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疸一词,最早见于《内径》,在《灵枢·论疾诊尺》篇中明确写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以食如饥者,胃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其中尤以目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本人临床诊治黄疸病有些粗浅体会,分述如下。1病因病机战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湿热相搏,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疸而为腑肿。"汉《金匮要略》湿热、瘀热,寒化为寒湿,故分为湿热与寒湿,总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黄疸篇》中首立"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之论,与《伤寒论》里:"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观点彼此呼应,共同阐释了黄疸的核心病机为脾湿瘀热,首先提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之说,奠定了健脾利湿的基本原则。仲景以脏腑为着眼,以湿瘀为中心,以健脾利湿为根基,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共筑黄疸治疗框架,治疗以脾胃为中心,而并非肝胆。随着西医学的引入,人们对黄疸的病机认识逐渐由脾湿瘀热转到肝胆湿热,这与仲景理论背道而驰;认为肝胆湿热、肝失疏泄、胆汁阻塞是黄疸发生的主要原因看似与现代医学观点相吻合,实则违背了仲景从脾论治黄疸的中心思想,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3.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阐述了黄疸病湿热发黄的病机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认为黄疸的病因为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瘀阻血脉,黄疸的治疗主要是调理脾胃,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4.
根据<内经>"湿热相交,民当病疸"和<金匮要略>"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之论述,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肝胆湿热瘀毒为患.其治疗,<仁斋直指方>有"治法纲领大要,疏导湿热于大小便之中"之论;仲景治黄疸立大黄、硝石泻下瘀热之法;近人关幼波"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之说都给予我们很大启示.结合临证近20年的治疗体会,认为在清热利湿基础上,使用活血药化瘀生新,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有利于防止转变成慢性肝炎兹举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方伟 《中医药通报》2008,7(4):24-25
黄疸病名出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又云:“目黄者曰黄疸。”关于病机,《金匮要略》云:“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脾将瘀积的湿热转运于体表,就必然发生黄疽。导致黄疸的原因有多种:或食伤或劳伤,或酒伤或瘀血。故仲景将黄疸分为酒疸、谷疸、女痨疸。在《伤寒论》里又涉及外感兼湿热的发黄证、被火发黄证、燥结发黄证等。  相似文献   

6.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茵陈蒿汤作为治疗黄疸的第一方,临床运用此方应把握其六个关键点:一为阳黄专方,其核心病机是湿、热、瘀互结,枢机不利,致使脾胃肝胆功能异常,郁结于肌肤而发黄;二为亦谷疸专方,因饮食水谷不节,肆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致脾寒胃热,脾胃运化失权,出现腹满,大便干,小便难,饱食则烦躁且头晕的谷疸表现;三为遵循原方相对剂量,重用茵陈,剂量应高于大黄、栀子用量,至少30 g以上,大黄常用6~28 g,栀子常用12~16 g;四为方证辨证抓主证,茵陈蒿汤的主要方证为但头汗出,身黄,巩膜黄染,大便干;五为经方叠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将茵陈蒿汤与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调胃承气汤等合用;六为病后调护与转归方运用,病后恢复期可辨证选用三仁汤、茵陈四苓汤、归芍六君子汤等方剂。本文通过论治茵陈蒿汤临床运用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主要特征。“黄疸”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进一步发展、完善。其中《伤寒论》的阳明病篇与太阴病篇均提到了黄疸的治法,《金匮要略》中对黄疸病设有专篇论述,并将黄疸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仲景在两书中虽未明确提出阳黄、阴黄的分类方法,但却始终抓住“黄疸”之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并阐明了各种黄疸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金匮要略》对有关"黄疸"病篇的论述,内容更是广泛,详细地阐述了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发黄证候。现我就学习《金匮要略》后对有关黄疸病证,进行归纳分类,作一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茵陈术附汤出自程钟龄《医学心悟》,主治寒湿阻滞所致之阴黄,证见身目俱黄,其色晦暗,口淡不渴,神倦食少,脉沉迟无力等。其方由茵陈蒿、白术、附子、干姜、肉桂、炙甘草组成。笔者于临证运用此方加味治疗黄疸性乙型肝炎、胆石疸等病之属于阴黄者,效果良好。黄疸之病名,始出《内经》。其特点是身黄(皮肤黄染),目黄(巩膜黄染),小便黄(尿二胆阳性)。张仲景《金匮要略》将黄疸一病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  相似文献   

10.
对仲景黄疸病因病机的临床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涉及黄疸的论述,于《伤寒论》共8条,《金匮要略》设专篇。黄疸虽有五疸之分,但深究其病因病机,不外有三:湿、热、瘀。笔者据中医病因病机演变规律,认为还有一潜在  相似文献   

11.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见于《金匮要略》黄疸病篇,后世对之解释多引用《金匮要略心典》所谓"脾者四运之轴也。脾以其所瘀之热转输流布,而肢体面目尽黄矣,故曰瘀热以行"。孟如认为,此一是强调黄疸的病位主要在脾胃;  相似文献   

12.
黄疸病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关于黄疸的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溺黄者,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但未提出分类及具体治法。东汉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的阳明病篇与太阴病篇均提到了黄疸的治法,在《金匮要略》中对黄疸病设有专篇进行论述。且将黄疸分为谷疸、酒疸、女  相似文献   

13.
黄疸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重要特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如临床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及某些消化系统肿瘤等引起的黄疸。1黄疸的源流黄疸病的治疗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早在《内经》即有关于黄疸病名和主要症状的记载,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金匮要略》又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并对各种黄疸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进行探讨。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诸病源候论》又将其分为二十八候。而《圣济总录》又分为九疸、三十六黄。两书都记述了黄疸的危重证候“急黄”,并提到了“阴黄”一证。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进一步把阳黄与阴黄的辨证施治加以系统化,对临床具有较大指导意义。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创制茵陈术附汤,成为治疗阴黄的代表方剂。《景岳全书》提出了“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2黄疸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4.
黄疸证治     
黄疸,又称黄瘅,是指身目悉黄,小便短赤为其特征的一种疾病。诚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谓:“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沈绍九医话》云:“凡全身面目小便皆黄称黄疸。”古人对黄疸的成因论述很多,一言蔽之,乃湿热熏蒸肝胆所致。其发病机理,如外感湿热时邪,伏暑未解,郁而不达;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遏中焦,浸淫肝胆,胆液不得下泄,溢于肌肤而发黄。亦有劳倦内伤,中阳不足,湿从寒化,胆液受阻,疏泄不利,渐渍肌肤而成阴黄者。《临证指南医案》按云:“阳  相似文献   

15.
析《伤寒论》262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五版教材沿袭历代医家之见,仍将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释为阳黄兼表的证治,笔者认为欠妥,其理由如次。 原文未述表证表现,只言“瘀热在里,”而“瘀热在里”与表证无必然联系。《金匮要略·黄疸》篇指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瘀”字《说文解字》释“积血也”,“瘀热”是湿热郁滞血分之意。由此揭示发黄的病机为湿热内郁脾胃,熏蒸痹阻,瘀结血分,迫及肝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治疗黄疸的方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 ,可见于现代医学多种疾病之中。由于引起本病原因复杂 ,病程缠绵 ,治疗方法颇多 ,临床难以掌握。故笔者根据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治疗黄疸的方剂归纳探析如下。1 清热利湿退黄方剂此类方剂主要治疗湿热所致的阳黄证。《金匮》茵陈蒿汤 (茵陈、栀子、大黄 )主治“谷疸之为病……久久发黄” ;栀子大黄汤 (栀子、大黄、枳实、豆豉 )主治“洒黄疸 ,心中懊” ;茵陈五苓散 (五苓散五分 ,茵陈蒿末十分 )主治“黄疸病”。《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栀子、黄柏、甘草 …  相似文献   

17.
黄疸治法黄疸(瘅)病名,出自《素问》之《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藏论》,以及《灵枢》之《经脉》篇、《论疾诊尺》篇等。《金匮》则专列一篇论之。就其病因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就其病机,分为湿热发黄,火劫发黄,实热发黄,虚黄等。  相似文献   

18.
湿热瘀阻,发为黄疸人体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交蒸,肝胆疏泄失职,邪热淤滞血分,致胆汁被逼外溢,渍于肌肤发为黄疸。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谓“湿热相搏……民病黄瘅(疸)”《伤寒论》曰:“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临床表现:目黄,身黄,其色鲜明,口渴口苦,恶心欲呕,食欲不振,胁痛拒按,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或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治以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例一、康××,男,18岁,学生。素体健  相似文献   

19.
“脾色必黄 瘀热以行”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红蓉  宋乃光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83-1884
张仲景对黄疸的辨治既定脏腑,又辨气血,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这务条文言简意赅,不仅指出了黄疸病的主要病变脏腑,还指出了湿热痹郁脾胃气机,邪热“瘀”结于血,导致湿热发黄的病机。临床上黄疸病早期多以湿热或寒湿困脾,致中州失运为主要矛盾,故黄疸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密切相关。黄疸的重要病机是瘀,治黄要活血,仲景这种瘀血致黄的思想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条条文中得到体现,其治黄活血的思想在其用药中亦得到充分体现。现代大量的临床研究亦表明黄疸与血瘀有关。  相似文献   

20.
黄疸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郁滞,疏泄失常,致使胆汁外溢所致的以身、目、小便俱黄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分为阴黄、阳黄和急黄。《金匮要略》对黄疸的论述颇深,对后世中医黄疸的理论发展有深远意义,现浅析如下。1 首论因机,为后世黄疸分型奠定基础《金匮要略》认为,黄疸之病本乎先天禀赋不足,五脏内虚,加之外邪侵袭所致。故有“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趺阳脉紧而数,数即为热,热则消谷;紧即为寒,食则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之论。根据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