21与磷酸化的ERK1/2(p-ERK1/2)在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0。结论:miR-21和p-ERK1/2与ES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协同通过促进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增加ESCC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6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GF及CD34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HGF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76.6%)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5.0%,P<0.05),且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食管鳞癌组织的MVD值(38.87±17.55)/mm2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MVD值(15.10±3.76)/mm2(P<0.05),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及侵袭较深的肿瘤MVD值高(P<0.05);食管鳞癌中HGF阳性组MVD值为(42.25±16.50)/mm2,高于HGF阴性组MVD值(27.89±16.83)/mm2(P=0.005),且MVD值与HGF的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HGF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HGF可作为食管鳞癌生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3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VEGF-C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EGF-CmRNA表达阳性率为71.8%(28/39),正常食管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12.8%(5/3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mRNA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但与性别、年龄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随访至死亡或2012年2月29日(以先者为准),VEGF-CmRNA阳性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CmRNA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食管鳞癌组织中TIG1基因甲基化及其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他扎罗汀诱导基因1(tazarotene-induced gene-1, TIG1)基因甲基化及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43例食管鳞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组织中TIG1基因甲基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法检测TIG1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TIG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25.6%(11/43),癌旁组织5.0%(1/20),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其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甲基化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患者TNM分期(P<0.01)及淋巴结转移(P<0.05)有关。鳞癌组织TIG1 mRNA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及正常组织(P<0.01),甲基化组织TIGI mRNA表达显著低于非甲基化组织(P<0.01)。结论:甲基化可能是食管鳞癌中TIG1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与患者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d1和Id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d1、Id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9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d1、Id2的表达情况。结果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Id1、Id2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Id1、Id2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Id1表达高分化与低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d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成负相关(P0.05),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0.05)。结论Id1、Id2的高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一个重要的分子学改变,Id2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EZ1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分析FEZ1基因在ESCC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FEZ1蛋白阳性表达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相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正常食管组织中FEZ1的蛋白表达(4.3±0.39)明显高于食管癌组织中(1.6±0.25),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FEZ1的高表达提示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结论 FEZ1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EZ1基因在食管癌中可能是候选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Wnt通路拮抗基因家族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及RT-PCR的方法检测78例食管鳞癌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 SFRP1 、 SFRP2 、 SFRP4 和 SFRP5 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Wnt通路中心因子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 SFRP1 、 SFRP2 、 SFRP4 和 SFRP5 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65.4%(51/78)、69.2%(54/78)、62.8%(49/78)和52.6%(41/78),均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1)。这4个基因的甲基化率与肿瘤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均无关,但它们共同发生甲基化的频率则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这4个基因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3%(33/78)、46.2%(36/78)、50.0%(39/78)和39.7%(31/78),均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1)。在发生甲基化的食管癌组织中这4个基因的mRNA表达阳性率及β-catenin蛋白的异质表达率均明显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癌组织,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 SFRP1 、 SFRP2 、 SFRP4 和 SFRP5 基因均呈高甲基化状态,并有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联合检测SFRP基因家族甲基化状态对于食管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aspase-9、Smac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经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病例的癌组织、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caspase-9和Smac蛋白半定量免疫组化分析,用TUNEL法检测石蜡切片中肿瘤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1)Smac 、caspase-9在食管正常组织、鳞癌组织、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50%,63.75%,77.50%和85.00%,58.75%,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Smac表达阳性的51例中,Caspase-9蛋白阳性表达47例,占92.16%(47/51),两者表达有极强的关联性。(3)在Smac蛋白表达阳性组平均癌细胞凋亡率(19.186±1.331),明显高于Smac蛋白表达阴性组(10.316±1.661);与Caspase-9蛋白表达阳性组比较无差异。47例 Smac 与Caspase-9蛋白共表达阳性组平均细胞凋亡率(26.819±1.273)明显高于Smac 与Caspase-9蛋白共表达阴性组(6.154±1.631)。 结论 Smac、caspase-9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二者共同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在食管癌细胞的凋亡中发挥正反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和Ki-67的表达,探讨它们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二步法),检测分析52例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食管鳞癌组织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1.5%(32/52),相应癌旁组织RhoC阳性表达率为29.7%(11/37),差异显著(P<0.05)。(2)RhoC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NM Ⅲ期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阳性表达率为78.3%(18/23),显著高于TNM Ⅰ~Ⅱ期的48.3%(14/29)(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阳性表达率为81.8%(18/22),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46.7%(14/30)(P<0.05)。(3)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与Ki-67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22,P<0.05),均呈升高趋势。结论:RhoC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细胞增殖密切相关。RhoC可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筛选并鉴定在食管鳞癌(ESCC)及癌旁组织中miRNAs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阐明其在ES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在邯郸市第一医院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新鲜的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3例,抽提总RNA,利用miRNAs芯片筛选其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对miR-106b-3p通过进一步RT-qPCR 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miRNAs芯片从配对组织中共筛检出62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41个miRNAs表达上调,21个miRNAs表达下调,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06b-3p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miRNAs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NAs在ESCC发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miR-106b-3p的高表达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RIP1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人食管鳞癌组织和相对应的癌旁正常食管黏膜中RIP1的表达状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如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进行了随访。结果76例食管鳞癌中RIP1阳性的病例有53例,占69.7%,癌旁组织RIP1阳性的只有19例,占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P1的阳性表达与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随访结果表明:食管鳞癌中RIP1阳性率越高,病人生存期越短,预后越差,RIP1蛋白的表达是个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结论 RIP1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增高,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