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刺不同腧穴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腧穴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7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药物组(氟西汀组)、针刺1组("百会""神庭"组)、针刺2组("内关""三阴交"组)和针刺3组("百会""神庭""内关""三阴交"组),每组各10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抑郁症模型大鼠.以Open-Field法和糖水消耗试验对照研究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糖水消耗量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在治疗过程中行为学评分升高,糖水消耗量增加;在治疗21天后,各针刺组之间的行为学评分增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治疗14天时,针刺1组糖水消耗增加和针刺3组的垂直运动评分增多,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改变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百会""神庭"穴组或与"内关""三阴交"穴合用,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isol,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影响,探究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电针组、埋线组、正常组、模型组,每组各8只.按照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共接受21d各种不同的刺激,于造模第ld、第14d、第21d分别称量体重,记录24 h糖水消耗量,并采用Open-field法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电针组、埋线组分别给予百会穴电针、埋线干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CORT和ACTH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及糖水消耗量明显下降,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电针组大鼠的体重及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行为学评分显著提高(P<0.01),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显著降低(P<0.01).埋线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及行为学垂直运动得分显著增加(P<0.01),血清ACTH也明显降低(P<0.01),但是COR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与埋线干预均可改善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异常,并下调血清ACTH含量;电针还能下调血清CORT含量.提示该作用可能是其抗抑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百会穴电针、埋线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埋线组,每组8只。应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测定各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采用Open-field法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CORT和ACTH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糖水消耗量、行为学评分明显下降;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电针组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糖水消耗量显著增加,行为学评分显著提高(P〈0.01),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显著降低(P〈0.01);埋线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及行为学垂直运动得分显著增加(P〈0.01),血清ACTH也明显降低(P〈0.01),但是COR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与埋线干预均可改善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异常;电针能下调血清CORT和ACTH含量,埋线能下调血清ACTH含量,该作用可能是其抗抑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的基础上加用足太阳经穴对抑郁症大鼠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1组和针刺2组,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结合孤养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分别测定大鼠糖水消耗量以及行为学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下降,旷场法测定行为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治疗组的糖水消耗量增加,行为学评分升高。结论: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可以改变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与假针刺对抑郁症大鼠模型行为学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假针刺组,每组12只。应用21天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结合孤养应激造成抑郁症大鼠模型。同时开始干预治疗。电针组电针"百会"和"印堂"穴,每天1次,每次15min,共21天。假针刺组假针刺"百会"和"印堂",每天1次,每次15min,共21天。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只造模,不做任何干预。通过Open-Field和糖水消耗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测试其直立及水平活动得分均减少、糖水摄入百分比减少及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的行为学得分升高,糖水消耗量显著性增加(P<0.05);假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假针刺组的行为学得分及糖水消耗量无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改变21天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结合孤养应激造成抑郁症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异常,假针刺则不能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穴(百会、神庭)加膀胱经穴(心俞、肝俞)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和海马NSE阳性细胞表达数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笼饲养制作大鼠抑郁症模型,用旷场法进行行为学测定以及计算大鼠糖水消耗量,并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对抑郁症大鼠海马NSE阳性细胞表达数量的影响。结果:电针督脉加膀胱经穴可显著改善抑郁症大鼠的体重增加迟缓,糖水消耗增多,行为学评分升高,使抑郁症大鼠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DG)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结论:针刺督脉加膀胱经穴可以使抑郁大鼠活动增多、快感增加、体重增加,减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从而促进大鼠抑郁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捏脊治疗抑郁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Open-Field法作行为学测试,选取水平路程相近的40只大鼠进行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捏脊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合并孤养的方法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治疗阶段,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措施;阳性药物对照组按1.8mg·kg-1剂量予氟西汀灌胃,捏脊组进行捏脊治疗。分别于d0(造模前)、d21(造模结束时)和d28(治疗1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水平和垂直方向运动)、体重和1%蔗糖溶液消耗量。结果:捏脊组与模型组相比,水平路程增加,糖水消耗量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捏脊是一种潜在的抑郁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头穴丛刺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证明头穴丛刺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3月龄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8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法造模,给予模型组和针刺组14天随机不同应激刺激,之后对针刺组进行针刺治疗,选“百会”“神庭”及“四神聪”,留针20 min,每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治疗14天.在实验前1天、实验的第14天、21天、28天对大鼠进行测量体重、open - field评分及糖水消耗试验.结果:造模后14天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造模后21天模型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针刺组大鼠仅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糖水消耗量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不明显(P>0.05);造模第28天模型组大鼠体重、垂直运动、水平运动、糖水消耗量均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头穴丛刺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法制造抑郁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味菖蒲郁金汤对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加味菖蒲郁金汤对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经Open-Field法[1-3]评分测定评分相近的48只SD普通级大鼠,体质量为(200±2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加味菖蒲郁金汤组(C)、氟西汀组(D)共4组,每组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慢性应激两种方法复制大鼠抑郁症模型[1]。以Open-Field法和糖水消耗实验对照研究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结果:①与A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在模型复制第21天Open-Field评分降低,糖水消耗量减少;②与B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经治疗后Open-Field评分升高,糖水消耗量增加。结论:加味菖蒲郁金汤可改善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诱导的抑郁大鼠模型的抑郁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ERK-Nrf2信号通路“通督调气法”麦粒灸治疗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海马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麦粒灸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其中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其余3组采用21 d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应激方法构建抑郁大鼠模型,运用行为学、糖水偏爱、体质量测量对各组大鼠进行模型评价。造模后,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麦粒灸组干预选取百会、大椎、至阳、合谷(双)、太冲(双)进行麦粒灸治疗;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1.8 mg·kg-1)灌胃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0 d。10 d后,进行行为学、糖水偏爱及体质量测量以对疗效进行初步评定,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ERK、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行为学评分、糖水偏爱度、体质量显著下降,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异常、胞浆内细胞器数量减少,p-ERK、Nrf2蛋白表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麦粒灸组及氟西汀组行为学评分、糖水偏爱度、体质量显著上升,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改善、胞浆内细胞器数量增多,p-ERK、Nrf2蛋白表达升高(P < 0.05);与氟西汀组比较,麦粒灸组行为学评分、糖水偏爱度、体质量、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及胞浆内细胞器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麦粒灸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海马组织ERK的磷酸化水平P-ERK,促进诱导Nrf2蛋白表达上升,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避免细胞凋亡,修复神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针刺加穴位埋线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寻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的较佳疗法。方法将83例患者分为针刺加穴位埋线组28例,针刺组28例,穴位埋线组27例。观察三组疗效。结果针刺加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6.4%,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2.1%,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66.7%。针刺加穴位埋线组与针刺组及穴位埋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穴位埋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穴位埋线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和穴位埋线治疗。  相似文献   

12.
电针不同穴组对抑郁大鼠行为活动及海马p-CRE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冬梅  图娅  陈利平 《中国针灸》2008,28(5):369-373
目的:观察不同穴组对抑郁症大鼠的疗效差异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体穴组、头穴组和百优解组。后4组用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成抑郁大鼠模型。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百优解组每日按2mg/kg灌胃给药1次;体穴组选取“太冲”“内关”“足三里”,头穴组选取“百会”“印堂”“四神聪”,2组均接电针仪,电针频率2Hz,强度1mA,每次20min,每日1次。于实验前1d和实验第7、14、21d测量大鼠体重,并进行糖水消耗和强迫游泳试验,实验前1d和实验第21d进行开野实验。于第22d观察各组海马p-CRE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头穴组、百优解组的行为学评分、糖水消耗量均增加,游泳静止时间减少,海马的P-CREB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P〈0.05);体穴组糖水消耗量增加,游泳静止时间减少(P〈0.05),但行为学评分和海马的p-CREB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不显著(P〉0.05),各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头穴体穴均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活动,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但头穴在增加模型大鼠体重、提高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次数和提高海马p-CREB阳性神经元数量方面似乎优于体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与艾灸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的疗效差异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8只。采用CUMS复制抑郁大鼠模型。针刺组针刺"百会""大椎",艾灸组艾灸"百会""大椎",均每次20min,每日1次,共治疗3周。计算糖水消耗百分比,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前额皮质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色氨酸(Trp)含量,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技术计算前额皮质高低亲和力5-HT1A受体的结合常数(K)、结合容量(R)。结果:模型组糖水消耗百分比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治疗3周后,各治疗组糖水消耗百分比较之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5-HT含量低于正常组(P0.01),氟西汀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艾灸组显著低于氟西汀组(P0.01)。模型组5-HIAA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艾灸组显著低于针刺组(P0.01)。5-HT/5-HIAA比值,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P0.05),艾灸组低于氟西汀组(P0.05)。模型组T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则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K 1、R 2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高低亲和力5-HT1A受体的结合常数与容量均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针刺与艾灸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的疗效相当,调节5-HT系统及5-HT1A受体功能可能是针刺与艾灸抗抑郁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失眠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安定组、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8只。实验第1天,应用对氯苯丙胺酸(PACA)制作失眠大鼠模型。实验第3天开始,安定组用安定注射液腹腔注射治疗,每日1次,连续5 d;针刺组用毫针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5 d;埋线组用穴位埋线治疗1次。各组均于实验第7天治疗后1 h处死大鼠取下丘脑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下丘脑组织中5-HT、DA、NE及IL-1β、TNF-α含量。结果实验第7天,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HT及IL-1β、TNF-α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DA、NE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安定组、针刺组、埋线组5-HT含量均升高,DA、NE含量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定组、针刺组、埋线组之间比较,埋线组下丘脑5-HT及DA、NE含量改变情况优于安定组及针刺组(P0.05),安定组和针刺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埋线组IL-1β、TNF-α含量均升高,埋线组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改善失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NE及细胞因子IL-1β、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调三焦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疗法结合腹针治疗腹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型肥胖症患者用区组随机法分为穴位埋线组(A组)30例,腹针组(B组)30例,穴位埋线结合腹针组(C组)30例、空白对照组(D组)30例,前3组以调理三焦为原则,选中脘、天枢、阴交、支沟、关元、足三里穴,采用穴位埋线每7 d埋线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A组);腹针每3 d针刺1次,7次为1个疗程(B组);两者结合方法治疗(C组)。结果:治疗后各组总疗效分别为46.7%、43.3%、76.7%、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腰围差值比较,穴位埋线结合腹针与穴位埋线比较P=0.54,无统计学意义,体质量差值比较,穴位埋线结合腹针与A、B、D组比较为4.49±0.59 vs 2.64±0.53,2.87±0.44,1.45±0.26,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腹针在治疗腹型肥胖总有效率方面效果最佳,在减少腰围方面与单纯穴位埋线疗效相当,降低体重方面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胃肠腑热型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16例胃肠腑热型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与耳穴贴压组,每组各72例。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取穴均为中脘、水分、气海、天枢(双)、大横(双)、带脉(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丰隆(双)。电针组在双侧天枢、大横接电针仪,治疗为隔日1次;穴位埋线组为15天1次。耳穴贴压组取穴为内分泌、三焦、饥点、神门、皮质下、渴点、肝、脾、胃、腹,两耳交替,隔日更换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分别计算3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程度(IWQOL-Lite评分值)、治疗总时间比、成效比,并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电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60/65),高于穴位埋线组89.9%(62/6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耳穴贴压组63.8%(37/58)(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耳穴贴压组患者IWQOL-Lite评分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效果相当,均优于耳穴贴压组(P<0.05或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和耳穴贴压组治疗总时间分别为1450、90、225,穴位埋线组的总时间成本最低,电针组成效比为85.2,穴位埋线组成效比为43.7,耳穴贴压组成效比为109.3,3组的成效比为:穴位埋线组<电针组<耳穴贴压组。结论:电针、穴位埋线、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减肥降脂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穴位埋线疗法的稳定疗效和时间、成本优势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7.
埋线治疗网球肘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及针刺对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40例,埋线组穴取手三里及压痛点,针刺组穴取曲池、手三里、压痛点等,3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埋线组治愈34例,针刺组治愈25例,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埋线对网球肘有良好效果,治愈率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提高针刺治疗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给予不同治疗及临床观察研究。甲组30例为快速埋线组,乙组30例为针刺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快速埋线法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IL-1β、TNF-α、VEGF和MMP-2等相关信号通路下游细胞因子的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门诊和住院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西药组口服孕三烯酮胶囊(内美通),穴位埋线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IL-1β、TNF-α、VEGF、MMP-2等相关信号通路下游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治疗后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3.02%(40/43),西药组总有效率83.72%(36/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的VAS评分、血清IL-1β、TNF-α、VEGF和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但穴位埋线组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P<0.01)。治疗过程中,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8/43),穴位埋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显著降低孕三烯引起的不良反应,可见穴位埋线疗法可以作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通过改善通路下游的IL-1β、TNF-α、VEGF和MMP-2水平,发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Epilepsyisaparoxysmalandtransitorydis turbanceofthefunctionsofthebrainwhichde velopssuddenly ,ceasesspontaneously ,andex hibitsaconspicuoustendencytorecurrence.Itisacommonsyndromewithrepeatedonsetoftheuncontrolledneuraldischargesofthebrain .Itsischaracterizedbyparoxysmaltrance,disorderofconsciousness,evensuddenfalling ,lossofcon sciousness,etc.,whichmayormaynotbeasso ciatedwithtonicspasmandcloniccontractionsofthemuscles,foaminginthemouth ,screamingorroar,up viewingoftheeyes.Afterrecoveringc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