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57岁,汉族,黑龙江籍,因上腹不适一月余,伴皮肤巩膜黄染2周人院。查体T:36.9℃P:84次/分,BP:17.0/11.0kPa,W:72kg.一般情况良好,皮肤巩膜中度黄染,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右季肋区及上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肝脏右肋弓下可触及,质中,边缘锐无触痛,Mur-phy’s征阴性,全腹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法音阴性。“B”超及CT提示高位梗阻性黄疽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不大,MRI显示肝内胆管及左右肝管扩张,考虑高位胆管梗阻,肝总管癌可能性大,肝脾胰无异常。GPT:144u/l,TBIL5.20mg/dl,DBIL:2.…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3年、复发加重1d”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明显包块,墨菲氏征阳性。B超示胆囊多发性结石伴炎变,胆囊壁厚0.8~1cm。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16.9μmol/L,直接胆红素5.8μmol/L,白蛋白31g/L,ALT68U/L,AST87U/L,ALP110U/L,GGT56U/L。经消炎等治疗腹痛缓解,复查ALT、AST恢复正常,B超仍示胆囊多发性结石伴炎变,胆囊壁厚0.8~1cm。经患者要求于入院后1W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囊约10cm×4cm×4cm大小,胆囊底部胆囊壁明显增厚致约1cm。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神经内分泌癌,类癌(低度恶性)。术后7d出院。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35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反复发作十余年,一年半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且放射至右肩背部,伴有畏寒、发热、心、呕吐及黄胆进行性加重,全身搔痒,尿色赤黄,大便呈陶土色转来本院,以阻塞性黄疽收住入院。患者否认有肝炎、血吸虫病史。体检;消瘦,巩膜、皮肤呈暗黄色。心、肺(一)。腹平,肝在右肋下约4cm,边钝质硬,无明显触痛,胆囊未扪及,无明显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16μmol/L,结合胆红素16lμmol/L,总蛋白74.9g/L,白蛋白34.9g/L,球蛋白40.0g/L,ALT96U、AKP372U,Hbg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分化,侵润,转移等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1例肝外胆管癌的表达情况。结果:LN在肝外胆管癌中的阳性率为53.7%,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LN的表达下降(P<0.05),I期和II期的胆管癌组织中的LN阴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的L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的LN阳性表达率(P<0.05)。 结论:LN表达的变化,可作为判断肝外胆管癌的恶性程度以及分化,侵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17岁,因反复尿黄、皮肤巩膜黄染17年,近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自出生后每于发热后即出现黄疸,1~2d热退后黄疸自行消退,每年发作2~4次,胆红素最高为总胆红素(TB788.1μmol/L,DB464.3μmol/L,不伴腹痛和皮肤搔痒。出生1个月即发现先天性白内障。查体:神清,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可见肝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包块,肝肋下5cm,剑突下2cm,脾肋下3cm。实验室检查:TB327.1μmol/L,DB248.7μmol/L,ALT58U/L,AST95U/L,RBC2.86×109/L,WBC3.4×109/L,Hb98g/L,PLT250G/L,网织红细胞20%,尿胆原1…  相似文献   

6.
男性,37a。因乏力、厌油、恶心、右上腹隐痛1wk,于2002年9月5日来院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无烟酒嗜好,否认特殊用药史。查体:两眼结合膜明显黄染,皮肤、黏膜轻度黄染,肝脏肋下触及,轻度压痛,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149U/L,AST122U/L,TB79.5μmol/L,DB34μmol/L,抗-HAVIgM阳性,HBsAg、HBcAb、HBeAg阴性,抗-HCV阴性,抗-HEV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系,阻断ErbB4受体,检测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从而探讨人类第4表皮生长因子(ErbB4)受体介导人胆管细胞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系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μmol/L,1μmol/L,5μmol/L,10μmol/L,25μmol/L,50μmol/L,75μmol/L,100μmol/L的AG1478阻断胆管癌细胞ErbB4受体,使用CCK-8法测量各组胆管癌细胞增殖情况,然后利用SPSS软件计算AG1478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根据IC50值选择使用0μmol/L,25μmol/L,50μmol/L,75μmol/L AG1478阻断胆管癌细胞ErbB4受体,使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胆管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分别使用0μmol/L,25μmol/L,50μmol/L,75μmol/L浓度AG1478阻断胆管癌细胞ErbB4受体,使用Transwell小室法实验检测各组胆管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AG1478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QBC939细胞增殖,其IC50值为:49.14μmol/L;AG1478抑制ErbB4受体后,胆管癌QBC939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减弱.结论:在体外抑制ErbB4受体能使胆管癌肿瘤细胞生长、迁移、侵袭能力减弱;ErBb4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ErbB4可能成为胆管癌分子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因“乏力、纳差、黄疸2月”入院。外院按“亚急性肝炎,戊型,重症”治疗,病情无好转,转入我院。既往有血吸虫感染史。入院体检:生命体征稳定,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肝肋下2cm,质软,脾未触及,腹部闻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LT)124U/L、谷草转氨酶(AST)220U/L、白蛋白(ALB)32.3g/L、总胆红素(TBil)476.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19.3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19.0s、凝血酶原活性(PTA)43.8%。  相似文献   

9.
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学诊断肝门部怛管癌的价值。方法 对34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肝门胆管癌病人,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资料的回顾性总结。结果 超声诊断肝门胆管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检出率分别为100%,85%,肝门胆管癌的主要表现为肝门部肿块和胆管壁增厚伴管腔狭窄、肝内胆管扩张及胆管结石;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清晰显示癌灶与肝门血管关系,其肝门周围受侵状况诊断率达67%;肝门胆管癌表现为血流稀少型。结论 超声是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无创性诊断的重要方法,并对指导临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患者,女,40岁。因黄疸、周身乏力1年入院。患者于入院前无明确诱因出现皮肤轻度及巩膜轻度黄染,伴尿黄、乏力,无食欲不振、厌食,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及瘙痒等。门诊多次检查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学指标均阴性,丙氨酸转氨酶(ALT)180U/L,天冬氨酸转酶(AST)125U/L,总胆红素(TBIL)60μmol/L,总胆汁酸(TBA)180μmol/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1220U/L,碱性磷酸酶(AKP)580U/L,总胆固醇(Tch)15.8mmol/L。B超示胆囊壁毛糙,腹部CT示慢性肝损害,脾略…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58岁。因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隐痛10余天人院。查体示皮肤中度黄染,巩膜中度黄染,右上腹深压痛,无明显肌紧张与反跳痛,Murphy征(-),肝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彩超示“胆总管结石伴梗阻”。肝功能:ALT373 IU/L,AST 1078 IU/L,TBIL-51.2μmol/L,DBIL32.1μmol/L,IBIL19.1μmol/L,ALB31.9g/L。  相似文献   

12.
关于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书写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4岁,因双季肋区疼痛、尿黄、乏力10天入院。既往体健。患者于2000年5月2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季肋区疼痛,乏力,尿浓茶色,后发现皮肤、巩膜黄染,遂来我院就诊。门诊化验:HBsAg阴性,ALT48U/L,TBil56.9μmol/L,Dbil10.1μmol/L;B超示肝内结石.胆脾未见异常。以“黄疽原因待查”收住院。入院查体:T36.0℃、P76次/分、R18次/分、BP21/12KPa,神志清晰,  相似文献   

13.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发生率为 0 .36%~ 1 0 % ,从肝叶切除的病例统计 ,则肝胆管癌的检出率较高[1,2 ] ,这与治疗对象、诊断方法、随诊时间长短有关。胆管癌病例中胆管结石伴发率为 2 6%~48% [3 ] ,提示胆管结石与肝胆管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 肝胆管癌与胆石症的相关性胆管癌常包绕胆石 ,沿含结石胆管壁向周围广泛侵润。镜下见癌周肝胆管呈慢性增殖性胆管炎改变 ,胆管上皮及管壁腺体异形增生 ,并有移行为肝胆管癌的连续性变化。病史 >1 0年时 ,肝管上皮异形增生率达 2 7%。胆管异形增生系癌前病变的其它证据为 [4~ 6] :( 1 )肝管上皮…  相似文献   

14.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0年用不同肝血量阻断方法行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半肝阻断(22例)和全肝蒂阻断组(54例)比较,区域阻断组(34例)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最好,术后第1天的ALT(311±80)U/L、总胆红素(TB)(22.2±8.3)μmoL/L,明显低于全肝蒂阻断组的(874±299)U/L和(42.9±19.1)μmol/L(均P〈0.05),术后第7天的AIX(58±17)U/L、TB(11.3±3.1)μmol/L,也好于仝肝蒂阻断组IALT(108±52)U/L,TB(14.6±9.2)μmol/L](P〈0.05,〉0.05)。区域阻断血供切肝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Gilbert综合征临床上少见。 1997年 12月至 2000年 5月,我科收住 2例,报告如下:   例 1,男, 22岁,因纳差 10d,巩膜黄染 3d入院。查体:双眼巩膜轻度黄染,肝脾未触及。大小便常规正常,尿胆原、尿胆红素阴性;肝功能示总胆红素 (TB)38μ mol/ L,直接胆红素 (DB)6.08μ mol/ L,间接胆红素 31.92μ mol/ L,酶学正常;肝炎病毒学全套检查阴性。给丹参静滴治疗 6d黄疸减轻,复查肝功能示 TB23.9μ mol/ L, DB5.93μ mol/ L,间接胆红素 17.97μ mol/ L。诊断: Gilbert综合征 (轻型 )。   例 2,男, 22岁。因皮肤…  相似文献   

16.
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一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患者男,55岁。因皮肤、眼白发黄于2005年2月入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入院前曾到当地医院就诊,ERCP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未见结石。CAl9—9:1617U/ml,总胆红素142mg/L,直接胆红素98mg/L;入住我院后再行ERCP检查并行鼻胆管引流,ERCP活检阴性,经2周鼻胆管引流后黄疸消退;超声内镜提示:胰头部低回声占位。经充分术前准备于2005年3月9日在全麻下行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静滴阿拓莫兰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6岁,因乏力、食欲不振、尿黄7天,于2002年3月1日收入院。T36.4℃,P72次/min,R18次/min,BP17/11kPa。肝功示:ALT 861.9U/L,AST284.7U/L,GGT23.5U/L,GLO33.5g/L,DBIL 46.2μmol/L,IBIL 58.4μmol/L。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给予10%GS250ml VitC3.0g 肌苷0.4g ATP40mg 辅酶A100U及10%GS250ml 阿拓莫兰1.2givdripqd。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5岁,因阵发性上腹疼痛3天于2005年9月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C,血压120/70mmHg,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胆囊未触及,剑突下偏右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B超示胆囊内直径1.0cm结石,胆总管扩张1.5cm。可探及段未见占位病变;CT示胆囊内直径1.0cm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内多发结石,最大者直径1.5cm。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9.
我院在胆总管探查术中常规使用胆道镜,应用其活检功能;诊断2例胆总管远端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2例均为男性,年龄65岁和62岁.全身皮肤黄染,逐渐加重1月余。肝肋下2cm,助下均可触及增大胆囊。血总胆红素均>200μmol/L,直接胆红素>120μmol/L,碱性磷政酶大于正常值5倍,淀粉酶和癌胚抗原均不升高。B超提示胆囊增大,胆总管扩张,陕头路宽。行剖腹探查术。1.2方法:术中发现胆总管直径均>2.5cm,十二指肠以上肝外胆管无异常。暴露出胆总管第一段后,在其前壁作1.ocm左右纵行切口,放入纤维胆道镜检查、在胆总管下…  相似文献   

20.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是指累及胆囊管开口以上1/3的肝外胆管并常扩展至肝管汇合和一侧或双侧的肝管癌,是胆管癌中最难处理的一种。1965年美国耶鲁大学klaskin对13例胆管分权部癌手术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此类肿瘤局限性生长而远处转移少,早期诊断困难,根治性切除率低,姑息性切除或引流可有效延长生命,故有人将此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