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肃产贝母统称“川贝”,品种比较复杂。1979年,曾对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的鳞茎作过显微鉴定,1984年对樟县等地产贝母原植物及药材鉴别又作了报道。本文对新发现的榆中贝母F.yuzhongensis G.D.Yu et Y.S.Zhou和陇南贝母F.gansuensis S.C.Chen et G.D.Yu鳞茎的显微特征续加报道。1.榆中贝母 相似文献
2.
秦云程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78,(1)
米贝母属于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llaria)植物,1972年4月,我院赴彭县天台山一带,采集药用植物标本的过程中,发现一种植物的鳞茎,在该地民间作“土知母”药用,后经查阅有关文献,定为米贝母,追溯其源。始见于我国宝兴县(穆平)首次发现,由Franch。氏作为一新种发表在大卫植物志上。近年来,国内药用贝母产不应求,导致了各有 相似文献
3.
中药贝母分类咨询系统(CSCF)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把所要开发的技术组成一个体系,这就是知识工程学,而知识工程学的核心则是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人类专家提供的特殊领域的知识、经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甘肃岷当归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lica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根 ,多年生草本植物 ,为著名常用中药材 ,主产于甘肃省 ,一般认为甘肃岷县为当归道地产区[1] ,其有效成分包括挥发油。文献报道挥发油含量为 0 .4%。本文利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获得挥发油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甘肃岷当归进行了分析 ,为我省岷当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量化数据。1 实验材料岷当归药材 :选用 2 0 0 1年秋季采收当归药材 ,购自岷县药农家中 ,经生药鉴定后供实验用。将药材剪碎 ,按《中国药典》2 0 0 0版规定的挥发油测定法提取挥发油。获…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对甘肃省漳县、迭部、玛由、夏河4县产的甘肃贝母(Fritillariaprzewalskii)、漳县贝母(F.przewalskii cv.zhangxiall,cv.nov.)作了原植物鉴定和性状、显微比较观蔡;对玛曲、迭部、夏河县产的甘肃新分布种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作了较仔细的性状观察。此外,川贝母商品中的“怀中抱月”经实地调查,实为植株1-2片叶的幼苗期鳞茎。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贝母类药材中无紫外吸收的活性异甾体生物碱西贝素的ELSD测定方法。方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结果西贝素的线性范围为0.404μg-2.828μg;低、中、高浓度回收率分别为97.1%、96.7%、96.8%;最低检测限为0.201μg。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灵敏和分离度好,适用于贝母类药材中西贝素的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甘肃道地药材“岷归”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黎明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5):70-73
当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是著名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主产于我国甘肃、四川、云南、陕西、贵州等地。甘肃岷山山脉的岷县、宕昌由于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栽培历史,当地所产当归富含医疗保健化学成分,被称为道地中药材“岷当归”(简称“岷归”)。在岷归的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中,主要存在有如何解决育苗、麻口病防治、控制早期抽薹、新品种选育、栽培模式等问题,岷归的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包括规范化育苗、优化种质资源、优化栽培模式等措施。通过提高当归药材质量,促进当归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使其更好地满足医疗保健用药的需要并逐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Fritillaria davidii Franch.为白合科(Liliaceae)植物。其鳞茎在彭县天台山一带称为“土知母”,经查阅有关文献定为“米贝母”。由于近年来,国内药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作者对中药贝母的调查和鉴定,初步报道甘肃贝母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形态特征;对贝母药材与其原植物作了对照和统一;有关贝母的生活周期及药用历史亦作简要讨论。全省被称为贝母的植物有11种1变种,其中确属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有6种1变种,它们是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ex Batal.;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F.cirrhosa D.Don;F.cirrhosa vat.ecirrhosa Franch.;F.taipaiensis P.Y.Li;F.thunbergii Miq.:F.pallidiflora Schrenk。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参贝北瓜口服液中贝母甲素的薄层扫描测定法。采用MERCK硅胶G板 (HPTLC板 ) ,以苯 乙醚 乙酸乙酯 甲醇 二乙胺 (3∶3∶4∶0 .5∶1)为展开剂 ,稀碘化铋钾、亚硝酸钠溶液显色 ,在 5 0 0nm处 ,以 65 0nm为参比波长对贝母甲素进行线性扫描 ,外标两点法定量。结果 :贝母甲素在 0 .62 1μg~ 2 .691μg范围内面积积分值与点样量间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62。回收率为 10 2 .1% ,RSD =3 .5 5 % ,(n=6)。为参贝北瓜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稳定便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殷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2,19(3):27-28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的湖北贝母中湖贝甲素的含量,确定湖北贝母的最佳产地。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7种不同产地的湖北贝母中湖贝甲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的湖北贝母中湖贝甲素的含量差异很大,以恩施石窑、板桥,巴东绿葱坡所产的含量较高,其中恩施石窑、板桥所产的含量最高。结论:恩施石窑、板桥可以定为湖北贝母的最佳产地。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江西彭泽贝母的生药鉴定、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彭泽贝母总生物碱含量高于浙贝母、川贝母;其镇咳作用与浙贝母接近,急性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王素英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78,(2)
米贝母在我省分部较广,生长海拔不高,对环境要求不严;亦易于无性繁殖,我们认为,对扩大生产,较优于其它贝母属植物种。在原研究的基础上,为适应进一步的临床观察,我们作了米贝母片的生产工艺研究。将米贝母全部打成细粉压片:为了解决成型问题,我们曾选用了各种不同的粘合剂。现将压片情况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欣普贝生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待产足月(36+4~41+6W)单活胎孕妇共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宫颈成熟度明显增高,24小时阴道分娩率明显增加,剖宫产率下降,引产成功率为96.3%,对照组为85%,差异有显著意(P0.05),而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羊水污染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用药方便、安全、高效,是目前用于晚期引产促进宫颈成熟的首选药物。但有诱发宫缩过频的副反应,用药后需要严密监测胎心及观察产程,必要时停止用药。 相似文献
19.
<正> 药用贝母系百合科(Lil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的某些植物的干燥鳞茎。我国药典(90年版)收载了川贝母(F. cirrhoson D.Don; 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F. przewalskii Maxim; F. delavayi Franch.),伊贝母(F. walujewii Regel; F. pallidifloraSchrenk),平贝母(F. ussuriensis Maxim),浙贝母(F. thunbergii Miq)。传统医药学认为“川贝”和“浙贝”功效不同,浙贝苦寒解毒,利痰开宣肺气,治风火痰嗽以浙贝为佳;川贝味甘而补肺,治虚寒咳嗽为宜。在 相似文献
20.
高岭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8,(1)
“土续断”名见诸《本草纲目拾遗》卷七“建兰花”项下,谓“根名土续断,治跌打和血”。“建兰”为兰科植物Cymbi-dium ensifolium(L.)Sw.与现代土续断不同,就甘肃地区土续断(甘续断)来说为唇形科糙苏属(Phlomis),与国内其他地区“土续断”来源相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