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测72例老年冠心病(CAD)患者的心室晚电位(VLP)并测量同期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结果显示,VLP阳性组QTd显著高于VLP阴性组,提示QTd与VLP呈正相关,与心功能呈负相关,QTd与VLP结合可增加老年CAD心电不稳定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室晚电位(LP)与梗塞部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关系,以及LP对心肌梗塞(MI)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和猝死的预测作用。方法:用晚电位记录仪对168例MI患者进行检测和随访分析。结果:本组MI患者中LP的阳性检出率为27%,多壁MI组LP阳性率明显高于前(间)壁MI组(P<005),VT/VF和猝死患者的LP阳性率明显高于无VT/VF患者(P<001),MI伴心功能不全者LP阳性率明显高于有MI但心功能Ⅰ级者(P<001)。结论:LP与MI范围的大小、心脏的功能状态以及VT/VF或猝死有密切关系,但陈旧性MI发生猝死可能与LP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陈英 《广西医学》1999,21(2):213-215
检测7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室晚电位并测量同期心电图QT间期离散率,结果显示,VLP阳性组QTd显著高于VLP阴性组,提示QTd与VLP呈正相关,与心功能呈负相关,QTd与VLP结合可增加老年CAD心电不稳定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对416例高血压患者检测心室晚电位(VLP),结果左室肥厚(LVH)组VLP阳性率10.80%(19/176),显著高于无LVH组3.33%(8/240),高血压病VLP阳性率虽低于冠心病组,但显著高于非心脏病组,提出高因压病ⅡⅢ期左室肥大后,发生间质纤维化和肌溶小灶,灶性坏死,灶性纤维化,瘢痕形成等是其产生VLP的要能机制,并探讨了高血压伴心律失常与VLP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各种心血管疾病与心室晚电位(VLP)的关系。方法:对320例心脏病患及200例正常人进行心室晚电位检测,分组比较,以探讨心脏病组VLP检出阳性率。结果:心脏病组VLP阳性率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心肌梗塞、不明原因室性心律失常高于其它心脏病组;下壁心肌梗塞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塞(P〈0.05)。结论:VLP检测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73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行心室晚电位(VLP)检测。结果:通过测定得知在各类心血管病中,心室晚电位阳性率以冠心病了多见,尤以心肌梗塞者发生率最高(达30%),其余各类心血管病VLP阳性发生率依次为心肌病组(18.2%),心肌炎(15.6%),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14.5%),风心病(10.9%),而心包炎组无1例为阳性。说明VLP与心肌细胞损伤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50例陈旧的心肌梗塞患者利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了心室晚电位检测。结果发现:(1)OMI患者VLP阳性率为22%(2)VLP检测OMI有非持续性室速者其阳性率为75.0%,而无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17.4%,两者相比,差异十分显著;(3)VLP阳性与梗塞部位、室性早博、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28糖尿病患者的心室晚电位童南伟,等。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中华内科杂志1994;32(7):464用配对比较研究观察正常人、冠心病及ECG和UCG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心室晚电位(VLP)改变。每组31例。结果VLP的阳性率,冠心病组(45.16%...  相似文献   

9.
对心肌梗塞(MI)并发症与心室晚电位(VLP)的关系进行研究。41例MI分成2组,有并发症组(A组)15例;无并发症组(B组)26例。结果显示:VLP阳性率A组66.7%(10例)显著高于B组30.8%。观察期内死亡5例,全部为有并发症和VLP阳性者。提示MI并发症与VLP有密切关系,MI并发症合并VLP阳性者有发生猝死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0.
对住院的1510例心脏病及972例非心脏病患者进行了体表心室晚电位(VLP)检测,检出VLP阳性率分别为:急性心肌梗塞21/35(60%);陈旧性心肌梗塞18/59(30.5%);冠心病心律失常型62/283(21.9%),心衰型11/105(10.5%);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律失常5/24(20.8%),伴心衰3/27(11.1%);心肌炎伴心律失常11/71(15.5%),伴心衰3/46(6.5%);肺心病伴心律失常3/21(14.3%),伴心衰2/49(4.1%)。急性心肌梗塞阳性率非常显著高于陈旧性心肌梗塞和其他各组心脏病(P<0.01);各组心脏病中伴心律失常者显著高于伴心衰者(P<0.05);非心脏病组VLP阳性率5/972(0.51%),低于各组心脏病。结果提示:VLP阳性率同急性心梗的高危症状及病死率呈正相关,均显著高于陈旧性心梗;VLP阳性率同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心室肌中缓慢不均一传导是其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心功能与VLP无密切关系。此外,对风湿性心脏病中VLP阳性率较高的原因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109例患者进行心室晚电位(VLP)检查结果证明心室晚电位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高,特别在陈旧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发生率更高。证实了心室晚电位在预报冠心病患者中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价值。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本组10...  相似文献   

12.
对28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心室晚电位检查,阳性率为50%,急性心肌梗塞心室晚电位检出率,下壁心肌梗塞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者VLP阳性率为50%,陈旧性心肌梗塞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者VLP阳性率为46%。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晚电位检测与随访调查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100050)黄捷英,顾复生,沈毅,张志晶为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心室晚电位(VLP)检测的临床意义,对1988年4月~1989年2月住院的55例AMI病人进行随访调查。资料与方法15...  相似文献   

14.
梗死前心绞痛对心室晚电位及Ptfv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骏  邓刚  邱建 《广东医学》1999,20(12):927-928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 前心绞痛(PA) 对初次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晚电位(VLP) 及心电图V1 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的影响。方法 将172 名AMI患者分为PA组(AMI前24 h 内发作两次或以上心绞痛者) 及无PA组,比较两组间并发症;于AMI后23±5 d 检测VLP及测量Ptfv1,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PA组心衰、严重心律失常( 室速及室颤) 及心源性病死率低( P< 0-005 及P< 0-05);PA 组Ptfv1 阳性率低( P<0-05);两组间VL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结论 有PA者,Ptfv1 阳性率低,提示心功能较好;虽然有PA者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但VLP阳性率与无PA者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无创伤心功能检测仪分别检测心室晚电位阴性27例,阳性16例冠心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结果显示:VLP阳性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明显低于阴性组,提示VLP阳性或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异常的指标,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永生  郭战宏 《四川医学》1996,17(3):165-166
心室晚电位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西安军工医院(710077)李永生,郭战宏近5年来我院对住院的1510例心脏病患者进行了体表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其中201例阳性,现根据检查结果,探讨VLP与常见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关系。临床资料一、1510例住院心脏病患...  相似文献   

17.
池传福 《铁道医学》1997,25(4):210-211
目的 评估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第1周和第12月检测184例AMI患者(溶栓组78例,非溶栓组106例)的VLP。结果 溶栓组和非溶栓组VLP阳性率第1周分别为17.95%和33.96%(P〈0.05),第12月分别为7.69%和17.92%(P〈0.05)。溶栓组中冠状动脉再通组52例,未再通组26例,VLP阳性率第1周分别为11.54%和3  相似文献   

18.
心室晚电位(VLP)作为冠心病预测是否可能存在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测指标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观察冠心病心室晚电位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我们对17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观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1996年10月~1998年4月我院住院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40例正常青年和21例心室晚电位(VLP)阳性病例以两种频率的带通滤波(25~250Hz和40~250Hz)所获得的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0~250Hz滤波的VLP阳性检出率(85.7%)高于25~250Hz滤波(71.4%),但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以时域法(TDA)检测VLP采用40~250Hz滤波的同时也应观察25~250Hz滤波的检测结果,以提高SAECG对VLP检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方法分别于第1周和第12月检测184例AMI患者(溶栓组78例,非溶栓组106例)的VLP。结果溶栓组和非溶栓组VLP阳性率第1周分别为17.95%和33.96%(P<0.05),第12月分别为7.69%和17.92%(P<0.05)。溶栓组中冠状动脉再通组52例,未再通组26例,VLP阳性率第1周分别为11.54%和30.77%(P<0.05),第12月分别为1.92%和19.23%(P<0.05)。上述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静脉溶栓能降低AMI的VLP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