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儿童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预防和诊治儿童RS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治疗的2 74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 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检测患儿咽拭子中肺炎支原体、人鼻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RSV共6种病原体的核酸片段, 对RSV-RNA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743例患儿的RSV-RNA阳性率为15.09%(414/2 743)。2022年患儿RSV-RNA阳性率为9.29%(73/786), 2023年患儿RSV-RNA阳性率为16.53%(302/1 827), 两年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5, P<0.05)。冬春季RSV感染率与夏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6, P<0.05), 冬季感染率最高(19.32%, 193/999), 秋季感染率最低(9.43%, 45/477)。各年龄组之间, RSV感染率有显著差异(χ2=71.38, P<0.05), 0~2岁组感染率最高(21.18%,...  相似文献   

2.
林志鹏  毛乾国  顾冲  唐金模  梁惠卿  王敏 《医学信息》2009,22(5):391-393,396
目的探讨闽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不同季节启动干扰素-α治疗对疗效的影响。方法175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干扰素-α1b(每次5M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个体化,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分析春季、夏季和秋季启动干扰素-α治疗者联合应答率的差异。结论闽南地区CHB患者春季启动α-干扰素治疗者治疗结束时联合应答率较高,但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干扰素-α治疗启动季节对持续疗效的影响。结果2组基线特征:春季、夏季、秋季各组之间的性别、年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分期、血清AST、HBVDNA水平之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春季组血清ALT〉5&#215;ULN者所占比例较夏季组和秋季组高(χ2=10.405,P=0.034),而且春季组ALT平均水平比夏季组和秋季组高(Z=7.144,P=0.028)。结果显示:于春季、夏季和秋季启动α-干扰素治疗者,治疗结束时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75.6%(31/41)、50.0%(46/92)和59.5%(25/42),春季组联合应答率较高(χ2=10.488,P=0.033)。随访6个月时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56.1%(23/41)、39.1%(36/92)和42.9%(18/42)(χ2=5.716,P=0.221)。结论闽南地区CHB患者春季启动α-干扰素治疗者治疗结束时联合应答率较高,但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干扰素-α治疗启动季节对持续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河市肺炎支原体(MP)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断MP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76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MP-IgM抗体,根据性别、年龄和季节的MP阳性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64例患者MP-IgM抗体阳性率为15.8%,男性患者阳性率(15.1%)与女性患者阳性率(1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MP-IgM抗体阳性率比较以学龄前及学龄期组的MP-IgM抗体阳性率(29.3%)为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以婴儿组的MP-IgM抗体阳性率(7.1%)为最低,显著低于其余各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患者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秋季和春季的阳性率(23.4%和18.0%)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的阳性率(11.3%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MP感染有人群性和季节性流行特点,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为易感人群,秋季和春季为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的状况及与患儿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集患儿静脉血、血清做倍比稀释,用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诊断试剂盒SERODIA-MYCOⅡ做颗粒凝集实验。结果在515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病例2831例,阳性率为54.9%,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49.6%和63.3%,男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其他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门诊与住院患儿阳性率分别为65.5%和43.2%。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1岁以上儿童,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门诊患儿阳性率高于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作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P-IgM IgG在本地区儿童MP感染中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渗滤式间接原理,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788例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肺炎支原体(IgM)阳性75例,(IgG)阳性36例,(IgM+IgG)同时阳性24例。阳性率占17%,且7~9月发病感染率最高,3~5岁儿童感染率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在本地区发病率较高,全年均可发病,秋季多见,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IgG)检出率更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九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在我院的检测结果,了解其流行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使用九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腺病毒(ADV)、Q热立克次体(COX)、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NFA)、流感病毒B(INFB)和副流感病毒1、2、3(PIVs)] IgM检测试剂,检测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血清中各种病原体的检出情况,以及各种病原体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及季节性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测4205份血清,1055份阳性,总阳性率为25.09%;其中MP为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阳性率达到了18.36%;各病原体在不同性别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年龄段方面,MP和PIVs在60~ 103岁年龄段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人群(P<0.05),INFB在儿童期0~ 14岁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 <0.01);LP1春季和冬季较其余两个季节高(P<0.01);MP和ADV秋季感染率明显高于春季(P<0.01);PIVs春季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余三个季节(P<0.01).结论 MP是引起我院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体;同时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季节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做好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疫情前后北京地区肺炎支原体IgM抗体,了解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前后23 842例患者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以2020年1月24日北京进入新冠一级防控为时间节点,疫情后MP-IgM抗体阳性率低于疫情前MP-IgM抗体阳性率。不同年龄组中儿童组(<14岁)MP-IgM抗体阳性率最高,老年组(>60岁)MP-IgM抗体阳性率最低。疫情前夏季和秋季MP-IgM抗体阳性率高,疫情后春季与秋季MP-IgM抗体阳性率高。MP-IgM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新冠防控措施降低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阳性率。我们应当重视女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持续监测本地区肺炎支原体的MP-IgM抗体水平,有利于更好地防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上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方法,并了解病原谱及其感染的特点,为临床病原体检测和抗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在我院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412例患儿的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以上412例患儿检出的抗体阳性率为83.0%,其中386例为混合感染,并且根据患儿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组,即0~1岁组、1~3岁组、3~6岁组及其6~14岁组,在阳性率上分别为74.73%、94.11%、97.43%、95.52%,各组之间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并且病原体多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并病毒。对患儿的发病时间进行调查发现,检出的病原体阳性率较高的时间段为2月、3月、4月11月和12月,阳性率均在90%以上,而检出阳性率较低的月份为6~10月。结论临床上检出的病原体阳性率与月份和患儿的年龄具有密切相关性,并且多为病毒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因此,必须结合小儿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特征积极的进行感染的相关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FQ-PCR对本院皮肤性病科及妇产科可疑患者1337例(男404例,女933例)同时检测HPV6/11 DNA和HPV16/18 DNA。结果 1337例患者HPV6/11和HPV16/18感染率分别为20.34%和14.36%(χ2=16.69,P=4.40E-5),其中男性分别为20.05%和13.37%(χ2=6.48,P=0.011),女性分别为20.47%和14.79%(χ2=10.37,P=0.0013);两组病毒载量分别为5.46±1.71和5.20±1.40(t=1.76,P=0.078),男性分别为5.40±1.65和4.94±1.48(t=1.64,P=0.10),女性分别为5.49±1.73和5.30±1.36(t=1.07,P=0.29)。近九年间,两组病毒感染率及病毒载量无统计学变化。年龄均以21~35岁为主要人群,各年龄段两组病毒感染率及载量也无统计学差异。阳性患者HPV6/11病毒载量以5.00-7.99为多见,而HPV16/18病毒载量以4.00-6.99多见。结论 HPV6/11感染率高于HPV16/18,两组病毒载量无统计学差异,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和病毒载量也存在相似特征;阳性患者年龄以21~35岁为主;HPV 6/11以急性感染率多见,HPV16/18以慢性感染率多见;近九年间HPV感染状况较稳定,无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季节的关系.方法 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并对2010年患者MP-Ab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年检测结果阳性率为30.10%;男、女性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0.74%、3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14岁阳性率最高;季节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滴度>1:640的患者占10.18%.结论 MP感染逐年增加,3~14岁儿童为高危人群,女性感染机会高于男性,全年均可发病;大多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季节的关系.方法 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并对2010年患者MP-Ab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年检测结果阳性率为30.10%;男、女性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0.74%、3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14岁阳性率最高;季节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滴度>1:640的患者占10.18%.结论 MP感染逐年增加,3~14岁儿童为高危人群,女性感染机会高于男性,全年均可发病;大多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PCR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关系。方法PCR荧光检测法,严格按试剂盒操作程序操作。结果试验组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分别为34.5%和40.3%,对照组阳性率为12.3%和18.5%,两组间有极显著性;CT:χ2=18.89P0.005;UU:χ2=15.97P0.005;CT+UU(混合)χ2=7.03P0.01。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女性不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深入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及沙眼衣原体肺炎(CP)的临床发病特点,以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发病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2009年两年期间收治的300例小儿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并依据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深入分析小儿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结果 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在年龄分布上具有较大差异,感染率最高的阶段为5~14岁组(P<0.05),可知支原体肺炎感染多见于大年龄组,而混合感染则无明显的年龄差别(P>0.05).治疗手段沙眼衣原体肺炎一般以红霉素为主,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以阿奇霉素为主,疗效确切.结论 肺炎患儿一旦被确诊,且持续性发热或反复咳嗽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宜进行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以便确诊或排除肺炎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肺炎,尽早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三峡库区15个区县,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机抽取4个村(居委会)为调查点。以本地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问卷,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等,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12岁儿童蛲虫卵。结果共调查30820人,寄生虫感染者3982人,总感染率为12.92%,各区县感染率在3.86%~24.90%之间,不同区县总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16,P〈0.01)。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8.62%、4.18%、0.57%、4.73%,蛔虫感染率高于其它3种(χ2=2354.35,P〈0.01);男性、女性感染率分别为12.82%、1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P〉0.05)。总感染率、蛔虫、钩虫感染率均以60~岁组最高,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32,P〈0.01)。以学龄前儿童(13.64%)、农民(13.29%)、学生(11.61%)为高,明显高于其它职业人群(χ2=41.23,P〈0.01)。以文盲(18.24%)、小学(14.01%)、学龄前儿童(13.64%)为高,明显高于其它学历人群(χ2=214.43,P〈0.01)。钩虫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F=43.86,P〈0.01)。以感染1种寄生虫为主,占91.50%。结论与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相比,三峡库区人群士源性线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但其感染仍然普遍,感染以蛔虫为主,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农民感染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采集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咽拭子进行多重RT-PCR和毛细电泳联用技术,检测呼吸道常见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和腺病毒、博卡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分析多重PCR检测技术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成都儿童专科医院住院的15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及深部痰液标本,年龄在1月~14岁,病程在1~60天。结果本组患者男93例(60%),女62例(40%),平均发病时间为7.2天,≤7天94例,7天61例,1岁组39例(25.2%),1~3岁组42例(27.1%),3~5岁组41例(26.5%),5岁33例(21.3%),平均年龄3.1岁。多重核酸检测结果发现,155例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标本中至少有一种病原检测阳性的共计143份标本(占92.3%),其中有40份标本(占27.97%)检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排名前三位的病原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偏肺病毒。按照不同年龄组病原阳性率分析,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外(χ2=29.241,P0.001),其余病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多重PCR检查阳性标本中混合细菌感染者占57例共计59株(36.77%),各年龄组混合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卡他布兰汉菌28株(47.46%),流感嗜血杆菌18株(30.51%),肺炎链球菌9株(15.25%),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5.08%),大肠埃希菌1株(1.70%);根据发病时间分为≤7天和7天组,核酸检测阳性结果≤7天组91例(58.71%),与7天组阳性例数52例(33.54%)(χ2=5.4,P=0.0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本院冬春季3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偏肺病毒、流感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支原体感染仍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痰培养比较,进行多重PCR病原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发病早期(≤7天)检测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断MP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根据性别、年龄和季节的MP阳性率以及合并感染其他病原体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5例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为16.52%,男性患儿阳性率(15.55%)与女性患儿阳性率(18.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MP-IgM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婴儿组的MP-IgM抗体阳性率(7.09%)最低,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逐渐上升,学龄期组(51.39%)明显高于其余各年龄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患儿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秋季和春季的阳性率(27.92%和18.81%)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的阳性率(10.81%和7.87%),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28例MP-IgM抗体阳性患儿中合并感染其他病原体的160例(48.78%),合并感染一种病原体的96例(29.27%),合并感染两种病原体的40例(12.20%),合并感染三种及三种以上病原体的24例(7.32%).结论 本地区儿童MP感染在年龄和季节上存在差异,在性别间无差异,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8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石家庄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754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血清进行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 本地区2014年检出率较高的呼吸道病原体依次是流感病毒B(17.5%)、流感病毒A(12.9%)、肺炎衣原体(11.8%),2015年检出率较高的呼吸道病原体依次是流感病毒B(20.6%)、肺炎支原体(20.0%)、流感病毒A(11.0%).2015年较2014年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4种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有所降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各年龄组八种病原体抗体阳性率均存在差异,与0~3岁组比较4~15岁组肺炎衣原体、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较高,15岁以上组腺病毒、嗜肺军团菌、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较高;与4~15岁组比较15岁以上组腺病毒、嗜肺军团菌IgM抗体阳性率较高;且秋冬季与春夏季比较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IgM抗体阳性率较高,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 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流感病毒A(INFA)、流感病毒B、肺炎支原体为主,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病原体的种类和感染率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不同类型宫颈病变中21型别HPV DNA的检测及意义。方法应用HybriM ax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法检测71例宫颈病变中HPV DNA,年龄自20-64岁。宫颈病变分为鳞状上皮增生空变、尖锐湿疣、低级别C IN及高级别C IN。HPV DNA 21种型别被检测,其中高危15型,低危6型。结果71例宫颈病变中50例HPV DNA阳性(69%);按年龄分类,HPV DNA检出的频次以20-25岁(81%)最高,31-40岁最低(56%)(P=0.286)。其中高危型及高低危混合型HPV感染62%,低危型感染7%。HPV感染率在鳞状上皮增生伴空泡变性中33%,尖锐湿疣92%,低级别C IN中89%,高级别C IN中100%(χ2=26.874,P=0.001);其中高级别C IN中均为高危型HPV基因型阳性,阳性频次基因型依次为16、33、52、18;低度C IN病变HPV基因型依次为16、31、18、52、33、6、11等。单一型别感染率65%,多重型别感染率34%。结论HPV感染可发生于各年龄组,大多数HPV感染不引起宫颈病变,可自行清除。HPV感染与病变的类型明显相关,随着病变的加重,HPV阳性率增高,高危型HPV阳性率亦随之增高。宫颈高级别C IN HPV感染型别依次为16、33、52、18等;低级别依次为16、31、18、52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市与农村地区儿童的蛲虫流行特征。方法选择重庆市城区和农村各1个区县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按东、西、南、北、中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50名3~12岁儿童,每个点750名以上。采用圆底试管透明胶纸肛拭法,定性检查蛲虫卵。分析比较城市和农村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结果重庆市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85%,城市(2.14%)低于农村地区(12.13%)(χ2=62.14,P〈0.01)。城市及农村儿童的性别间比较,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城市=0.21,χ2农村=1.32,P均〉0.05);同一性别间,城市与农村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城市、农村不同年龄组间儿童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城市=12.65,χ2农村=34.22,P均〈0.01);在同一年龄组间比较,除11~岁组外,其他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城市各个年龄段儿童蛲虫感染率变动不大(χ2趋势=0.89,P〉0.05);农村儿童感染率趋势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χ2趋势=3.36,P〈0.01)。结论重庆市城市与农村儿童蛲虫感染具有不同特征,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中隐孢子虫的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广东和云南省部分地区艾滋病患者的粪便,采用改良的抗酸染色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隐孢子虫卵囊;并同时检测患者的CD4细胞计数.结果 212例艾滋病患者粪便标本中9例标本为阳性,感染率为4.25%.广东和云南的艾滋病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4.00%(5/126)和4.65%(4/86),两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稀便与软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检出率分别为12.00%(3/25)和3.21%(6/18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2.31,P>0.05);男性与女性艾滋病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5.07%(7/138)和2.70%(2/74),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21,P>0.05);50~59岁组隐孢子虫感染率高于30~39岁组的感染率(校正χ2=7.15,P<0.01);接受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接受治疗组艾滋病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1.12%(2/179)和21.21%(7/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18.54,P=0.0000);艾滋病晚期,尤其是CD4细胞计数少于100个/μl的患者其发病率明显提高.结论 我国南方艾滋病患者中存在着隐孢子虫感染,但发病率明显低于国外报道;艾滋病患者的便形、性别及所处地区不能预示隐孢子虫感染率;抗病毒治疗能降低隐孢子虫病感染率,艾滋病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多发生在疾病的终末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