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分叉角及左主支气管夹角扩大与左心房增大的关系。方法收集150例经彩超检查左心房前后径≥4.0cm病人的DR心脏正位片,测量其气管分叉角及左主气管(与体轴)夹角大小;分别计算气管分叉角及左主气管夹角与彩超测量的左心房前后径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150例病人全部接受PHILIPS DR设备常规摄标准胸部正位片,其中46例加拍吞钡侧位片;全部病人接受PHILIPS彩超设备进行心脏检查并测量左心房前后径。结果气管分叉角及左主气管夹角与左心房前后径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及0.42。150例左心房≥4.0CM的病人中气管分叉角及左主气管(与体轴)夹角增大分别为130例和124例,准确率达86.6%和82.6%。结论气管分叉角及左主气管(与体轴)夹角扩大对判断左心房增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食管下行至胸段,在气管分叉以上,食管前壁与气管膜壁借疏松的结缔组织相连.气管分叉略下方的食管左前壁有左主支气管横过。当食管癌外侵时.常累及气管膜部,在手术中解剖食管时易发生膜部损伤。1985年~1989年我院治疗中段食管癌177例,误伤气管膜部3例,占1.69%,经术中及时处理均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难治性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食管癌患者79例,所有患者行内镜下扩张术治疗。根据扩张次数分为难治性狭窄组21例和非难治性狭窄组58例。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难治性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吻合口位置位于气管分叉上方、扩张后无出血、黏膜环周缺损范围管腔环周1/2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难治性狭窄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吻合口位置位于气管分叉上方、扩张后无出血、黏膜环周缺损范围管腔环周1/2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难治性狭窄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采取积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电动起立床探讨不同倾斜角度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膈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10月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36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和36例健康人。采用重复测量的试验设计,两组受试者随机被电动起立床放置于3种不同的倾斜角度(0°、30°、和60°)后,由同一名有经验的检查者应用超声测量平静呼吸时的膈肌移动度和平静呼气末的膈肌厚度。结果:(1)倾斜角度间比较:两组受试者结果均提示,随着电动起立床倾斜角度的增高,膈肌移动度和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每两个倾斜角度之间的膈肌移动度和厚度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别间比较:在3种不同倾斜角度下,健康人膈肌移动度和膈肌厚度明显高于脑卒中患者(P<0.05),且健康人比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不同倾斜角度之间膈肌移动度和膈肌厚度变化更明显。(3)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两组病程之间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膈肌移动度和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膈肌移动度和厚度较健康人下降,电动起立床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和厚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术中误伤气管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 - 0 1~ 2 0 0 2 - 12我们施行食管癌切除术 1878例 ,其中与气管不同程度粘连 ,分离肿瘤时损伤气管 11例 ,占 0 .5 9% ,略低于文献报道资料 [1 ]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9~ 72岁 ,胸中段食管癌 9例 ,上段食管癌 2例 ,病变长度 <5 cm3例 ,>5 cm8例 ,最长 12 cm。左侧开胸手术 7例 ,右侧 4例。气管损伤部位于气管膜部 5例 ,气管分叉处膜部 2例 ,左主支气管膜部 3例 ,右主支气管膜部 1例 ,损伤范围 <1cm6例 ,1~ 1.5 cm2例 ,1.5~ 2cm1例 ,>2 cm1例。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鳞癌。1.2 方法 单纯丝线…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置放金属带膜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21例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气管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见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并发症或术后吻合口瘘,食管癌放疗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近年来开展内镜下置放金属带膜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9年10月~2004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经内镜碘油造影及吞钡X线照片,结合病检等确诊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瘘,行内镜直视下金属带膜支架置放者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最大者81岁,最小者57岁,平均71.6岁。其中自发性14例,食管癌放疗后5例,化疗后1例,术后肿瘤复发吻合口瘘1例。主要临床表现:吞咽呛咳21例,吞咽困难19…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4岁,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余。钡餐检查食管中段有6cm狭窄,粘膜破坏,扩张度较差,钡剂通行至气管分叉角下约4cm处受阻,病变约Zcm。X光印象:食管中段癌。胃镜检查距门齿25cm处见管胜环形狭窄,类似缩窄型食管癌,粘膜表面光滑坚硬,未做活检。病理检查手术切除食管标本2段共长13cm,其中一段肌层增厚,纵切面见有3cm半环形病灶,散在粟粒状干酪样坏死。粘膜表面稍显粗糙,无糜烂增生,病变处外膜与周围组织粘连。镜下:食管被覆鳞状上皮完整,粘膜下层及肌层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均被散在的结核性肉芽肿所替代,结节由上皮样细胞…  相似文献   

8.
环枢关节损伤诊查再探(120例X线照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赖在文 《中国康复》1996,11(1):18-20
对120例环枢关节损伤的门诊病例进行触诊检查,并对其颈部正侧位及开口位X线照片进行了测量、分析,提出了用座标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枕环角、枕枢角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CT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朱京丽,佟芮我们对60例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前的CT和食管X片做了回顾性的研究,以探讨CT在食管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1材料和方法60例食管癌患者中55例经病理证实为食管恶性肿瘤,5例经食管X片确诊为食管癌。患者在放射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光膀胱容量一定时,腹压大小和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尿动力学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检查,取光容量一定时,同步记录腹压大小和连接部移动度,并比较两者的关系。结果 对40例患者共120例次的同步测量结果表明,腹压和移动度呈正相关(r=0.61,P=0.0001)。结论 在一定腹压范围内,移动度随着腹压的变化而改变,这为今后移动度测定的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15例24耳诊断为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患者纳入标准:鼓膜切开置管≥3次,病程超过2年迁延不愈的中耳炎。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主观症状改善、耳内镜检查、纯音听力测试、声阻抗和CT扫描。结果所有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术后8~24个月复查,手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耳内镜检查、CT扫描有效率95.8%。手术后10~24个月纯音听阈测试患耳术后言语频率气导听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前患耳平均气骨导差为36.15 d B,患耳术后平均气骨导差为14.35 d B(P0.05)。术后鼓室导抗图达到A型为83.3%。1例(1耳)术后自觉患侧听力无提高,耳内闷胀感,B型鼓室导抗图,行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术见中耳及乳突有肉芽样胆固醇结晶。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最佳适应证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常用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资料完整患者36例(63耳), 按手术方式分为3组, 分别为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和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患儿术后听力康复情况。  结果  术后36例患儿、63耳听力均有提高, 44耳治愈, 19耳改善。行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或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3种手术方式, 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鼓膜置管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腺样体切除和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治疗在适应证恰当时也有很好的效果, 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个体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样体消融联合鼓室置管术治疗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幼儿分泌性中耳炎48例(88耳),随机分为23例(43耳)单纯鼓膜置管 (对照组)与25例(45耳)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消融 (观察组)治疗,比较分析患儿疾病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术后咽鼓管功能、鼓膜形态、中耳积液吸收、鼓室图峰压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两组有效率及鼓室图峰压值改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消融联合鼓室置管术是治疗幼儿分泌性中耳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55例的疗效。方法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并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55例(64耳),观察术后中耳积液的平均时间,以及通气管脱落或取出后随访的结果,如听力变化、疗效、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55例术后纯音听力均提高,在0.5、1.0、2.0 KHz的测听中,听阈平均提高23.4 dB,术后耳积液平均时间为(8.7±1.4)d,治愈42耳(65.6%),好转19耳(29.7%),无效3耳(4.7%);在通气管取出3个月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3耳,其中有1耳并发感染;并发症主要有脱管5耳、耳漏2耳、膜穿孔不愈合2耳,1耳发生鼓膜钙化。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不仅提高患儿的听力,还能缩短中耳积液时间,降低复发率及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腺样体大小与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相关性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根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将116例患儿分为腺样体中度肥大组和病理性肥大组,分析腺样体肥大程度对中耳功能的影响及两组间OME发病率的差异及切除腺样体对OME的疗效。根据接受手术与否,将鼓室声导抗图B型曲线患者分为两组,比较其治愈率。结果两组之间OM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样体切除对OME的疗效优于单纯保守治疗组。结论腺样体肥大程度与OME发病率呈正相关。腺样体切除是治疗OME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可视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96例(152耳)分泌性中耳炎并腺样体肥大患儿行可视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和鼓膜切开置管术,观察治疗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96例(152耳)患儿治愈8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无效的1例发生于拔除通气管鼓膜愈合后1个月,再次手术切除加置管而愈。所有患儿获随访6~12个月。无中耳感染、出血,纯音测听平均为21.5dBHL,听阈平均提高25dBHL。复查电子鼻咽镜:鼻咽部创面光滑、无残留,咽鼓管咽口及圆枕无损伤。【结论】可视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并腺样体肥大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对扁桃体肥大及腺样体肥大所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儿童,采用传统腺样体刮除+单侧扁桃体切除(A组)及鼻内镜引导下腺样体切割+双扁桃体切除术(B组),术后随访并分析疗效。【结果】A组治疗28例:治愈15例,好转8例,无效5例,有效率82.1%;B组治疗65例:治愈52例,好转13例,有效率100%。【结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主要是解除鼻咽及口咽气道的阻塞,才能保证气道通畅,鼻内镜引导下腺样体切割+双扁桃体切除能很好地解决鼻咽,口咽气道阻塞,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8.
Eight isolates (no. 1 to 8)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olated from 8 burn patients were typed by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 arbitrarily prim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P-PCR), biotyping,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nd a newly developed technique-impedance method. By both PFGE and AP-PCR, isolates 1 and 2 were designated type A, while isolates 3 to 8 were designated type B. However, isolates 3 to 8 could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distinct subtypes (B, C, and D) by the impedance method. Four antibiograms were obtained by testing the 8 isolates against six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designation of antibiogram to each of the 8 isolates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impedance method. The results of biotyping did not agree with any of the above typing methods. In conclusion, the impedance technique had a high discriminatory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genetically related clones into subtypes. The method is simple, reproducible, and has a high typeability.  相似文献   

19.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方法:对29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儿,采用在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大的腺样体及手术切除肥大的扁桃体,观察其转归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93.1%患儿打鼾、憋气症状都有不同程度改善;无腺样体残留、无鼻咽粘连及鼻咽闭锁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是治疗儿童OSAHS的主要手段。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大的腺样体具有直视下操作、病变切除彻底、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The tympanogram is an objective measure of middle ear effusion or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It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liance or mobility of the tympanic membrane, the pressure within the middle ear and the volume of the external ear canal. Tympanograms are classified as type A (normal), type B (indicating fluid behind the tympanic membrane) or type C (indicating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The objective data obtained by tympanometry are a useful adjunct in the diagnosis and follow-up of middle ear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