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损伤情况,探讨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方法 2008-2010年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填写针刺伤与锐器损伤报告表或血液、体液暴露接触报告表,并建立暴露后跟踪记录.结果 2008-2010年全院共发生职业暴露73人;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梅毒、HIV;锐器损伤58人,占79.45%;血液、体液暴露接触15人,占20.55%.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状况,为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04年1月-2009年12月69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对其职业、科室分布、职业暴露发生的操作环节、暴露源病种等进行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为55.07%,其次医师,为26.09%;外科发生职业暴露最多,占55.07%;手术中发生锐器伤占首位,占30.43%,其次为护士拔针操作,占23.19%;暴露源以乙型肝炎占首位,占60.87%。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操作培训,规范操作环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正确处理损伤性废物,积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接触后的应急处理、随访与咨询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伤情况进行统计,探讨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登记的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伤的医务人员70例,对其人群分布、工龄、暴露源血源传播性疾病分布、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人群主要为护士(64.3%)和医生(22.9%);工龄≤5年的人数最多,占51.4%;暴露源乙型肝炎病毒居首位,占48.6%;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疫苗未接种占30.0%。结论应加强高风险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对新入职人员免费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定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滴度,及时强化免疫,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对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职工职业暴露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暴露状况,分析近4年的职业暴露趋势.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医务人员发牛职业暴露情况;追踪调查2005-2008年在院期间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医护人员,0、6个月的乙型肝炎五项定量分析的检验撤告.结果 医院2005-2008年职业暴露率分别为75.63%、64.54%、53.69%、46.32%呈下降趋势,2005-2008年 HBV标准化暴露率4.30‰、5.27‰、7.20%0、8.42%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率为75.96%,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构成比为67.09%,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和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风险都位于较高水平.结论 建立和落实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后,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发生后的上报时间、预防用品药和血清学追踪随访等方面较防护体系建立前及时,有助于规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行为,降低职业暴露的危害;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疫苗仍然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手术相关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情况,为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调查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共收到197名相关工作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报告。其中,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暴露41人,锐器伤156人。医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比率最高,达78.05%;工龄较短(0--10年)者发生职业暴露的比率占70.73%;眼睛的血液或体液溅污暴露达92.68%,92.68%的暴露物是血液;导致伤害的锐器中,缝合针占58.33%;暴露源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液占60.91%。对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及时进行相关干预,经追踪随访,无人因暴露而发生感染。结论应加强针对性培训,提高使用防护眼镜的自觉性,在手术室安装紧急洗眼装置,正确使用、传递和处理锐器,暴露后进行主动干预以降低暴露后感染的危险,保护广大医务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探讨防护对策,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271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报告、随访登记表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与干预,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1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中护士发生率最高占61.99%,其次为实习生和医师,分别占15.87%和15.50%;暴露以锐器伤为主占86.35%,锐器伤发生的操作环节主要以拔输液针和测血糖居多;暴露源病种主要以乙型肝炎为主,占29.52%;经监测随访,尚无1名医务人员因发生职业暴露而感染。结论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实施标准预防,建立职业暴露监测系统,完善报告流程及暴露后正确有效处理和干预,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重要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策略,降低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3年7月两所三甲医院手术室103名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选取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源性职业暴露源病原体构成和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并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策略。结果 2 057名手术室医务人员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103人,发生率为5.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无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认知、医院防护管理较差以及学历是导致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分析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职业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度地方性流行区,艾滋病流行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我国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对市区2所医院2007—2008年有登记的92名职业暴露者进行分析,旨在分析危险因素,寻求对策,以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预防及减少因职业暴露而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特点和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记录医院2009-2012年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246名医务人员基本资料及暴露相关资料,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职业暴露人群以护士及1年以内工作人员居多,2009-2012年共有128名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占52.03%;工龄<1年者发生职业暴露89名,占36.18%;共97名医务人员在病房发生职业暴露,占39.43%;乙型肝炎病毒是医院职业暴露的主要病原体,共有138名,占56.10%。结论规范操作、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1-2017年江门市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时间的分布特点,为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17年全市各地主动上报的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个案进行整理,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 2001-2017年江门市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个案110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以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的职业防护能力。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发生的156名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结果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锐器伤118名,发生率75.64%,居首位,接触暴露38例,暴露率为24.36%;156名职业暴露人员无1人感染。结论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问题,必须重视职业暴露教育,加强职业暴露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及原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院登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包括暴露物品、暴露过程、处理方法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综合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全院共发生职业暴露103人,其中2008年有43人(5.06%),2009年有34人(3.66%),2010年有26人(2.55%),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χ2=8.199,P〈0.05); 在不同医疗职业中,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0.417,P〈0.05),以护士发生率为最高(5.82%),医技人员的发生率最低(0.25%);在不同科室之间,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6.384,P=0.271);暴露方式以输液后拨针(47.57%)占首位;暴露的部位主要是手部(82.80%);暴露源病种以乙型肝炎(18.45%)占首位,其次是梅毒和HIV(分别占7.77%和6.80%);发生职业暴露后均能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处理伤口,无血源性感染发生.结论医院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分析报告系统,专人负责及时上报职业暴露情况并定期统计分析研究,针对薄弱环节加强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职业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某县二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及原因,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县二甲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登记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观察不同职业、暴露操作环节与锐器类别以及暴露源分布等。结果期间该院共报告70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其中2017年22例(2.98%),2018年22例(2.77%),2019年26例(3.11%)。在全部的职业暴露中,暴露职业以护理为主(61.43%),工龄分布以≤2年为主(47.14%),操作环节分布以发生在收集锐器为主(30.00%),职业暴露的锐器类别分布以头皮针为主(40.00%),暴露源的分布以乙型肝炎为主(27.14%)。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标准预防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及暴露后正确处理,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人群分布、高危环节以及暴露源等,为制定职业防护措施、预防职业暴露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湘雅感染监测管理系统"开展监测,分析2011年8月-2013年8月上报的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数据。结果两年上报254人次职业暴露事件,职业暴露人群以临床护士最高,200人次占78.74%,工龄≤6年人员发生职业暴露达208人次占81.90%,针刺伤是职业暴露最主要方式,达213人次占83.86%,暴露源确定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苍白密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血源性病原体达121人次占47.64%,确认职业暴露后发生丙型肺炎病毒感染两人,感染率为8.70%,坚持完成1年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获得痊愈。结论落实标准预防、推广无针注射和无针输液,是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效措施;暴露后遵医嘱及时预防性用药,追踪监测、尽早诊断急性感染、积极抗病毒治疗,是预防暴露后感染以及感染后发展为慢性病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种类,分析发生的原因,为职业暴露提供防治措施.方法 利用职业暴露呈报表对暴露事件进行登记和追踪监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源以HBV和HIV为主,工龄以工作5年以下的为主,护七是主要的职业暴露人员,其次为医生,暴露途径以针刺伤为主.64例血液体液暴露者追踪一年后结果全部正常. 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宣教,提高个人防护意识,规范医护人员操作程序,积极处理职业暴露事件.能最大限度的预防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职业暴露在医务人员群体中的分布、暴露形式及暴露源感染状况,以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方法 职业暴露者于发生职业损伤时按相关流程及时进行报告和登记;管理部门对受损伤者给予援助及追踪观察.结果 2008-2010年职业暴露事件118人次,发生率为2.22%;其中女性107人次,占90.68%;护士88人次,占74.58%,明显高于医师群体的22.03%;工龄≤5年的医务人员57人次,占48.31%;暴露的因素主要为锐器损伤,其中针头刺伤占67.39%感染或携带经血液或体液传播病菌的暴露源71人次,占60.17%,情况未明者34人次,占28.81%.结论 护士及工龄≤5年的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主要群体,暴露源多患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或为病菌携带者;加强教育、规范操作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某三级传染病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某三级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对该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且上报登记的81例职业暴露者的职业分布、暴露源、途径和程度、暴露后处理及随访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1例职业暴露者以护士(62.96%)和医生(30.86%)为主;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占暴露总人数的79.01%;暴露途径以输液过程针刺伤(45.68%)和手术过程锐器伤(29.63%)为主;暴露后均及时进行检测和预防用药,未发生因职业暴露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结论加强对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完善预防体系,可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危害及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生原因,为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109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9名职业暴露人员中,实习护士、临床护士、内科医师、外科医师、助产士及保洁员分别占56.88%、27.52%、6.42%、4.59%、2.75%及1.84%;暴露发生部位主要为手或手指,占90.82%;暴露时发生操作以拔针为主,占47.70%;暴露源以乙型肝炎居首位,占57.80%,其次为未知暴露源,占22.02%。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建立职业暴露报告管理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完善防护用品,可有效防止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现状,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发生的142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发生人群、暴露源、暴露类型及处理措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是职业暴露最主要的人群,占50.70%,进修、实习生群体居次,占23.94%。锐器伤为导致暴露的主要原因,占到94.37%,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梅毒和丙肝,分别占51.41%(73起)、20.42%(29起)和5.63%(8起)。所有职业暴露相关医务人员在暴露发生后均能按规定流程紧急处理伤口,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相关疾病。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进修生及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预防锐器伤,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布情况,制定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方法对54名已报告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调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取回顾性监测,提出防治措施。结果对54名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1名,苍白密螺旋体感染1名,职业暴露感染率为7.41%。结论应注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教育;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与方案,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可预防职业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