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3.0%~4.0%,占髋部骨折的35.7%,好发于老年人。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肢体活动不灵活,当下肢发生扭转或跌倒时大转子直接触地而致伤造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医院收治的54例经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术后根据Harris评分评价患髋关节功能。结果除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53例均获得随访,Harris评分为40~95分,平均82.4分,其中优15例,良27例,优良率为84%。术后3个月随访,45例患者获得较好的下地活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定,能有效提高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应用加压钢板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查兴胜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369-1370
目的观察运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1例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中,24例采用LCP固定(治疗组),27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并对其进行短期随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min)(68.7±17.2与89.9±15.1,P〈0.01)、术中出血量少(ml)(286.7±130.1与416.3±177.0,P〈0.01)、术后引流量少(ml)(50.7±25.1与84.6±30.1,P〈0.01),两组优良率(87.5%与70.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LCP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外固定和DHS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损伤,占全身骨折的1·4%[1]。损伤原因主要是在绊倒时伤肢扭转,暴力传导到股骨近端,引起断裂,老年人的骨骼骨质疏松,只需很小的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以前我们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需要很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也高,随着治疗方法改进,国内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越来越趋向手术治疗。2003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外固定和髋动力加压钢板(DHS)手术治疗55岁以上患者68例,随诊68例。其中外固定45例,DHS 23例。为了比较其临床疗效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68例,男28例,女40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总结DHS(髋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应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39例,年龄60—98岁,平均年龄71岁,均行DHS对骨折固定。结果经0.5—3年随访,本组58例患者有47例能正常行走,无髋内翻,术后优良率81.03%。结论把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掌握操作要领,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转子下5cm的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与骨质疏松、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有密切关系。老年患者的大转子部骨质疏松,又在应力的转折点上,采用非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内翻的发生率高达40%~50%。  相似文献   

7.
股骨转子间是老年人骨折的好发部位.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效治疗转子间骨折.对挽救老年人生命,提高老年患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有条件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手术是目前治疗方法的首选。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有摔倒、受伤历史,伤后感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检查时发现患者出现外旋畸形,一般在45°~60°之间应,怀疑小转子外旋畸形。若外旋骨折达到90°,应怀疑有转子间骨折。65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头下型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循环已严重破坏,坏死发生率很高,再加上患者的全身情况不允许长期卧床,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对全身情况尚好的高龄患者的股骨头下型骨折,已合并骨关  相似文献   

9.
髋部骨折2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髋部骨折临床特点分析,为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髋部骨折的患者268例(≥50岁)为研究对象,分股骨颈组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年龄分段为5组,分析两组髋部骨折类型在不同年龄段、性别、受伤侧、合并疾病等方面分布特点。 结果从50~<90岁,总体髋部骨折数量呈增长趋势,70~<90岁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股骨颈骨折所占比例为61.1%,股骨转子间骨折所占比例为65.6%)(P<0.05)。其中70~<80岁股骨颈骨折所占比例最大(37.4%),80~<9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所占比例最大(46%)。总体上发生髋部骨折的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2.2(P<0.05)。总体上髋部骨折在左右侧的分布是相同的(50%)(P>0.05)。 结论 髋部骨折患者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分布差异。髋部骨折数量总体上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并且年龄与性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受伤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王宇  朱传同  胡少君  马峻 《淮海医药》2009,27(6):495-49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及风险。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月应用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42例,患者平均年龄72岁。结果随访38例,随访时间4~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发生髋内翻5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优良率86.8%。结论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等优点,比较适用于老年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选自本院2005年至2008年采用外固定架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疗效满意。结论对老年人转子间骨折患者,外固定架技术是较好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该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的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多见,约占髋部骨折的50%,以老年患者为主.由于股骨转子间解剖及应力分布的特殊性,对于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多数学者倾向于髓内固定系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在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也有PFNA内固定失败的报道[1].我院从2009年6月~2012年5月共应用PFNA治疗6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总体疗效良好,但有4例发生较严重且与螺旋刀片相关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年,骨折愈合率100%,关节功能优良率92.60(50/54)。结论 动力髋螺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平均年龄(73±2)岁。施行手术时间为伤后1周。术后均随访患者6~30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 6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0±5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4±2)周。参照Harri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平均得分(90±3)分。结论 PFNA具有手术简单、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目前比较趋于一致的意见是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尽早采用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我科2007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侧卧位及指法定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3例,按手术时间早晚分为传统组30例和微创组43例。均予以闭合复位,微创组采用小切口,手指引导在股骨大转子顶端内侧开孔扩髓,克氏针辅助不稳定骨折复位及临时固定;传统组按常规方法置入髓内钉。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操作方法、失血量以及术中X线曝光时间、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49.41±19.63)min、(2.48±1.05)cm、(73.72±40.40)ml、(15.51±6.52)s,明显少于传统组的(92.17±27,76)min、(12.63±4.12)cm、(354.67±84.01)ml、(55.00±30.8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微创组解剖复位占88.37%,功能复位占11.63%,优良率100%;传统组解剖复位53.33%,功能复位占40.00%,复位欠佳占6.67%,优良率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愈合时间微创组(12.33±2.47)周,传统组(13.47±2.5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功能恢复满意,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微创组97.67%,传统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及指法定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1%~2%。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股骨转子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容易发生髋内翻,且高龄患者因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自2004年1月以来,我们使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侧壁骨块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侧壁骨块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18例;年龄69~89岁,平均76.2岁;左侧19例,右侧8例。按 Evans-Jensen 标准分型并根据改良 Harris 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2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15个月。3例分别因急性心力衰竭、脑出血和肺心病死亡。末次随访时患者 Harris 平均评分80~97分,其中优19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5.8%。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侧壁骨块的手术方法具有固定可靠、恢复生物力学平衡、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允许早期髋关节部分负重条件下功能锻炼,从而获得理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多发、常见的骨折。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及身体的协调能力降低,以致转子间骨折更为常见。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青壮年转子间骨折亦增加。临床上主张手术治疗。我院从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v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5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男37例,女18例;年龄22~72岁,平均48.5岁。致伤原因:跌伤25例,交通伤11例,井下砸伤10例,坠落伤9例。左侧38例,右侧17例。多发伤10例,多发骨折9例。心血管病2例,支气管哮喘1例。术前患肢皮牵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