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医院为基地,通过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提高病人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促进健康、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手术是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对机体也是一次损伤。因此,对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专科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由于乳癌切除术后,使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预后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我科自2006年1月至6月间,收治乳癌手术患者41例,经过手术治疗、精心护理及健康教育均治愈出院,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总结心绞痛病人住院后的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并发症的护理对策。通过对心绞痛病人进行周密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患者消除心理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早日恢复健康。我们要不断提高一般护理,更要提高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人们介绍健康知识、进行健康指导,使其理解健康的意义,增强自我保健与自我护理能力,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不仅要为患者的疾病提供治疗及护理,还要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服务与措施,教给患者相应的健康知识,使他们不至于在患病时不知所措,以减轻心理负担,调动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与护理。老年患者大部分文化层次低,理解及接受知识能力较差,并且往往病种多,病情复杂。因此反复、细致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广大妇女健康的杀手之一,并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迄今,除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外,手术治疗仍然是早期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首要选择。手术的疗效不但与手术技术优劣有关,还直接与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患者的积极参与配合治疗有密切关系。健康教育在医院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患者建立健康意识,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1]。因此,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围手术期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但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至今仍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2011-10-2012-04,我们采用阶段式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50例,并与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护理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来说就是指导、教育病人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如何配合治疗、护理及怎样进行自我保健。我院是一所县级医院,住院病人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农民卫生常识贫乏、生活习惯落后、经济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所以对农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本人谈谈对农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是护理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骨折或骨病的患者存在恐惧、悲观、焦虑、痛苦,骨科病区护理健康教育内容应针对此心理,向病人讲解骨科疾病的常识及手术前后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功能锻炼、心理与疾病的关系,治疗进展等,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从根本上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而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8.
门诊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是临床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患者、不同人群所开展的临床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同时有利于患者的心理保健,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改善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为此笔者对我院门诊手术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健康教育,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术中、术后指导,使其顺利配合手术和治疗,收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重点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向患者的疾病、心理、社会全面护理转变,即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心身整体护理。下面将我们对妇科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简述于下。1健康教育内容1.1术前指导1.1.1 针对病人紧张情绪与对手术的顾虑,向病人说明手术对其有哪些影响,介绍手术医师的基本情况,以及如何解决术后的日常生活问题及术中应如何配合等,可在备皮、灌肠等术前处理中边说边做,这样既可加强与病人的感情联系,又可减少病人的顾虑。1.1.2 嘱病人术前当晚进流质饮食,晚10时后禁食禁水。术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8例官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经B超确诊,经手术切除配以全面的心理护理,病人术后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子宫肌瘤手术前后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了不良情绪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从根本上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的对手术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方法:针对病人不同心理,不同疾病,面对陌生的手术环境采取相应的指导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手术病人都能接受宣教指导的内容,减轻心理负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顺利配合接受手术。结论:手术室护士应掌握丰富的宣教和心理护理知识,做到与病人心贴心的交流、指导、沟通,取得病人的信任,保证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顺利实施,确保病人手术期间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是一种高架于药物、理疗等治病方法之上治愈疾病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患者的疾病,往往仅用药物治疗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只有进行手术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由于病人的年龄、文化水平、家庭背景及生活环境的不同产生一系列消极反映,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因此,对手术病人除给予常规护理外,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即通过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沟通,帮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而手术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患者的心理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如果在护理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健康指导,使患者能建立起平常心,正确的面对手术,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则是促进此疾病康复的关键,通过对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护理我们发现,术前的心理调节、术后的健康指导及出院指导是巩固手术疗效,促进疾病康复的关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朱玉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88-18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肛肠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110例肛肠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110例患者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遵医行为,使患者从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变为主动的防治疾病;不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是治疗疾病的关键。而护理的满分就是护理对象不仅拥有健康身体,还要有一颗健康快乐的心,这需要我们给予“心”的护理。健康宣教是心理护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它更易被人接受,也更易促进身体健康。因为有效的健康宣教不仅可以告知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还能告知病人如何对疾病正确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是病人实施手术治疗的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手术期间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都带来积极地影响.手术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很多疾病都必须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如何对手术病人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也逐渐增多,有资料表明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逐步增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身体的健康包括躯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心理的治疗在医学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的心理状态对临床的治疗、护理以至疾病转归均着重要的影响,它是以护士的“语言”、“行为”、“精神”等来调节病人潜在的积极因素,使患者精神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有利于疾病恢复。结合护理实践从护士素质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影响及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两个方面进行总结,提出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护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曹雨芹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58-158
目的: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使肛肠疾病需手术的病人消除不良心理反应,从而获得治愈的自信心;方法:根据不同病人的几种病理心态,采取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手术前中后的病人如能注意好心理护理,对提高治疗成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护士护理病人应看到病人不仅仅是生物的人,而首先是社会的人,重视心理护理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大大提高肛肠疾病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证明,在影响健康与疾病的因素中,除了生物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1]。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艺术,特殊的技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从整体护理的观点出发,对手术病人的心理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使病人心理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0.
杜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7):176-176
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恰当的心理护理。通过对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