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多烯磷脂酰胆碱与水飞蓟宾联合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NAFL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与水飞蓟宾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综合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53.33%(16/30)(P<0.05);研究组治疗后BIM、TG、TC以及FPG四项综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与水飞蓟宾联合治疗NAFLD效果更佳,期间患者血糖、血脂都能控制在合理范围,肝功能得到一定修复,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及对患者AST、ALT、TG和TC水平影响。方法挑选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标准,将100例患者划分成2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AST水平、ALT水平、TG水平及TC水平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指标,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用水飞蓟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传染病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及HBV-DNA和HBeAg(乙型肝炎e抗原)的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HDL-C高于对照组,TC、LDL-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Ⅳ-C、HA、LN、PcⅢ、TBIL、AST、GGT、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纤维化、血脂、肝功能指标,提高HBeAg、HBV-DNA的转阴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联合应用水飞蓟宾、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治疗方式分组:34例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4例行水飞蓟宾+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指标TC、TG、LDL-C、HDL-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ST、ALT、GG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烯磷脂酰胆碱基础上,给予脂肪肝患者水飞蓟宾治疗,可改善肾功能,有效稳定血脂水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璐璐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9):2343-2344,2359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疗效.方法:106例患者均为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456 mg,3次/日,二氯醋酸二异丙胺40 mg,3次/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TG、TC、ALT、AST及肝脏彩超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TG、TC、ALT、AST及肝脏彩超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能显著改善NAFL患者血清生化指标TG、TC、ALT、AST,减轻肝脏脂肪沉积,能对已破坏的肝细胞膜进行生理性修复,还能减少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从多方面保护肝细胞免疫损害,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温江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48-1849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湛河热电中医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NAFLD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和观察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各48例。统计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肝功能[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70.83%)高,TC、TG、AST、ALT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NAFLD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BMI、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ST、ALT、TBIL、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MI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NAFLD的效果优于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治疗脂肪肝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脂肪肝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对观察组使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对照组单纯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ALT、AST、TC、TG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变化也明显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治疗脂肪肝患者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行治疗疗效明显,能充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理指标,对患者的治愈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肝/脾CT比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65.8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GGT、TC、TG及肝/脾CT比值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优于单纯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烯磷酯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给予观察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AST、ALT、TG和T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肖霞  吴剑 《四川医学》2012,33(4):674-675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30例.治疗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I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C)]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等情况.两组治疗期间均不用其他保肝降酶和降血脂类药物.结果 治疗组肝功能、血脂各指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红细胞膜磷脂含量分析,探讨红细胞膜磷脂水平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自2015年7_10月筛选病例组人群22例,健康对照组人群24名,分离红细胞膜,用HPLC,XBP-Silica柱分离,测定两组人群红细胞膜磷脂含量,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5种磷脂中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3种磷脂病例组含量(0.3796±0.1387﹚、(0.4498±0.1786﹚、(0.3301±0.0327﹚与对照组(0.4897±0.0154﹚、(0.5523±0.0107﹚、(0.6351±0.0599﹚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脂酰肌醇(PI﹚和神经鞘磷脂(S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膜磷脂水平参与影响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一个诱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7):610-612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NAFL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9%(43/47)和70.21%(33/4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及γ-G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及γ-G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腹泻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轻度恶心2例,均自行缓解。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NASH患者,中医辨证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观察组加服扶正化瘀胶囊,观察治疗疗效。结果ALT、AST、γ-GGT、TC、TG、HA、LN、PCⅢ、Ⅳ-C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C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TC、TG、HDL—C、HA、LN、PCⅢ、Ⅳ-C改善更为明显(P〈0.05);12周后治疗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NASH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尤其对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各期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成分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了各期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膜磷脂各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各期高血压组红细胞膜磷脂中神经磷脂(SM),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和SM/PC比值均明显增高,磷脂酰乙醇胺(PE)则显著降低,并且各指标改变与病情轻重有关。提示,红细胞磷脂成本异常通过影响红细胞的性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疗效。方法108例患者均为我院2003年6月至2007年9月门诊及住院病人。经3次B超检查诊断为脂肪肝,排除酗酒史(每日饮酒量〈20g)、病毒性肝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等所致的脂肪肝。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456mg,复方甘草酸苷50mg,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TG、TC、ALT、AST及肝脏B超影像图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TG、TC、ALT、AST及肝脏B超影像图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能显著改善NAFL患者血清生化指标TG、TC、ALT、AST,减轻肝脏脂肪沉积,能对已破坏的肝细胞膜进行生理性修复,还能减少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从多方面保护肝细胞免疫损害,而且无毒性,减少了其它保肝药物所致的发热、皮疹、消化道反应、浮肿、影响睡眠、水纳潴留、低钾血症、血压升高等副作用的发生,所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脂肪肝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肌苷、维生素C等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静滴和护理干预.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及肝脏B超.结果 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明显,ALT、AST、γ-GT、TC、TG水平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63.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口服双环醇片50mg,3次/日,12周之后改为25mg,3次/日,12周,疗程共24周;对照组(40例):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65mg,3次/日,共24周。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ALT、TBIL、TC、TG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瞎论:双环醇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能够显著改善NASH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并且比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辅助治疗冠心病(CHD)的效果及对实验室检查指标、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研究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对两组用药3个月后的效果和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胆固醇(HDL-C)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心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胆固醇(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辅助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脂等生化指标和心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9,(7):933-935
目的:探究多烯磷脂酰胆碱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厌食、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