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带单瓣牛心包补片在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单瓣牛心包补片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中对右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带单瓣牛心包补片修补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内缺损25例。肺动脉平均压65~98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0.87~0.95。结果术后患者肺动脉平均压30~47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0.95~0.98,心功能Ⅰ级18例,Ⅱ级7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带单瓣牛心包补片的应用能有效预防右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PGE1和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总结29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后临床资料,17例应用PGE1,12例应用西地那非。检测用药前后肺动脉压力、体循环压力、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吸入氧浓度的变化。结果:用药前后肺动脉压力、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方面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药物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肺动脉压力。但PGE1在降低肺动脉压力的同时,对体循环影响较大。另外,西地那非为口服剂型,使用更方便。因此,西地那非可作为治疗先心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3.
胡丹兰  刘姗 《中国妇幼保健》2022,(23):4398-4401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米力农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儿内皮素-1(ET-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浙江衢化医院心内科接治的100例CHD合并PAH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及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体动脉压(mSAP)、肺循环阻力(PVR)及体循环阻力(SVR)]和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清指标[ET-1、VCA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CAM-1、PaCO2、PVR及mPAP均较治疗前降低,ET-1、SaO2及PaO...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慢性重型肝炎患者76例,对照组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能很好耐受。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安全,确能改善肝功能,提高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患者可以耐受,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综合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何洲  彭升 《现代保健》2010,(16):1-3
目的探讨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治疗中,西地那非的应用剂量及临床效果。方法入选WHO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CHD—PAH)患儿,随机分为基本剂量组(A组,n=14)、加大剂量组(B组,n=14),采用随机非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西地那非治疗前后参数比较,A组和B组患儿的右心功能收缩末期内径(RVSD,cm)及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mmHg)、平均肺动脉压(mPAP,mm—H异)均有所改善,而与A组比较,B组的右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更为明显,(P〈0.05),总体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大剂量的西地那非药物治疗先心肺动脉高压患儿效果更佳,且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杨结兰 《智慧健康》2022,(15):82-84
目的 分析研究阿奇霉素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动脉高压病患,对其随机划分成2组:研究组(n=20)与参照组(n=20)。其中,参照组选择辛伐他汀治疗,给予研究组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表明研究组的血氧饱和度指标、血氧分压指标、6min步行试验距离、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残气量(RV)指标、肺总量(TLC)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CRP)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指标水平未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SaO2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两组均降低,观察组变化更为突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及多巴胺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和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心率、心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分别为(4.30±1.00)d和(9.10±1.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中,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内径、右心室前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酚妥拉明及多巴胺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治疗及硝苯地平口服,一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静脉点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高压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但前列地尔注射液组能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常规治疗及硝苯地平口服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静脉点滴,能显著降低患者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入院后即给予鼻导管间断吸氧,给予呋塞米5~20 mg/次,3次/d;多巴胺3~5μg/(kg·min);前列地尔2~5 ng/(kg·min);对症治疗心力衰竭(心衰)、肺炎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两组均治疗15 d后进行手术。记录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手术时间、住ICU时间。两组分别于入院、治疗15 d、术后10 d用心导管测定动脉压、体循环压、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肺动脉压/主动脉压,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桡动脉血氧饱和度。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15 d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动脉压、体循环压、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肺动脉压/主动脉压分别为(53.09±10.37)、(80.31±4.08)mm Hg(1 mm Hg=0.133 k Pa)、(925.3±120.3)、(1 431.3±337.7)dyn·s/cm5、(0.68±0.17)、(57.03±8.93)、(77.46±5.52)mm Hg、(944.28±228.9)、(1 350.6±270.4)dyn·s/cm5、(0.70±0.25),均较入院时的(63.54±7.09)、(82.50±4.06)mm Hg、(1 053.1±166.3)、(1 493.4±300.7)dyn·s/cm5、(0.76±0.19)、(60.97±5.90)、(80.73±4.01)mm Hg、(1 046.6±203.1)、(1 479.6±304.6)dyn·s/cm5、(0.73±0.21)降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为(0.96±0.03),较入院时的(0.90±0.0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0 d,观察组与对照组动脉压、肺循环阻力、肺动脉压/主动脉压分别为(48.75±8.32)mm Hg、(735.6±104.8)dyn·s/cm5、(0.64±0.20)、(51.95±6.68)mm Hg、(770.5±148.8)dyn·s/cm5、(0.64±0.20),均较入院时降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为(0.97±0.02),较入院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5 d时,观察组动脉压、肺循环阻力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可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脑病患者随机分成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的观察指标有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神志恢复清醒时间(T)。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 对小儿重症肺炎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为临床使用PGE1 辅佐治疗重症肺炎、防治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40例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经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肺动脉高压而无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可引起肺动脉高压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 观察组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微注泵持续静脉缓慢注射PGE1 50ng/kg·min, 治疗3d; 对照组只进行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 为51 .42±11. 36mmHg, 治疗3d后为23 .68±5. 42mmHg, 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 .86, P<0 .01); 对照组治疗前的PASP为49. 36±12 .75mmHg, 治疗3d后为46. 15±9 .36mmHg, 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t=1 24, P>0 05); 两组病例治疗前PASP无显著性差异(t=1 .16, P>0 .05), 而治疗3d后则有显著性差异(t=2 .73, P<0. 01)。结论: PGE1 可有效降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的肺动脉高压, 有助于减轻右心负荷, 提高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邢红雨 《中国校医》2019,33(9):677-679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贯序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气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行纳洛酮联合贯序无创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情况、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呼气高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及用力肺活量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贯序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利于促进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方法 选择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2例.动脉血氧饱和度0.84一0.94,左向右分流20例,双向分流10例,无分流2例.测肺动脉压65~120(82±14) mm Hg(1 mm Hg=0.133 kPa).所有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手术,术前给予吸氧、西地那非等治疗,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及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等手段,术后常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结果 32例手术顺利,术后肺动脉压下降20~40 mm Hg.30例治愈出院,2例术后早期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病死率为6.25%(2/32).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后再行手术根治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PAH)后雌激素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为PAH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探讨雌激素发生变化的机制.方法 以右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压力为标准,选取36例肺动脉压力正常和108例合并PAH的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PAH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和卵泡刺激素(FSH)含量.结果 PAH组雌二醇、孕酮、泌乳素、F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种性激素的含量变化与左向右分流水平无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以及肺动脉压力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0.531和0.518.FSH与泌乳素和雌二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P=0.012)和0.759(P=0.000).结论 在CHD患者中,雌二醇含量随患者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升高,表明雌激素对肺动脉压力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引起雌激素升高的调节靶点位于垂体或下丘脑而非性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针对性的治疗,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相应的对症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3.5%,PaO2(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等治疗后的血气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论系统、全面的积极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强化其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将124例煤工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64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抗生素、吸氧、平喘、祛痰、调节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川芎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共治疗40d,治疗前后进行6min步行试验及检测肺动脉压力。结果:与同组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40d后比较,川芎嗪治疗组治疗40d后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延长(P〈0.05),肺动脉压力均明显降低(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是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继发于COPD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动脉压(PASP)、血气分析及住院日的影响。方法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LMWH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控制感染、氧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LMWH皮下注射10d。检测患者入院及住院11d时PASP、血气分析结果,记录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的住院日。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PASP明显降低(u=3.37,P<0.01)、PaO2明显增加(u=2.60,P<0.01),其PaCO2、住院日明显下降,统计学数值分别为(u=2.12,P<0.05)、(u=8.53,P<0.01)。2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MWH对继发于COPD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PASP、血气分析,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平阳医院接诊的6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NIPP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变化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均高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 O2)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气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利于提升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PAH)后雌激素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为PAH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探讨雌激素发生变化的机制。方法以右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压力为标准,选取36例肺动脉压力正常和108例合并PAH的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PAH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和卵泡刺激素(PSH)含量。结果PAH组雌二醇、孕酮、泌乳素、F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种性激素的含量变化与左向右分流水平无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以及肺动脉压力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0.531和0.518。FSH与泌乳素和雌二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P=0.012)和0.759(P=0.000)。结论在CHD患者中,雌二醇含量随患者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升高,表明雌激素对肺动脉压力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引起雌激素升高的调节靶点位于垂体或下丘脑而非性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