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韡  汪功理  张晓刚 《安徽医药》2015,36(10):1231-1233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高位胆管劈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临床疗效、结石残留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肝门阻断时间大于观察组(P<0.05),术中出血量对照组大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残余结石率、术后并发症例数等方面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2周结石残留量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结石复发率对照组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 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减少残石率,降低复发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胆管结石行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并发症行预防观察及相应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经有效处理后痊愈。结论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术后加强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应用肝部分切除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并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实施常规胆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及纤维胆道镜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B组患者增加实施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结石残留方面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P<0.05);在术后优良率方面比较,B组患者优良率为95%,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优良率72.5%(P<0.05)。结论临床应用肝部分切除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时,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残留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实施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本医院予以手术治疗的6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开展临床研究,选择时间是2015年1月~2018年12月,每组34例,试验组开展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开展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肝内胆管结石清除总计率、术后并发症总计率。结果试验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肝内胆管结石清除总计率较对照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计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许杰 《家庭医药》2016,(12):12-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1为研究组,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1例为对照组.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胆管损伤、胆管结石残留发生率分别为9.76%、14.63%;对照组分别为4.88%、9.76%,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胆道出血、胆漏发生率分别为4.88%、7.32%;对照组分别为2.44%、2.44%,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能充分发挥腹腔镜、内镜及液电的优点,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胆道镜技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就诊于我院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7例,研究组78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术中胆道镜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石,研究组联合钬激光碎石术碎石,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术中胆道镜技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9):252-254
目的探讨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7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T管拔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余结石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性胆道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确切,能有效优化各项手术指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残余结石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金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99-3100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78例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发生并发症与否,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分析临床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和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胆道手术史和手术时间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既往胆道手术史和手术时间是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既往胆道手术史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彭静 《江西医药》2022,(9):1181-1183
目的 观察腹腔镜加术中胆道镜技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HLL)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上犹县人民医院治疗的7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加术中胆道镜技术联合HLL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加术中胆道镜技术联合常规取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及结石残留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8.29±3.61)mL、视觉模拟评分法(5.36±0.78)分评分,低于对照组的(64.72±5.09)mL、(7.14±0.85)分,住院时间(8.67±1.58)d,短于对照组(11.29±2.14)d,并发症总发生率(5.26%)及结石残留率(2.63%)低于对照组(23.68、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加术中胆道镜技术联合HLL治疗损伤小且结石残留率低,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某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8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的390例为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398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手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部分肝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45例,本组所选患者在手术前均行B超检查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在麻醉成功后实施肝叶切除术。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实施胆道镜检查患者共43例,其中16例患者有结石残留,经胆道镜取石。术后1例患者出现胆漏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胆道出血,2例患者发生膈下感染,上述术后并发症患者均给予保守治疗痊愈出院。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没有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结论部分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术措施,其术后残石率低且术后结石复发率低,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1例,均采取肝段切除术,同时术中或术后以纤维胆道镜取石,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术后B超、T管造影等检查结石取净率9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1例切口感染,1例轻度胆瘘,经相应处理好转;患者经随访远期疗效优良率为90.5%,远期疗效较为满意。结论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显著效果,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同时采取纤维胆道镜取石,可相应降低结石残余率,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孟克飞 《江西医药》2021,56(6):796-798
目的 分析多肝段联合切除+术中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85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将接受多肝段联合切除治疗的41例作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接受术中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4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疗效: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5.45%较对照组78.05%高(P<0.05);手术指标:两组手术时长、住院天数、术中失血量、结石残留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术后3d,两组血清TBIL、ALT、ALB均有所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安全性: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较对照组(29.27%)低(P<0.05);复发情况:术后1年,两组胆管炎复发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结石复发率(0.00%)较对照组(14.63%)低(P<0.05).结论 多肝段联合切除+术中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结石复发风险,且不会明显损伤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当前仍然是肝胆外科的焦点问题,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及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综合治疗效果有了长足的进步[1].但部分肝内胆管结石分布较复杂、肝内胆管变异较多,术后并发症多,且多种严重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2-3].笔者通过肝部分切除术与胆道镜技术联合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清除结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联合肝切除术对胆管结石取石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胆管结石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纤维胆道镜联合肝切除术和肝切除术治疗,对两组取石率、残留率、复发率与二次手术率,以及基本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5.0%,结石残留率为5.0%,复发率为7.5%,二次手术率为7.5%;对照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80.0%,结石残留率为20.0%,复发率为26.7%,二次手术率为23.3%;治疗组总优良率为92.5%,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总优良率为73.3%,并发症发生率为13.2%;治疗组整体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联合肝切除术在胆管结石中取石率高,整体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行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对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本组100例患者均获得1年的随访,随访率100%。术后B超及T管造影观察结石残留率为12.0%(12/100),11例经T管胆道镜取石均获得痊愈(占11.0%),再发胆道感染3例(占3.0%),总体手术治疗优良者96例,治疗优良率96例,优良率为96.0%。②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0%,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胆道手术史与手术时间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胆内胆管结石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胆道手术以及手术时间,应对这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提高手术技巧以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最终降低或避免术后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肝部分切除术(4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肝切除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40例患者并未出现死亡病例。40例患者中术后出血、膈下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2.5%,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均已痊愈出院。结论肝胆道结石手术患者开展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能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5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参与研究,通过抛硬币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执行开腹手术+胆道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执行腹腔镜+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00%和96.00%,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可用于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讨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与胆道镜结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0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分组:选择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肝胆结石的22例资料为对照组,选择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与胆道镜结合进行治疗的28例为观察组,治疗后按照文章统计指标和疗效标准进行统计,最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为(4.77±1.80)d,治愈者14例,有效者7例,总有效率为75%,术后6个月时间内进行随访调查,有1例患者结石复发(复发率3.6%),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与胆道镜结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2005年9月至2011年7月对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并与单独采用肝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