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房调剂的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200份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并完善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措施,比较落实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前、后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我院中药房建立调剂质量控制管理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比之前有明显降低,患者临床疗效比之前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审查中药处方和中药房调剂质量监控,减伤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加强中药调剂监管对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6~12月开出的18500张处方列为对照组,不给予中药调剂监管;将2016年1~6月开出的18800张处方列为观察组,给予强化中药调剂监管,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0.04%,对照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为0.1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中药调剂监管有助于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率,提升调剂质量,促进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孙彩华 《中国药房》2014,(35):3357-3358
目的:提高中药调剂质量,降低调剂差错率。方法:对中药房调剂差错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质量管理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加强中药调剂质量管理,能有效地抑制和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结论:中药调剂是整个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何瑰玉 《北方药学》2014,(2):107-108
目的:总结和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有效性和用药安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药房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2012年我院开展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比较2012年与2011年全年不良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监管后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04%明显低于监管前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有利于提高中药处方有效性和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闫守霞 《抗感染药学》2021,18(4):584-587
目的:探究门诊中药房非惩罚性药品调剂差错报告体系应用于中药调剂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3月-9月间中药房调剂处方1 243张处方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另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间2 244张调剂处方为研究组(采用药房非惩罚性药品调剂差错报告体系管理);比较两组不同管理方法后中药调剂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类型、差错率及上报率以及中药调剂师对药品调剂差错认知度与患者对调剂差错的满意度;并分析了中药调剂差错发生原因及其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中药调剂处方主要发生在中药品种、剂型、规格和调剂处方错发、用法用量、禁忌用药差错,其差错率低于常规组(0.67%vs 2.33%,P<0.05),而上报率高于常规组(93.33%vs 41.38%,P<0.05),药品调剂差错认知度高于常规组(P<0.05),调剂差错原因主要发生在中药处方书写不规范、中药药品名称或包装相似、药房高峰期取药人数过多、中药相关知识欠缺、工作态度欠佳等方面;研究组处方调剂差错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86.67%vs 51.72%,P<0.05).结论:非惩罚性药品调剂差错报告体系应用于中药调剂管理,有效减少了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分析调剂差错发生原因及其对策,提高了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以及其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住院以及门诊患者的中药处方500张作为对照组,当时尚未实施调剂质量控制措施;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的住院以及门诊患者的中药处方500张作为观察组,已经实施调剂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各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的力度,能够有效地控制其处方的质量,从而确保处方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恩华 《海峡药学》2014,(12):282-283
目的: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的建立方法、评价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对实行前后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2011年和2012年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以后,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较为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房加强调剂质量的监管,重视处方的审查工作,规范称重,合理调配剂量,保证饮片的质量,为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健康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门诊中药房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防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对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的43例差错及产生差错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中药调剂工作中发生的主要差错包括:处方初审差错、调剂差错、复核发药差错。结论加强药品调剂管理有助于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向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42-243
目的找出中药调剂差错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以降低中药调剂差错机率。方法对本院中药房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中药房调剂差错主要归结于调剂人员专业知识薄弱,责任心和岗位意识不强。结论积极防范、提高人员素质、严格规章制度是减少中药调剂差错、确保药品安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调剂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前(2012年)与建立后(2013年)的各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调剂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后各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监管体系建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力度对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药房的规范操作对中药房调剂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前药房监管及操作均采用传统中药房管理方法时的32300张中药处方为对照组,以2014年后药房采取中药房规范操作管理和监管措施后,选取的32300张中药处方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药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管理考核成绩.结果:①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6%,显著高于观察组的0.01%,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管理考核月成绩为(87.9±4.4)分,观察组管理考核月成绩为(98.7±1.7)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房的规范操作对中药房调剂质量具有提升作用,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媛  黄莹 《北方药学》2016,(4):141-142
目的:探究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的主要工作内容,并收集我院实施调剂质量监管前后一年内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中药处方,分析和比较不良反应事件及发生率。结果:我院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前后分别有25例和6例处方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房实施调剂质量监管,可以有效提高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和用药安全性,提高中药房的中药调剂质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调剂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晖  李克峰  秦勇 《中国药房》2006,17(24):1862-1863
目的:探讨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调剂新模式。方法:基于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调剂现状,采用直接时间研究法、差错研究法及再造流程图,分析中药房传统调剂模式,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与结论:新模式可使门诊中药房的调剂效率明显提升,节省调剂时间,增加可检验差错种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中药房的调剂质量和速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优化中药的调剂取药流程。结果中药房的调剂质量和速度明显提高,患者取药时间明显减少。结论加强中药房的调剂管理,努力提高中药房的调剂质量和速度,才能适应新时期患者的药学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并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总结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方案、评价方法和注意事项,比较监管体系建立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监管体系建立后(2011年)药物不良事件的年发生率0.25‰,明显低于监管体系建立前(2010年)的年发生率1.1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中药房的操作程序,加强对处方的审查力度,按方抓药,准确调剂,确保调剂质量,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房规范操作对中药房调剂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入2018年中药房管理过程中开设药方15923张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1—10月中药房管理过程中开设药方13072张作为观察组,2019年1月后规范中药房操作管理与监督工作,对比实施药房规范操作后中药房药剂质量情况,记录出现的配伍禁忌问题、饮片质量问题、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处方错误问题等等,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3例不良反应、14例配伍禁忌、6例质量问题、9例处方错误以及26例未有脚注标注,不良事件发生率0.364%,观察则仅出现1例配伍禁忌与1例未有脚注标注的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0.015%,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考核方面,观察组成员评分(98.4±0.8)分,比对照组的(86.7±4.2)分更高,P<0.05。结论:在中药房实施药房规范操作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中药房调剂的质量,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纳  楼步青  林华 《中国药房》2012,(3):273-275
目的:将精益管理方法运用到中药房信息系统,实现中药快速调剂与零差错。方法:分析我院中药房实施小包装和代煎药信息化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精益管理和信息系统结合实施以后,实现了比传统中药房更加快捷和准确的调剂;并使传统中药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和精益管理理念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018年我院中药房服务的800例各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将患者资料划分成观察组(含400例患者资料)和对照组(含400例患者资料)。其中对照组患者是在中药房未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仅实施常规管理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服务的,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中药房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下为其提供服务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品调剂准确率为99.5%(398/4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0%(352/400),统计学分析结果 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中药房服务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 P <0.05。结论中药房管理过程中引入应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不仅能够改善中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质量,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中药房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秦丽 《海峡药学》2016,(8):293-294
中药房是医院药剂科的组成部分,在为广大患者服务过程中发挥了很多作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现从中药处方的调剂,中药质量的控制以及中药储存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达到减少工作差错,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中,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12月中医治疗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从2015年1~12月中医治疗患者中筛选100例作为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中药质量管理与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对两组中药调剂准确率以及就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中药调剂准确率为99.00%,满意优良率为93.00%;对照组中药调剂准确率为85.00%,满意优良率为69.00%;两组中药调剂准确率与满意优良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中引入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实现对中药调剂准确率和满意优良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