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可持续数月,重则数年,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张丰川教授善于应用益气解毒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本文将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病机、皮肤病中毒邪的概念、益气解毒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代表方药及临证加减出发,探讨应用益气解毒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复合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疾病,西医药治疗存在明显的不足。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理研究长期匮乏。通过对近5年的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中外文献研究进行整理,简单阐析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可能存在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涂、腺苷钴铵片口服;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同时加用益气活血汤。结果:益气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的缩短疼痛时间,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90%。结论:益气活血汤为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2009年以来运用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依据确定[1]。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仍持续性、长期的疼痛超过1个月即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5.
牛德兴主任医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德兴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行医50余年。对病毒性疱疹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对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整理如下。1对病机的认识1.1正虚邪实,由虚致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中医学的“蛇丹痛”一病。牛老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为湿热余毒未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5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研究,比较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各种疗法,试图找到一种简单易控、效佳、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比较发现,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其特有的优势,能有效减轻疼痛,并能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所致的精神症状,副作用及生理干扰少,操作简单易控,易于推广,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消退后,在较长时间内仍伴有神经痛的疾病。本文综述近几年来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认为中医针灸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有较好的疗效,运用针刺、艾灸等外治疗法,在缓解疼痛、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现将临床上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推广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除对症止痛外缺乏其他有效治疗办法。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刺络拔罐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疗效显著,故将近年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并探索其起效机制,以期为提高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提供具有科学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皮损完全消退后,遗留神经痛超过1个月以上,即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此病疼痛顽固,治疗困难。导师孟庆常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几十年,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颇有良效。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玲玲  邵丽黎 《四川中医》2008,26(5):99-100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以通心络胶囊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与西药疗效进行对比,观察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病例在痊愈率、显效率、疼痛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天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患带状疱疹后,皮疹消退,但局部仍有明显疼痛的一种病证。这种疼痛短则数月,长达数年,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并可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目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药物主要是止痛药物及营养神经等药物,疗效一般。我们从1996年至今对4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天灸法进行了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后遗症。稽留毒邪发作为带状疱疹致病因素,气血阴阳不足为其发病基础,络损不复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机关键。同时针对形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络损、络瘀、络虚、络阻,确立清热解毒护络、活血化瘀通络、益气养血修络、搜风镇痉止痛的治疗方法和常用中药。临证应选择相应的最佳组合治疗方法,总以修复络损、恢复络脉功能、消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疼痛分3种类型:持续性烧灼痛、阵发性刺激痛、针刺样痛。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数日及几个月不等,极少数有1~2a。由于疼痛的剧烈性及顽固性,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常常失眠、焦虑不安、情绪压抑甚至有自杀倾向。笔者现将近几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疼痛剧烈、迁延难愈的特点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中医的特殊针法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具有独到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浮针、火针、梅花针、揿针等多种特殊针法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为瘀血日久,阻滞于肝经,导致气滞血瘀而致胁肋疼痛。我院2003~2008年采取柴胡疏肝散合桃仁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遗留下来的疼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急性期皮疹消退后,其局部皮肤仍遗留疼痛不适,且持续3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PHN)。临床一般选用镇痛类、抗抑郁类、B族维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转移因子及干扰素等药物。但西医治疗本病存在医疗成本高、疗程长,有一定副作用等缺陷。而且,经西医治疗后患者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后遗神经痛症状。自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止痛方合黛力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组。分别观察3组在改善疼痛及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型常见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疼痛及临床伴随症状均优于其余2组。结论:益气活血止痛方合黛力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活血散瘀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给予活血散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复发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活血散瘀汤,可以改善后遗神经痛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后遗神经痛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急性带状疱疹后的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疼痛顽固,治疗困难,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目前医学界较为棘手的问题,传统的中医针灸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病机为正虚邪恋,表现为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疼痛。使用局部刺络拔罐泄邪,同时加用针刺调气,着重改善患者整体机能,才能够减少复发,最终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