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性疾病,起病急,其心电图、心肌酶有时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易误诊而进行溶栓治疗,导致不良后果,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在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程中可出现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中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更为罕见,现就我科成功治疗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双向性心动室性过速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如何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心力衰竭型8例(占40%),心律失常型9例(占45%),酷似急性心肌梗死1例(占5%),心源性休克型2例(占10%);1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其中有4例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李东明 《现代保健》2009,(32):78-79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对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大剂量糖皮质激素、IVIG、FDP综合治疗。结果本组43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儿经治疗后,24例痊愈,17例好转,2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4.7%。心脏增大15例病愈后恢复正常,15例遗留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结论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大剂量糖皮质激素、IVIG、FDP综合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田春霞 《现代保健》2010,(12):42-43
目的通过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因病毒侵犯部位、范围不同,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遗留心律失常或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仍以综合治疗为主,急性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发展迅速,在诊断中应注意对临床资料的评估,及时准确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超声心动图表现、心肌酶变化及肌钙蛋白、冠状动脉检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 8例患者心电图均出现明显ST-T改变,ST段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弓背抬高,超声心动图均有室壁运动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正常.经治疗后,心电图、心肌酶及超声参数等恢复较快,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症状重,多合并严重并发症,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RT)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预测猝死的价值。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0月大连市儿童医院住院4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40例对照儿均接受24hholter检查,分别计算HRT的初始值(TO)、HRT的斜率(TS)、动态心率震荡(TD),并进行TO、TS、TD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与健康对照儿HRT间存在显著差异,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组中TO明显高于对照组中TO(P<0.025),TS明显低于对照组中TS(P<0.001)。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窦性心率震荡明显减弱。可凭借TO、TS、TD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危险度分层,但它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有待于大样本长期随访来证实。  相似文献   

7.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省立医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0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好发以学龄期为主,临床表现以心悸、胸闷、发热和心律失常最常见。检测血肌钙蛋白阳性率83.3%(50/60);血柯萨奇病毒抗体Ig M阳性率41.5%(22/53)。经治疗,痊愈68例(97.1%),死亡2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重症可致死亡,轻症者以感染后出现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为主而就诊。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肌钙蛋检测可做出诊断。重症心肌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者预后不佳,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猛,可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心源性休克,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有一定难度,诊治不及时,病死率极高,现将笔者2002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例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禹春华 《中国保健》2009,(20):904-904
心肌炎是常见病,是由各种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变态反应等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临床上以病毒性心肌炎较为多见,轻者无症状表现,重者会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甚至猝死。有效的护理对于保证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笔者对40例心肌炎患者进行了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342例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各分两组,治疗组202例,在常规治疗(极化液、抗心律失常药等)的基础上加用自己研制的参芪健心冲剂治疗;对照组140例,单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胺碘酮)与对照组(胺碘酮).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每搏...  相似文献   

12.
肖谋东 《现代保健》2011,(18):51-52
目的探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3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发AMI患者与48例单纯AMI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在室性早搏及传导阻滞方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较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均P〈0.05;在并发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方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P〈0.05;两组患者在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突发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时,应高度重视伴发AMI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20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应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心房内径(45±5)mm、E/A(0.99±0.32)、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心电图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患者心房颤动症状均显著改善,仅1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症状,2例患者发生晕厥症状,无一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症状,且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得到有效控制;对照组患者中,3例发生心力衰竭症状,6例患者发生晕厥症状,1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观察对象室间隔/左室后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A和左室内径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深化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巩固临床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心电图检查指标的及时恢复,因此,应在积极控制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方案和临床进展。方法选取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6例,分析常规药物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方案和临床价值。结果经常规药物联用β受体阻滞剂,临床治愈率达91.30%(42/46),联用美托洛尔后3例出现头晕症状,2例心律失常,在对症处理后治疗进程恢复正常。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控制病情后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最大化的抑制心肌重塑和心衰恶化,改善心衰症状,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模式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并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将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CPAP组(n=40)。对照组应用常规吸氧和利尿、扩血管及强心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CPA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及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分别抽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法(ECLIA)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CPAP组治疗后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的幅度更大,氧动力学指标(DO2、VO2、PaO2)明显增高(P〈0.05),CVP和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P〈0.05);②两组患者在7天死亡率上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CPAP通气可明显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改善氧动力学指标、降低气管插管率、改善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对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此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取抽签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96例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开展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放弃治疗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较于对照组同等数据明显较高,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40/48),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②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相比较于对照组改善情况较为显著,观察组心率、呼吸、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对数据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较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资料共86例,均为本院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价监测结果及应用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56%,60.47%,P<0.05);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室早二、三联律、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房早成对、短阵室上速等检出率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治中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更加详细的提供患者心律失常的变化,如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的病因与高危心电图表现。方法分析48例在入院时或入院后至少发生1次心源性晕厥患者的病因及其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护心电图形。结果48例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最常见的基本病因为急性冠心病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其次为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及其他病因;低钾血症是最常见的诱因;最常见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类型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其高危心电图表现:继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异常J波;复杂性室性早搏;急性心肌梗死伴ST-T电交替,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伴墓碑样ST段抬高;扩张型心肌病伴进展性QRS波群低电压。上述各种病因心源性晕厥者有各自不同的临床及心电学特征。结论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晕厥存在多种病因及高危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20.
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给予硝普钠他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方面均优于治疗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硝普钠较硝酸甘油更有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