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VSD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发展,VSD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引进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5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术后感染控制中的疗效与改进护理措施。方法观察组对21例骨科术后感染者清创后实施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对照组22例实施常规换药引流。30d后比较2组患者创面的愈合程度及时间。结果观察组实施负压引流30d后创面愈合率(85.7%)高于对照组(68.2%),且30d内创面已闭合患者的创面闭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具备较好的骨科术后感染控制疗效;做好引流中的护理是成功实施负压引流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科创伤中采用负压引流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将68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两组,研究组用来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创面处理,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治疗组38例患者,28例治愈,占73.69%,10例显效,占26.31%,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15.69±8.58天,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0例患者中,12例治愈,占40%,11例显效,占37%,7例无效,占23%,平均伤口愈合时间22.23±18天,总有效率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床面感染率,且对创面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对复杂创伤性感染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持续负压密封引流(VSD)与普通清创换药在治疗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4月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41例,采用随机分组,其中采用VSD治疗的患者(VSD治疗组)21例,采用普通清创换药的患者(普通换药组)20例;通过记录感染切口的清洁时间、愈合时间、切口愈合分级、感染的并发症、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比较VSD与普通换药的疗效。结果 VSD组切口清洁时间为(5±1)d,切口愈合时间为(10±1)d,普通换药组分别为(8±2)d、(14±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口愈合分级VSD组甲级95.6%、乙级4.4%,普通换药组甲级81.5%、乙级10.4%、丙级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与普通换药组比较,感染并发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SD治疗组有1例出现术后大量出血,为负压吸引导致血管吻合口破裂所致;VSD组术前和术后VSA疼痛评分差值为(4.86±0.67)分、满意度为(9.85±0.99)分,而普通换药组分别为(2.24±0.77)、(7.21±1.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负压密封引流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与普通换药相比,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2例骨科创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创面处理以后,采用持续封闭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一次植皮伤口的愈合率达到90.70%,两次植皮伤口的愈合率为9.30%,对照组患者一次性植皮伤口愈合率55.13%,两植皮伤口愈合率为24.42%,两组患者愈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伤口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7.34±6.43)d,对照组患者的伤口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4.12±8.51)d,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明显地促进创面的肉芽组织的生长,使创面的愈合速度加快,缩短病程,同时降低例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治疗骨科创伤病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3月接受并治疗的骨科创伤病患49例,随机将这些病患分成A组和B组,A组病患25例,B组病患24例,为B组病患提供传统创伤护理治疗方式,A组病患在此基础上使用封闭负压式持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病患伤口一次植皮治愈率为88%,伤口二次植皮治愈率为12%,总治愈率为100%,B组病患伤口一次植皮治愈率为58.4%,伤口两次植皮治愈率为20.8%,对比两组病患的治愈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并且,A组病患伤口的愈合时间平均为(16.27±4.39)d,明显低于B组病患伤口平均治愈时间(25.68±6.59)d,对比两组病患伤口愈合时间,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在治疗骨科创伤病患时,使用封闭负压式持续引流技术能够加快伤口肉芽的生长速度,加快创伤面的愈合,较少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从而得到有效降低,为患者及其家属减轻了经济压力.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面积撕脱伤的病人较多。传统的清创包扎易导致伤口感染,肌肉、皮肤恢复较困难。我科于2012—2013年间,采用维斯第敷料,保护创面,大大提高了创面的愈合,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下肢软组织大面积损伤的护理。方法使用持续负压引流对58例下肢软组织大面积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50例患者下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全部治愈,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其中45例在2周内治愈,5例在25周内治愈。结论持续负压引流是治疗下肢软组织大面积损伤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保持有效、持续的负压引流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郑敏  陈淑真 《职业与健康》2001,17(9):150-151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可由小气道阻塞等原因而形成肺大疱,肺大疱反复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大疱内出现液平或大疱周围炎性反应,大疱破裂可继发脓气胸或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可有高热、反复咳脓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危重者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人生命。我科1999年收治40例肺大疱患者。其中12例为感染性肺大疱,多因心肺功能差,不适合手术治疗,采用大疱内插管持续高负压吸引,并加强插管前后的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秦顺利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96-1397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并与采用传统创面处理方式的对照组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中一次植皮后创面愈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1,P﹤0.05)。另外,研究组的平均愈合时间(16.43±9.23)d明显低于对照组(20.42±11.58)d,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具有促进肉芽生长,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率,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对于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使用VSD技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为骨伤感染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0例创面感染的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二次手术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组织病理学评分、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1例,手术率为2.86%;对照组患者二次手术8例,手术率为22.86%,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织愈合病理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9%,对照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感染创面的修复中,可降低二次手术率、促进组织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抗菌药物应用和住院时间,均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改良持续负压封闭吸引术在防治肛周创口感染中的临床疗效,为肛周开放性创面的治疗开拓新的治疗途径。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61例急诊肛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行术中探查及彻底清创缝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法,治疗组30例患者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吸引(VSD)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两周创口感染的主要评价指标及疗效。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在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体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率分别为6.7%和19.4%,治疗组和对照组需行人工肠造口二期手术的概率分别为3.3%和12.9%,两组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持续负压封闭吸引技术可降低肛周创口感染率,同时降低行人工肠造口二期手术概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骨科收治60例骨科创伤及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配合系统的临床护理,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6~12个月不等的随访观察,其中,57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且未见肌腱骨骼外露表现,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证实创面良好恢复且为阴性,另外3例患者骨外露面积相对较大,且严重感染影响肉芽的生长和修复.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复杂感染创面应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在医院骨科住院的48例复杂感染创面的病例,予以VSD技术辅助软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在围手术期予以综合护理.结果 48例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人工皮”全部成活,其中17例持续负压引流约7d,创面植皮愈合,12例在持续负压引流7~10 d后更换VSD材料,经植皮或二期缝合后愈合,该组病例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VSD 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护理重点是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和加强营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骨科患者病历资料做研究对象,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确定调查内容.结果 共发生医院感染102例,感染率5.06%;其中2009-2010年感染率为6.09%,2010-2011年感染率为5.10%,2011-2012年感染率为4.35%;骨科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手术切口为主,本组中41例占40.20%,其次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等;经采取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共检出病原菌92株,其中较为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表皮葡萄球菌及真菌,分别占25.00%、18.48%、5.43%、4.35%、14.13%及11.96%;感染病例中共31例进行侵入性操作,其中以导尿管留置为主,共21例占67.74%.结论 骨科患者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护理工作,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骨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1年4月医院骨科手术患者176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切口感染组与无切口感染患者,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因素的差异.结果 发生切口感染50例,感染率2.8%,感染组年龄(55.7±15.1)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4.8±1.1、营养不良占34.0%、开放性骨折占74.0%、手术时间(11.6±4.2)h、卧床时间(14.3±3.1)d,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非感染组年龄(43.5±13.9)岁、BMI 23.1±0.9、营养不良占20.6%、开放性骨折占35.3%、手术时间(2.2±0.7)h、卧床时间(10.2±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危险因素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清洗换药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VSD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56.7%与有效率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26.7%;治疗组创伤面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显著高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治疗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常规的清洗换药治疗方法相比,VSD治疗效果更佳,应在骨科创伤感染治疗中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对43例进行VSD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术中配合管理和术后创面及引流装置护理,并观察其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 43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41例创面无肌腱骨骼外露,肉芽生长良好,细菌培养均呈阴性,创面修复好;另外2例因骨外露面积较大和感染肉芽生长停滞再次行皮瓣修复.结论 充分细致地做好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毁损性手外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在治疗毁损性手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毁损性手外伤患者40例(40个创面),均为手部一元或多元组织毁损缺失者.所有患者创面先行清创后,随机分为两组:VSD组20例和对照组(洗必泰湿敷)20例,并应用疼痛指数、肿胀指数、细菌检测、创面继发组织坏死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3dVSD组疼痛指数为(2.62±1.54)分,对照组疼痛指数为(3.39±1.6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SD组肿胀指数为(1.51±0.25)分,与对照组的(2.29±1.2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细菌阳性率为5%(1/20),对照组为20%(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没有发生创面继发组织坏死,对照组出现2例创面继发组织坏死,其中有1例出现严重组织坏死,采取部分坏死肢体解脱术.结论 VSD可以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减轻疼痛,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组织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VSD联合组织移植为毁损性手外伤治疗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