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穴位注射治疗乙型肝炎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穴位注射治疗乙型肝炎1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5例均为青年男性,均为HBsAg、HbeAg、HBbAb阳性患者(俗称大三阳),病程在1年以内。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肝病人对乙肝病毒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耐受,是乙型肝炎慢性化的重要机理。消除病人对乙肝病毒的耐受状态,提高对病毒的免疫力是攻克乙肝的关键。我们采用小剂量胸腺肽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3例,取得较好疗效,随访5年疗效稳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6.
穴位注射是基于祖国医学经络理论,选用中西药物注射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刺激与肝病相关的穴位,可激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调节免疫作用;通过中医的经络体系注射给药,药物剂量虽小,但穴位注射后起到明显的放大作用,使药物的作用显著增强。穴位注射治疗性乙型肝炎,发挥的是针、穴和药的协同作用,最终促进患者的康复。现就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地位确定、穴位选择、药物选择与作用机制将近几年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8.
α-干扰素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斯旭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3):185-185
自 1 998年以来 ,我院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干扰素 1 0 0万u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并和常规肌注 30 0万 u 68例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组 1 1 5例 ,男 72例 ,女 43例 ,年龄 1 6~ 46岁 ,平均 2 9岁 ,病程 1~ 1 5年 ,平均 3.6年。对照组68例 ,男 43例 ,女 2 5例 ,年龄 2 1~ 42岁 ,平均 30岁 ,病程 1~ 1 2年 ,平均 3.3年。血清学检查 :HBs Ag( + ) ,HBs Ab( - ) ,HBe Ag( + ) ,Hbe Ab( - ) ,HBc Ab( + ) ,ALT80~ 42 0 U/L。符合 1 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 相似文献
9.
用乙肝病毒抗原免疫核糖核酸(HBAg-iRNA)阴廉穴位注射(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115例,随机抽样分8组:(1)慢迁肝(CPH)50例,(2)慢活肝(CAH)50例,(3)CAH伴早期肝硬化(CAHC)15例,治前HBsAg.HBcAg和抗-HBc均阳性,抗-HBs与抗-HBe均阴性,同时检测HBV DNA95例均阳性。治后临床症状体征,HBV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等有较好疗效。HBeAg、HBV-DNA转阴率3组分别为(1)52%、70.73%,(2)54%,70%,(3)46%、64.28%,合计HBV*DNA转阴66例中,HBeAg转阴60例,两符合率90.90%(60/66)。3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1)96%、(2)98%、(3)86%,治后3~6月及1~2年出现抗-HBs 14例,远期有效率为(1)93.02%、(2)93.33%,(3)75%。治疗前后SK-SD及PHA两侧前臂同时皮试,结果治后较治前95%反应增强。CPH与CAH相比,仅在治后3~6月及一年中抗-HBc P<0.05,治后2年各项HBV血清标志物P均>0.05。近、远期疗效说明3组均有效。提示HBAg-iRKA有抑制HBV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合胸腺肽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合胸腺肽穴位注射与干扰素肌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抗乙肝特异转移因子和胸腺肽进行穴位注射,对照组用干扰素300万u肌注。结果:治疗组中HBsAg、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为12.5%、52.5%,52.5%,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中相应为12%、56%、52.5%,经统计学处理,两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抗乙肝特异性转称因子联合胸腺肽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比较水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其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明显有效,而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效果不显,并探讨了水针穴位注射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由此而引起的免疫学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扶正解毒丸、虎蚤转阴胶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治疗组30例口服制剂扶正解毒丸每次3.5 g,虎蚤转阴胶囊每次8粒,两药均每日3次;联合足三里、阳陵泉、曲池等穴位各注射丹参注射液2 ml。对照组15例用干扰素300万单位每日1次连续1周后改为500万单位隔日皮下注射。疗程均为6月。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率较高,优于对照组,其肝功复常率分别为90.0%(27/30)与86.7%(13/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HBV-DNA、HBeAg阴转率分别为30.0%(9/30)、33.3%(10/30);对照组分别为33.3%(5/15)、40.0%(6/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药扶正解毒丸、虎蚤转阴胶囊联合穴位注射能改善症状,有一定保肝降酶、抗病毒功效,且毒副作用小,使用范围广,可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刘宇琼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1):9-10
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主要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产生足够强烈的免疫反应清除乙肝病 毒.调节免疫功能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究穴位注射较非穴位注射对大鼠肝损伤治疗是否存在优势作用。方法:随机分组,除正常组外,模型组、穴位注射组和非穴位注射组以及非穴位注射穴位刺激组用四氯化碳造模。除模型组外,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进行注射不同部位治疗,后测ALT、AST及肝体指数,肉眼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除模型组外均能显著减轻实验大鼠肝细胞病变,同时能降低血清ALT,AST的含量;且穴位注射组和非穴位注射组对于各指标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肝损伤的效果优于非穴位注射组。 相似文献
19.
Ara-AMP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属病源治疗,因可获得长期疗效而深受患者欢迎.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夫定和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这些药物或因价格昂贵、疗程长,或因副作用大、需静滴而不能广泛应用,且疗效尚不理想.另外,近来国内外常采用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来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为此,我们于1999年9月到2001年9月采用Ara-AMP进行穴位注射,联合胸腺素肌肉注射进行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