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营养状态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9月本院重症医学科(ICU)病房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2),两组均临床接受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营养状态指标,并对比其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IgA、IgM、IgG、CD_4~+、CD_4~+/CD_8~+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gA、IgM、IgG、CD_4~+、CD_4~+/CD_8~+指标较治疗前比较显著上升,且研究组IgA、IgM、IgG、CD_4~+、CD_4~+/CD_8~+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GB、PAB、ALB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GB、PAB、ALB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显著上升,且研究组HGB、PAB、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ICU重症肺炎治疗过程中,有利于促进患者免疫力恢复、营养状态改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减少VAP发生,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外伤昏迷患者治疗中早期肠内营养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外伤昏迷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以接受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以接受针对护理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免疫指标及营养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CD+4、IgG、IgM、ALB及Hb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7d后,观察组CD+4、IgG、IgM、ALB及H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针对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脑外伤昏迷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营养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EN)支持时机.方法:将86例内科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晚期EN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病人经EN达标率、机械通气时间、28 d病死率和营养相关并发症.检测机械通气开始当天和治疗后第10天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免疫球蛋白IgA、IgG,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经EN达标率无显著差异,早期EN组显著缩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P<0.01) ;28 d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晚期EN组病人(P<0.05).机械通气第10天,早期EN组病人ALB、Hb、IgA、TLC明显高于晚期EN组(P<0.01).结论:内科机械通气的病人应尽早给予EN,有利于病人营养状况和预后的改善,并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李哲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7):413-414
目的评价不同营养支持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5例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分别给予肠内营养(EN,10例)、肠外营养(PN,11例)、PN+EN序贯治疗(14例),监测各营养组问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IgA和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对比比较。结果机械通气开始时各营养组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IgA和医疗费用等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在治疗7天后EN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IgA均高于其他组(P〈0.05),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对于COPD机械通气的患者,EN更符合生理状态,更能有效地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提高撤机的成功率,并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病人回顾性分为两组,即常规肠内营养组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组(谷氨酰胺营养组).对两组进行急性生理改变及慢性疾病基础综合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检测患者外伤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IgA、IgG、IgM和T细胞亚群,同时监测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氮平衡(NB)等营养代谢指标.结果两组治疗第7天、第14天IgA,IgG,CD4+,CD8+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第1天逐渐升高(均P<0.01),且谷氨酰胺营养组的上述各指标在外伤后第7、第14天均显著高于常规肠内营养组(均P<0.01).两组治疗第7天、第14天较第1天ALB和TF显著升高(均P<0.01),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1);谷氨酰胺营养组的ALB和TF在治疗第7天、第14天均显著高于常规肠内营养组(均P<0.01).结论谷氨酰胺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蛋白质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7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后24 h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2周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免疫球蛋白(IgA)、氮平衡(N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两组ALB、PA、Hb、IgA、N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中,能加速其机体恢复,促进营养指标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模式对老年脑卒中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脑卒中营养不良伴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Ⅰ(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Ⅱ(给予肠内营养制剂+静脉滴注鱼油脂肪乳)和对照组(给予常规膳食),每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21d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Hb、C反应蛋白(CRP)、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水平。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Ⅱ患者Hb、ALB、IgG、IgA、IgM均优于治疗组Ⅰ和对照组,CRP的改善情况优于治疗组Ⅰ和对照组;治疗组Ⅰ患者IgG、IgA、IgM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患者TLC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只要给予合适的能量供应,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ω-3鱼油脂肪乳可调节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对重型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仅用常规肠内营养混悬液.检测入院时和治疗后第15 d的IgA、IgG、CD4、CD8及CD4/CD8比值,同时监测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氮平衡(NB)等营养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IgA、IgG、CD4、CD8及CD4/CD8比值、ALB和T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第15 d实验组IgA、IgG、CD4、CD8及CD4/CD8比值、ALB和T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重症脑梗死患者的免疫功能、蛋白质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方案联合微创腹腔引流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SAP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均常规采取微创腹腔引流等综合性治疗措施。根据肠内营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治疗)和联合组74例(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方案)。于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比较2组血清营养指标[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血清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IgM]变化,比较2组7 d、30 d病死率及基本康复指标差异。 结果2组7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30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2组血清Alb、PA、Tf、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联合组血清Alb、PA、Tf、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恢复进食时间、引流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方案联合微创腹腔引流治疗SAP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存活率,加快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0.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外营养(PN)支持前后血液营养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8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分为营养组(n=20)和对照组(n=18),营养组于术后24 h内开始营养治疗,对照组不进行营养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10天血液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预后营养指数(PNI)值的变化。结果(1)2组术前和术后第1天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术后第1天2组ALB、PA、TRF、IgA、IgM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IgG、PNI有降低趋势(P>0.05);(3)术后第10天营养组ALB、PA、TRF、IgA、IgG、IgM、PNI均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ALB、PA、TRF、IgA、IgG、IgM、PNI降低更为严重(P<0.05,P<0.01);营养组ALB、PA、TRF、IgA、IgG、IgM、PN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能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促进术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王晓希  阎敏  刘载道  汤萍  刘菊英 《上海医学》2007,30(10):741-743
目的研究黄芪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尽早(48~72h)予改良匀浆膳加黄芪水煎液(相当于生药60g)治疗,对照组予肠内高营养多聚合剂(商品名能全力)治疗,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充,共20d。两组营养治疗前、后均测定IgA、IgG、IgM及T细胞亚群,同时监测空腹血糖(FBG)、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及氮平衡(NB)等营养代谢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IgG、CD4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值分别<0.05、0.01)。对照组治疗前、后IgG、IgM、IgA、CD4、CD8及CD4/CD8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治疗后FBG显著降低(P<0.01),ALB和TF显著升高(P值均<0.01),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1);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FBG、ALB、TF、Hb和NB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黄芪联合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血糖及蛋白质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饲自拟复胃汤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脑科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脑科重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在入院或术后48 h生命体征平稳且无肠内营养禁忌证时均开始鼻饲肠内营养混悬液肠内营养支持,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由胃管注入自拟复胃汤200 mL,疗程为7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7 d中观察2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包括腹胀、便秘、腹泻、消化道出血、呕吐及反流等),并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检测患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将以上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7 d后,中药组营养指标PA、Hb、LYM%及免疫指标IgM、IgG、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复胃汤配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脑科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海帆  谭风波 《海南医学》2011,22(11):14-17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肠内营养)和对照组50例(肠外营养),在术前5 d、1 d和术后1 d、7d测量两组患者体重(B、W)、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  相似文献   

14.
杨垚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58-60,6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对胰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术后营养方式不同分为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术后蛋白、氮平衡、肌酐升高指数、血浆皮质醇、血糖、血浆胰岛素及免疫球蛋白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15 d血红蛋白(Hb)、血浆蛋白(PP)、血清白蛋白(ALB)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3.06、2.82,P〈0.05);氮平衡、肌酐升高指数、血浆皮质醇、血糖、血浆胰岛素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8.19、5.88、5.20、3.41,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15 d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3.70、3.76,P〈0.05)。结论临床观察胰腺癌术后应用肠内全营养素联合生长抑素,可以明显改善胰腺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利于术后患者机体状态的恢复和免疫功能的改善,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5.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各30例。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等氮量(125 kJ.kg-1.d-1)营养支持。手术前1 d、术后1 d和9 d分别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4/CD8,NK,CD8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9 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正常水平,而PN组CD8仍处高水平,其余指标仍处于低水平,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可增强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两组均给予等氮、等热量的TPN十日,治疗组氨基酸中0.5g/kg由谷氨酰胺提供,同时静脉注射乌司他丁一周。检测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0d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A、IgM、CD4、CD8和CD4/CD8。结果 治疗后10d治疗组氮平衡、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A、IgM、CD4、和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1 d,而且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联合使用谷氨酰胺及乌司他丁较单纯营养支持更能有效的改善烧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肠外营养对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的10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肠外营养组50例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肠内营养组50例化疗期间给予肠内营养,化疗开始后第1天开始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持续8天。检测并记录化疗前和化疗后第8天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和NKC活性及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结果:肠外营养组化疗后CD3、CD4、CD8值及NKC活性明显下降,IgA、IgG、IgM值明显升高;肠内营养组化疗后CD3、CD4、CD8水平和NKC活性与化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IgA、IgG、IgM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肠外营养对胃癌病人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肠内营养有明显的细胞免疫增强作用,可有效地纠正胃癌病人化疗后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组(EPN,n=30)和肠外营养组(PN,n=30)。EPN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起肠内给予瑞素(500mL),肠外给予卡文(1440mL);PN组术后第1天起给予卡文(1920mL)。所有患者均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补体C3、C4浓度,并观察记录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EPN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得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术后第8天,EPN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M与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IgA、C3、C4升高明显,接近或超过术前水平;CRP水平明显下降,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可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而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后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IgG、IgA、IgM以及CD4、CD8计数.结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