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1997~2001年对41例危重症病人中心静脉导管远端培养阳性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导管培养阳性中常见致病菌有真菌(21/41),G^ 球菌(12/41)及G^-菌(8/41)。41例中心静脉插管感染中.45.6%的病例发生在60岁以上的病人;60.9%的病例发生在胃肠道功能不全需静脉营养的病人;70.8%的病例发生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超过2周;58.5%的病例血培养同样致病菌阳性。结论 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真菌和葡萄球菌;尽量缩短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并尽早建立肠内营养对防治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定植病原体及药敏情况。方法:对疑似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成年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病人临床资料、置管时间、部位和目的,导管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结果:651例病人纳入本研究,中位年龄为63(18~97)岁,累计置管762例次,中位置管时间为11(2~122)d。中心静脉导管病原体定植率为16.0%(122/762),共培养出134株病原体。肠外营养病人导管病原体定植率明显高于非肠外营养病人(18.8%比13.1%,χ2=4.662,P=0.032)。在导管定植病原体中,革兰阳性球菌占70株(52.2%),以溶血性葡萄球菌最常见;革兰阴性杆菌45株(33.6%),真菌19株(14.2%)。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结论:革兰阳性球菌是最常见的中心静脉导管定植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全肠外营养病人更易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病原体定植。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因素进行原困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8例行48次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尖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培养阳性5例,其中表皮葡萄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鲍蔓不动杆菌1例,铅黄球菌1例,白假丝酵母菌1例,感染率10.3%(5/48)。结论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忽略插管部位的监测和护理,无菌操作不严格,高渗静脉液等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基础性疾病的治疗及抗生素技术的应用等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前瞻性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 时461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监测,包括置管时间、地点、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医生、置管部位皮肤、导管的细菌培养结果等.结果 461例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30例(6.5%),感染与患者年龄、置管医生操作技术、置管地点、导管留置时间、惠者疾病类型相关(P<0.05,P<0.01);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9株,革兰阳性菌6株,真菌6株.结论 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需保持置管环境的洁净,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缩短置管留置时间,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对461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监测,包括置管时间、地点、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医生、置管部位皮肤、导管的细菌培养结果等。结果461例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30例(6.5%),感染与患者年龄、置管医生操作技术、置管地点、导管留置时间、患者疾病类型相关(P〈0.05,P〈0.01);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9株,革兰阳性菌6株,真菌6株。结论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需保持置管环境的洁净,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缩短置管留置时间,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细菌和真菌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05例SAP患者的一般资料,计算患者发病4周内的胰腺坏死组织、体液和中心静脉导管的细菌、真菌培养感染率.每周对体液、胰腺坏死组织(脓液或腹腔内渗液)进行两次细菌和真菌培养;中心静脉导管留置2周时拔除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对高热患者(T≥39℃)的血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观察发病28 d内SAP患者细菌、真菌在不同部位以及整体构成比.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937株,革兰阴性菌菌株数量多于革兰阳性菌和真菌(P<0.05),后两者感染率接近.坏死组织(55.2%)、胆汁(55.4%)、血液(68.1%)和中心静脉导管(44.4%)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分别高于革兰阳性菌(30.2%、33.9%、23.4%、38.9%)和真菌(14.6%、10.7%、8.5%、16.7%)(P<0.05);尿液内真菌感染率(59.6%)高于革兰阴性菌(24.0%)和革兰阳性菌(16.3%)(P<0.05);痰液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53.2%)高于真菌(27.1%)和革兰阳性菌(19.7%)(P<0.05).坏死组织、胆汁、血液、中心静脉导管和痰液内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感染率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P<0.01);而尿液内发酵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高于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P<0.01).坏死组织和痰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感染率高于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P<0.05);而胆汁和尿内屎肠球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革兰阳性球菌(P<0.05);血液内革兰阳性球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心静脉导管内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坏死组织、胆汁、尿液和痰液内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显著高于丝状菌(P<0.05).体液微生物培养感染率高峰在发病后2~3周.结论 不同部位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以及三者内部的构成比各异,三者感染高峰在发病后2~3周.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肠外营养过程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SAP病人。结果  189次中心静脉插管中有 5 1次导管尖端培养阳性 (2 6 9% ) ,共培养出致病菌 6 9株 ,其中革兰阴性菌 35株 ,占5 1% ;革兰阳性菌 2 8株 ,占 4 0 % ;真菌 6株 ,占 9%。多重导管感染 7例 ,占 13 7% ,多重导管感染病人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 [(2 8 9± 12 3)dvs (2 0 4± 10 6 )d ,P <0 0 5 ]。根据临床表现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5例加用抗真菌药物。治愈 4 8例 ,死亡 3例。结论 SAP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 ,需减少肠源性感染 ,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化道手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特点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9年3月145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消化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5次中心静脉插管中有40次导管尖端培养阳性(27.6%),共培养出致病菌5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28株,占50.0%;革兰氏阳性(G+)22株,占39.3%;真菌6株,占10.7%。多重导管感染6例,占15.0%。治愈39例,死亡1例。结论消化道手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最常见。全程规范静脉输液操作与护理,减少肠源性感染,合理使用抗菌素是防治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74例患者共发生肺部感染39例,发生率为52.7%。本组临床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1株,占81.58%;革兰阳性球菌4株,占10.53%;真菌3株,占7.89%。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等。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各种侵入性操作、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气道湿化及切口护理失当、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加强营养支持,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做好基础护理及积极控制感染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的分析,探讨预防和治疗CRBSI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间46例CRBSI的置管部位、细菌谱、拔管或者抗生素封管联合静脉使用抗生素的疗效.结果 引起46例CRBSI的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多于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茵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4.78%和28.26%;抗生素封管同时静脉使用抗生素挽救导管治疗的成功率为73.08%.结论 避免CRBSI的关键是做好预防,确诊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全身情况相对稳定者,病原菌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时,抗生素封管同时静脉使用抗生素是挽救导管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穿刺部位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保护引流穿刺部位皮肤,对照组采用3M灭菌透明膜保护穿刺部位。观察两组皮肤受损及导管相关性发热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部位皮肤受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无导管相关性发热病例。结论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可保护胸腔置管引流患者穿刺部位皮肤,预防皮肤受损及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循征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插管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应用中心静脉插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方法.结果 采用中心静脉插管行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并发症与实施循证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其中因内瘘成熟拔管28例,占插管总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28例重症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1063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128例重症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65例,发生率为5.76%(65/1128)。65例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79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3.04%(34/79);其次为真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25.32%(20/79)和24.05%(19/79)。两组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时间及24 h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合并高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0.443,95%CI:0.228~0.860)、侵入性操作(OR=1.613,95%CI:1.163~2.104)、留置导尿管时间(OR=2.719,95%CI:2.314~4.106)、24 h尿量(OR=4.362,95%CI:1.974~10.915)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时间等。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关措施以避免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从而进一步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糖脂供能比的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肠外营养的患者,根据其糖脂供能比分为A组(糖脂供能比4∶6)、B组(糖脂供能比5∶5)、C组(糖脂供能比6∶4)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分析三组患者CRI发生率、CRI病原菌谱。结果 200例肠外营养患者中发生CRI 17例(8.50%);三组CR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感染率最高,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共培养出菌株31株,其中G+菌14株、G-菌12株、真菌5株,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结论肠外营养患者CRI发生与肠外营养液糖脂供能比密切相关,过高的葡萄糖供能会增加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风险。在提供足够热量的前提下,应考虑由脂肪乳提供相对较多的能量,降低肠外营养支持患者CR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乳腺癌患者输液港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 方法 收集60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建模组,收集26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验证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获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预测模型。 结果 建模组中83例(13.63%)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1.75%(59/114)。最终筛选出糖尿病史、各周期化疗平均使用蝶形针时间、静脉输液港留置时间、治疗方案、肠外营养、白蛋白6个因素构建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曲线和观察曲线基本吻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 结论 糖尿病史、蝶形针各周期化疗平均使用时间及静脉输液港留置时间较长、姑息治疗、合并肠外营养支持、白蛋白<30 g/L是乳腺癌患者输液港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区分度,预测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CU肠外营养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将ICU 987例经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分为建模组708例、验证组279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建模组708例中85例(12.01%)发生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53.98%)。筛选出APACHEⅡ评分、拔管时最高体温、白蛋白含量、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酰胺、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6项影响因素(均P<0.05),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曲线和观察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建模组及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和0.847。结论 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ICU肠外营养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可为预防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银粒子与普通导管行中心静脉穿刺时静脉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导管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49例留置银粒子导管患者(银粒子组)及85例留置普通导管患者(普通组)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及CRI发生率.结果 银粒子组置管时间为(22.01±2.53)d,CRI发生率4.08%;普通组分别为(7.99±1.84)d和7.05%.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RI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粒子导管可有效延长带管时间,且不增加CRI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脓毒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对实施经皮穿刺中心静脉插管术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 ,探讨经皮穿刺中心静脉插管术后感染因素及防治对策。1 材料与方法1998~ 2 0 0 0年在我院外科行经中心静脉导管 (CVC)输液共 10 38例。选取有临床感染征象而无其它感染灶者 5 5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原发病为恶性肿瘤 31例 ,急性胰腺炎14例 ,胆道结石 5例 ,其它外科疾病 5例。按置管用途分为 :静脉营养 34例 ,术中监护及监测中心静脉压 6例 ,化疗 12例 ,普通输液 3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 4~ 43天 ,平均17 6天。以Seldinger法进行颈内或颈外静脉插管。本研究分中心静…  相似文献   

19.
近期,我们对我院中心ICU 208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1-12月期间我院中心ICU共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208例。其中单腔导管165例,多腔导管43例。留置时间1-33d,平均9.3d。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14例,其中呼吸系统疾病4例,大手术后3例,神经系统疾病3例,消化系统疾病2例,血液系统疾病1例,内分泌系统疾病1例。单腔导管感染8例,感染率4.85%,多腔导管感染6例,感染率13.95%。14例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共培养出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5株,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株,白色念珠菌1株。分别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氟康唑等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穿刺部位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保护引流穿刺部位皮肤,对照组采用3M灭菌透明膜保护穿刺部位。观察两组皮肤受损及导管相关性发热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部位皮肤受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无导管相关性发热病例。结论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可保护胸腔置管引流患者穿刺部位皮肤,预防皮肤受损及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