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肠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上部分结肠癌病例表现为右下腹痛,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延误治疗。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有12例结肠癌患者入院时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占同期结肠癌病例总数的8%,现将12例误诊病例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36~78(平均59.6)岁,均为急诊入院。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者9例,以下腹痛起病者3例;伴恶心、呕吐6例,发热9例,便秘3例,轻度贫血3例,血便2例,右下腹包块5例。血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者10例,B超右下腹包块者2例。本组病例入院时诊断为急性阑尾炎7例,4例因急性阑尾炎症状不典型行保守治疗,症状缓…  相似文献   

2.
屈支红 《腹部外科》2006,19(6):379-379
2004年7月~2006年6月作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10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3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59例;年龄为8~65岁,平均年龄36岁。本组病例中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者88例,右下腹固定性压痛、反跳痛者20例。其中,经B型超声检查提示为右下腹管状结构者68例。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者90例。本组病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0例,化脓性阑尾炎30例,慢性阑尾炎13例。2.手术方法:①切口选择:选择右下腹麦氏切口,或根据压痛、反跳痛最显著处作一横行或…  相似文献   

3.
1989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568例,其中盲肠浆膜下阑尾炎共29例,占5.1%,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4~58岁,平均32岁。临床表现:①腹痛29例,时间24h~8d,均为转移性腹痛,然后局限于右下腹,呈持续性疼痛;②29例患者均有恶心、呕吐,但无便秘或腹泻;③29例患者均  相似文献   

4.
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因右下腹包块伴疼痛1个月入院。入院后查体:意识清醒,营养中等,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腹形对称。腹式呼吸存在,右下腹有一包块,略压痛,较固定,无波动感;肝浊音界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min。B超检查示右下腹包块,考虑阑尾炎。术前诊断:右下腹包块,慢性阑尾炎?经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腹型紫癜误诊为外科疾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型紫癜以腹部症状和体征为主,若腹痛为首发症状,皮疹出现在胃肠道症状之后,则常发生误诊。我院1992年至2002年间共收治误诊为外科疾病的腹型紫癜1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10~25岁。9例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期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皮疹。腹痛部位:脐周4例,上腹部1例,右下腹5例,中下腹1例,下腹部2例。腹痛性质:持续性钝痛3例,阵发性钝痛2例,阵发性锐痛2例,阵发性绞痛4例,持续性锐痛2例。呕吐9例,腹泻7例,血便5例。WBC:6.8×109~12×109。辅助检查:胃镜1例,结肠镜3例,B超3例,腹部平片1例。其中误诊为阑尾炎7例,肠梗阻…  相似文献   

6.
小儿急性阑尾炎4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492例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总结其特点及处理经验。结果本组492例患儿以发热、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及白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其中490例均行手术治愈,仅2例保守治愈。结论发热、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及白细胞升高仍是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最主要依据,一经诊断应尽早处理。  相似文献   

7.
卵巢破裂出血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滤泡与黄体破裂出血由于缺乏特异症状,且常发生于右侧,甚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淆混。我院1962年12月至1984年12月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收入外科治疗者20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年龄16~朽岁,平均26.5岁,30岁以下15例,占75%。20例中12例未婚,8例已婚。临床表现:腹痛起于上腹和脐周者12例,后转至右下腹11例,一开始就在右下腹者6例,另2例为全腹和下腹部痛。因此,其腹痛甚难与急性阑尾炎鉴别。大多数病人(15例)有恶心,少部分病人(7例)有呕吐。腹痛距上次月经6一30天不等,平均15.3天,11一18天者17例。  相似文献   

8.
急性淋球菌性腹膜炎误诊为阑尾穿孔3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炳叶 《腹部外科》2006,19(1):58-59
急性淋球菌性腹膜炎与外科常见的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的腹膜炎极为相似,漏误诊率高。我科自1993年3月~2005年7月,共收治急性淋球菌性腹膜炎31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1例均为女性。年龄19~37岁,平均24.5岁。有不洁婚外性接触史者26例,否认者5例,其中1例为人工流产术后5d发病。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腹痛及腹膜炎体征。腹痛情况:右下腹痛发病者18例,有类似转移性右下腹痛者6例,双侧下腹痛发病者4例,先上腹痛以后全腹痛者3例。3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性,以右下腹为重者27例。伴有发热者21例,膀胱刺激征者6例,胃…  相似文献   

9.
自1976~1989年经门诊、急诊收治这种病人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9~78岁,平均58.5岁。临床表现:入1院时均有腹痛,其中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3例,畏寒发热3例,腹泻2例,既往有下腹胀感、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粘液便3例。右下腹压痛9例、反跳痛6例,扪及包块3例。术前诊断急性阑尾炎7例,其中3例术中发现回盲部癌,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结肠回肠端对端吻合术。4例阑尾切除术后仍有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腹胀感,腹泻,粘液血便,术后1~1.5个月来院钡剂灌肠造影,结肠纤维镜检查诊断为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另外2例病人人院时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其中1例52岁男性,抗炎治疗症状缓解经钡剂灌肠诊为回盲部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其中第2例78岁女性经“B”超检查为右下腹肿瘤,手术探查发现回盲部广泛浸润粘连行回肠、横结肠短路吻合术,手术证实阑尾呈急性炎症改变。病理:回盲部癌5例,升结肠癌4例。肿块型高分化腺癌6例,溃疡性低分化腺癌3例,单纯性阑尾炎4例,化脓性阑尾炎3例,坏疽穿孔2例。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6岁。右下腹隐痛反复发作3年。近两周觉肛门坠胀,腹痛加剧,时伴恶心、冷汗,稍休息腹痛可缓解,症状消失。绝经后阴道无出血。在多家医院门诊,拟为“慢性阑尾炎”、“结肠炎”,经中西医治疗无好转,在我院就诊时发现右下腹包块。B超检查:右侧附件区有104mm×71mm低回声,边缘较粗造。拟为卵巢囊肿。入院时体检: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如新生儿  相似文献   

11.
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几种少见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75年至2005年,曾经诊治过临床症状与急性阑尾炎极相似的几种少见疾病,均经手术明确诊断,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例1,男,51岁,阑尾盲肠血吸虫肉芽肿;例2,女,71岁,大网膜血栓性坏死;例3,男,42岁,鱼骨致末端回肠穿孔;例4,女,31岁,回盲部子宫内膜异位症;例5,男,47岁,右侧高位隐睾坏死;例6,男,39岁,腹茧症。6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疼痛16~72h入院,一般伴恶心,有时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有时腹胀,部分患者发热。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体检:6例患者均有右下腹固定性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提跟振动…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6年至2005年共收治右半结肠肿瘤并存急性阑尾炎病例19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5~78岁,平均57.1岁,其中40岁以上15例,占78.9%。全组病例均有右下腹疼痛,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1例,伴发热12例,黏液血便6例,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4例,右下腹触及包块7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75例。B超检查提示混合性包块4例。2.治疗:本组19例中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12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仅4例考虑结肠肿瘤并存急性阑尾炎。除3例阑尾周围脓肿先保守治疗外其余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4年6月间11例术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有9例,剖腹探查确诊的为2例,均于原发病术后7~15天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对术后出现腹痛、发热等相关阑尾炎表现的患者要有足够的重视,积极排除伴发急性阑尾炎的可能,B超对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积极手术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例1.女,22岁.以右下腹无痛性肿块2年,于1985年11月29日入院.无结核及泌尿系统等临床症状,无阑尾炎史.查体:右下腹触及5cm×6cm 肿块,中等硬,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触痛.常规化验结果无异常.钡透:肿物与胃肠道无关.B 超检查:右下腹腹膜后、髂血管前有9cm×5cm 低回声  相似文献   

15.
升结肠移动症在临床上易与阑尾炎等多种疾病混淆。我们收治22例,现将经验教训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病程在1年以下者16例,1~2年者3例,3年以上者3例。症状及体征:腹痛22例(其中右下腹疼痛15例,其他部位疼痛7例)。腹泻9例(5例表现为鸡鸣泻),多为2~4次/日。便秘5例。腹泻便秘交替出现1例。腹胀10例,多在排便异常时发生。有右下腹压痛14例,压痛点均不固定,范围较大,其中2例压痛点随体位改变而改变。1例有反跳痛无肌紧张。其他部位压痛者8例。右下腹触及活动度较大之索条状柔软  相似文献   

16.
傅翼东  赵华 《腹部外科》2011,24(4):250-250
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行采用提拉腹膜保护切口的阑尾切除术89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893例中,男性462例,女性431例;年龄8~72岁,平均31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15例,化脓性阑尾炎253例、坏疽性阑尾炎369例,慢性阑尾炎156例;其中有腹部手术史者132例。急性发作时间4~98h,平均38h。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右下腹固定压痛、血象高。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85~1998年共收治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结肠癌15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8例,女7例,年龄31岁~73岁,平均43岁。我院首诊病例1l例,入院时主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9例,右下腹痛2例。全部患者都有右下腹  相似文献   

18.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误诊率为9%~36%[1]。本文回顾2015年3月-2018年8月20例盲肠憩室炎误诊急性阑尾炎病例,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20例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5~65岁,平均40.7岁。患者表现为固定右下腹痛13例,转移性右下腹痛7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5.07~16.07)×10^9/L,平均10.60×10^9/L。所有患者入院前行右下腹B超检查,发现条索状低回声或低回声包块,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入院后行腹部CT薄层平扫,发现盲肠壁多个高密度囊肿突起及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或回盲肠肠壁水肿(图1),诊断为盲肠憩室炎。所有患者均行抗感染、补液等保守治疗7~14 d,体征消失,症状缓解后出院。  相似文献   

19.
<正>自1995年~2002年我们收治阑尾炎术后再次出现阑尾炎12例,均实施了二次手术将阑尾切除,全部治愈。就其诊断及治疗体会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43~55岁,平均年龄51岁。第一次手术切口均为右下腹斜切口。第  相似文献   

20.
<正>病例资料以右侧嵌顿性腹股沟疝或嵌顿性股疝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上少见,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该类患者7例。患者均为急诊入院,发病至入院时间为4~8 d。主要临床表现及体征如下。1腹痛:发病初期均为下腹部隐痛不适,腹痛逐渐明显及加重,不具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2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或大腿根部不可复性包块:5例患者发病约24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