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苓散治疗眩晕患者1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系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辨证分型多以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湿中阻、肾精不足为主,其治以平肝潜阳、清热熄风、益气养血、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填精益。肾为法,分别投以天麻钩藤汤、归脾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左右归饮等。笔者在跟随名老中医钟启良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钟老运用五苓散加味治疗眩晕之精要,观察治疗眩晕18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汤治疗杂病三则山东265200莱阳市中医院李玉英于仙德主题词吴茱萸汤/治疗应用头晕/中医药疗法痛经/中医药疗法医案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味药组成,具暖肝温中,降逆止呕之功。笔者遵仲景之法,辨证运用于内科杂病,每获...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新用曹钟东河南省方城县中医院(473200)主题词小柴胡汤/治疗应用胃疾病/中药疗法胰腺炎/中药疗法小柴胡汤系《伤寒论》方,医圣本为少阳病而设。笔者用治临床杂病,疗效显著,今报告如下。1胃脘奇痒谢某,男,43岁,农民,1994年5月26日就诊...  相似文献   

4.
咳喘证为肺系疾病中的常见病,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咳嗽”、“哮证”、“喘证”、“痰饮”、“肺胀”等范畴。然此证病因病机复杂,证到错综,治疗上必须审证未因,悉心推究,力求辨证准确,用药精当,方能正中肯素。笔者临证探索治疗咳喘证的规律与方药,归纳有十法,现作一简述。1宣肺散寒法适用于冬令或春令暴冷,风寒袭表束肺,卫气被遏,肺夫宣肃。症见咳喘痰鸣、胸闷、咳痰白清稀,初病兼恶寒,头痛,无汗,口不渴,舌首薄白,脉浮紧等。治宜丰温宣肺。方选麻黄场等。药用麻黄、杏仁、桂枝、苏子、艾叶、旋复花、桑白皮等。例1:张…  相似文献   

5.
樊建 《吉林中医药》2009,29(6):510-511
杂病的治疗是中医的特点之一,笔者经过临床二十多年的体会认为,杂病的治疗非某一方一法所能概括,常诸证并存,治疗时多要诸法同施,或攻补兼施,或表里同治,或脏腑同调,或脏与脏同疗,或气血津液同治,或脏腑与气血津液同治,或卫气营血同治,或寒热并用等,故临证之时,需灵活运用,辨证施治,切不可拘泥。  相似文献   

6.
金匮肾气丸治妇科杂病举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仁灿 《河南中医》1998,18(3):164-164
金匮肾气丸治妇科杂病举隅李仁灿浙江省温岭市温西中心卫生院(317527)主题词金匮肾气丸/治疗应用梦交/中药疗法抑郁症,更年期/中药疗法痹证/中药疗法异病同治,一方多用是祖国医学的特色之一。笔者运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妇科疑难杂病,尚有信手拈来之感。现...  相似文献   

7.
盗汗证多责之阴虚,治以养阴为法,自汗证多责之阳虚,治以温阳为法。但不能从一而论,治疗盗汗不可偏执一面,须详察病机,辨证治疗。笔者从阳虚辨治盗汗,疗效颇好,现举验案2则如下。  相似文献   

8.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代表方。结合临床病例分析,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身体疼痛,兼见嗜睡、咽痛、痰有咸味等症状,具有沉脉或微细脉,是太阳少阴两感证的主要症状,致病机理为阳虚受寒。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温少阴之阳,祛太阳之寒,能够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该方不仅可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外感病,还可治疗多种内科杂病,只要辨证为太阳少阴两感证,病机为阳虚受寒,即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  相似文献   

9.
白虎汤在临床上的运用衡阳市结核病院(421001)向雪莲主题词白虎汤/治疗应用,白虎汤/历史,哮喘/中医药疗法,肺炎/中医药疗法白虎汤系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方,后世医家对之多有论述,近年更加扩大了使用范围,笔者将其应用治疗多种内科杂病,效果满意。兹浅...  相似文献   

10.
六味地黄汤验案三则何业美主题词六味地黄汤/治疗应用,眩晕/中医药疗法,胃变病/中医药疗法,糖尿病/中医药疗法笔者临床以六味地黄丸改汤稍事化裁治疗肝肾阴虚之证,收效甚佳,现举例如下:1眩晕证杨某某,女,48岁。因头晕、耳鸣、心悸1年,加重2月于1990...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在耳鼻喉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聘益 《河南中医》1998,18(6):390-390
补阳还五汤源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由黄茂、地龙、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穹组成。具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的功能,为治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剂。笔者将本方随证加减,运用于耳鼻喉科临床,治疗肥厚性鼻炎、慢性中耳炎、面肌痉挛等病症,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举例报道如下。lff性肥厚性耳炎江某,男,35岁,1995年11月5日初诊。患者有慢性鼻炎5年余,经多次治疗无效,曾动员作下鼻甲切除术。现感鼻塞不畅,甚则张口呼吸,鼻涕量多,粘黄或粘白,遇寒冷尤甚,嗅觉减退,常党头昏头胀。检查:鼻粘膜肥厚,呈暗红色,下只甲肥大,表面不…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弱冠起侍诊于国家级名老中医杨少山教授,学习其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病~([1-4])。杨师临证时常教导:跟师学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死记其常用药方或药对,而是学习如何辨证,方可举一反三,从而灵活运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常用法则,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而平脉辨证法作为临床上最基本的辨证方法,首先确定主症(可以是一个症状,也  相似文献   

13.
平肝熄风化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46例石门县中医院(415300)张维汉主题词偏头痛/中医病机,偏头痛/中药疗法偏头痛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属内科疑难病,近年来,笔者依据中医辨证,采用平肝熄风、化瘀通络法为主治疗本病46例,收到较好临床疗效,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升阳散火汤原为治疗脾胃内伤病证的经典名方,临床应用范围却十分广泛,笔者通过观察,将其用于长期低热证、口鼻眼烧灼证、咽部疼痛等病症,均效佳,笔者认为凡辨证为阳气闭郁之"郁火"证,皆可宗异病同治之旨,应用此方随症依法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以“主症+脉诊”为主的辨证方法,平脉辨证法应用于内科、妇科等杂病的临床诊治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医临床误诊、误治。本文举隅4则案例,以期进一步探讨平脉辨证法在诊治杂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难治病症,为血管性头痛的常见类型,其病因尚未明了。笔者观察近十年用中药治疗的107例偏头痛患者,认为本病基本证峰为肝阳上亢,根据个体体质因素又有痰油、肝火、血虚兼证。笔者以自拟于痛散为基本方,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实用内科学》有关血管性头痛中关于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严格筛选。107患者中男29例,女78例;年龄19~56岁;病程3~21年。初治病例11例;其他96例均为反复发作,大都接受过药物或针灸治疗,其中去痛片治疗依赖者39例,麦角胺制剂依…  相似文献   

17.
正谈升老师是甘肃省基层名中医,师从甘肃省名中医、真气运行学创始人李少波老先生,深谙岐黄,潜心临证20余年,创立了真气堂国医馆。谈升老师临证立足经典,辨证精严,准确到非此方不能,常告诫弟子:读书宁涩勿滑,临证宁拙勿巧。笔者有幸成为谈升老师的弟子,观师辨证时深究病源病机,处方看似平淡简单,然往往效如桴鼓。谈升老师立足《伤寒杂病论》,临床准确辨证,运用小建中汤灵活加减,治疗虚人外感、胃痛、腹痛、月经病、  相似文献   

18.
任晓梅 《中医研究》1999,12(5):41-42
江苏省名老中医刘再朋,擅长运用活血化瘀法则治疗外科杂病,积累有丰富临床经验。中医“瘀血”含义比较广泛,就外科而言,刘老认为,血管功能障碍、血管器质性病变、血管血栓形成、血管壁损伤与炎症、软组织损伤或炎症等引起的充血水肿、肿瘤或炎性肿块引起的血循障碍等,都属于瘀血的范围;而活血化瘀在八法中属于消法,适用于瘀血证的治疗。刘老在临床实践中辨证结合辨病,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将活血化瘀治则演化形成不同的具体治法与处方。笔者跟随刘老深受效益,归纳刘老运用活血化瘀治疗外科杂病有十法。1 温经活血法血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此法…  相似文献   

19.
李柳  方樑  郭立中 《环球中医药》2012,5(6):449-450
汗证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一般认为自汗多属气虚、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内热.治疗上根据证候的不同,治以益气、补血、养阴、调和营卫及固涩敛汗等.但临证亦有不循常道者.本文举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汗证验案二则,一则自汗从湿热实证论治,一则盗汗从卫弱虚证处之.病同证异,治疗不拘常法,临床活化辨证,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经方的临床疗效,为历代医家所赞誉。张仲景所创六经辨证提纲,对高热、亡阳、厥逆等内科急症,已经总结了较系统的辩证施治规律,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至今仍具有临床实用价值。虽然,中医内科急症涉及范围极广,但临床实践证明,精当的辨析病机,不断地拓宽经方的运用范围,以经方治疗中医内科急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兹选择几例介绍如下。1小柴胡汤小柴胡场的病机,一般认为是“少阳半表半里,寒热夹杂”,而以小柴胡场和解之,坦其o和解”含义很广,既可调和寒热,又可疏肝利胆;既可调和脾胃,又可分消上下,所谓:“上焦得通,津液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