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yB/Y♂×yw/yw♀非整倍体检测系统检测中国产纤维性透闪石和UICC标准温石棉和青石棉致黑腹果蝇生殖细胞产生非整洁体改变的能力。结果表明三种石棉均有此作用,在30mg/g剂量组时透闪石、温石棉和青石棉的F1X0雄蝇的发生率分别为0.061%,0.127%,0.100%(与对照组相比,P均小于0.01),温石棉和青石棉CL的发生率分别为0.092%(p<0.01)和0.078%(p<0.01),而透闪石只在低剂量组显著升高(0.052%,P<0.0l),致CL能力大于致CG的能力;三种石棉在各浓度时非整倍体的总发生率(F1X0+CG)均显著升高。本文结论与首先采用ZESTE检测系统的Osgood氏结论有所不同,提示石锦纤维只有遗传毒性,为解释石棉致肿瘤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对6种国产口服避孕药和一种美国制造的口服避孕药在黑腹果蝇野生型Oregon K品系中诱发非整倍体的效应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在高剂量(炔诺酮、甲地孕酮和炔雌醇的剂量分别为1500、2500、175ppm,它们分别相当于人每日口服剂量的1.5、2.5、5.0倍)染毒的试验组中,非整倍体的频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的差异。从实验结果来看,口服避孕药主要是引起染色体不分离,并不是使染色体发生断裂而导致染色体丢失,所以很可能主要是损害了细胞分裂机构(纺锤丝、中心拉、着娃粒)而导致染色体在子细胞中的非均等分配。  相似文献   

3.
昆明山海棠诱发果蝇生殖细胞非整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明山海棠诱发果蝇生殖细胞非整倍体的研究汪旭,合正基,刘素清(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650092)以黑腹果蝇OregonK品系评价了云南地方中草药昆明山海棠水抽提物(THH)在动物生殖细胞中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秋水仙素(COL)为本试验的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4.
以细胞遗传学手段探讨了三种有丝分裂抑制剂(秋水仙素,对苯二酚及益康唑)在活体小鼠次级精母细胞中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在所有试验组,秋水仙素(1.5-6mg/kg),益康唑(80-120mg/kg)均显著诱发小鼠次级精母细胞的非整倍体,但前者的效率远比后者为高。对苯二酚(100-120mg/kg)在测试范围内未表现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结果提示哺乳动物性细胞系统对非整倍体诱发剂的评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该系统能够检出一些以同种动物体细胞系统不能检出的非整倍体诱发剂。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建立了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并测定了十名正常健康男子精子X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取少量精液经洗后制片,用二梳苏糖醇和二碘水杨酸锂处理,使精子头部紧密的染色质去凝集,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α-卫星X染色体特异DNA探针作原位杂交;用Cy3-链亲和素检测杂交信号。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检测非整倍体诱发剂,我们应用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法,根据非整倍体诱发剂与染色体断裂诱发的微核形成于不同的细胞周期来评估非整倍体诱发剂,结果表明,(1)非整倍体诱发剂VCR与染色体断裂剂MMC相比,在药物处理后7小时引起微核率显著上升;(2)与对照组相比,VCR处理后5,7h引起微核率显著性升高,以7h的微核出率最高;而MMC处理组在处理后各个时间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本实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很大量的育龄妇女使用口服避孕药来进行节育。但是作为避孕成药的原料药的炔雌醇和炔诺酮对动物的致癌性已经得到肯定。而且早已有学者指出某些避孕药是诱发人类非整倍体的环境因子之一。对某些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整倍体与肿瘤细胞增殖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人胶质瘤细胞系BT325和大鼠胶质瘤细胞系C6单个细胞的增殖能力,应用常规染色体分析方法检测这些细胞系的核型。结果BT325和C6细胞系中具有最强增殖能力的细胞分别占8,0%和13,0%左右,具有中等增殖能力的细胞比例分别占17.0%和27,0%,不具有增殖能力或增殖能力很低的细胞分别占750%和600%。连续细胞克降形成实验发现,只有具有最强增殖能力的细胞能够连续传代。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系都是非整倍体核型,细胞系BT 325的众数范围是47~57,C6的众数范围是32~41,众数范围的细胞比例分别是726%和73.4%。结论单纯从非整倍体出发不可能合理解释肿瘤细胞增殖表型的异质性现象,提示有其它机制参与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ZESTE试验——一种检测非整倍体的新方法王红兵1叶恩赐2审校1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上海2000322上海铁道医学院非整倍体是指一条或多条染色体的丢失或获得,它是引起人类自发流产和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1)。许多疾病是由非整倍体造成(2),如Do...  相似文献   

10.
昆明山海棠水抽提物诱发小鼠骨髓细胞非整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有丝分裂效应、微核及染色体结构畸变分析,综合评估了中药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THH)在小鼠骨髓细胞中的非整倍体诱发能力。结果表明,THH具有类似于秋水仙素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1)导致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指数、C—有丝分裂细胞频率显著升高,有丝分裂后期频率显著下降;(2)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中诱发微核却无染色体断裂效应。提示THH为一种哺乳动物体细胞非整倍体诱发剂。  相似文献   

11.
避孕药醋炔诺酮肟对果蝇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果蝇致畸试验,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和果蝇非整倍体试验对避孕药醋炔诺酮肟进行致畸和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醋炔诺酮肟在浓度分别为5mg/ml和50mg/ml时,不引起果蝇致畸率和伴性隐性致死率升高。但在50mg/ml浓度时可引起果蝇非整倍体频率上升,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及抗着丝粒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CREST染色)两种技术检测了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发微核的着丝粒信号比例,从而判断GMA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结果表明,GMA诱发的微核约40.9-57.5%为FISH阳性,说明基具有一定的非整倍体毒性,但CREST阳性仅为17.0-24.1%,说明其对着丝粒蛋白有较强的损害作用。同时,染色体中期相分析表明,GMA  相似文献   

13.
有丝分裂抑制剂昆明山海棠对人类生殖细胞的成熟有强烈的抑制效应,对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进程亦具明显阻滞作用。我们以小鼠次级精母细胞评估了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溶物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以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评价了中草药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Level) Hutch,THH]在小鼠骨髓细胞中的特异染色体不分离效应.方法:以受试物THH腹腔注射昆明种雄性小白鼠,24 h后取骨髓细胞常规制片,以bio-16-dUTP标记的8号染色体特异性着丝粒重复顺序探针进行FISH,并以streptavidine-Cy3与杂交信号结合.荧光显微镜下分析受试物处理动物后骨髓细胞8号染色体分离情况.结果:在3个受试剂量中,THH具有与阳性对照秋水仙素类似的作用趋势,其所诱发的8号染色体不分离频率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结论:本研究证实了THH为小鼠骨髓细胞8号染色体异常分离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5.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AgNoRs计数对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非整倍体和核仁组成区资料分析。瘤细胞的DNA指数为0.95~1.48,均值为1.21±0.12,非整倍体率为75.0%(30/40),以超二倍体为主,%S和PI值分别为18.3%和30.6%。AgNoRs计数为2.58~8.14/核,均值为5.54±0.55。AgNoRs计数与%S有关,而与DNA指数无关。上述分析可提供进一步对何杰金瘤细胞异质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直接用培养人淋巴细胞微核测试系统,采取控制化学品处理培养细胞和恢复时间,对已知非整倍体诱变剂长春新碱进行微核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在设定的微核检测程序中,阴性对照和断裂剂丝裂霉素C未诱发微核率的显著增加(P〉0.05)而VBL却引起MNF显著增加(P〈0.01)。结果揭示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试法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人类化学品非整倍体诱变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非整倍体毒剂和染色体断裂剂诱导的各种微核形态类别的差异 ,探讨以微核形态指标区分两类诱变剂的可能性。方法 :对 6种标准诱变剂 (非整倍体毒剂 :秋水仙碱 ,长春新碱 ;染色体断裂剂 :环磷酰胺 ,丝裂霉素C ,乙基磺酸甲酯 ,γ射线 )诱导的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 ,进行形态学分类分析。结果 :①非整倍体毒剂诱导的环形微核率显著高于染色体断裂剂 (分别为 33 8± 2 8,17 4± 8 3;P =0 .0 0 3) ,而圆形微核率显著低于后者 (分别为 5 1 6± 6 5 ,72 3± 9 1;P <0 .0 0 0 1) ,肾形微核率有高于染色体断裂剂诱导的微核的趋势 ,但差别无显著性 (分别为 14 6± 6 7,10 2± 6 3,P =0 .0 7) ;两类诱变剂诱导的 3种类别的微核 95 %可信区间差异很大 ,其中圆形微核率和环形微核率完全分离 ;②得到通过微核形态区分两类诱变剂的判别方程。结论 :微核的圆形、环形和肾形的发生率可用于区分非整倍体毒剂与染色体断裂剂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应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性连锁隐性致死(Sex Linked Recessive Lethal,SLRL)试验检测了氯化汞(HgCl_2)对雄性果蝇生殖细胞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1—2d龄的Oregon-K雄蝇用0.1%HgCl_2喂饲染毒24h后,其子2代的突变率为0.9%。0.2%HgCl_2喂饲染毒的突变率为1.38%。高、低剂量组的突变率均超过自然突变率(0.26%)2倍余,并呈剂量一效应关系,用Kastenbaum-Bowmon(KB)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突变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说明氯化汞可诱发雄性果蝇生殖细胞染色体基因发生突变,即具有致突变作用。但氯化汞对果蝇生殖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精母细胞、精细胞、成熟精子)所致突变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迄今,氟化物在体内、外的遗传毒性生物测试系统中所得的结果不尽一致,仍存在争论。本实验进行了氟化钠的果蝇伴性隐性致死交变研究,成年OK品系雄蝇被饲予含72、144和288PPNaF(分别相当于1/8、1/4和1/2LC50)的2%蔗糖液,连续48小时。结果表明288PPNaF组的总致死率达0.59%,与溶剂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各浓度组间也有肯定的剂量一效应关系。上述观察结果提示NaF为一弱致突变物,对人类生殖细胞可能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作用,因此,必须作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氟化物的此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