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年中医英译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国内10年来中医英译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从初期的以少量翻译实践为主,发展到后来的实践和理论并重。指出与中医英译理论研究有关的期刊以中医类期刊为主,外语类期刊为辅;设有中医英译研究栏目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为中医英译研究的主要园地;《中国翻译》也有少量涉及中医英译理论论文,具相当深的理论深度。中医英译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是:(1)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标准化;(2)音译的问题;(3)新词创造。中医英译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主编陈可冀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原主编欧明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谢竹藩教授。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医的对外传播是以汉语为媒介的。但近年来,中国在中医对外传播中话语权缺失,表现为中医英译标准选词中的话语权不足、现代医学阴影下中医文化的矮化等,这亟需重塑中医翻译话语权。在辨清翻译研究概念逻辑的基础上,笔者主张基于理论视角重塑中医翻译话语权,即秉持中医文化翻译思想,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导,构建“翻译思想-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多维度交叉融合的中医翻译理论,指导中医典籍翻译实践,在中医术语翻译标准选词中赢得主导权,避免中医翻译“去中国化”倾向,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医药疗效在世界范围的认可,中医翻译在21世纪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也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如何有效地传达中医药的理念与精髓便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以美国语言学家罗曼.雅可布松的翻译类别理论为切入点,探讨语内翻译在中医英译中的作用。认为译者应掌握传统中医理论,熟习中国古代哲学,具备扎实的医古文知识等,以提高译者的语内翻译水平。语内翻译是进行中医英译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进程不断加快,中医典籍英译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与此同时,中医典籍英译方法的研究也逐渐深化。现从莱斯的文本类型学理论出发,分析罗希文版《金匮要略》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证明运用文本类型理论进行中医典籍翻译的可行性,从而促进中医英译质量的提高以助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基于语境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考察20份中英文对照的中医外用药品说明书中文撰写和英译现状。研究发现,中文药品说明书的规范性、英译文本的语篇完整性及翻译准确性均有待提高。中成药中文说明书撰写须符合我国药品说明书的相关规定;译者要具备中医专业知识和药品出口对象国的社会文化知识,在照顾说明书原文语境的同时,充分考虑译入语语境因素,参考国内外药品说明书管理规定及药品出口对象国的行文习惯,重视归化翻译,灵活处理,提高英译质量,使我国中成药说明书的撰写和翻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大力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中医药的英译教材及论文中,中医术语中的偏义词翻译尚未引起关注。本文从偏义词入手,通过示例就中医偏义词的英译提出偏义复词在翻译中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7.
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及其标准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得到中医药专业人才和中医翻译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1].但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从跨文化交际、文化推广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中医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要素问题,并没有解决中医名词术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在英译文中的体现和传达问题[2].在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在做到把原语包含的语义信息忠实地传达到目的语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忠实传达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即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过程中要做到文化传真.为此,本文初步分析了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与文化传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为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强,中医药逐渐走向世界,中医英译成为了一座极其重要的桥梁,与此同时,《内经》的英译本也获得了国内外研究者及学习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翻译目的论对译者在英译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译者英译《内经》的目的在于告诉预期接受者,这是一本什么书,书中探讨的内容是什么,也就是要把书中所记载的信息准确、全面地传达给他们,并使其接受.本文将依据翻译目的论的“合适”标准,以实例探讨分析《内经》的英译.  相似文献   

9.
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医学科学,其理论深奥晦涩,不易把握;其用语多来自经典著作,有些术语至今解释不一,中医英译的难度可想而知。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中医翻译作品均存在着译文文理不通、逐词死译、晦涩难懂等现象。因此,如何准确地将中医理论、实践与科研成果介绍到国外,使国外学者能正确理解和接受,促进中医国际化是中医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将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引入中医英译中,并对动态对等原则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阐述了这一原则在增强中医英译的客观性、可读性及实用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翻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中医英译现状1 .1 译文混乱状态 :翻译重在实践 ,但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现行的中医翻译活动中 ,许多译者往往借助汉英中医辞典等工具 ,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去释义和翻译 ,而不是按照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要求来再现原文信息。大部分译者是不懂专业的翻译家 ,或是懂英  相似文献   

11.
中医术语英译法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术语简明扼要,富有民族特点,翻译特别困难。在漫长的中医药翻译过程中,术语的翻译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中医术语的主要翻译方法、特点和一些术语在英译过程中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地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对外交流和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而中医英译则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中医药交流的一条纽带.译者应该如何掌握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和技巧?何谓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本文通过中医英语翻译的实践分析,尝试提出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从词素层(Morpheme level)、词组层(Phrase level)分析《中医英语阅读教程》一书的词汇学特点,探索中医英译的翻译规律,作为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化标准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说明书的英译策略.[方法]调查总结目前市场上的中药说明书英译问题,并将“感召功能”、“互文性”、“目的论”等文本、翻译理论引入中药说明书的英译实践.[结果]英译文本更加合理、规范,达到向外国消费者介绍中药产品的性能和疗效,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中医文化的目的.[结论]在中药说明书英译中灵活运用“感召功能”、“互文性”、“目的论”等文本、翻译理论,使译文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1996年,我国提出了“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中医英译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中医药翻译会出现文化缺省的语言文化现象,笔者尝试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来翻译一些具有文化空缺的中医术语,现探讨如下.1中医术语的特殊性 中医术语翻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目的性,涉及的是特殊用途语言(language of special purpose).中医许多术语、概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例如:阴阳(yin and yang)、气(qi)、三焦(triple energizers)、五行(five elements)、命门(life gate)、经络(meridian)等等,这些术语含义深刻,概念复杂,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equivalents)或“对应语”;有些即便字面意义对应了,也并不能完全传达与原语言相同的信息[1].中医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和其所依赖的背景文化,决定了中医术语翻译的特殊性和难度.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医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学理论深奥,医学术语内涵丰富,翻译难度比较大.在此,笔者谈几点对中医英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结合中医药学英译的实例,探讨中医英译实践和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引入中医妇科学的英译中,以较好地解决在英译中医妇科学内容时,形式对等和意义对等往往难以兼顾这一问题,增强译文的客观性、可读性及实用性.具体做法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1)忠实于原文是英译的基础;(2)合理借鉴西医术语;(3)难以对等时要力求相近;(4)大胆运用词素构词法.  相似文献   

19.
就如何在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中医英语教学中引入翻译理论和实践,实现课堂互动,切实提高中医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医药学名词英译的基本原则并结合Eugene A.Nida的对等翻译理论和《中药药剂学》(双语)教材翻译实践。从翻译方法、术语部件英译、语言结构、内涵理解、目的语选用等几个方面对中药药剂学科术语的英译规范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中药药剂学科术语的规范化研究,提高《中药药剂学》(双语)教材以及中医药教材的英语语言质量和教材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