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总结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膝上段剥脱,胫段功能不全交通静脉结扎、点刺抽剥胫段曲张静脉治疗单纯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经验. 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68例92条单纯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肢,术前采用超声定位胫段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术中行大隐静脉起始部结扎、高位结扎、膝上段逆行剥脱、胫段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结扎、点刺抽剥曲张静脉外科治疗.结果 切口愈合好,胫段切口疤痕不明显,术后无血肿发生,1例隐神经损伤,术后无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逆行抽剥膝上段主干、点刺抽剥胫段曲张浅静脉、点刺切口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是外科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有效的方法,符合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 ,本文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进行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下肢静脉曲张 11例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4~ 6 3岁 ,复发就诊时间为术后 1月~ 9年。造影检查深静脉功能不全 6例 ,单线浅表静脉曲张 3例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 1例 ,有 8例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再次手术行浅表静脉切除 +交通支结扎 8例 ,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术 4例 ,单纯浅表静脉切除 5例。随访 1~ 10年无 1例复发。2 讨  论复发原因 ,首次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将继发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  相似文献   

3.
例 1 ,男 ,2 8岁。因“双下肢沸水烫伤 3小时”入院。诊断 :烧伤TBSA 9% ,浅Ⅱ 8% ,深Ⅱ 1 %。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创面清创 +搔刮术” ,处理后给予包扎。伤后 3天 ,突发左下肢肿胀、疼痛 ,创面渗出液增多 ,足背动脉搏动触摸不清。行下肢静脉造影显示 :股髂静脉血栓形成。于硬膜外麻醉下行Forgarty管取栓术。术后给予肝素钙 5 0 0U脐周皮下注射 ,一天二次 ;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静滴 ,每天一次 ;蚓溶酶 2粒 ,tid ;复方丹参注射液 3 0ml加入葡萄糖液静滴 ,qd。使用 5天后 ,左下肢肿胀消退 ,创面 2周愈合 ,部分…  相似文献   

4.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交通支反流的全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微创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SEPS)在下肢静脉曲张并发交通支反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下肢静脉曲张并发交通支反流病人32条肢体行SEPS+EVLT,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术后所有患肢静脉曲张消失,手术切口一期愈合,足靴区溃疡1~4周内愈合,术后住院天数平均8 d.随访6~12个月,病人恢复良好,无行走障碍,溃疡无复发.结论 应用EVLT+SEPS全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并发交通支反流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达到了微创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溃疡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顺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明确引起溃疡的病因,继而对34例(35条)下肢静脉溃疡采用静脉腔内激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膝上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术进行治疗,左髂总静脉球扩4例,溃疡处植皮2例。结果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均消失,溃疡6~45 d愈合。随访28例,时间4~56个月,1例复发。结论消除下肢浅静脉的淤积和反流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关键。静脉腔内治疗不仅可有效消除浅静脉曲张,还可运用合适的方法闭合交通支静脉,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6.
下肢浅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后复发原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EVLT)下肢浅静脉曲张复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7年9月治疗的317例患者(446条肢体),其中单纯行EVLT 130例197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 187例249条肢体,随访304例患者分析术后下肢浅静脉曲张复发原因。结果随访率95.9%,平均随访(19±4)月,单纯应用EVLT复发率为21.8%(43/197);高位结扎+EVLT复发率为8.8%(22/24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不同时间复发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及大腿主干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腿交通支及静脉团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T结合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根部及分支、病变的交通支静脉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2009年6月诊治的32例(38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行深静脉顺行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患肢股浅、股深和交通支静脉功能,根据复发原因确定治疗方式。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和部分属支残留(15条患肢),同时4条合并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3条患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7条患肢),1条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和1条同侧Cocket综合征,以上病例经有效治疗均治愈或症状缓解。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主要是手术方式不当、手术技术失误和术后处置不足,仔细术前检查、强调诊断准确、合理选择术式、优化技术方案、严谨手术操作、注意术后处置,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也称电视内镜交通支静脉夹闭术[1],近年来已成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及静脉性溃疡的重要方法.2000年3月~2003年10月我们应用该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19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治疗复发性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54例复发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在腔镜下行交通支静脉离断+残余大隐静脉结扎术,16例Ⅲ~Ⅳ度者深静脉功能不全加做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术,20例巨大溃疡者加行自体邮票植皮术。结果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溃疡在术后10~38d愈合。随访2年仅1例复发。结论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微波凝固治疗法(MCT)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男5例,女15例,共20条肢体,行大隐静脉(GSV)高位结扎,应用MCT治疗主干GSV,并联合属支曲张静脉MCT、部分属支曲张静脉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部分属支曲张静脉EVLT联合曲张静脉团剥脱术或属支曲张静脉EVLT.MCT治疗主干GSV的功率设定为70 W,凝固时间为3~4 s;属支曲张静脉治疗的功率设定为30 W,凝固时间为1~2 s.结果 20例患者的手术耐受均良好,其中5例术后出现皮肤烧灼伤,术后1~2周痊愈,无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GSV主干均有血栓形成并闭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1~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术后6个月的GSV闭锁率为(95±5)%,术后1年为(70±10)%,2例患者术后1年GSV主干出现血流,但临床无下肢浅静脉曲张复发.临床随访12~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术后1年静脉曲张复发率为(6±6)%,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9和11个月出现下肢局部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 MCT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尹乐平  冯超  顾毅  刘彤  吴宗平 《四川医学》2003,24(10):1023-1024
目的:探讨下肢深浅静脉交通支结扎 浅静脉硬化剂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于2001年8月至2003年2月开展了腔镜下行下肢深浅静脉交通支结扎 浅静脉硬化剂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6例。结果:本组26例病例均恢复良好,所有病例浅静脉曲张消失。结论:下肢深浅静脉交通支结扎 浅静脉硬化剂法治疗是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方法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瓣膜功能损伤。方法:13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临床、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勤检查,部份同时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结果用CEAP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DM组CEAP各项评分中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及功能丧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糖尿病组受累血管以小腿部膪、胫前、胫后静脉,大隐静脉膝下段、小腿部交通静脉返流性受累多于对照组(P〈0.01),静脉瓣返流组合也以小腿部静脉明显。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重干一般老年人,受累静脉损伤以小腿部静脉为主。提示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损伤为糖尿病足发病原因之一,应早期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腿交通支静脉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小腿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17例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小腿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内踝区湿疹、溃疡的患者,行腹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70min。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所有病人下肢色素沉着明显减轻,10例足靴区湿疹患者7~15d痊愈,6例足靴区溃疡的患者8~29d愈合。1例足靴区湿疹患者术后出现溃疡,经积极换药治疗,9d后愈合。结论腹腔镜下小腿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小腿交通支静脉瓣功能不全的疗效肯定,创伤小,恢复快,切口并发症少,美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4月-2008年12月,经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肢17条,行SEPS术在深筋膜下断离病变交通支,联合Muller术抽剥浅表静脉以及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结果:17条患肢术后创口生长良好,无感染及出血,术后所有患肢曲张静脉团消失,局部疼痛缓解,7条患肢内踝沉着色素减轻,5条患肢溃疡在2~4周内完全愈合,无溃疡复发及新溃疡形成,术后无组织水肿。结论:腔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溃疡具有创伤小、手术彻底、患者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60例下肢浅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108条下肢)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术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Ⅰ期愈合;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56.28±20.14)min;住院3~7d,平均(4.06±1.24)d;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下肢浅静脉曲张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0例下肢静脉曲张且均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的病人。手术方式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和小腿曲张的浅静脉经皮连续环形缝扎,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术。结果术后10例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下肢静脉性溃疡术后15~45天愈合。结论腔镜下超声刀小腿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交通支功能不全的疗效肯定,方法简便,安全微创,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并闭合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2009年03月~2010年6月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36例患者,术前定位标记病变曲张浅静脉及交通静脉走行,在腰麻+连续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并闭合术,术中采用法国Gamida公司生产的Stripp'In静脉曲张剥脱器行病变静脉主干抽剥分段做0.3~0.5 cm切口,点式抽剥曲张的分支静脉,筋膜下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细小的轻度曲张的静脉则行电凝闭合术.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正常愈合,曲张静脉全部消失,12例下肢浮肿术后1个月消退,20例术后3月内皮肤色素沉着消退,6例下肢皮肤溃疡2月内愈合.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无术后并发症、无复发,疗效确切.结论 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并闭合术创口小、手术易操作、时间短、出血少、主干抽剥完整、曲张的分支浅静脉抽剥完全、闭合充分、无需外缝线、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皮肤美观,为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提供一种新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177例(219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分为三组,Ⅰ组:46例,55条患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切除术;Ⅱ组:81例,100条患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曲张静脉点抽术;Ⅲ组:50例,64条患肢,行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25例术前诊断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者加做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结果Ⅰ组与Ⅱ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Ⅱ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手术切口长度明显长于Ⅱ组和Ⅲ组,肉眼观明显差于Ⅱ组和Ⅲ组。三组随访均有肯定疗效。结论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切除术创伤较大、切口瘢痕明显、治疗不够彻底,应摒弃不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曲张静脉点抽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瘢痕较小,并发症较少,治疗彻底,可以替代传统术式;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手术时间短,术后瘢痕小,治疗彻底,条件允许、操作熟练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小切口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22倒,总结该手术要点及术后疗效.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下肢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继发出血、感染及坏死,1例溃疡复发,1例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 该方法安全可靠、复发率低,无需特殊器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优点、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12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16条患肢,按CEAP临床分级均为C6)实施SEPS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术(12条患肢伴有下肢大隐静脉曲张行高扎+抽剥术,4条患肢入院前已行大隐静脉抽剥术),低分子肝素钙抗凝2~3 d。结果 16条患肢经手术治疗后肢体症状及浅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未出现并发症,随访2~12个月,未出现新生溃疡及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重要环节,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安全有效,损伤少,并发症少,可减少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复发,改善皮肤营养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