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口腔冲洗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及效果,以便更好为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提供护理.方法 将60例行经口气管插管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48 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生理盐水棉球顺序擦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法行口腔护理,从患者口腔细菌繁殖状况、口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两组机械通气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在进行口腔护理前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观察组、对照组阳性例数均为26例,细菌种类均为4种,阳性例数和细菌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进行口腔护理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观察组阳性1例,细菌种类2种,对照组阳性4例,细菌种类4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进行口腔护理后,对口腔清洁度、口腔真菌、口腔溃疡进行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VAP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病死率3个项目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观察组为1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观察组(7±3.6)d、对照组(13±5.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2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口腔护理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湖北省某医院收治的6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及护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8):1002-100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的临床特点及其病原菌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21例新生儿VAP诊治情况及痰培养结果, 同时对VAP发生率与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率为70%, 机械通气时间越长, 感染率越高, 以肺炎克雷伯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 耐药率高, 对泰能敏感。结论: 感染率与出生体重和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有关, 革兰阴性杆菌是新生儿VAP主要病原菌, 耐药率高, 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医院减少和预防IC U患者V A P的发生及对其护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的IC U机械通气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试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IC U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根据问题循证原因,并针对每个病例制定不同的循证护理计划,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预防ICU患者VAP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VAP发生率为44.4%、发生时间为机械通气后(8.8±5.2)d,试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17.5%、发生时间为机械通气后(11.2±4.6)d,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降低ICU患者VAP发生率、延迟VAP发生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荣  杨惠  李建峰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53-295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其与机械通气时间之间的关系、病原学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4年1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58例患儿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发生VAP的32例进行分析。结果:①新生儿VAP的发生率为55.17%;②支气管分泌物的致病菌培养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耐药菌株较普遍。结论:VAP是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其致病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为减少VAP发生应注意:①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②有效洗手;③避免呼吸机管道内凝水吸入;④吸痰时动作轻柔,压力控制在13.3 kPa以内;⑤加强支持治疗;⑥避免不必要的经验性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临床预防VAP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2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方案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及痰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心率(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后PaO2、PCO2、HR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PaO2、PCO2水平分别为(87.28±13.44)(44.37±7.62)mm Hg,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32±12.11)(63.21±9.82)mm 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深部痰培养中检出病原菌51株,显著低于对照组检出的398株(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降低患者感染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4年-2016年我国三级医院呼吸机通气总日数及VAP发病率现状,为完善VAP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获取2014年-2016年呼吸机肺炎相关数据。采用Excel 2016、Stata 14.1软件以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机械通气总日数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ICU呼吸机通气总日数逐年增加,2015年和2016年分别较2014年增加324天和1 028天(P<0.01);VAP发生率逐年下降,2015年和2016年分别较2014年下降0.4‰和1.5‰(P=0.018)。结论随着呼吸机的广泛使用,呼吸机通气总日数逐年增加,VAP发生率逐年下降,这与国家政策支持密不可分,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改进预防策略,以降低VAP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仲埙 《现代医院》2007,7(6):77-78
目的加深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认识,做到尽早预防。方法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ICU)近年来收治经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创伤病人80例。结果经痰培养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53例(66.25%)。患者均存在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痰培养阳性率82%,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多种药物耐药。死亡率高达62%。结论VAP发生率高,危害大,治疗较难。须加强以预防为主的防治工作,以降低VAP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2月1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结果集束化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13.5%,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2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谢城  苏炳合 《现代医院》2005,5(8):33-3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其与通气时间的关系、病原学特点、防治措施。方法收集78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VAP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VAP的发生率57.7%,治愈率76.3%;45例VAP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5.2±11.0)h,33例未发生VAP平均机构通气时间为(75.3±23.2)h,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种细菌混合感染率(40.6%)。气道分泌物培养致病菌培养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耐药菌株较普遍。结论VAP是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其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及耐药是VAP病原学特点;应加强呼吸道无菌管理;VAP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护理经验.方法 将2010年3月一2012年3月收治的采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循证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策略,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其中循证组提出问题并循证原因,制定护理策略,观查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照组发生率为27.4%,循证组发生率为6.0%,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应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12月收住ICU的176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为集束化组,患者均采取抬高床头30~45度、持续声门下吸引、密闭式吸痰、人工鼻的应用、加强口咽部管理、严格洗手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选取2009年1-12月ICU收治的163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痰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后VAP发生率由25.15%降至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由(13.5±5.6)d缩短至(8.5±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由(21.17±17.62)d缩短至(13.42±9.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VAP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集束化护理方案的依从性和完善的质量控制是降低VAP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目标监测对降低医院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为VAP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综合ICU使用机械性通气48h后或撤机拔管48h内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并采取一系列医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以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 2 23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13例次,例次感染率14.03%,例次千日感染率为24.04‰,患者ASIS评分3.82分,根据ASIS法调整后患者例次千日感染率为5.11‰;呼吸机置管总天数为6 071d,发生VAP 113例次,2010年VAP的例次千日感染率为27.27‰,采取干预措施后2012年下降至13.70‰;2010-2013年患者ASIS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综合ICU目标性监测和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将预期接受机械通气>48 h者分为综合护理预防组(A组)、常规气管导管组(B组),A组采用半卧位+口腔护理+置予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气管导管且每隔2h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胸部护理+使用超过幽门的鼻十二指肠管作鼻饲,B组采用半卧位+口腔护理+常规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及相对危险度.结果 A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组B组,A组与B组VAP发生率为34.1%和66.7%,早发性VAP发生率为7.3%和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改良的集束化策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方法 2009年1-12月(第1阶段)机械通气≥5d的患者94例,采用传统机械通气管理方法为对照组;2010年1-12月(第2阶段)115例机械通气患者为改良的集束化策略组,改良的集束化策略包括:每日唤醒计划,持续声门下吸引,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胃残留物容量测定,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两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及痰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用改良的集束化策略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由35.1%降至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时间由(15.4±7.2)d缩短至(12.0±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由(17.6±7.4)d缩短至(13.7±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目标管理下的集束化策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探讨目标管理在临床集束化治疗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1-8月9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月-2012年8月在目标管理模式下的167例患者作为集束化治疗组,两组治疗模式相同,但集束化治疗组由专人进行监督管理,强化集束化策略的实施.结果 集束化治疗组集束化策略6项全部达标56例,占33.5%,4项以上达标者103例,占61.7%,对照组96例患者,集束化策略6项全部达标16例,占16.7%,>4项达标者35例,占36.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96例患者,发生VAP31例,发生率32.3%,集束化治疗组167例患者,发生VAP22例,发生率为13.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插管率对照组略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由(15.8±6.2)d缩短至(11.3±5.1)d,ICU入住时间由(17.5±5.4)d缩短至(14.1±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策略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目标管理下强化实施可增加该策略的临床依从性,可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护理部实施管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 对ICU护士进行预防VAP循证护理的认知调查后,分析原因,开展预防VAP循证护理的专业培训、并完善相关护理指南、建立操作规范、制定质量评价标准、纳入护理部对ICU的质量管理专项项目.结果 护理部实施干预后,预防VAP的循证护理措施成为机械通气治疗的规范化护理项目,VAP发生率与上机时间在干预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部实施管理策略能强化预防VAP的循证护理,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ICU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以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选取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住院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9.17%,对照组为4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间隔时间(4.9±2.7)h,对照组为(2.2±1.9)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护理工作满意率观察组为89.58%,对照组为7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地控制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是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