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学者对蜗窗膜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认识的逐渐深入,经蜗窗膜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已逐渐受到临床医师重视。但对药物的选择、给药方式、药物的浓度、剂量、给药频次等各家报道不一,无规范化的标准。本实验探讨鼓室内灌注给药和明胶海绵经蜗窗给药两种方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ethylprednisolone,MTH)在豚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3种病毒载体经蜗窗膜注入大鼠耳蜗鼓阶介导报告基因在内耳的转染分布,甄选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其神经纤维基因靶向转移载体。方法分别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5型-腺病毒、2型-腺相关病毒载体经大鼠耳蜗蜗窗膜缓慢注入鼓阶外淋巴,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载体导入后3、7、14天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内耳表达部位及荧光强度。结果经蜗窗膜注入3种病毒载体能有效转染内耳多种类型细胞,相对其他两种病毒载体,5型-腺病毒载体高效转染螺旋神经节及其神经纤维,持续稳定表达2周以上。结论不同病毒载体经蜗窗膜导入后,在耳蜗内的表达分布存在明显差异,5型-腺病毒高效转染耳蜗神经,可作为未来听神经病变分子治疗的载体工具选用。  相似文献   

3.
Simmons等1962年首先提出蜗窗膜破裂是突发性神经性聋的原因之一,并得到支持。著者报导4例,其中3例有明确瘘管,其共同症状为不伴有眩晕的突然听力下降,经手术探查发现这3例患者的蜗窗膜比正常人容易看见,且角度也小于常态,这种小角度的蜗窗膜当承受增大压力时容易引起破裂。著者提出:突发性神经性聋若不伴有眩晕者可能是蜗窗或前庭窗瘘管形成;伴有眩晕者可能是深在的膜迷路破裂。发作前多有剧烈活动史(尤其是潜水)。对任何突发性神经性聋的患者术前都要认真仔细地检查听力及前庭功能。  相似文献   

4.
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经典术式为乳突后鼓室进路,即面隐窝进路。随着20世纪90年代“柔手术”和微创手术概念的引入,蜗窗膜进路在保留残余听力等方面的优点愈加显露。国内外对人工耳蜗相关的解剖学研究早己开展,但针对蜗窗毗邻关系、蜗窗及蜗窗龛形态学、电极与蜗轴关系、临床手术入路的相关解剖学测量及研究鲜见报道。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蜗窗膜破裂与耳聋的关系,作者用豚鼠进行实验。将18只豚鼠的蜗窗膜切除,使用记录耳蜗微音器(Cochlear microphonic)的方法测定耳蜗功能状况。结果在500—8000赫听力损失平均大约6 dB(范围±4 dB)。在蜗窗膜切除后7—8小时,如果外淋巴液不充满中耳,一般没有听力减退加重的现象。6只动物进行了2—9周较长时间的观察,在第1周听力丧失最严重,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病的感音神经性聋,病因尚不明确。迷路窗膜的机械性损伤破裂所引起的突发性聋,1968年首先由Simmons报导16例,但均未进行手术探查。同年Fee报导3例头部外伤后突然耳聋,手术发现前庭窗有外淋巴瘘存在。1970年Stroud等报导4例类似病例,但没有头部外伤史。1971年和1973年Goodhill先后报导21例,经中耳探查发现15例存在迷路窗膜破裂(其中前庭窗膜破裂9例,蜗窗膜破裂1例,两窗膜同时破裂5例)。1972年  相似文献   

7.
1前言1996年振动声桥(vibrant soundbridge,VSB)开始应用于临床,其显著改善了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听力。2006年VSB首次应用于传导性聋和混合性聋患者,同样取得了显著疗效。在这些患者中,VSB传感器--漂浮质量传感器(floating mass transducer,FMT)放置于蜗窗龛,FMT直接振动蜗窗膜而产生听觉。将FMT固定于蜗窗龛的手术方  相似文献   

8.
豚鼠外淋巴瘘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豚鼠外淋巴瘘造模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变化,选用11只豚鼠右耳为实验耳,手术建立蜗窗外淋巴瘘。在实验前,打开听泡,蜗窗膜造瘘,缝合伤口及外淋巴瘘造后18天,均以2f1-f2zDPOAE的幅值记录其变化。测试完毕后豚鼠耳蜗行火棉胶包埋切片,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发现在形成蜗窗膜外淋巴瘘前后DPOAE幅值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18天后蜗窗膜愈合者DPOAE幅值明显提高,接近实验前,而未愈  相似文献   

9.
蜗窗瘘管     
作者经鼓室探查并诊断因蜗窗瘘管引起的突发性聋5例。其中3例与中耳气压突然改变有关;1例与提重物有关;1例因耳部暴露于爆震环境中引起。此病的临床表现迥异,但听力减退及耳鸣乃经常出现症状。在作者报告的病例中,有一例出现部份窗膜的异常运动,并与眩晕、眼震有关。这种现象第一次被发现,作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引起耳科医生们对此病可能引起的症状、体征提高警惕。作者对有蜗窗膜破裂可疑的病人给与以下处理:1.绝对卧床休息,给与轻泻剂和轻镇静剂,并及早作电测听和前庭功能检查。不用激素、抗菌素。2.听力和前庭主、客观征状如在24—48小时内好转,则继续采用上述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豚鼠外淋巴瘘造模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变化,选用11只豚鼠右耳为实验耳,手术建立蜗窗外淋巴瘘。在实验前、打开听泡、蜗窗膜造瘘、缝合伤口及外淋巴瘘造后18天,均以2f1-f2DPOAE的幅值记录其变化。测试完毕后豚鼠耳蜗行火棉胶包埋切片,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发现在形成蜗窗膜外淋巴瘘前后DPOAE幅值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18天后蜗窗膜愈合者DPOAE幅值明显提高,接近实验前,而未愈合者则下降明显。病理检查见Corti器正常,愈合的蜗窗膜有上皮增生,肉芽及纤维母细胞。豚鼠形成外淋巴瘘后DPOAE幅值明显下降,愈合后又上升,提示DPOAE可作为外淋巴瘘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阐述前庭蜗器断层解剖的微细结构,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和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火棉胶切片制作法,分水平位和冠状位切片并与CT断层扫描方位一致,选择代表性层面进行观察描述.水平位自下而上分蜗窗龛、蜗窗、锤骨柄、锤骨颈、锥隆起、面神经鼓室段、面神经膝、外半规管等8个层面描述;冠状位自前向后分耳蜗、前庭窗、蜗窗、面神经乳突段等4个层面描述.结果观察前庭蜗器各断层解剖的微细结构,并将火棉胶切片与CT扫描图像相对照,显示面神经迷路段终段、面神经膝和面神经鼓室段起始部与耳蜗中间周、基底周关系密切,将水平位切片与冠状位切片相结合,可全面显示面神经与耳蜗的位置关系,经比较水平位切片更具优势.冠状位切片可清晰的显示出蜗窗龛和蜗窗的解剖结构.结论通过分析研究面神经与耳蜗的位置关系以及蜗窗龛和蜗窗的解剖结构,对避免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对面神经的损伤和耳蜗钻孔位置定位及电极插入等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由于咽鼓管通气障碍引起的潜水员感音性聋在过去文献上已有报导,称之为“内耳气压损伤”。Goodhill(1971)报导4例由于突然用力过猛而发生感音性聋,4例中2例蜗窗膜破裂。Goodhill 设想可能是由于突然的咽鼓管自行吹张动作增压气体进入鼓室后使蜗窗膜破裂而损伤内耳。Pullen(1972)报导3例蜗窗膜破裂突发性聋而无眩晕症状者。本文报导2例。例1:某次在潜入10米深的水底过程中出现咽鼓管通气障碍,患者自行咽鼓管吹张而感到困难。在离开水底上浮过程中出现双耳爆裂声及剧痛,疼痛向双侧面部、前额部和下颌部放射,伴有旋转性眩晕,随后出现听力减退、耳鸣、吞嚥时耳内有“泡沫感”等症状,驾车时车向左侧偏  相似文献   

13.
蜗窗膜破裂     
本文报告蜗窗膜破裂13例,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在18~57岁间。单侧12例,双侧1例,故共14耳,左耳5例,右耳9例。作者们对蜗窗膜破裂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Goodhill氏等对外淋巴瘘通入中耳的有关论述,即所谓“外爆破(explosive)”和“内爆破(implosive)”两种机制。内爆破学说即在中耳内、咽鼓管甚或包括鼓膜压力急剧升高,但这势将导致鼓膜损伤,事实上并未见过此  相似文献   

14.
耳内用药所致的内耳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中耳炎时,常采用局部给药法进行治疗。近年来,由于抗菌素使用较为普遍等因素,使多数慢性中耳炎病例的鼓室内壁粘膜病变较轻,因而滴入耳内之药液易人上、下鼓室并直达两窗。通过药物的理化作用即可损害内耳。药物进入内耳的途径为:(1)蜗窗:作者等将消毒剂洗必太注入动物鼓室内2~4小时后,可在蜗窗内皮层上发现附着物;(2)前庭窗:实验证明,与蜗窗比较,药液甚少能通过前庭窗;(3)神经孔:电镜观察发现,在神经纤维通过骨螺旋板的出口附近,其鼓阶侧上皮细胞间有间隙存在,使  相似文献   

15.
Scarpa于1747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在他做牧师的叔叔的教导下,最初他在Bologna大学被解剖病理学家Morgagni聘为秘书。,Scarpa逐渐完成了所有的医学和外科训练,成为Morgagni最得意的门生。1770年Morgagni亲自授予Scarpa医学学位。其后不久,Morgagni就在Scarpa的怀里死去。Scarpa在他的第一本书中断言,声音传导到迷路不仅是通过听骨链途径,而且也经过中耳空气传导到圆窗途径。他最大的贡献是1789年发现了膜迷路和耳蜗管中充满了被称为“Scarpa液”或内淋巴的液体,而且发现了蜗窗膜和前庭神经节。后来,蜗窗膜和前庭神经节分别被称为Scarp…  相似文献   

16.
1982年召开了7个与神经耳科学有关的学术会议。第83届日本耳鼻咽喉科学会总会发表了蜗窗研究的专题报告。临床上已熟知耳毒性药物经蜗窗可引起中毒;蜗窗破裂是眩晕症病因之一;近来又开辟了蜗窗治疗学。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内耳性聋的专题座谈会。从第27届听力学会动态,可以窥知听性脑干反应(ABR)很流行。第11届日本脑电、肌电图学会也发表了几篇ABR在脑神经科应用的文章。第41届日本平衡神经科学会,以平衡功能检查的现状与未来、电子计算机在平衡神经学领域的应用为题,召开了讨论会。第5届面神经研究会,重点交流了面神经麻痹判定标准、Bell氏麻痹手术疗法和面神经痉挛等课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干细胞向雏鸡和成年豚鼠耳蜗移植的方法。方法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胚胎小鼠中分离出GFP标记的嗅球神经干细胞。雏鸡耳蜗的干细胞移植是经外耳道剥离鼓膜,暴露中耳腔的蜗窗,再经蜗窗膜造孔注入千细胞。成年豚鼠耳蜗鼓阶的干细胞移植是行耳后切口暴露听泡,在耳蜗底转近镫骨动脉处钻孔,并注入干细胞。中阶的移植是经耳蜗第三转的血管纹外侧壁注入干细胞。细胞移植1天后,分离雏鸡和豚鼠的耳蜗作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布。结果分离出GFP标记的嗅球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千细胞可分布于雏鸡耳蜗及豚鼠耳蜗的鼓阶、中阶。结论成功建立了干细胞向雏鸡和成年豚鼠耳蜗移植的方法,为进一步将干细胞应用于耳聋的治疗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性蜗管的下壁(图27,28)由骨性螺旋板和膜性螺旋板所组成。骨性螺旋板上面的结缔组织在与前庭膜连接处增厚,向膜性蜗管内突出,称为螺旋缘。螺旋缘向膜性蜗管突起的部分,称为前庭唇;向鼓阶突出的部分,称为鼓唇。骨性螺旋板的外侧连接膜性螺旋板,又称基底膜,其结构可分为固有膜、蜗管面和鼓阶面。固有膜内有直而不分支的韧性胶质纤维,称为听弦。整个膜性蜗管共有听弦24000根,在蜗  相似文献   

19.
以前植入式助听器振动声桥系统的适应证仪限于中耳结构正常的患者。而现在的适应证发展到中耳听骨链有缺失(慢性中耳炎和先天性耳畸形)的患者及混合性聋较重的患者。其方法是将声桥的振动换能器移植于蜗窗的位置。蜗窗植入法可使正常传导进行放大后输入耳蜗,植入术后可使听力提高30dB。本文对蜗窗植入换能器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美尼尔氏病的病因不明,治疗方法甚多。作者采用耳蜗透析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方法如下:切口如镫骨切除术,且向下延长至6点处,保留鼓索神经。开放中耳腔,磨除圆窗龛和卵圆窗之间的鼓岬,暴露圆窗。自下方翻折圓窗膜以便窥清鼓阶,勿伤及蜗管及骨螺旋板。缓慢地吸出外淋巴液后用透析液补充,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