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58例,男31例,女27例;平均年龄28岁。三踝骨折5例,内踝骨折27例,外踝骨折26例,其中内外踝骨折9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6例,合并腓骨下段骨折4例。单纯内、外踝骨折采用2枚可吸收螺钉固定;同时内外踝骨折各骨折分别用2枚可吸收螺钉固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从腓骨向胫骨拧入1枚可吸收拉力螺钉固定胫腓关节;内踝合并腓骨下段骨折者,内踝用1或2枚可吸收螺钉,腓骨骨折用重建钢板内固定;三踝骨折者据骨折片大小分别每一骨折用1或3枚螺钉内固定。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年,平均26个月,经Kennedy踝关节功能标准评分,优30例,良20例。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固定钉松动、踝穴不稳定、畸形愈合,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可吸收螺钉是种新型内固定材料,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好,可免除二次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可吸收螺钉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1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21~62岁,平均35岁;其中三踝骨折4例(AO分型:B型2例,C型2例),内外踝骨折8例(AO分型均为B型),单纯内踝骨折2例,单纯外踝骨折2例(1例为AO分型A型,另1例为外踝Maisonneuve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和内侧三角韧带损伤).所有涉及外踝的骨折患者只有AO分型A型骨折采用2枚2.7 mm可吸收螺钉或1枚2.7mm可吸收螺钉辅助1枚1.5 mm可吸收棒固定,其余均采用接骨板螺钉固定.内踝骨折采用2~3枚3.5mm或4.0mm可吸收螺钉固定.1例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2枚4.5 mm可吸收螺钉贯穿下胫腓固定.后踝骨折采用l~2枚4.0mm或4.5 mm可吸收螺钉从前向后固定.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1.5~4.0年(平均2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0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未出现伤口并发症.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标准评分评定疗效:优14例,良2例. 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好,无需行二次内固定取出手术,但要慎重选择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中后踝骨折固定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1例伴有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均采用手术治疗,后踝固定采取空心螺钉或T形钛板螺钉,术后1周开始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36个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踝关节骨折脱位中后踝骨折应手术治疗,根据复位情况采取空心螺钉或T形钛板螺钉固定,恢复骨性结构、内外侧副韧带的张力,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郭筱秋  张学恒  颜嵩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2):155-155,159
目的探讨治疗三踝骨折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对17例三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结合钢板内固定,术后适当的外固定及功能锻炼。结果经平均1.5年随访,疗效优13例,良3例,可1例。结论对三踝骨折行可吸收螺钉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CT三维重建对后踝骨折手术处理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忠伟  陈日勇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4):245-245,254
目的探讨踝关节CT三维重建对后踝骨折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共收治三踝骨折病人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龄18~65岁,平均31岁。左侧26例,右侧39例。交通伤25例,坠落伤33例,其他伤7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常规X线片及踝关节CT三维重建,根据后踝骨折块大小及移位等情况,10例采用石膏托固定保守治疗,28例采用闭合复位胫前空心钉固定后踝,18例采用外侧切口暴露后踝可吸收螺钉或空心螺钉固定,9例采用内侧切口暴露后踝并用可吸收螺钉或空心螺钉固定。结果踝关节CT三维重建能够明确后踝骨折块大小、关节面塌陷、骨折线方向等。结论CT三维重建对后踝是否需要手术和后踝显露及固定方式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05采用手术治疗的32例三踝骨折合并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外踝骨折经外侧切口钛板螺钉内固定,内踝骨折经内侧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后踝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1.5~2.5 h,平均1.8 h;住院时间5~11 d,平均7.5 d。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5(14~18)个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24例,复位可6例,复位差2例。术后至开始完全负重时间11~14周,平均13.4周。骨折愈合时间11~13周,平均12.5周。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失败。术后6个月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为79~83分,平均81.5分;术后12个月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为86~94分,平均90.2分。2例螺钉置入下胫腓关节内,于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结论 采用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术中对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小,骨折固定牢靠,后踝骨折复...  相似文献   

7.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几年来,许多学者纷纷探索开发生物降解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并应用于临床。我院自1996年6月至1997年1月应用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治疗关节内骨折1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采用芬兰生产的高分子聚合物-聚已交酯(SR-PGA)和聚丙交酯(SR-PLLA)制成的自身增强拉力螺钉和内固定棒。手术共使用拉力螺钉33枚,内固定棒9根。 1.2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2~65岁,平均37岁。踝关节骨折12例(WeberB型8例,C型4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尺骨鹰嘴骨折3例,肱骨头骨折1例,均为新鲜骨折。手术指征①严重的不稳定性关节内骨折;②闭合手法复位失败者;③开放性关节内骨折, 1.3 手术方法 以踝关节骨折为例:首先将骨折解剖复位,用可吸收拉力螺钉固定骨折断端,若合并有下胫腓关节分离,再用一可吸收内固定棒固定,以防骨折断端旋转。本组单纯内踝骨折2例,内、外踝骨折5例,内外踝及后踝骨折5例;内踝和外踝骨折复位后各用一枚拉力螺钉固定;后踝骨折<25%胫骨关节面时再加用一枚拉力螺钉固定(本组2例),后踝骨折>25%胫骨关节面时加用一根内固定棒(本组3例)。术后采用“U”型石膏托固定6周。  相似文献   

8.
胫骨干骨折伴同侧后踝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胫骨干骨折伴同侧无移位的后踝骨折的损伤机制与防治. 方法 2001年5月至2004年11月,共收治34例胫骨干骨折伴后踝骨折,2例为开放性骨折.手术前摄胫腓骨全长和踝关节x线片,发现或怀疑有后踝骨折者,均予CT检查,术中先予后踝骨折块经皮螺钉固定,再行胫骨髓内钉手术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33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优良.1例患者术前漏诊,随访时发现后踝骨折,踝关节疼痛功能差. 结论胫骨干合并后踝骨折在临床常见,后踝骨折漏诊是后期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术前踝关节CT检查及术中后踝精确固定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伴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两种内固定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61例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伴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患者。其中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均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分别采用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34例)和"L"形钢板内固定(27例)。采用Baird-Jackson评定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61例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8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定:空心螺钉组优18例,良10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4%;钢板组优14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2%;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时,采用空心螺钉或"L"形钢板治疗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空心螺钉内固定损伤小,而钢板内固定牢固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固定后踝骨折块对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后踝骨折块固定与否将所有患者分成后踝骨折未固定组(A组,27例)和后踝骨折固定组(B组,38例),对两组疗效及需要行下胫腓联合固定患者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65例患者术后获1~7年(平均3.3年)随访,骨折均于术后6~20周(平均9.6周)达到临床愈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A、B组分别为89.3分(50~100分)和 87.9分(32~1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A、B组分别有7例(25.9%)和12例(31.6%)踝关节发生不同程度退行性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有11例(40.7%)和6例(15.8%)需行下胫腓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踝关节功能,固定后踝骨折块并不影响踝关节的功能恢复,但对重建踝关节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后外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3—2016-01经后外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7例三踝骨折。先取侧俯卧位,将外踝骨折复位后予以解剖钢板或重建钢板固定,再从腓骨短肌及拇长屈肌间隙钝性分离显露后踝骨折断端,复位后用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固定。再取仰卧位,根据内踝骨折的位置作踝关节前内侧或后内侧弧形切口,复位骨折后用拉力螺钉固定内踝骨折。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12~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4(12~17)周。术后1年疗效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优2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6%。结论后外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能清楚显露后踝骨折断端,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需要精确的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方法颇多。1997年4月-2003年4月我们采用小切口撬拨术加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39例,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39例均获随访。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7例踝关节骨折的病人采用手术治疗,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47例患经过2-1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近期疗效满意。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作用坚强,可免除二次手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踝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采用经踝管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对32例后踝骨折应用经踝管入路对后踝进行显露及可吸收螺钉固定,并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2例均获随访16~36(22.5±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4(9.0±2.4)周。术后疗效评定:优22踝,良8踝,可1踝,差1踝,优良率93.75%。结论经踝管入路可以为后踝骨折提供良好的显露,为可吸收螺钉的应用提供很好的条件,尤其适用于合并内踝骨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可吸收螺钉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1年~2005年,我们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21例,取得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4~62岁。单纯内踝骨折9例,内、外踝骨折5例,三踝骨折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16例。1.2材料采用国产PDLLA可吸收松质骨螺钉,规格有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复位锁定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13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男112例,女23例,年龄23~58岁。采用切开复位钛板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使跟骨关节面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24个月,术后10~15个月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愈合,手术取出内固定。踝关节活动功能Maryland评分:优52例,良65例,差18例,优良率86.67%。[结论]应用切开复位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骨性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17.
三踝骨折的新术式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凡严重外伤发生三踝骨折时,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并发生显著脱位称为Pott骨折,也称为Cotton骨折。我科自1996年11月~2003年4月对62例此类骨折采用踝关节外后侧及内后侧人路、自前向后螺钉固定、配合药物治疗及早期功能锻炼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三踝骨折患者依外踝-后踝-内踝的顺序切开复位,采用1/3管形钢板或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O)评定标准:优29,良1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可以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重建踝关节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后踝骨折大多数病例同时存在内、外踝及下胫腓韧带损伤[1]。但单纯的后踝骨折也时有发生。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其手术入路、复位及固定均较困难。自1997年2月~2004年10月,采用踝关节后侧入路,矢状切开跟腱,显露后踝骨折,由后向前拧入可吸收拉力螺钉或由前向后拧入金属螺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联合缝线固定治疗投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8例投弹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采用可吸收螺钉联合缝线固定治疗(缝线组),27例采用钛板内固定治疗(钛板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桡神经损伤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7±3.6)个月。缝线组、钛板组的切口长度和桡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1±1.0)、(11.3±1.2)cm和3%、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联合缝线固定治疗投弹骨折安全可行,与钛板内固定相比,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低、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