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05年3~4月,在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对部分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调查73人,教育后调查75人。教育前后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80%以上;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31·5%~98·6%,教育后部分知识知晓率的提高也不明显(P>0·05)。艾滋病知识得分(满分18分),教育前为(14·97±2·44)分,教育后为(16·36±1·98)分,有所提高(P<0·01)。[结论]预防专业高年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有所了解,但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法]2004年10月,对烟台市某高等学校入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326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9.08%,其中艾滋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8.79%、62.14%、70.97%.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来自城市的为73.94%,来自农村的为62.16%(P<0.01);男生为62.97%,女生为75.79%(P<0.01).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占88.16%)、报刊书籍(占76.32%)、网络(占35.52%);81.52%对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持正确态度;93.44%认为很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结论]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较高,但不全面.  相似文献   

3.
职业中专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短期培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职业中专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短期培训的效果,为在该类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5月,对临沂市2所中等技术学校的470名学生进行短期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于教育前后进行有关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前、后分别获得有效答卷392份、384份,同意婚前性行为、多性伴、同性性行为和商业性性行为者所占比例培训前为4.85%~50.51%,培训后为5.21%~52.08%(P>0.05);多数人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培训后的知晓率、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占比例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或P<0.05);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也有所提高,但仍然不高。[结论]职业中专学生的性观念存在着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高危因素,开展短期的知识讲座对提高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沧州市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沧州市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现状,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 [方法]调查沦州市居民3 491人,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等. [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各项内容的知晓率在9.9%~95.8%之间,其中对3条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在82.5%~90.7%之间,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各项内容的知晓率在9.9%~53.8%之间,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各项内容的知晓率在69.6%~86.1%之闻. [结论]被调查者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各知识点的知晓率相差悬殊;艾滋病3条传播途径知晓率高,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低;艾滋病预防知识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某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淑群  王悦琳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41-464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为在高校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对某普通高校一年级258名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有关艾滋病知识总体的平均知晓率为57.32%,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2.68%。[结论]在高校学生中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教育是紧迫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5 870名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山东省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为制定宣传教育方法和重点教育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山东省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7.47%,58.57%和52.47%,其中普通大学最高,为68.75%;职业技术学校、农村普通初中最低,分别为53.33%和47.97%。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知晓率较高,对无偿献血知识、非传播途径、不能预防艾滋病的方法知晓率较低。大中学生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歧视现象。结论山东省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特别是农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是宣传教育的薄弱环节,应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重点加强无偿献血知识、非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和不能预防艾滋病的方法等内容,减少歧视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龙岗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方法]对2006年4月份前来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和工厂从业人员共66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龙岗区公共场所和工厂从业人员以流动人口(85.9%)为主.(2)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5.5%.(3)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工厂从业人员(60.6%和49.3%, P=0.004).(4)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76.4%和75.3%),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和预防途径知晓率较低(43.8%和59.4%).[结论]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特别是非传播途径和预防途径的知晓率低,应该加强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工厂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延安市809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的]了解延安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个人行为,以便探索在大学生中更有效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 [方法]2006年5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延安大学1-3年级部分大学生进行间卷调查. [结果]调查809名大学生,大多数知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对母婴传播和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多数知识的知晓率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强行隔离HIV携带者,70%左右认为艾滋病病人应继续学习和工作,30%表示不会与艾滋病病人平等相处,40%左右表示会主动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认为为了预防芰滋病应推广安全套者所占比例非医学生为71.61%,医学生为78.31%(P<0.05);赞成多个性伴侣的占12.86%,赞成商业性行为者占10.63%,承认发生过性行为者占3.71%.[结论]延安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态度不正确,存在危险行为.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预防学生艾滋病的最方便和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性观念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效果,为在该类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5月,对临沂市2所职业技术学校的470名学生进行短期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于教育前后进行有关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后分别获得有效答卷392份、384份,同意婚前性行为、多性伴、同性性行为和商业性行为者所占比例培训前为4.85%~50.51%,培训后为5.21%~52.08%(P>0.05);多数人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培训后的知晓率、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占比例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或P<0.05)。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也有所提高,但仍然很低。结论职业技术学生的性观念中存在着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高危因素。短期知识讲座和宣传对提高学生的性卫生知识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12所高中/技校生艾滋病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市高中、农村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和相关态度行为,为确定重点教育内容和宣教方法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6月,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济南、烟台、泰安、临沂4市城乡高中、农村高中、技校各1所共12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 520名,城乡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4.8%、57.9%、53.3%。3类学校传播途径、预防方法、非传播途径、基本知识和非预防方法知晓率分别为76.6%、71.7%、54.8%、54.7%、34.3%。城乡高中生和技校学生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存在较为严重歧视,对艾滋病流行认识不够,学生知识来源多为大众媒体,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强烈需求。结论农村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应切实加强各级学校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知识,提高学生知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