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医疗是医院的今天 教育是医院的明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医疗、教育与科学,是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根本要素。医疗水平影响医学教育发展,教育科研对提高医疗水平具有推动作用。“医疗是医院的今天,教育是医院的明天”,教育在医院可持续性发展中的重要性已成为人们共识。  相似文献   

2.
<正> 医院的形象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质量形象、服务形象、人才形象、设备形象、环境形象五个部分。医院的形象好比一个完整的人。 医疗技术是医院形象的骨骼,就是说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反映医学发展的医疗技术水平是医院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拉开医院等级的重要指标,一个不着力提高医疗技术,不拥有众多人才的医院,外部形象再完美,也只能是“侏儒症”和“佝偻症”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医院执行力的强弱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医院发展的好坏,还会影响整个医疗行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实施以及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医院执行力的水平成了医院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提升执行力是医院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冯杭平 《当代医学》2008,(18):35-35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要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指导方针,把医德建设提升到医疗卫生工作重要位置.一个医院医德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它的社会声誉,同时也直接影响它的发展."想学医道,先学人道"这是古人的训示,一个医疗团队的医德水平低下,在特色社会主义医疗体系中就失去存在价值.因此,医德培养的提高,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医院创新发展中的根本性任务.  相似文献   

5.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学旺  王怡 《中国医院》2004,8(1):11-13
医疗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社会对医院的要求,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医院是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实行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医院管理工作中必须始终抓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一中心环节,这是医院管理的根本,也是医院各方面工作效果的最终表现,评价医疗服务效果、医院业务技术及科学管理水平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所在医院近 10年来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后,促进各有关科室提高医疗水平的实例,说明先进医疗设备是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条件 .  相似文献   

8.
赵秀清  宋林 《中国病案》2004,5(6):27-27
病案是医院医疗活动信息的集合体,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案质量直接标志着一个医院管理和医疗总体水平,病案是知识的结晶和信息资源,是历史发展与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对医院建设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笔者所在医院为吕梁地区的一所三级乙等大型综合性医院,今年十一月份在全国医院等级评审中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医院要生存,就得向前发展,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必须得提高.只有医、药、护三者统一协调的发展,才能促进医院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那么药学发展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临床药学作为药学发展史上的一门边缘学科,在提高药剂科在医疗工作中作用和地位是不可估量的.它科技含量高,能体现药学专业水平的特点.因此,具有多方面业务技能的临床药师能够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高服务质量.所以,笔者认为发展医院的药学,就应当从临床药学入手.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将笔者所在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学科建设反映医院特色,学科水平反映医院水平。一所医院是否一流,主要看它有没有一批高水平、有特色、体系配套的学科,有没有一支造诣深、声望高、有影响的学术队伍,有没有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学科、人才、水平三者的相互关系可概括为: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平是标志。而学科建设是医院工作的根本和核心,是提升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水平、促进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我院各级领导重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使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史怀泽敬畏生命的理论对于协调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一理论本身的不足和局限,其并不能作为医学伦理学的生命观。但可借鉴、吸取其尊重生命的成份,丰富和完善医学伦理学关爱生命、护卫生命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7.
Helmets for bicyclists--another first for Victor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20.
Guidelines for antiretroviral therapy for HIV infectio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OBJECTIVE: To develop guidelines for health care providers and their HIV-positive patients on the clinical use of antiretroviral agents for HIV infection. OPTIONS: Recommendations published in 1996 by an international panel. OUTCOMES: Improvement in clinical outcomes or in surrogate markers of disease activity. EVIDENCE AND VALUES: The Canadian HIV Trials Network held a workshop on Oct. 19-20, 1996, to develop Canadian guidelines that incorporate information from recent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antiretroviral drugs in HIV infection are provided for initial therapy, continuing therapy, primary infection, vertical transmission, pediatric therapy and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VALIDATION: The guidelines are based on consensus of the participants attending the workshop: Canadian investigators, clinicians and invited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community, government and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hey are subject to review and updating as new information on clinical benefits is published. SPONSORS: The workshop was 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 Centre of the Canadian HIV Trials Network. Unrestricted educational grants were provided by 8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dditional support was provided from the National AIDS Strategy of Health Cana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