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测定与对照组比,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显著降低(P<0.01),CDS显著升高(P<0.01),IL-2活性显著下降(P<0.01),sIL-2R明显增高(P<0.01)。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霞  梁敏坚  罗敏琪  陈忠城 《广东医学》2002,23(11):1157-115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对照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2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均<0.01),且患病期其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和P<0.01),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IL-2和IL-6瓣高低与其性别、病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家族史有关(P均<0.01),但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其患病期细胞因子水平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 6 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 6 (IL - 6 )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CD3 、CD4、CD8、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IL- 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治疗后Ⅰ型患者CD3 、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 (P <0 .0 1) ;Ⅱ型患者CD3 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而两型患者CD8、IL - 6水平均显著下降 (P <0 .0 1)。治疗后比较 ,Ⅰ型患者CD3 、CD4、CD4/CD8比值显著高于Ⅱ型患者 ,CD8显著低于Ⅱ型患者 (P <0 .0 5 )。结论 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门脉高压症患者脾脏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仕和  仇登波等 《湖南医学》2001,18(1):1-4,F004
目的:研究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切脾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正常人和巨脾患者巨脾切脾前后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及 tuftsin水平的变化;脾外伤者正常碑脏组织和门脉高压症患者巨脾组织的单位面积CD4+,CD8+,CD20+细胞数(SABC法)和I,III型胶原(间皎免疫荧光法)含量。结果:(巨啤患者的I,III型胶原较正常脾组织显著增生(P<0.01),以后者为基且巨脾组织中CD4+,CD4+/CD8+,CD20+细胞均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增加(P<0.01)。(2)巨脾患者外周血tuftsin水平,CD3+,CD4+,CD4+/CD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切脾后tuftsin水平无改变,但切脾后两周外周血CD3+,CD4+,CD4+/CD8+有轻度恢复,术后3个月与术后2周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全脾切除能使患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故作者主张切除。  相似文献   

5.
骆俊明  林晨萍  陈松德  季峰 《浙江医学》2001,23(8):455-456,45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6及IL-8水平含量,应用MTT法检测血清IL-2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肝硬化B级和C级患者IL-2,CD8^ T淋巴细胞,CD4^ /CD8^ 及C级IL-8,CD4^ 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0.05),肝硬化B级患者IL-2,IL-6及IL-8高于A级患者,C级患者高于B级患者(P<0.01和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及低,下,肝功能损伤程度可能与血清IL-2,IL-6IL-8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发性癫痫患儿的免疫功能及胸腺肽佐治的临床疗效。方法:IL-2、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ELISA及APAAP。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64例患儿分为二组,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为治疗组1及抗癫痫药物加胸腺肽治疗为治疗组2。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IgA、CD3、CD4、CD4/CD8及IL-2活性明显降低;而SIL-2R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胸腺肽佐治癫痫患儿的治疗组2与对照组比较,IgA、CD3、CD4、CD4/CD8及IL-2活性明显升高,而SIL-2R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且胸腺肽佐治癫痫患儿的治疗有效率85.3%明显高于治疗组1的治疗有效率53.4%(P<0.01)。结论:癫痫患儿免疫功能缺陷及紊乱,抗癫痫药物对患儿免疫功能没有明显影响,胸腺肽辅助治疗有助于患儿病情康复及免疫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27例肝癌(HCC)、17例肝硬化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作了表型分析(CD3、CD4、CD8、CD16、CD25、CD56、Trδ)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和IL-6检测,并按Child分级对HCC病人作了分级比较。结果表明:肝癌和肝硬化组外周血CD3、CD4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HCCChildB级组T细胞下降比A组更显著;IL-6和TNF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初步认为:CD3、CD4阳性率下降及CD4/CD8比例倒置能较客观反应HCC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水平与其肝功能状况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腹腔镜组和单孔腹腔镜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5 d 测定 WBC、血清 IL -6、IL -8、CRP、IgG、IgA、IgM、CD4+、CD8+及 CD4+/CD8+比值,并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 WBC、IL -6、IL -8、CRP 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 <0.05),术后第1天的 IgG、IgA、IgM、CD4+、CD8+及 CD4+/CD8+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 <0.05),术后第3天,WBC、IL -6、IL -8、CRP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至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的 IgG、IgA、IgM、CD4+、CD8+及 CD4+/CD8+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患者术后机体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单孔腹腔镜具有快速康复、切口美观、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囊虫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APAAP法,血清IL-2、sIL-2R测定采用ELISA法,IL-6和IL-8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囊虫患儿CD3^ 、CD4^ 和CD4^ /CD8^ 比值及血清IL-2水平明显降低(P<0.01);sIL-2R、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脑囊虫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可为患儿免疫疗法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拉米夫定,干扰素α-2b,黄芪注射液三联叠加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8例慢乙肝患者用上述3种单药和三联叠加疗法分组治疗,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IL-1α和IL-6,TNF-α和内毒素的含量及活性变化。结果:三联叠加疗法可使CD3^ ,CD4^ ,CD8^ ,CD16^ (NK细胞)和IL-2分泌细胞均非常显著增加(P<0.01);使IL-1α水平非常或高(P<0.01),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使内毒素和TNF-α水平非常显著降低(P<0.01)。而拉米夫定,干扰α-2b,黄芪注射液单用上述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弱于三联叠加疗法,且不尽一致。结论:三联叠加疗法可提高慢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且优于其中任何单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配到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每组均为50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5 d 抽取外周血,分别测定并比较患者的 CRP、IL -6、CD3+、CD4+、CD4+/CD8+水平。结果术前1 d 两组患者的 CRP、IL -6、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3、5 d 开腹组血清 CRP、IL -6水平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 患者 CD3+、CD4+、CD4+/CD8+均有所下降,但开腹组下降幅度大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5 d 患者 CD3+、CD4+、CD4+/CD8+均有所上升,但腹腔镜组上升幅度大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开腹手术方式小,且恢复快,在免疫功能保护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干扰素(IFN)-γ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其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8例AA患者[初治11例,复治17例;急性AA(AAA)7例,慢性AA(CAA)21例]和15例正常对照组T淋巴细胞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7、IFN-γ水平。结果(1)AA患者外周血IL-17、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初治组高于复治组(P<0.05),复治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水平AAA高于CAA(P<0.05),IL-17水平AAA与C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A患者外周血CD4+、CD4+/CD8+、NK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的比例显著增高(P<0.05),AAA与CAA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4+、CD4+/CD8+、IL-17与IFN-γ与血象呈负相关关系(P<0.05),CD8+与血象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A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免疫异常,可能与疾病状态有关,多种因素参与AA的发病机制。联合检测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可能有助于评估AA病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制作实验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动物模型来探讨IBD的发病机制并观察中药灌肠治疗后对其T淋巴细胞及其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方法制作动物模型(30只)后分为3组:I组(中药组10只),Ⅱ组(柳氮磺胺嘧啶即SASP组10只),Ⅲ组(模型对照组10只),应用细胞分子学方法检测LTR,IL-2,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及其粘附分子CD4^ CD118^ ,CD4^ CD18^ ,CD8^ CD11a^ ,CD8^ CD18^ 表达的变化。结果 Ⅲ组LTR,IL-2,CD8,CD8^ CD11^ ,CD8^ CD18较正常组低(P<0.01),CD4^ ,CD4^ CD11a^ ,CD4^ CD18无明显变化(P>0.05)。经治疗,I组,Ⅱ组能有效提高功能低下的LTR,IL-2,CD^ ,CD11a^ ,CD8^ ,CD18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I组疗效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BD发病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中药灌肠能有效地提高功能低下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素Ⅱ受体(sIL-2R)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间接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①CRF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与Scr、GFR无相关性;②血清sIL-2R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与Scr呈显著正相关,GFR是显著负相关。结论:CRF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的病理改变,免疫调节剂的使用可能有助于延缓CRF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肺癌患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检测55例肺癌患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与15例肺良性肿瘤患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1)肺癌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 recepfor rosette,RR),CD3+,CD4+,CD8+,CD4+/CD8+比值低于正常人(P<0.05),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1CR)依次高于肺良性肿瘤组,正常人(P<0.05),(2)Ⅲa,Ⅲb期肺癌,RBC-1CR高于正常人(P<0.01),I,II期病人CD3+,CD4+,CD8+低于正常人(P<0.01),RBC-1CR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肺癌患RBC免疫和T细胞亚群的测定,对肺癌的诊断,治疗及病情预后估计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躁狂症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情况。方法: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检测32例躁狂症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的外赂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前患者组外周血的CD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的CD4、CD8及CD4/CD8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躁狂症患者外周血的CD3、CD4、CD8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躁狂症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尿液BLCA-4及IL-8水平与膀胱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确定其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原理分别检测膀胱癌组患者、正常对照组和高危性膀胱癌人群中术前尿液中BLCA-4和IL-8水平,分析研究他们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实验测得BLCA-4水平的Cutoff值为14.0 A/μg.protein,正常对照组尿中BLCA-4含量为2.7±5.8 A /μg.Pro-tein;高危性膀胱癌组BLCA-4含量为9.1±18.7 A /μg.protein,均低于实验的Cut-off值,但高危性膀胱癌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膀胱癌组患者尿中BLCA-4含量为45.3±69.2 A /μg.prote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危性膀胱癌组(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术前尿液中IL-8水平在高危性膀胱癌组和膀胱癌组均显著性上升,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1, P<0.001。膀胱癌组患者术前尿液中BLCA-4和IL-8水平均与年龄、性别、肿瘤单发还是多发,初发还是复发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均>0.05),而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和分级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术前尿液BLCA-4及IL-8水平可能成为膀胱癌肿瘤诊断标志物,为临床早期诊断和病理特征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理基础、内分泌改变与免疫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测定了66例成人功血患者(分有排卵组30例和无排卵组36例)的血浆FSH、LH、PRL、E2、T,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3、CD4、CD8、CD20。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示:有排卵组FSH和E2水平较低(P<0.05),PRL水平较高(P<0.01),CD4和CD4/CD8降低(P<0.01),CD8升高(P<0.01);无排卵组LH、PRL、E2、T均较对照组高(P<0.01),CD3、CD4、及CD4/CD8均较低,CD20则呈现升高(P<0.05)。提示:成人功血的病理过程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黄连解毒汤对实热证大鼠T细胞亚群和IL-2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实热证大鼠T细胞亚群和IL-2活性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测定T细胞亚群,用生物学活性检测法测定IL-2活性。结果:造模对照组CD4^-、CD4^ /CD8^ 比值及IL-2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CD8^ 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CD4^ 、CD4^ /CD8^ 比值及IL-2活性明显高于造模对照组,而CD8^ 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P<0.01)。造模治疗组CD4^ 、CD8^ 、CD4^ /CD8^ 比值及IL-2活性与正常组无显差异(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提高T细胞亚群和IL-2活性是其治疗实热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隙白细胞去除法治疗红斑狼疮免疫学改变。方法:15例患儿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用间隙性白细胞去除法治疗,每次100-200ml,每周1-2次,平均3-4次后病情即趋于稳定,病情稳定后改1-2次/月,同时留取去白细胞处理前后的静脉血进行细胞免疫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比较,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I级循环免疫复合物采用补体致敏酵母菌凝集试验;Ⅱ级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采用未经补体调理的酵母菌凝集法。结果:CD3、CD4、CD4/CD8治疗后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统计学意义(P<0.01);而CD8治疗后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级和Ⅱ级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间隙白细胞去除法治疗红斑狼疮,有良好的效果,且具有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