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行盆腔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分析患者术后临床特征,以及影响患者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患者行切除术后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分别为21.2%和23.9%,且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仅为7例;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影响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肿瘤中低分化、深度肌层浸润、临床分期及脉管浸润,而影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有肿瘤低分化、非子宫内膜样癌、深度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管浸润;71例患者随访1年生存率为87.32%,且发生盆腔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盆腔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有利于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均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88例。并根据其年龄将其分为A组(≤35岁)35例,B组(36~45岁)53例,对2组患者的生存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对患者的预后因素中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附件转移、腹腔细胞学、雌孕激素受体等7个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附件转移、腹腔细胞学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P均<0.05)。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受体对患者预后无影响(P>0.05)。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化疗、孕激素治疗三者3年生存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未接受治疗患者3年生存率为57.14%,低于接受放疗、化疗、孕激素治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发生与雌激素有关,尤其是≤35岁者,高危因素少,预后较好。对于早期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或卵巢。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核心,早期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是提高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行不同手术切除范围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35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行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57例(A组),行次广泛或广泛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78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脉管癌栓、卵巢浸润、淋巴结转移、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以及术后辅助治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位手术时间为105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150 ml,中位输血量为0 ml,术后中位住院天数为12 d,B组中位手术时间为145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300 ml,中位输血量为0 ml,术后中位住院天数为13 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总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8%,B组为26.9%(P>0.05).A组复发率为14.0%,B组为6.4%(P>0.05).A组5年生存率为76.9%,B组为85.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卵巢是否浸润、腹腔冲洗液足否阳性、病理分级和肌层浸润程度是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切除范围不是影响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扩大的手术切除范围并不改善预后,应避免过度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并接受了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240例。随访共36个月,至2015年3月,分为绝经前和绝经后两组。绝经前115例,绝经后1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两组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及两组间生存率差异。结果:本研究显示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子宫内膜癌在腺癌类型、深肌层浸润、宫颈受累、淋巴转移、附件受累、病理分级例数、ER、PR阳性例数,比较两者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组织类型、浸润深度、病理分级、附件转移、宫颈受累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绝经前与绝经后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7%、72%,P<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预后差异显著,绝经是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年龄<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185例,根据随访3年后的最终结果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对临床资料、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随访3年发现,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87.3%。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比较,在BMI、ER(+)、PR(+)、合并PCOS、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情况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ER(+)、PR(+)、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BMI较大,ER(+)及PR(+)率较低,病理分期较晚,且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梅  赵群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6):914-916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60年9月~2001年8月有手术病理资料和随访记录的7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发生卵巢转移者23例,发生率为3.01%。单因素分析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无卵巢转移组与卵巢转移组比较,肌层浸润深度、腹水细胞学、细胞分级、宫颈转移、宫旁转移、阴道转移、榆卵管转移和淋巴转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多元回归显示宫旁转移、腹水细胞学、肌层浸润深度是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无卵巢转移者,复发率高于无卵巢转移者。结论:宫旁转移、腹水细胞学阳性和肌层浸润深度是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 比较分析135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后出现复发患者与同期就治但未出现复发的13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病理分级、腹腔积液检测阳性、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肉眼分型和宫旁转移与子宫后内膜癌复发相关(P<0.05);年龄、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与其复发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腹腔积液细胞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术后采取合适的辅助治疗能够提高长期生存率.结论 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腹腔积液检测阳性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患者术后可选择适宜的辅助治疗,经常复查,及时处理、减少复发,提高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1~1997年收冶的1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全部随访。结果:147例患者、平均年龄56.1岁;5年生存率72.8%;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135例、盆腔包块81例、白带增多38例及腹痛23例;绝经前病例为39.5%,已占相当比例,有年轻化趋势;临床病理分期愈晚,预后愈差;肌层侵犯的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深肌层浸润者,易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也差;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预后好、并发症少;孕激素对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措施;绝经前后的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等非特异性的妇科症状时,必须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临床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孕激素的应用都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罗明  陈旭杰 《现代肿瘤医学》2020,(13):2328-2332
目的:研究输出蛋白4(XPO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与免疫组化法检测XPO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组织(78例)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XPO4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价值;Kaplan-Meier法对患者预后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XPO4 mRNA与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XPO4表达与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XPO4 AUC为0.843;Kaplan-Meier分析显示XPO4阳性表达组PFS、OS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与XPO4表达水平降低均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XPO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宫颈受累及肌层浸润、脉管浸润等有关(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为非内膜样癌、肌层浸润及脉管浸润程度深、病理分期程度低及宫颈受累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卵巢转移的发生率,以期为年轻内膜癌患者的卵巢保留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首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52例术前诊断为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FI-GO手术-病理分期:Ⅰ期47例,Ⅱ期3例,Ⅲ期2例;2例Ⅲ期患者中,1例有子宫浆膜累及,1例有镜下输卵管种植转移,卵巢转移率为3.9%(2/52)。结论高分化及中分化、浅肌层浸润(<1/2)、腹水细胞学阴性、淋巴结无转移的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转移的风险较低,这些年轻内膜癌患者是否切除卵巢,尚需在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后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胃交界部癌(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CEJ)发生腹腔及胸腔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指导是否清扫胸腔纵隔淋巴结.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行食管胃交界部癌根治术的217例患者,分析术前胃镜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淋巴结转移阳性数目是发生胸腔纵隔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且淋巴结转移数目每增加1个,纵隔淋巴结发生转移风险增加34.0%(OR=1.340,95% CI:1.090 ~1.648;P=0.006);脉管瘤栓(OR=5.83,95% CI:1.65~20.62,P=0.006)、浸润深度T(OR=2.35,95% CI:1.30~4.24,P=0.005)和上侵食管长度(OR=1.29,95% CI:1.02~ 1.63,P=0.033)是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上侵及食管每增加1 cm,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29.0%.结论 浸润深度越深、存在脉管瘤栓且上侵及食管越多的食管胃交界部癌患者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越高.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纵隔淋巴结发生转移的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By clarify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for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we suggest ideas for optimal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310 women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who underwent surgery with retroperitoneal lymphadenectomy. To evaluate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ge-adjusted and multivariable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for six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including pathological grade, myometrial invasion, cervical invasion, peritoneal cytology, lymphatic permeation and vascular invasion. To evaluate survival, besides the above factors, a positive rate of metastasis of dissected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s was included. RESULTS: In 40 patients (13%) with nodal metastasis, the average positive rate of metastasis of dissected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s was 22%. For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odds ratio of deep myometrial invasion, cervical invasion and severe lymphatic permeation were 5.97, 2.72 and 12.01, respectively. For survival, the hazard ratios of the positive rates of metastasis of dissected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s (both 25% and < 25%), positive peritoneal cytology and poor pathological grade were 7.10, 3.24, 3.82 and 3.27, respectively,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for them were 0, 50, 72 and 7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For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lymphatic permeation, deep myometrial invasion and cervical invasion were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urvival, retroperitoneal lymph metastasis, poor pathological grades and positive peritoneal cytology were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The positive rate of metastasis of dissected retroperitoneal lymph metasta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survival of endometrial cancer. Lymph node biopsy is insufficient in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相似文献   

14.
180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艳华 《肿瘤学杂志》2010,16(11):858-86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近10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加化疗或放疗者预后较未行辅助治疗者好。[结论]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级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磁共振成像(MRI)评价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子宫颈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价值。方法 选择进行MRI检查的38例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MRI图像上判断肿瘤侵犯子宫肌层深度、子宫颈受累以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38例患者中有35例进行手术治疗,MRI和手术病理均按照FIGO标准进行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分析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价值。结果 术前MRI分期的总的准确度为77.1 %(27/35),Kappa分析表明病理分期与MRI分期一致性较好(κ=0.677)。MRI判断子宫内膜癌浸润深肌层(>1/2厚度)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4 %(32/35)、83.3 %(10/12)、95.6 %(22/23)、91.7 %(23/24)和90.9 %(10/11);评价子宫颈浸润分别为94.2 %(33/35)、87.5 %(7/8)、96.3 %(26/27)、96.3 %(26/27)和87.5 %(7/8);评价淋巴结转移分别为96.2 %(25/26)、66.7 %(2/3)、100 %(23/23)、95.8 %(23/24)和100 %(2/2)。结论 MRI在评价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子宫颈受累及淋巴结转移和术前分期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特点,并探究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76例中有1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宫颈受累、肌层浸润、脉管浸润、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等.结论 肌层浸润或脉管浸润程度深,病理分期程度低以及宫颈受累与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舌鳞状细胞癌(TSCC)浸润深度预测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T1/2期TS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ROC曲线确定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TSCC浸润深度最佳截断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73例患者中颈淋巴结转移率24.7%(18/73),中位浸润深度8.00 mm;无淋巴结转移患者55例,中位浸润深度为5.00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浸润深度最佳截断值为6.15 mm,AUC=0.75(95%CI: 64.1%~87.1%, P=0.001),敏感度为77.8%,特异性为63.6%。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和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浸润深度、神经侵犯和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T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SCC患者的浸润深度对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浸润深度>6.15 mm时应选择颈部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意义。方法子宫内膜癌247例分为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及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对两组病例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宫颈间质浸润及脉管浸润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伴有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者占28.57%,低分化占33.33%;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高分化占49.56%,低分化占12.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组中,无肌层浸润0例,肌层浸润深度<1/2占33.33%,肌层浸润深度≥1/2占66.67%,脉管浸润占47.62%,宫颈浸润占47.62%;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中,无肌层浸润占11.5%,肌层浸润深度<1/2占66.81%,肌层浸润深度≥1/2占21.68%,脉管浸润占7.08%,宫颈浸润病例占7.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管浸润、宫颈间质浸润、肌层浸润深度≥1/2及低分化与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是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反义长链非编码RNA HOXC13-AS(lncRNA HOXC13-AS)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本院进行手术切除的73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切除的癌组织作为试验组,同时取同一患者的癌旁(距肿瘤边缘>2 cm)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HOXC13-AS表达情况;分析lncRNA HOXC13-AS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lncRNA HOXC13-AS表达情况对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情况的影响;Cox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的预后因素。结果:试验组HOXC1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lncRNA HOXC13-AS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HOXC13-AS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和FIGO分期有关(P<0.05);绘制宫颈癌患者术后1~60个月生存曲线,lncRNA HOXC13-AS高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HOXC13-AS表达、淋巴结是否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和FIGO分期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lncRNA HOXC13-AS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HOXC13-AS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是否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和FIGO分期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宫颈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宫颈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Li B  Wu LY  Li SM  Zhang WH  Zhang R  Ma SK 《癌症》2004,23(9):1085-1088
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但其中仅有少数因素对预后构成独立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初治时行手术治疗的2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预后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并进行逐步筛查。结果:本组病例的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83.3%和84.3%。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淋巴结转移、腹腔液性质、脉管瘤栓及附件转移与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有显著性相关(P<0.05),年龄、合并症因素与预后无显著性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后得出,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受累4个因素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临床分期仅对5年无瘤生存率有显著性影响(P<0.001),而对总生存率无显著性影响(P=0.074)。肌层浸润>50%者远处转移率(12.9%)明显高于≤50%者(0.6%)(P<0.001)。宫颈受累者的淋巴结转移率(21.1%)明显高于宫颈未受累者(3.6%)(P<0.001)。结论: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受累是子宫内膜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在估计预后方面,手术-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