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几位研究者利用眼震电图(ENG)证明贝尔氏面瘫病人存在前庭异常。Philipzoon(1962)和Jonkees等(1964)率先提出贝尔氏面瘫病人的自发性眼震和温度反应减退与面神经乳突段血管紊乱有关,因此段血管紊乱有干扰水平半规管的血液供应。但前庭功能异常与面神经功能恢复无关。Adour等(1973)发现面瘫病人的对侧前庭反应减退(RVR)现象,因而反对上述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的提法。嗣后的许多报告发现,前庭反应减退均见于病  相似文献   

2.
双侧 Bell 氏面瘫同时发生者少见,作者4年中从570例诊断为 Bell 氏面瘫(BP)的患者中, 仅发现2例(0.35%),均伴发单纯疱疹性口龈炎。临床表现相同,起病急,在口唇、龈粘膜有水疱疹,几天后出现单侧 BP,继而成双侧性,以面具脸为其特征。例1伴听神经损害,例2伴外展神经损害。作者认为 BP 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神经变性,可以单独累及面神经或为全身多发神经病变。曾有人根据 EMG 检查发现 BP 病人对侧面神经存在亚临床改变。虽有不少学者未能发现 BP  相似文献   

3.
作者们在给Bell氏面瘫病人作面神经颞骨内全程面神经管手术的同时作了面神经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测量的研究,发现面神经骨管最狭窄的部位是内耳道底面神经骨管入口处,作者们称之为内耳道孔(meatal foramen)。〔请参阅本刊6(3):192,文摘号273,1982〕在此孔的内耳道一侧的面神经直径为1~1.2mm,而耳道孔骨峡部的直径平均只0.68mm,故面神经势必是被挤压着进入该孔的。在内耳道和膝状神经节之间的迷路段面神经,缺乏神经外膜和神经外周组织,神经内膜和蛛网膜组织也很少,故在神经受牵张或受挤压时,此处神经容易受损害。Lang(1981)和Ge&Spector(1981)也都从解剖学观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6 3岁。因左侧口角歪斜 ,闭眼不能 6年 ,右侧口角歪斜 2个月于 1998年 12月 10日入院。入院前6年受凉后早晨起床发现左侧面麻木 ,左眼睑闭合不全 ,口角向右侧歪斜 ,按“感冒”治疗。入院前 2个月受凉后出现右侧颜面麻木 ,右眼睑闭合不全 ,饮水时口角漏水。在当地间断治疗 ,效果不佳 ,来我院治疗。既往无耳流脓、耳痛及听力下降 ,无耳鸣、头痛等。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较好。面部呆板无表情 ,双侧额纹消失 ,不能蹙额。右眼睑闭合时有 2 mm间隙 ,左眼睑闭合时有3mm间隙 ,内侧明显。不能鼓腮 ,双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向左歪斜。耳廓无畸形 …  相似文献   

5.
Bell氏面瘫病人面神经传导障碍的过程尚不清楚,但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与该过程有关。Bell氏面瘫病人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在用外周神经P_1L碱性蛋白质作为抗原时出现阳性;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而活  相似文献   

6.
双侧同时患 Bell氏面瘫临床较为少见 ,我科曾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男 ,2 6岁。因双侧面部麻木 ,讲话不清 4天 ,于 2 0 0 0年7月 2 4日入院。自述入院前 4日晚曾有电扇下乘凉一夜 ,次日清晨双侧面部麻木 ,进食嵌塞 ,饮水时两侧口角漏水。既往史 :无耳内流脓、耳鸣 ,无听力下降 ,无头痛头晕 ,无头部外伤 ,无高血压病史。入院后查体 ;一般情况好 ,霍氏曼氏症 (- )、克尼格氏症 (- )、巴彬基氏症 (- ) ,血压 13.5 / 10 .4 k Pa,双侧额纹消失 ,不能蹙额 ,面部无表情 ,双眼不能闭拢 ,用力闭眼时 ,双侧眼球转向外上方。不能露齿、鼓腮 ,鼻唇…  相似文献   

7.
8.
在医学领域,通常的惯例是谁最早发现一个解剖结构,或一种疾病,这个解剖结构或疾病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些“人名名词”不仅简明,容易记忆,还是对发现这些结构和疾病的先驱者的尊重和怀念。在耳鼻咽喉科界,贝尔氏面瘫(特发性而瘫)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1820年,英国伦敦的Sir Charles Bell(1774~1842)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有  相似文献   

9.
在医学领域,通常的惯例是谁最早发现一个解剖结构,或一种疾病,这个解剖结构或疾病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些“人名名词”不仅简明,容易记忆,还是对发现这些结构和疾病的先驱者的尊重和怀念。在耳鼻咽喉科界,贝尔氏面瘫(特发性面瘫)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1820年,英国伦敦的Sir Charles Bell(1774~1842)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有关面瘫的论文,从此,人们都认为,Bell最早介绍了特发性面瘫,这种面瘫也就被称为贝尔氏面瘫。  相似文献   

10.
对连续30例急性单侧外周性面瘫病人观察三叉神经功能。于起病后5周内进行电生理学检查,三叉诱发电位(TEP)检查发现47%的病人有三叉神经功能障碍,60%的病人电刺激引起瞬目反射(BR)结果表明有三叉神经病变,其中6例有脑干受累表现,2例TEP不正常,BR正常。25例所作ABR检查者中7例异常,只有3例TEP、BR和ABR均异常。作者从而认  相似文献   

11.
Bell氏麻痹(BP)在临床上常见,年发病率为13~23/10万人口;但双侧麻痹的罕见,综观各家报道,不过占全部BP患者的1%左右。本文报告4例双侧BP患者,男1女3,年龄4~18岁。例1的右侧面肌麻痹较左侧严重;例2正好相反。但2例均于起病时就发现双侧面肌力弱,且总的恢复时间两侧相同。例3先发生右侧面肌麻痹,且其持续时间较长;左侧麻痹系后出现但却先于右侧恢复。例4起初有左侧面肌麻痹,在出现右侧麻痹时左侧麻痹已消失。4例中3例在BP起病前有病毒性或拟诊病毒性疾病,均无糖尿病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或临床证据。全部患者均接受强的松治疗,病情都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导1964—1974 10年间100例Bell氏麻痹行面神经减压术的结果。术前作耳科、神经科、电测听、言语识别率、眼震电图、颞骨X线摄片等项检查,并通过电味觉试验、阻抗测听及溢泪试验定位。氏提出:如麻痹系渐进性,曾有面肌痉挛或抽搐,应作碘苯酯(Pantopaque)脊髓造影以检查后颅窝及内耳道。在确立Bell氏麻痹诊断前必须除外破伤风、恶性外耳炎及X-组织细胞病。氏提出:行面神  相似文献   

13.
不少特发性面瘫伴发前庭症状。为了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观察25例单侧面瘫,在发病6个月内定期作眼震电图,观察自发性、头位性和冷热反应性眼震,并检查面神经损伤的程度。在面瘫发生1星期后,75%发生自发性眼震,92%发生头位性眼震(其中有部分是在自发性眼震消失后呈现头位性眼震)。有前庭体征的人数在  相似文献   

14.
封闭星状神经节治疗Bell面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ell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对该病的治疗 ,过去多采用激素、针灸、理疗等方法 ,疗效欠佳 ,且受一定时间限制。我院自 1 990年以来采用封闭星状神经节加用激素、能量合剂、扩血管药物等治疗 Bell面瘫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对照组 2 0例 ,系 1 990年以前的门诊或住院患者 ,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或针灸、理疗 ,其中男 8例 ,女 1 2例 ;年龄 2~ 65岁 ,平均 35岁。星状神经节封闭组 (封闭组 ) 30例 ,系 1 990~ 1 995年的门诊或住院患者 ,除一般药物治疗外加用星状神经节封…  相似文献   

15.
末稍性神经病变常是糖尿病的一种经常性特殊性并发症或伴发病,近年来对糖尿病和Bell氏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尚不甚清楚。作者对395名Bell氏麻痹患者作了系统分析,其中男性184名,女性211名,已确知患糖尿病者25名,占6.4%,有糖尿病家庭史者94名。作者对其中232名(尚不清楚有无糖尿病)的患者进行高糖饮食后二小时血糖检查,发现血糖  相似文献   

16.
原因不明的急性面神经麻痹被命名为“Bell氏麻痹”。Mawson 称本病既无明确之病理原因,亦无予测之病原。由于本病恢复率高,不易获得麻痹早期之颞  相似文献   

17.
18.
Bell面瘫是临床常见病症。几乎占周围性面瘫的80%以上,病因仍未查清,是耳鼻咽喉科发病率较高的病症之一。笔者自2002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以毫米波照射为主配以电针治疗Bell面瘫150例,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Bell′s面瘫在北欧的发病率为 0 .2‰ ,各个年龄均可发病。病毒尤其疱疹病毒常在病因中被讨论 ,近年来发现包柔氏螺旋体也是一种致病原。其早期确诊治疗可得到最好的预后。该作者选择 5 6例起病急、单侧面瘫 ,且发病 14天内做过腰穿和电图诊断的病例进行检查 ,旨在确定 1、Bell′s面瘫时反映神经系统炎性指征的脑脊液 (CSF)异常到何种程序 ;2、具有异常 CSF的患者与 CSF正常者在临床或电图诊断方面是否有不同。外伤、肿瘤等症状性面瘫以及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慢性炎症者除外。全部病人均经脑 CT及 MRI检查和临床神经学以及眼、耳部检…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外周性面瘫的预后判断,电诊断法较为重要,主要有神经刺激反应性试验和肌电图检查,最大刺激试验和神经电图等。作者们提出用May氏记分法、神经电图和镫骨肌反射检查相结合,计算瘫痪指数(暂称)为指标,判定Bell 氏麻痹的预后。 May氏记分法是把面部表情分为9点来记分,①面肌紧张度,②额纹,③完全闭眼,④瞬目,⑤皱鼻,⑥露齿,⑦吹口哨,⑧鼓腮,⑨下唇下动。每项正常记10分,比健侧减弱评5分,消失者给0分。用9项分数之和判定临床麻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