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伤科学》四版全国教材(以下简称教材)把“复元活血汤”作为攻下逐瘀的方剂。根据本方的药物组成和古代文献记载,我认为该方乃属于行气活血的方剂。本方由柴胡、天花粉、当归尾、红花、穿山甲、酒浸大黄、酒浸桃仁、甘草组成。服法:加黄酒一匙,水煎取汁,分两次服。方中当归尾、红花、桃仁、山甲、大黄活血破瘀,是主要组成部分。大黄、桃仁两味用酒  相似文献   

2.
用本方加减:乌梅30g,生槟榔20g,石榴皮、雷丸、使君子各10g。日1剂水煎晨空腹顿服。并用生南瓜子50g,  相似文献   

3.
本方含乌梅炭20-40g,菟丝子30g,白芍20g,生地、熟地、黄柏各10g,炙甘草6g。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4.
余用自拟养血活血祛风的“消疣汤”,先后治疗寻常疣21例,全部治愈。愈后观察多年均未复发。方剂组成:当归12克、川芎10克、赤芍18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红花10克、桃仁12克、苡仁30克、僵蚕12克、板兰根20克、刺蒺藜20克、白藓皮12克。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使用本方少则几剂,多则十几剂就能痊愈。例一:袁××,女,18岁,1979年7月就诊。面部长寻常疣已两年,曾服病毒灵等治疗无效,后用本方八剂而痊愈。例二:邓××,女,18岁,护士,1974年5月就诊。手背生寻常疣年余,曾用鸦旦子外敷治疗多次无效,后服本方七剂而愈,至今已十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5.
通瘀三物汤     
<正> 性质功效祛瘀通下剂。化瘀通便,行气泄满。主治病证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断属气滞血瘀的腹满证。服用方法水煎内服。每日1~2剂,大便通下后即停服。方义分析本方由《金匮》厚朴三物汤加入活血化瘀药物组成。《金匮》“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痛而闭者,六腑之气不行也。气为血帅,气滞则导致血瘀。血瘀者,痛有定处且拒按。所谓“不通则痛”。故本方重用厚朴、枳实行气泄满;大黄、槟榔消积通便;加入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使气血流畅,瘀积排除。全方共奏化瘀通滞之功,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方含苦参30g,生大黄20g,赤芍40g。日1剂,研末,水煎取滤液,100-150ml/日4次口服。用1~4周,  相似文献   

7.
彝药“阿努其它彪”的抗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努其它彪”的水煎剂、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的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阿努其它彪”水煎剂及水溶性成分对8种试验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以对卡他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而脂溶性成分无抑菌作用。体内抗菌实验结果显示,“阿努其它彪”水煎剂不同浓度和不同分离部分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均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六味地黄方的免疫、抗肿瘤药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丽丽  张瑜  张大禄 《中成药》2001,23(12):910-913
六味地黄丸 (汤 )系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首创 ,由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配伍组成 ,经历年临床实践验证成为滋补肾阴的代表名方。国内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 ,现将本方免疫与抗肿瘤药理研究的概况、进展予以综述。1 免疫调节1.1 体外培养试验郑家驹等经体外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活性花环实验的免疫测定 ,证实本方汤剂和水煎醇提液均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结果显示 ,水煎醇提液对淋巴细胞转化的激发作用更优于 10 0 %的煎 (汤 )剂 ,但活性花斑形成率则明显偏低[1] 。孟庆棣等证实 ,…  相似文献   

9.
本方含金银花sog,板蓝根、土茯苓各60g,薏苡仁100g,丹参15g,穿山甲、皂角刺各10g,红花6g。随症加减,日1~2剂水煎服。并用香附、木贼各50g,芒硝、白矾各30g,水煎熏洗患处30分钟,日2次。拭干后,用针头刺破疣体,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科用“大将逐淤汤”(河南正骨学院《正骨讲义》)治疗急性腰扭伤36例,效果满意。一、方药组成及用法:大黄30克,槟榔15克,生姜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大黄不后下。年迈体虚,淤血较重者可加丹参20克。本方服后大便次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多,停药后可自行减少,不需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七味白术散系宋代著名中医儿科学家钱乙治疗小儿腹泻的名方,原方名“白术散”。我院著名的中医学家刘炳凡研究员,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本方研究颇有心得,认为本方治疗“单纯性婴儿腹泻”、“胃肠炎”属脾气虚弱者疗效卓著,提出改革剂型。我们试用半生药型袋泡剂,在湘潭市中医院、岳阳市中医院、邵阳市第二中医院、株洲市中医院进行临床验证,与煎服剂、小儿腹泻宁(长沙市中药二厂生产)进行对照,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凡腹泻属脾气虚弱者,均作为观察对象。一般资料根据临床设计要求,采取随机选择,分为袋泡剂组、煎服剂组、小  相似文献   

12.
温肢逐痹汤治疗雷诺氏病1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会 《四川中医》2005,23(6):51-51
目的:观察温肢逐痹汤治疗雷诺氏病疗效。方法:19例患者均采用本方水煎剂治疗。结果:有效率94.7%,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肢逐痹汤用于治疗雷诺氏病疗效显著、可靠,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组93例,用本方:制首乌、丹参、虎杖各15g,山楂30g,郁金、柴胡、泽泻、陈皮、半夏、茯苓各10g。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1例,用辛伐他汀5mg/日顿服。均30日为1疗程。  相似文献   

14.
回乳良方─—麦公草汤方药组成炒麦芽60g,蒲公英30g,夏枯草15g。每日1剂.水煎800ml,分4次口服,每次200ml。有舒肝气、散郁热、消乳胀、止乳汁之效。治疗效果用本方治疗282例。服1剂后,乳房胀痛明显减轻,乳汁分泌减少;服2剂后,乳房略有...  相似文献   

15.
保产无忧散,俗称“十三太保”。其组成与剂量:当归、白芍(各)4.5克,厚朴、艾叶(各)2.1克、川贝母3克,黄芪、荆芥穗(各)2.4克,菟丝子4.2克,枳壳1.8克,川芎3.9克,羌活、甘草(各)1.5克,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本方原为散剂。但今人多改用汤剂。据中医临床记载,本方“安胎,催生,治一切产证。每月三至五服,临产热服,催生如神”。“有胎即能安胎,临产即能催生。怀孕者,不拘月数,偶伤胎气,腰腹酸痛,一服即安。见红欲小产者,一服即安,再服痊愈。十月满足,临盆十分危艰者,一服即下。  相似文献   

16.
消癜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民间验方松鹤消癜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其方法是 :取马尾松松针 1 2 0 g,藕节 60 g,茅根1 0 0 g,仙鹤草 30 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连续服至症状全部消失后 1周。笔者用本方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2例 ,均获较好疗效 ,一般经治疗 5~ 6天后出血倾向停止 ,紫癜逐步消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之“血证”、“阴斑”范畴 ,有虚实之分。虚证为先天禀赋不足或伤阴而致虚火妄动 ,或气虚不摄 ;实证为火盛气逆 ,血热妄行。其治疗方法多从“瘀”字入手 ,或活血化瘀 ,或清热解毒 ,或止血消斑。本方中…  相似文献   

17.
<正> 方药组成:百部款冬花秦皮各12克川贝母8克天竺黄10克每日一剂,水煎频服。本方剂量以五岁儿童用量为标准,临证时根据年龄大小及病情可适当增减份量。若伴有咳血、衄血时加白茅根12克。  相似文献   

18.
闭经验方一则应用介绍哈尔滨市六院徐丽,董艳霞,杨宏伟哈尔滨市制药四厂卫生所杨竹芹处方:菟丝子、牛膝各309,枸杞子、首乌、黄芪、川断各209,肉苁蓉10g,川芎、女贞子、当归、三棱、获术各159,每日1剂,水煎服。按:本方连眼15剂(15天),再用黄...  相似文献   

19.
调经种玉汤出自《外科全生集》,“此方种子如神,每次初见之日起,连服3剂~6剂,不过几月必成胎。”笔者自1988年~1991年,以本方为基础辨证加减治疗不孕症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基本治法。 以调经种玉汤为基本方。药物组成:当归9g,熟地9g,川芎6g,白芍6g,吴茱萸5g,香附5g,丹皮6g,元胡5g,茯苓9g,陈皮6g。每次经潮第1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1服,连服3剂~6剂。连服2个月~3个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20.
龙胆泻肝汤属于清热泻火剂。本方是宗《黄帝内经》“热者寒之”,“其实者,散而泻之”的治则而组成清泻肝胆之剂,临床使用范围甚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