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吡氯铵含漱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西吡氯铵含漱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参照USP.24版和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实验显示,薄膜过滤法能有效地去除西吡氯铵含漱液中的杀菌成分,使污染的微生物得以生长。结论:用薄膜过滤法对西吡氯铵含漱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认为该法可行性强,能较好地对细菌数和控制菌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
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0.1%西吡氯铵含漱液对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纯性牙龈炎患者60例,随机均等分为2组,采用双盲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依信含漱液(含0.1%西吡氯铵)和口泰含漱液(含0.12%氯己啶及0.02%甲硝唑)进行含漱,每天5次(晨起、饭后、睡前各1次),每次用药10mL至15mL,含漱60 s,漱口后1h内禁食禁饮,7d为一疗程,就诊第1天(用药前)和第8天(用药后)分别测定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 I)、龈沟出血指数(SB I)及口臭值。结果实验组用药前后PLI、G I、SB I及口臭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用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0.1%西吡氯铵含漱能抑制牙菌斑的形成,减轻牙龈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浓缩漱口水法收集的口咽部念珠菌感染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检测其是否产生溶血性及西吡氯铵是否对白色念珠菌的溶血活性产生影响。方法收集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患者的白色念珠菌,经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后,将其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加入西吡氯铵,检测其溶血活性。结果未加入西吡氯铵的对照组的白色念珠菌均产生溶血现象,而实验组(加入西吡氯铵)和阳性对照组(加入氟康唑)的溶血现象明显减少,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吡氯铵能降低白色念珠菌的毒性,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西吡氯铵含漱液对牙龈炎和抑制牙菌斑形成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杨飞 《海峡药学》2013,25(5):189-190
目的观察西吡氯铵含漱液对牙龈炎和抑制牙菌斑形成的作用。方法 140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68),两组分别接受0.1%西吡氯铵含漱液和0.9%生理盐水漱口,1日5次,疗程7d,观察两组的牙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结果两组治疗后的d1、d4和d7的各时刻的PLI和GI均相对d0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4和d7时两组PLI和G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能明显改善牙龈炎的症状,抑制牙菌斑的形成,是治疗单纯性牙龈炎非常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西吡氯铵含漱液与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聚维酮碘含漱液,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西吡氯铵漱口液对单纯性牙龈炎牙菌斑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吡氯铵漱口液对单纯性牙龈炎患者牙菌斑和唾液中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单纯性牙龈炎牙菌斑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患者0.1%西吡氯铵漱口液,对照组给予患者爱诺天健漱口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78.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西吡氯铵漱口液可预防单纯性牙龈炎患者牙菌斑的形成,不导致口腔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药敏试验应用K-B纸片法和肉汤倍比稀释法,按NCCLS标准进行。结果125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80.0%),产AmpC酶的阳性率分别为25.3%和1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0.0%和6.0%,对头孢吡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7.3%和26.0%,头孢吡肟对两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50)为8.0 mg/L和16.0 mg/L、MIC90为32.0 mg/L和>64.0 mg/L,抑菌率分别为61.3%和48.0%。结论对两种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或亚胺培南治疗。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近2年比较稳定,临床应加强该药物的管理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海滨  周光  孙艳  谭次娥 《中国药师》2007,10(11):1140-1141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以及时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变化。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用WHONET 5.3软件分析。结果:2003~2005年,我院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得到铜绿假单胞菌1320株,其中有907株来自痰液及咽拭子(68.7%),105株源于分泌物(11.3%),57株来自尿液(4.3%)。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科、外科监护室、等科室。铜绿假单胞菌时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亚胺培南等的耐药性三年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对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头孢吡肟保持着较高的敏感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菌较为普遍,合理使用抗菌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研究口腔内局部联合用药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口腔感染及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57例)、观察组B(6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A采用3%碳酸氢钠溶液和0.1%西吡氯铵含漱液局部联合进行口腔干预,观察组B采用5×104U/mL制霉菌素水混悬液和0.1%西吡氯铵含漱液局部联合进行口腔干预,对照组常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口腔并发症,并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结果:3组口腔并发症和(1-3)-β-D葡聚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观察组A与对照组牙龈红肿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与对照组口腔溃疡、霉菌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和观察组B之间口腔并发症和(1-3)-β-D葡聚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0.1%西吡氯铵含漱液分别与3%碳酸氢钠溶液或5×104U/mL制霉菌素水混悬液联合应用进行口腔干预对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口腔并发症及深部真菌感染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於青峰  石庆新 《海峡药学》2012,(11):181-182
目的分析2010年7月~2011年7月本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趋势。方法采用ViTEK60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分离出的35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4.2%、7.0%、14.2%、15.6%、19.8%;耐药率高的是头孢呋辛钠99.7%、头孢呋辛酯99.7%、头孢西丁99.2%、头孢唑啉98.6%、氨苄西林98.6%。结论本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用药应合理采用活性较好的抗菌药物,来治疗和控制病原菌的感染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