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Hp)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感染情况,降低Hp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采用血浆Hp-IgG抗体胶体金法检测.结果 1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Hp感染例数120例,感染率为64.9%,其中以30~39、40~49岁年龄段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79.2%和81.0%,高于其他年龄段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出血程度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78.2%和84.3%,显著高于轻度出血Hp感染率42.7%(x2=20.259,P<0.01;x2=15.774,P<0.01);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87.9% 、64.5%和79.2%,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均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p感染率在年龄、出血程度、病因方面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龙旭 《现代保健》2012,(16):58-59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 感染和端粒酶活性与胃癌的相关性,为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病例根据病情分为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和正常组三组,Hp 感染采用快速尿素酶法、W-S 染色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用PCR-ELISA 试剂盒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方法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Hp 感染率对照组为30.0%,萎缩性胃炎组为44.8%,胃癌组为66.7%,胃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萎缩性胃炎组(P〈0.05);端粒酶活性对照组为15.0%,萎缩性胃炎组为37.9%,胃癌组为88.9%,胃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萎缩性胃炎组(P〈0.05),二者检出率均随胃部病变的加重而增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胃癌组OR=5.78,Hp感染患者发生端粒酶活化的几率是无活化者的5.78 倍(P〈0.01); 萎缩性胃炎组OR=0.9,对照组OR=0.1(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 感染可诱导端粒酶活化,癌症患者的端粒酶活化程度较高,二者与胃癌的发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胃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诊断高危Hp相关性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5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依据组织病理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59例,B组患者为浅表性胃炎53例,C组患者为胃癌患者46例,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群42例做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胃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技术联合诊断高危Hp相关性胃癌的临床价值。结果:C组患者PGⅠ及PGR水平均低于其他组患者,PGⅡ水平高于其他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30例血清PG阳性,12例阴性,胃镜联合血清PG检测高危Hp感染相关性胃癌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测技术(P0.05)。结论:胃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对高危Hp相关性胃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准确度及特异度高,有效提升胃癌的早期检出率,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 对8012例行胃镜检查后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形态表现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共1121例,其中A组(单纯萎缩性胃炎)共532例,B组(萎缩性胃炎伴增生)共589例;A组患者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385例,诊断符合率为72.37%;B组患者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505例,诊断符合率为85.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病理结果肠上皮化生54例,不典型增生56例;B组患者病理结果肠上皮化生94例,不典型增生10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Hp感染307例,感染率为57.71%;B组患者Hp感染429例,感染率为72.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以萎缩性胃炎伴增生诊断率高于单纯萎缩性胃炎,且其合并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Hp感染率较高,临床上更应该重视其诊断、治疗和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染色放大胃镜下靶向活检联合PG Ⅰ、PG Ⅱ、G-17及Hp IgG抗体筛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的胃部疾病患者180例,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各60例,进行染色放大内镜的检查及靶向活检,比较三组的血清PG Ⅰ、PG Ⅱ、G-17水平及Hp IgG抗体阳性检出率。计量资料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PG Ⅰ、PG Ⅱ、G-17水平有显著差异(均P0.05);胃癌组PG Ⅰ、PG Ⅱ水平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对照组(均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G-17水平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对照组(均P0.05);三组间Hg IgG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Hp IgG抗体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胃癌组Hp IgG抗体表达阳性率高于与萎缩性胃炎组(P0.05)。结论染色放大胃镜下靶向活检联合PG Ⅰ、PG Ⅱ、G-17和Hp IgG抗体筛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均有诊断意义,G-17对胃癌的诊断意义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6.
赵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273-3274,330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CI)的相关性,寻求其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将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CI组,与同期18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两组均利用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并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目、性质及颈动脉内径、血脂及血黏度,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Hp检查阳性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CI组180例患者Hp阳性98例,阳性率为54.4%,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140例,检出率为77.8%;对照组180例患者Hp阳性45例,阳性率为25%,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58例,检出率32.2%;两组比较C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两组颈动脉超声、血脂检查、血黏度比较,CI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Hp感染率较高,Hp感染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胃炎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因素,评价健康教育对胃炎患者Hp相关知识掌握效果,为Hp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2011年1-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就诊的5 500例胃炎患者进行Hp感染因素问卷调查,并对其中2 650例Hp感染胃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Hp相关知识进行调查,评价其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胃炎患者Hp感染率为48.2%,不同性别、年龄、地区胃炎患者Hp感染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常喝生水(OR=2.680,95% CI=1.434 ~ 5.008)和吸烟(OR =2.363,95% CI=1.416 ~ 3.945)是导致胃炎患者HP感染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之后,Hp感染者对Hp相关问题的知晓率为94.3%,较健康教育前的(19.8%)有所提高(x2=30 016.5,P=0.000).结论 经常喝生水和吸烟是胃炎患者Hp感染的不良生活习惯,对Hp感染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Hp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组织c-my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不同胃黏膜病变患者和34例胃癌(GC)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其中浅表性胃炎(CSG)13例,萎缩肠化生胃炎(CAG+IM)26例,异型增生(DYS)27例,早期胃癌(EGC)10例,进展期胃癌(AGC)24例。胃镜取材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组织切片Giemsa染色检测Hp感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病变组织的c-myc、PCNA表达。结果 CAG+IM、DYS、GC患者Hp阳性率均高于CSG患者(P0.05);GC患者中,AGC患者Hp阳性率均高于EGC患者(P0.05);CAG+IM、DYS、GC患者c-myc蛋白、PCNA蛋白表达均高于CSG患者(P0.05);c-myc蛋白表达与胃癌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CNA蛋白表达与胃癌浆膜浸润和肝转移有关(P0.05);肠型胃癌Hp感染患者c-myc阳性表达率较弥漫型高(P0.05)。胃癌Hp感染者5年生存率12.00%低于非Hp感染者55.56%(P0.05)。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和c-myc、PCNA表达与胃黏膜增殖和恶化有关,Hp感染也与胃癌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疣状胃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疣状胃炎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观察50例疣状胃炎(VG组)Hp感染情况、内镜表现及病理改变,同时与随机选择同期检查的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CSG组)进行比较.结果 VG组Hp感染率为74%,中重度病变率为74%,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率为42%,CSG组分别为32%、36%及8%,VG组均明显高于CS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是疣状胃炎的主要病因,疣状胃炎病变程度较重,并有癌变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