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枝茯苓丸治疗妇科肿瘤临证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简析桂枝茯苓丸组方和现代药理及妇科肿瘤的病因病机特点,并结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辨治妇科肿瘤的典型病案,介绍了桂枝茯苓丸加减辨治妇科肿瘤的临证体会.认为虚、瘀、痰、毒为妇科肿瘤的病因病机特,最,辨治时宜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当以活血化瘀、消瘕散结为法,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减能改善妇科良性、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中医诊治肿瘤病的四辨:辨部位、辨痰瘀、辨寒热、辨虚实,阐述肿瘤治疗四法:攻法、消法、散法、补法,并通过临床验案分享诊疗经验,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出版消息     
《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由戴西湖、谢福安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一部新型的中西医结合辨病治疗丛书,含有7个分册,即《内分泌疾病辨病专方治疗》、《肾脏病辨病专方治疗》、《老年病辨病专方治疗》、《传染病辨病专方治疗》、《妇科辨病专方治疗》、《肿瘤辨病专方治疗》和《儿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腓骨皮辨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的特点、技巧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以腓骨皮辨游离移植方法对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行一期修复。结果 术后观察2~20个月,腓骨皮辨存活,口腔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腓骨皮辨游离移植是修复下颅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程海波教授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肿瘤转移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归纳整理病例,从肿瘤转移的基本病机、主要治法,对程海波教授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肿瘤转移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进行探讨分析,并附验案举隅。[结果]程海波教授基于癌毒病机理论和临床实践,提出肿瘤转移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癌毒流注",正气亏虚是肿瘤转移的根本原因,癌毒流注是肿瘤转移的病机关键,癌毒流注具有特异性的通道、载体及规律,"扶正培本、抗癌解毒"是辨治肿瘤转移的主要治法。程海波教授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一例肺癌脑、肝转移患者疗效显著,转移灶显著缩小。[结论]程海波教授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肿瘤转移具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进一步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力倡中医病机辨证论治的新体系, 提出疑难病证的基本病机特征是复合病机, 并指出复法组方是治疗肿瘤等疑难病证的基本策略。紧紧围绕病机辨证, 从复法组方的理论基础、基本思路、不同肿瘤复法组方的异同三个方面, 总结周仲瑛辨治恶性肿瘤的立法遣方经验, 以期进一步拓展肿瘤等疑难病证的临床辨治及组方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脾胃辨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63例姚南平陈定华(安徽省合肥市中医医院230001)关键词:肿瘤;化学疗法;胃肠道反应;辨证论治恶心、呕吐、纳差、腹泻是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笔者从脾胃辨治6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浅析蒋益兰教授辨治恶性肿瘤的学术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益兰教授基于恶性肿瘤"虚、毒、瘀"互结的病因病机理论,从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思想,临证辨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病证结合,分期论治,衷中参西的论治观,提倡带瘤生存和以人为本的肿瘤辨治观,重视肿瘤病人的心理疏导等五个方面形成了诊疗恶性肿瘤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周仲瑛对肿瘤起病、发病的基本认识,总结了周老治疗各类肿瘤以辨证为主,有机结合辨病,扶正祛邪当有主次轻重,祛邪重在消除痰、气、瘀、毒,扶正重在补益气血阴阳等证治要点及临证体会,强调临证时应注意辨证与辨病、局部与整体、祛邪与扶正、攻毒与解毒的关系及遣方用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中医体质学是研究人的体质与健康关系的学科,已成为全世界医学专家关注的主题。当今社会,肿瘤已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成为关键。不同肿瘤患者有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辨体与辨证辨病论治相结合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因此,恶性肿瘤的体质研究在临床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较大地促进了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病十分注重对"本病"的辨治,然肿瘤患者出现腹水时,许多医者对该病"何者为标、何者为本"的认识及其治疗往往无所适从,吴良村教授认为,肿瘤相关性腹水的"标本"辨治有规可循,并分为四型(肝郁血瘀型,阴虚热毒型,脾胃气虚型,脾肾两虚型)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为针对妊娠积聚患者提出的一种治疗思想,体现出了中医辨证攻邪思维。肿瘤病机为气血虚弱,脏腑气化失调,痰浊、血瘀、湿热等胶结而致肿瘤形成,认为肿瘤临证辨治时不可一味猛攻,应灵活处理攻补措施,宜衰其大半而止;需中西医结合,分期分阶段有效综合应用中西医疗法,优化肿瘤治疗方案;辨病与辨证结合,总体把握疾病趋势;攻宜缓攻,全程均须重视脾胃、扶土培中为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辨治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徐景藩教授对消化道肿瘤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的学术观点,总结徐景藩教授辨治消化道肿瘤的经验,并分析其典型案例。[结果]徐景藩教授认为消化道肿瘤形成有其特殊性,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局部气血痰湿瘀毒聚积,初期不易察觉,后逐渐发展而出现坚满作痛、纳差乏力等症,又经历手术攻伐,所以病机复杂。治疗时应重视望诊,在顾护脾胃气机的基础上,采用刚柔并济、平衡阴阳的治疗原则,慎用辛温滋补药物,通利攻毒酌用虫药,佐以情志调理培补生气,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所举案例以扶正固本、益气养阴、调畅情志为法,改善了患者症状,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徐景藩教授主张在顾护脾胃气机的基础上,平和组方、平衡阴阳、调畅情志辨治消化道肿瘤的独到见解和丰富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对中医药辨治肿瘤的若干理念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临床审证求因及应用祛毒——解毒、攻毒药物治疗肿瘤的客观实际,提出癌毒致病说;认为瘤体是在脏腑气化功能逆乱的基础上,进而结成有形之物,痰瘀郁毒是肿瘤的核心病机病证;临床辨证与辨病应予互补,把握邪正的消长变化,瘤体与整体病变的相关性;解毒与攻毒要因证、因人而异,从肿瘤病位求其病理特性,倡导复法大方是治疗肿瘤的基本对策,同时提示肿瘤的用药要点;提出要重视标急从权、缓其所苦、预防复发转移、贵在养正等观念。  相似文献   

15.
“扶正培本”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本法则,历经近60年发展,逐步形成“扶正培本-扶正解毒-固本清源”的学术传承脉络。基于对肿瘤全周期核心病机演变规律探索,本团队提出“五期演变”,并凝练“扶正五法”,凸显中医药在分阶段序贯辨治中的防治优势,分为扶正解郁、扶正举陷、扶正解毒、扶正化毒与扶正活血祛毒。重视癌前负性情绪,关注易感体质,以扶正解郁防治肿瘤发生;优化术后气陷病机,分立三源(宗气、中气及肾气)辨治,以扶正举陷促进术后康复;细化不良反应防治策略,关注药毒阴阳属性,以扶正解毒改善不良反应;锚定余毒未尽,预先化解癌毒,以扶正化毒防治术后复发转移;明确扶正活血祛毒在晚期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冀以提高远期生存。“扶正五法”是对“扶正培本”治法的传承与创新,契合当前中医药对肿瘤的认识规律,冀以指导与优化临床辨治,提高中医药防治水准,完善中医肿瘤辨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奇经八脉为先天一气所生,其中运行元气.肿瘤的发生发展受基因调控,与先天密切联系,现代医家多从后天脏腑论治肿瘤,以先天奇经为切入点辨治未得到重视.基于《黄帝内经》相关条文,论述肿瘤发生与先天的直接、间接关系,并提出肾-十二经-奇经的先天一气周流说,阐发先天奇经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治疗则应据奇经虚实、肿瘤所处疾病阶段、治疗阶段的不同,灵活调整通、补、攻比重,并结合八脉不同特性,分经论治,望以此丰富中医辨治肿瘤的病因病机学说及临证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17.
林龙  王雄文 《中医学报》2016,(9):1274-1276
原发性肝癌进展迅速,证型复杂,症状众多,常有辨病、辨证、辨症冲突的情况。临床上应以辨证为主,辨病为根,辨症为辅。辨证选方确定治法方向后结合辨病加减,配伍专方专药,最后针对症状选药。若患者无证可辨或趋于平和体质,则应辨病为先,结合患者影像学结果、实验室检查等,根据肿瘤的形态、代谢、血供、生长情况等进行辨治;若患者病情稳定且证型错杂,但如疼痛、腹泻、腹水或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病程发展或生存质量,则应辨症治疗,再结合病证加减。总之,根据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指导方针,通过病、证、症三位一体结合辨治,在辨证基础上兼顾原发性肝癌的特有规律和发病个体的阶段特征,将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纳入辨证论治体系,制定中西医综合病、证、症辨治方案,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例选周仲瑛教授辨治消化道肿瘤医案4则,报告其诊疗过程,分析其辨证思路及立法、处方、用药特点,以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9.
睾丸肿瘤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孙桂芝教授从中医脏象理论的肝、脾、肾三脏功能为主轴,通过补肝肾、温下焦、散寒湿、破积气、和气血、通血脉、除恶毒等治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床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结合辨病用药探讨了半夏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常用配伍,结果表明半夏常与补益药、理气药、祛湿药、功能止呕的药物相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