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处于社会转型期和进入市场化的当代传媒,尽管也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大众的生存状态.然而当代传播中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可以说既不充分又不深刻.主要原因在于传媒自我定位存在一个悖论,在理论上自知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服务者,但在实践上却徘徊于颐指气使的钦差大臣和亦步亦趋、满脸堆笑的服务生之间.这个悖论的产生根源是传媒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以及由此造成的新闻理念的偏颇和肤浅.只有当传媒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即科学而理性的人文关怀为复归和基点时,才会正确地自我定位,才会具有最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也才能最成功地完成舆论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陈力菲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信息时代的新闻传媒注重对受众生活状态的关注和生活技能的指导 ,其服务功能一方面指向更加重视服务于受众、服务于生活 ,另一方面又指向日益渗入日常生活的专业知识领域 ,使得传媒呈现出知识传播的特性。在达致传媒与受众的亲和关系的同时 ,强调更高层次的人文追求方面的意涵 ,这样传媒服务成为人格化服务 ,传媒表达出自身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进而充实了信息社会的人文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超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2):46-47
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培育,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体育教学应打破以往狭隘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4.
西方著名政治学家亚当·斯密形象地把市场比作一只看不见的手。今天,中国社会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拨弄下,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社会转型引起人文精神的失落便是显著的变化之一,也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1社会转型与入文精神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这是早在1978年就已开始的现实。所谓社会转型不仅指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而且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经济、政治的变革也称为社会转型。目前,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在优化,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更新,这其实是一种社… 相似文献
5.
6.
7.
8.
李超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12):34-36
阐述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与视觉环境;分析了人文精神在图书馆视觉环境中体现的动机,提出了图书馆要在视觉环境要素中融入民族精神、地域文化,体现时代感,注重系统化的管理,以实现图书馆视觉环境的构建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医学具有哲学的属性,又具有医学层次的哲学性认识,在医学发展史上,任何一种医学模式的形成,都不可能超越和摆脱该时代的哲学对它的指导作用 [1]. 相似文献
10.
吴晓晖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4,(6):756-757
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不足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系统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不仅是新型医疗模式的需要,也是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髓、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肩发展并重的现代医学教育观、对医学院校的课程和授课方法、考核体系进行革新以及在医学实践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陈忠斌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1):133-136
市场制度的变迁与人类文化的演进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文化在人类活动中产生 ,又通过人的价值观、习俗和道德等制约着人的经济行为。市场制度的演化受到文化的直接的非正式约束和间接的强制性约束。受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文化约束下的市场制度变迁可能是进步的 ,也可能是退步的。近代市场制度的形成与人的理性经济观、商业精神、契约文化和信用观念密切相关。在市场制度发展的初始阶段 ,特别要注重运用先进的市场经济文化引导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黄帝内经》中"神"从产生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精、神、魂、魄,是"父母之精"相搏后直接产生,与意识、感觉、反射等有关,为"神之灵";第二层次为意、志、思、虑、智,是精神魂魄在"心"的"任知万物"基础上,不断记忆、强化、忖度、思虑、谋划,不断认知事物及思维深化的过程,为"神之用";第三层次为情、欲、好、愿,是万物、社会、文化的认知上"心性之动"的产物,是情绪、情感、需求范畴,为"神之别用"。"神"系统活动是以"神"为基础演变形成,包含生命力、精神、意识、认知等多个内容。"神"系统活动三个层次的区分与归类对理解"神"与"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治疗与养生方案,对治疗身心疾病及养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慧群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33-35
朱光潜先生曾做过中国没有悲剧的论断,其理由是中国人鲜有进行终极问题的抽象思辨。但自老庄始便开始了对生命意识的探索。庄子认为,生命与“优”共存,这与叔本华的“原罪”观点是一致的。他们也都寻找到“忘”、“否定意志”的方法作为解脱之道。如果说叔本华以“弃绝生命”来表达悲剧人物的悲,则庄子以他貌似旷达的“悟道”来表现自己的哀怨。中国艺术的悲剧精神也正是溯源自庄子的生命悲剧意识,这也是中西方悲剧精神所大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后“非典”时期医学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医学人道主义、职业献身精神和民族精神。弘扬后“非典”时期医学人文精神,既是传统医学文化的沉淀和回归,也是时代变迁的呼唤,更是医学职业、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