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0例为对照组,对BNP和hs-CR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观察组BNP和hs—CRP分别为(481.5±57.8)pg/mL和(12.4±2.9)mg/mL,均高于对照组[(41.2±9.6)pg/mL)和(3.8±1.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7,5.28,均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1.9±6.3)%,低于对照组的(60.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4,P〈0.05);随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变化BNP和hs-CRP均随着分级的增加逐渐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20、10.11、12.42、4.18、5.02、3.98,均P〈0.05)。经Logistic分析,血清BNP和hs—CRP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相关。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BNP和hs—CRP相关,随着分级的增加BNP和hs.CRP均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2.
脑钠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玉龙  邢玉良  孙艳 《河北医药》2010,32(22):3146-3147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择CHF患者93例作为CHF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Ⅱ、NYⅢ级和NYⅣ3个亚组,选健康体检4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BNP和hsCRP.结果 CHF组的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增高,呈正相关(P〈0.05).结论 BNP和hsCRP水平升高是CHF的病理特征,可作为CHF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脑钠肽(BNP)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近年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检测BNP与hs-CRP水平,并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稳定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BNP与hs-CRP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BNP与hs-CRP水平较稳定心绞痛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hs-CRP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可以预测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血浆脑钠素(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贝那普利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6 min步行试验(6MWT),BNP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治疗后LVEDd,LVESd,6MWT,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而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的升高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具有改善心功能,抑制机体的炎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 MI患者急诊PCI术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荧光免疫法、免疫透析比浊法检测1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术前1 h和术后48 h的血清ET、BNP和hs-CRP的水平变化.PCI术中冠脉造影确定动脉病变血管数目,分析三种因子水平变化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MI患者术前1 h ET、hs-CRP和BNP水平分别为:(1)单支病变组:(93.7±18.25)pg/L、(376.1±12.31)pg/ml、(4.3±2.35)mg/L;(2)双支病变组:(109.8±22.31)pg/L、(524.4±14.14)pg/ml、(7.8±4.38)mg/L;(3)(112.6±16.56)pg/L、(621.9±115.89)pg/ml、(8.1±3.91)mg/L.AMI患者术后48 h ET、hs-CRP和BNP水平分别为:(1)单支病变组:(50.6±14.43)pg/L、(144.7±4.93)pg/ml、(10.2±3.84)mg/L;(2)双支病变组:(66.8±16.82)pg/L、(226.2±9.92)pg/ml、(16.2±2.26)mg/L;(3)(70.4±15.33)pg/L、(261.7±9.23)pg/ml、(16.9±3.33)mg/L.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ET、hs-CRP和BN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CPI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ET、BNP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三种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价AMI患者冠脉病变的程度.PCI能提高AMI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SAP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BNP、hs-CRP和Lp(a)浓度,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及舒张末期容积( LVESV).结果 AMI组的BNP、hs-CRP、Lp(a)水平分别为(391±136) ng/L、( 16±15) mg/L、(367±191 )mg/L.UAP组分别为(267±80) ng/L、(11±7) mg/L、(324±171) mg/L.SAP组分别为(36±21) ng/L、(2±1)mg/L、(191±130) mg/L.对照组分别为(33±14) ng/L、(1.0±0.4)mg/L、(150±116)mg/L.AMI组和UAP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及SA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MI组与SAP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MI组与U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组LVEDV、LVESV、LVEF分别为(95±19)、(43±9)ml,(0.51±0.08);UAP组分别为(93±23)、(42±8)ml,(0.55 ±0.08);AP组分别为(86±18)、(32±9)ml,(0.64±0.09);对照组分别为(86±18)、(29±9)ml,(0.66±0.09).AMI组、UAP组与SAP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U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ACS患者中,BNP浓度与hs-CRP和Lp(a)呈正相关,(r=0.53,P<0.01;r=0.543,P<0.01).BNP浓度与LVEF明显负相关(r=-0.44,P<0.01).控制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后计算两变量间偏相关系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首次发病48 h内BNP浓度与同期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 容积呈正相关(r =0.42、0.40,均P<0.01).结论 血清BNP浓度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ACS患者BNP浓度的升高除了与心脏大小和射血分数相关外,也可能与缺血损伤造成的急性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血浆高敏C 反应蛋白(hs2CRP)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和20 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在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天、治疗第15天收集血浆样本测定hs2CRP、BNP 含量.结果 HICH 患者发病当天血浆hs2CRP 和BN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发病第3天达高峰,与入院当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逐渐下降,第15天已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观察血浆hs2CRP和BNP含量是判断HICH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舒景  苗阳  刘娜  翟雨佳 《中国药业》2015,(7):107-108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较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hs-CRP及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血常规、糖代谢变化、电解质变化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3.4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卡维地洛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hs-CRP和BNP水平,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级别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50例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分组,检测其血浆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并将各级别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心功能NYHAⅣ级组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较心功能Ⅲ级组明显增高。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成药血脂康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人入院时采集空腹HS-CRP,在服用血脂康胶囊(每次0.6g,每日2次)后第14d、第28d时再次采集空腹HS-CRP,比较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用药前后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血脂康前后各组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应用血脂康后,不同病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均显著下降,且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下降的程度越明显,表明中成药血脂康具有较好的降低HS-CRP水平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保护血管,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的检测对于冠心病(CHD)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116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4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33例,对照组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测定Hcy、Hs-CRP及BNP含量。结果CHD患者组的三项参数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cy、Hs-CRP及BNP与CHD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具有诊断和治疗随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史洲 《青岛医药卫生》2021,53(3):199-201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9例,根据不同亚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45例(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41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43例(AMI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3组血清BNP、C反应蛋白(CR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90例,按照其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35例)和三支病变组(20例),观察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并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心肌梗死(AMI)组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中hs-CRP浓度比单支病变组显著升高(P<0.01)。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及AMI组的hs-CRP水平比SA组明显升高,AMI组比UA组显著升高。结论 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密切的联系,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及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高敏C反应蛋白能否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和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指标。方法按照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国际诊断标准筛选出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或经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例35例为病例组,并随机建立35例的对照组,其中病例组有分为冠心病心绞痛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等3个亚组,通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高敏C反应蛋白指标的分析来验证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及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高敏C反应蛋白能否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和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指标。结果 70例病例中:病例组平均年龄(64.97±1.2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4.34±1.18)岁;入院后24 h的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病例组为(26.75±1.16)mg/L,对照组为(1.50±1.20)mg/L;在病例组的亚组分析发现,冠心病心绞痛组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为(22.20±1.21)mg/L,ACS组平均高敏C反应蛋白为(24.22±1.32)mg/L,急性心肌梗死组为(36.14±1.18)mg/L。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发病和病变严重程度成正相关,高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缬沙坦80mg,C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缬沙坦80mg,均1次/d,服药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B组及C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ACS患者早期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及缬沙坦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时会急剧升高,可用以评价活动性,炎症性疾病.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hs-CRP可作为亚健康人群发生冠心病危险的一个重要预报因子,也是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脑尿钠肽(BN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主要血管病变数量分为三组,即甲组(n=33,单支病变)、乙组(n=33,双支病变)、丙组(n=24,多支病变);同时选择进行体检90例健康者为参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浆hs-CRP、IL-6、BNP水平,并展开统计比较,分析冠心病与血浆hs-CRP、IL-6、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甲组、乙组、丙组患者血浆hs-CRP、IL-6、BNP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血管病变数量的不断增加,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与hs-CRP、IL-6、BN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血管病变数量与血浆hs-CRP、IL-6、BNP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可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予以体现,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冠心病CHF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2组血浆BNP、hs-CRP水平及LVEF,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BNP、hs-CRP水平及LVEF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但仍差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冠心病CHF患者血浆BNP和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冠心病不同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受试者3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9例;正常对照组35例。hs-CRP含量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冠心病hs-CRP(3.9477mg/L)高于对照组(2.0537mg/L),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hs-CRP(4.0453mg/L)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3.83125mg/L),但P〉0.05。结论:血清hs-CRP与冠心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邹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6):169-170,173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为C组(n=11例),稳定型心绞痛为D组(n=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为E组(n=2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