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母婴传播中的母乳喂养与婴儿HCMV感染的关系,进而指导感染人巨细胞病毒母乳对婴儿的合理喂养. 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 PCR)方法分别检测113对临床疑诊HCMV感染患儿及其母亲HCMV-DNA含量,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血HCMV - PP65抗原. 结果 母乳HCMV-DNA与配对患儿血HCMV - PP65抗原两者之间有关联(x2=6.48,0.01<P<0.025),但关系不是非常密切,阳性母乳配对患儿与阴性母乳配对患儿的血HCMV-DN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2,P>0.05). 结论 母乳HCMV感染是婴儿获得HCMV感染的重要途径,但是二者关联性不强,故对已感染HCMV的患儿建议母乳喂养,对母亲HCMV阳性,而婴儿HCMV阴性的可将乳汁处理后喂养,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婴儿黄疸患儿尿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及HCMV通过母乳对婴儿的传播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858例患黄疸的婴儿尿及配对的316例母乳进行HCMV-DNA检测。结果:黄疸患儿尿中的HCMV-DNA阳性率为29.02%,母乳中的阳性率为59.18%;母乳HCMV-DNA阳性配对的患儿尿的HCMV-DNA阳性率为40.11%,母乳HCMV-DNA阴性配对患儿尿HCMV-DNA阳性率为18.60%,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婴儿黄疸与HCMV感染有一定关系,HCMV感染母乳是婴儿获得性感染引起黄疸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量检测母乳及婴儿尿液、血液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探讨两种方式在诊断婴儿HCMV感染中临床效果以及母乳对婴儿HCMV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婴儿均疑似感染HCMV,采集所有对应患儿母亲的乳汁及患儿的尿液、血液,定量检测HCMV的DNA水平,分离患儿血清酶联免疫法检测HCMV-IgM抗体。结果 96例疑似患儿的尿液荧光定量检测HCMV-DNA阳性60例,阳性率为62.50%,血液检测中HCMV-DNA阳性46例,阳性率为47.92%,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HCMV-IgM的阳性率(P<0.05);疑似患儿母乳HCMV-DNA检测中阴性37例,阳性59例,阳性率61.46%,阴、阳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检中阴性36例,阳性60例,阳性率62.50%,阴、阳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感染HCMV是婴儿HCMV感染的重要途径,与传统免疫化学检测方法相比,检测婴儿血液中HCMV-DNA水平对于诊断婴儿HCM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而检测婴儿尿液中HCMV的DNA水平确诊婴儿HCMV感染更加有效且敏感。  相似文献   

4.
赵巍松  刘伶 《现代保健》2010,(15):72-73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喂养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的关系。方法因高胆红素血症入院而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新生儿100例,产生新生儿黄疸喂养的母乳为黄疸组,正常新生儿喂养的母乳为对照组,检测母乳中HCMV-DNA。结果黄疸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45.0%,对照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13.0%(P〈0.05),两组母乳HCMV—DNA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感染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液、淋巴细胞和母乳的HCMV-DNA检测以及血清HCMV-IgM检测在小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89例疑似HCMV感染患儿尿液、淋巴细胞和母乳的HCMV-DNA,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HCMV-IgM,并分年龄分性别对其阳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新生儿组母乳HCMV-DNA阳性检出率(60.3%)显著高于尿液(5.2%,P<0.001)和淋巴细胞(12.1%,P<0.001),也显著高于血清HCMV-IgM阳性率(3.4%,P<0.001);婴儿组母乳(48.1%)与尿液(55.0%)HCM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显著高于淋巴细胞HCMV-DNA阳性率(22.1%,P<0.001)和血清HCMV-IgM阳性率(24.4%,P<0.001);婴儿组的尿液HCMV-DNA、血清HCMV-IgM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新生儿组(P<0.01);两组各指标男女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HCMV-DNA阳性率与尿液、淋巴细胞HCMV-DNA阳性率及血清HCMV-IgM阳性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0.630,P=0.000;r=0.413,P=0.000;r=0.341,P=0.000)。结论联合尿液、淋巴细胞HCMV-DNA和血清HCMV-IgM检测有助于患儿HCMV感染的辅助诊断;在无法联合检测的条件下,婴儿首选尿液HCMV-DNA检测可获得较高检出率;母乳HCMVDNA检测并正确喂养有助于预防HCMV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巨细胞包涵体检测方法,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取患儿的尿液及其母亲的尿液、乳汁和唾液标本进行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巨细胞包涵体,找到巨细胞包涵体为阳性,即巨细胞病毒感染,未找到巨细胞包涵体为阴性。结果:31例新生儿黄疸,巨细胞包涵体检查阳性21例,阳性率为67.7%;巨细胞包涵体阳性患儿母亲的尿液、乳汁和唾液标本,巨细胞包涵体阳性率分别为100%(2l/21)、42.9%(9/21)、23.8%(5/21);30例正常新生儿及其母亲的标本均为阴性。结论:巨细胞包涵体检查可明确巨细胞病毒感染,确定产毒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因素之一,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其母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产妇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乳汁与血液中病毒载量相关性,探讨乳汁HCMV检测在HCMV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疑似HCMV感染的502例产妇乳汁及血液HCMV.DNA,并对其新生儿血清及尿液HCMV—DNA进行检测,观察新生儿的感染情况。结果502例产妇乳汁阳性率12.15%,血液阳性率15.74%,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96,P〉0.05),而血液中平均拷贝对数值高于乳汁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06,P〈0.05)。且乳汁与血液HCMV—DNA拷贝数对呈显著正相关(r=0.698,P=0.000)。502例疑似HCMV感染产妇的新生儿血液、尿液HCMV—DNA检测共63例阳性,阳性率12.55%。母乳HCMV阳性组与母乳HCMV阴性组、母血HCMV阳性组和母血HCMV阴性组比较,新生儿血液、尿液HCMV—DNA阳性检测率均升高(x2值分别为438.69、63.71、407.48,均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孕产妇血液与乳汁的病毒载量存在相关性,乳汁携带病毒为婴幼儿发生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婴儿尿液、血液、配对母乳人巨细胞病毒(HCMV) DNA水平对婴儿H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Q-PCR技术检测301例疑似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尿液、血液、配对母乳中巨细胞病毒DNA的阳性率。结果母乳HCMV DNA阳性206例,阳性率为68. 4%,婴儿尿液阳性215例,阳性率为71. 4%;血液阳性175例,阳性率为58. 1%,3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新生儿组母乳阳性率最高,阳性率高达91. 7%,其次是28 d~3个月,阳性率为70. 6%,3个月~6个月组尿液阳性率最高,达80.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标本检测,对提高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阳性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疸婴儿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曹春兰  王树杰  张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430-3431
目的:调查黄疸婴儿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3例黄疸婴儿尿液标本进行HCMV-DNA定量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203例婴儿中,HCMV-DNA阳性的有52例,感染率为25.62%。HCMV-DNA拷贝数与黄疸持续时间无相关性。结论:HCMV是引起婴儿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荧光定量PCR检测婴儿尿液中的HCMV-DNA快速、方便,检出率高,可及时诊断出巨细胞病毒的感染,以便及时治疗,降低畸形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Ig M、荧光定量PCR检测尿液巨细胞病毒(HCMV)-DNA和血清HCMV-DNA对婴幼儿H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410例住院治疗的3岁以内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计算并比较尿液HCMV-DNA、血清HCMV-DNA及HCMV Ig M阳性率及检测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婴幼儿HCMV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支气管肺炎(37. 3%)、肝功能损害(31. 0%)、胆汁淤积综合征(17. 6%)、贫血(12. 4%)、神经系统损害(11. 5%)等。尿液HCMV-DNA、血清HCMV-DNA、HCMV Ig M阳性分别率为53. 9%、29. 2%、34. 1%;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6. 9%、50. 4%和57. 5%;特异度分别为99. 5%、97. 8%和95. 1%。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尿液HCMV-DNA诊断HCMV感染的价值较高,可作为婴幼儿HCMV感染的早期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1.
胡洪波  陈坤  彭巧英  郭虹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1):1380-1382
目的探讨US3基因检测在新生儿晚期黄疸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巢式PCR法检测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新生儿科就诊的新生儿晚期黄疸标本US3基因,并通过与HCMV-IgM、HCMV-DNA荧光定量PCR、HCMV-pp65抗原检测结果做比较,分析US3基因检测在诊断新生儿晚期黄疸HCMV感染的符合程度。结果① 145例新生儿晚期黄疸血清HCMV-IgM检测阳性1例,HCMV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24例,HCMV-pp65抗原阳性25例,US3基因扩增阳性24例;② US3基因检测与HCMV-DNA荧光定量PCR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1.000),一致率为97.2%,κ值为0.900;US3基因检测与与HCMV-pp65抗原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一致率为95.2%,κ值为0.828;③ US3基因检测用于诊断新生儿晚期黄疸HCMV感染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99.2%,Youden指数为84.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58和0.967;④ US3基因检测用于诊断新生儿晚期黄疸HCMV活动性感染的灵敏度为84.0%,特异度为97.5%,Youden指数为81.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75和0.967。结论US3基因检测适用于临床新生儿晚期黄疸HCMV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血清HBV-DNA阳性产妇采用不同喂养方式的新生儿感染状况,探讨血清HBV-DNA阳性母亲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血清HBV-DNA阳性母亲所产的新生儿64例,以母亲自愿为原则分别采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所有新生儿均按规定程序完成HBIG与HBVac联合免疫,婴儿1岁时检测血清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结果 血清HBV-DNA为103~105、108~ 108、> 108组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7.65%、48.39%、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率与血清HBV -DNA定量呈正相关.对要儿采取联合免疫阻断后,母乳喂养不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及合并感染者的肝脏损害状况.方法 选取9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例组)及9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两组HCMV-DNA含量,比较两组HCMV-DNA阳性率.应用FQ-PCR法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含量,进一步分析病例组中高病毒含量(>104拷贝/ml)患者和低病毒含量(≤104拷贝/ml)患者HCMV-DNA阳性率的差异.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分析不同患者肝脏损害状况.结果 病例组HCMV-DNA阳性25例,阳性率为26.3%(25/95),对照组HCMV-DNA阳性5例,阳性率为5.3%(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9,P< 0.01).病例组中高病毒含量患者(43例)HCMV-DNA阳性21例,阳性率为48.8%(21/43),低病毒含量患者(52例)HCMV-DNA阳性4例,阳性率为7.7%(4/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90,P<0.01).病例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HCMV-DNA阳性患者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高于HCMV-DNA阴性患者(P<0.01).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更易合并HCMV的活动性感染;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HCMV活动性感染时,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母婴之间巨细胞病毒的传播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技术对764名婴儿及其母亲进行巨细胞病毒DNA的检测。结果:母乳HCMV-DNA阳性,其配对的婴儿尿HCMV-DNA阳性率为31.67%;母乳HCMV-DNA阴性,其配对的婴儿尿HCMV-DNA阳性率为22.5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母乳是婴儿获得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妇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及其母婴垂直传播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查11859例孕妇HCMV的特异性抗体(IgG及IgM),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其中248例具有活动性HCMV感染孕妇的羊水或胎儿脐血或产后直接抽脐血检测HCMV-DNA。结果孕妇HCMV感染率为95,3%(11306/11859),孕妇活动性HCMV感染率为3.5%(417/11859),孕中期羊水的HCMV-DNA阳性率为12.1%(12/99);孕晚期脐血或产后直接抽脐血HCMV-DNA阳性率为6.0%(9/149),羊水的HCMV-DNA阳性率与分娩期脐血及及新生儿血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孕前绝大多数已感染过HCMV,测定孕中期羊水的HCMV-DNA,对早期诊断先天性HCM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巨细胞病毒DNA与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在小儿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疑似HCMV感染的患儿339例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疑似HCMV感染患儿尿HCM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HCMV-Ig G和HCMV-Ig M,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尿HCMV-DNA和血清HCMV-Ig M阳性率检出率分别为41.00%和45.7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56.64%,高于单一方法;HCMV-Ig M(+)HCMV-Ig G(-)组、HCMV-Ig M(+)HCMV-Ig G(+)组和HCMV-Ig M(-)HCMV-Ig G(+)组的尿HCMV-DNA阳性率检出率分别为72.50%、63.48%和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运用两种检测方法可提高疑似HCMV感染患儿早期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尿HCMV-DNA对确诊患儿的疗效监测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临床小儿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浙江衢化医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疑似HCMV感染患儿100例。采集患儿血清及尿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A组)及胶体金法(B组)检测患儿血清中HCMV的感染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儿尿液中HCMV的感染情况。比较两组血清中HCMV阳性率。参考HCMV感染诊断方案及临床诊断标准,统计HCMV感染阳性例数,并以此为金标准,统计两组对血清中HCMV感染的诊断效能(计算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血液中、尿液中HCMV感染的检测阳性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A组HCMV检测阳性率为19.0%,明显高于B组的9.0%(P0.05)。在对血中HCMV诊断效能方面,A组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B组(P0.05)。通过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血液及尿液中HCMV的诊断效能,发现尿液中HCMV诊断的准确度明显高于血液(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HCMV感染方面较胶体金法更准确、敏感;在选择检测标本方面应优先选择尿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潜伏-再活化感染对乙型肝炎患者疾病演变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62例HBsAg呈阳性的肝病患者血清,实时荧光PCR定量法检测其HCMV-DNA和HBV-DNA含量,ELISA法检测其HCMV-IgG、IgM水平.结果 HCMV-DNA和HCMV-IgM两者的阳性率及HCMV-DNA定量均值较一致:对照者<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肝癌患者;乙型肝炎HBV-DNA阳性患者与乙型肝炎HBV-DNA阴性患者间的HCMV-DNA阳性率和HCMV-IgM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多重感染状态下,HCMV潜伏-再活化感染与乙型肝炎疾病演变有-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引起新生儿晚期黄疸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44基因多态性,预测UL144基因各型编码蛋白的T细胞CTL表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晚期黄疸新生儿标本HCMV-DNA含量,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阳性标本HCMV UL144基因开放读码框(ORF),结果进行双向DNA测序,绘制种系进化树对HCMV感染患儿UL144基因进行分型。应用SYFPEITHI和NetCTL方案预测HCMV UL144基因编码蛋白各临床株T细胞CTL表位。结果①30例晚期黄疸新生儿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其中28例UL144基因扩增阳性。②28株UL144基因与Toledo株进行同源性比较,核苷酸水平为80.4%~99.2%,氨基酸水平为78.9%~98.8%。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感染患儿标本UL144基因可分为3个基因型,G1型7株(25%),其中G1a3株,G1b3株,G1c1株,G2型7株(25%),G3型14株(50%)。③初步筛选出UL144基因各型T细胞CTL表位:G1a:YTYFSTPGV或HTYFSTPGV;G1b:HTYFSTPGV;G1c:YTSFSISGV;G2:TLCPNGTYL或TLCPNGTYL和HTLFSTPGV;G3:TLCPNGTYV。结论①HCMV UL144基因的DNA序列具有高度多态性,晚期黄疸新生儿中HCMV感染以G3型为主。②各型编码蛋白的T细胞CTL表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HBV-DNA阳性产妇采用不同喂养方式的新生儿感染状况,探讨血清HBV-DNA阳性母亲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血清HBV-DNA阳性母亲所产的新生儿64例,以母亲自愿为原则分别采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所有新生儿均按规定程序完成HBIG与HBVac联合免疫,婴儿1岁时检测血清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结果血清HBV-DNA为103~105、106~108、>108组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7.65%、48.39%、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率与血清HBV-DNA定量呈正相关。对婴儿采取联合免疫阻断后,母乳喂养不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