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将医院2009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10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3%水杨酸乙醇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聚维酮碘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5,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维酮碘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诊治方法,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2013年收治的12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真菌感染的患者,行耳内分泌物的脓液培养,将感染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水杨酸乙醇耳浴治疗,观察组采用聚维酮碘进行耳浴,分析真菌感染的类型,使用单因素及回归分析的方法归纳感染相关因素,及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真菌感染类型有丝状菌占79.0%、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7.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27.5%、热带假丝酵母菌占4.8%、毛霉菌属占50.0%、平滑假丝酵母菌占6.4%及克柔假丝酵母菌占4.8%,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既往中耳炎史、常滴用抗菌药物史和污水入耳史,观察组治疗有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95.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有丝状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毛霉菌属、平滑假丝酵母菌及克柔假丝酵母菌等,其中以丝状菌及毛霉菌属居多,感染多与耳部病史或使用抗菌药有关,使用聚维酮碘治疗该疾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中耳炎分为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下部分仅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2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情况,分析其发病机理与治疗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抽取125例临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甚至是骨质的持续性或者复发性化脓所感染的疾病,可能会累及乳突或者咽鼓管,部分患者还可能发展成胆脂瘤。结论:临床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过治疗,治愈率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析聚维酮碘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收集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聚维酮碘治疗,对照组予以3%水杨酸乙醇治疗,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听力改善幅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 (P<0.05).结论 聚维酮碘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听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复聪 《药物与人》1997,10(5):29-29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五官科常见的耳部化脓性炎症,临床上常常可见到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并且出现听力下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和颅外的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转变为慢性疾病;也可是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发展为本病。鼻、咽部如有慢性病灶也是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致病菌多为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  相似文献   

7.
张玉娣  张玉艳 《药物与人》2014,(12):149-149
目的:探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临床护理,1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4例痊愈,42例显效,24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 结论:临床上在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在-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护理、伤口观察、并发症的护理等综合全面的护理。结果通过对5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围手术期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52例(96.30%)治愈,2例(3.70%)行鼓室探查+鼓窦开放术1年后复发,再次行改良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后。结论给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杨艺全 《健康天地》2010,4(8):45-4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本病极为常见。临床上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笔者临床治疗4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Ⅰ型鼓室成形术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Ⅰ型鼓室成形术的15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本院接受保守治疗的10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听力提高程度、复发率,统计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纯音测听结果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纯音测听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3例复发(1.94%),对照组61例复发(57.55%),两组比较P <0.01.观察组术后无颅脑感染、面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18例出现轻微耳鸣.结论 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力提高确切,复发率低,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聚维酮碘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探讨其治疗效果、听力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化脓性中耳炎真菌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后,观察组采用聚维酮碘治疗,对照组采用3%水杨酸乙醇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听力改善及不良反应,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6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治疗显效1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60.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听力改善幅度(6.9±2.2)dB,高于对照组的(4.0±1.3)dB,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4例,发生率为2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真菌感染的治疗中,聚维酮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听力,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分析40例慢性中耳炎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慢性中耳炎患者的症状、耳镜检查及真菌鉴定结果等进行诊断,将患者分为局部用药组20例(20耳)和联合用药组20例(20耳),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治患者随访6个月,局部用药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85.0%,联合用药组治愈率为75.0%、总有效率90%;联合用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局部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与长期滥用抗菌药物及免疫制剂导致菌群失调有关,治疗慢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建议以局部用药为主,辅以氟康唑等口服广谱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耳内镜手术治疗的17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鼓室内、鼓膜穿孔处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结果 176例耳道分泌物标本中,162例培养出病原菌,同时感染2种病原菌的患者40例,共分离获得202株病原菌(检出率高达92.04%),其中细菌175株(占86.63%),包括革兰阳性菌91株(占52.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40株,占22.86%);革兰阴性菌84株(占48.00%),以铜绿假单胞杆菌为主(38株,占21.71%);真菌27株(占13.37%),以光滑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均>8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均>6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65%,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50%,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耐药的菌株。结论 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分泌物检测出的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应根据患者病原菌检测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手术时机对耳前瘘管合并真菌感染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于医院接受耳前瘘管合并真菌感染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感染期手术组和感染控制期手术组,每组32例.结果 感染控制期手术组患者4~6 d拆线的有12例,占37.50%,明显高于感染期手术组的12.50%(P<0.05),而感染控制期手术组患者8~10 d拆线的有11例,占34.37%,明显低于感染期手术组的56.25%(P<0.05);感染控制期手术组患者治愈率为96.88%,复发率为3.12%,感染期手术组患者治愈率为93.75%,复发率为6.25%,两组患者比较,治愈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前瘘管合并真菌感染的手术时机应该选择在患者的炎症得到基本控制的情况下尽早展开手术治疗,这样既能增加手术的治疗效果,缩短拆线时间,又不影响手术的治愈率和复发率,还可以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16.
A total of 204 chronic middle ear effusions from 122 children have been studied.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30 effusions. The commonest species found were Strep. pneumoniae and H. influenzae. These are also the commonest organisms causing acute otitis media (AOM). A similar pattern of serotypes was also demonstrated. In vitro sensitivity testing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organisms isolated were sensitive to most commonly-used antibiotics. The main exception was resistance to penicillin amongst strains of H. influenzae and Staph. aureus. It is suggested that some cases of 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 (SOM) may arise as a result of incomplete resolution of AOM and that the use of penicillin to treat AOM may be one factor in this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分泌物的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80例,取患者的耳道分泌物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及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的分泌物标本中共68例患者培养出病原菌,病原菌检出率为85.00%,共培养出7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占43.24%,革兰阴性菌32株占43.24%,真菌10株占13.51%,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80%,对克林霉素与红霉素的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舒巴坦、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90%,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60%;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等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均较高;白假丝酵母菌与曲霉菌对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有一定耐药性,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5-氟胞嘧啶敏感性高。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分泌物的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临床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合理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