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的疗效。方法对23例孤独症患儿进行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和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对孤独症患儿的感觉失调状况和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后,感觉统合能力有明显改善,其中感觉统合失调的改善以前庭平衡失调、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觉失调的改善为显著,训练6个月的改善率分别为91.3%、95.7%、69.5%,而学习能力改善较差,为60.8%。通过训练,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往、感觉和躯体运动能力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a<0.05),生活自理项改善不明显。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治疗孤独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实践中发现,影响儿童孤独症感觉统合训练疗效的因素很多。该文从信息的感觉处理模式方面来探讨影响儿童孤独症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因素,从而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对93例1.8~8.3岁孤独症患儿分别进行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的评估、Dunn模式的感觉处理分型,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前后的评定来评估疗效,分析性别、年龄、ABC评分以及感觉处理模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ABC评分(Wald=6.768,P<0.01)和感觉处理模式(Wald=13.549,P<0.01)对疗效有显著影响,尤以感觉处理模式影响最大,而性别(Wald=1.549,P>0.05)和年龄(Wald=0.010,P>0.05)则无影响。结论:孤独症儿童的感觉处理模式是影响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2):124-127]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的疗效。方法对32例确诊为重度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3个疗程感觉统合训练,在训练前以及训练结束后进行感觉统合量表检测,比较训练前以及训练后量表评分,确定疗效。结果训练前以及训练后感觉统合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智力正常学习困难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拓宽学习困难儿童治疗的新途径。对两组智力正常但有注意异常和学习困难的男性儿童分别予以药物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结果表明,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经感觉统合训练后,对提高儿童注意力和学习成绩的效果和药物治疗相仿,而感觉统合正常的儿童经过训练上述效果低于药物治疗,提示对于那些怕服药或受药物副反应困扰的学习困难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治疗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增效作用.方法 将40例接受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康复训练,包括应用行为分析法(ABA)训练、引导式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各90次;治疗组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60~90次.两组患儿均于训练及治疗前后进行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量表)测评.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5.0%,对照组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发展总分、模仿、口语认知等项目的 训练及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康复训练方法的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学习障碍10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学习障碍的疗效。方法1999年3月~2003年9月观察200例学习成绩落后儿童,均符合CCMD-2-R有关学习障碍诊断标准。随机分成训练组、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性别、年龄、学习成绩、智力无差异。予训练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包括前庭平衡运动、触觉刺激、视觉与手眼协调训练,90min/次,隔日1次,共3个月;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结果训练组62例显著改善,25例改善,有效率87%;对照组32例改善,有效率32%;训练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是治疗儿童学习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及心理辅导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影响。方法采用集体统合训练,结合个人心理辅导和取得家长配合的治疗方法。结果经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的ADHD儿童训练前后Conners简易量表评分、数字划消正确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符号记入、连续数学差异有显著性,感觉统合功能明显改变。结论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辅导可改善患儿神经心理功能,减轻其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症状,可作为ADHD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学习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学习障碍的儿童分成两组,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训练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每次训练90分钟,隔日一次,共三个月;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治疗。结果训练组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是治疗儿童学习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治疗组给予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评分、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中文版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评分。结果训练12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儿AB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PP结论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是儿童孤独症的有效治疗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有效途径。方法 我院儿科收治的48例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均按照每一位患儿的训练计划进行各项活动,一般每次训练60~120min,每周3次,持续训练1~3个月。部分患儿在接受药物治疗和(或)心理治疗的同时,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结果 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运动协调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及情绪波动的总改善率达85%~95%,学习成绩提高的改善率也达62%。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这种游戏疗法,满足了患儿与临床医生对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的需求,患儿及家长乐于接受,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感觉统合治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19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 2 0 0 0年成立感觉统合治疗中心以来 ,共收治感觉统合失调儿童 198例 ,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均为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2月来本中心咨询和测试的儿童 ,并符合感觉统合失调评定标准[1] 共 198例 ,男 14 5例 ,女 5 3例 ;年龄 4~ 10岁。二、方法 采用集体训练、个别调整训练和家长配合三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集体训练依据陈文德教授的感觉统合指导进行训练。按就诊顺序随机编组 ,每组儿童制订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案 ,采用滑板、平衡木、触觉球等器材 ,以游戏形式进行形体、触觉、精细动作及记忆、视、听力等…  相似文献   

12.
12例儿童孤独症感觉统合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孤独症是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的行为方式等,现将我院2a来对12例儿童孤独症的训练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与方法 1.资料来源:12例来自我院儿童心理卫生门诊,由医师确诊,年龄5~8.5a,均为男性。2.量表的评定方法:儿童治疗前后的观察评定标准采用北京医大精研所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由儿童父母填写。按5个等级评分。感觉统合失调的程度是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标准为:40~30分为轻度,30~20分为中度,20分以下为重度。本组中重度感觉统合失调10人,中…  相似文献   

13.
孤独症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前,孤独症普遍被认为属不治之症.自从1987年Lovaas报道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成功"治愈"9例孤独症儿童以后,世界各国(主要是美国)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了许多的孤独症教育训练疗法或课程,  相似文献   

14.
利培酮在治疗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利培酮在治疗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5~12岁具有行为问题的孤独症儿童,给予8周的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并观察利培酮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治疗后第8周末的病情严重程度、ATEC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耐受性好;其中在ATEC评分中,除了社交评分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之外,言语、感知和行为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利培酮可以显著地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感觉统合失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近年来 ,国内引进了感觉统合训练新技术 ,用于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或矫治某些行为症状 ,而临床医师对此了解甚少。现就感觉统合 (sensoryintegration ,SI)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sensoryintegrativedysfunction ,SID)的有关概念、内涵、主要临床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治疗的理论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一、感觉统合失调的有关概念1.SI的概念 :196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家JeanAyres将脑神经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 ,根据对脑功能研究、职业治疗及实验研究结果 ,首先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治疗儿童行为问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对60 例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治疗。结果 行为问题改善总有效率为86-6 % ,感觉统合失调改善总有效率97-6% 。结论 感觉统合治疗是改善儿童行为问题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亦乔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41(2):161-163,188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往往伴有饮食行为的异常,对此进行的实验也包含多种混杂因素的干扰,因其发生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治疗这种异常饮食行为的疗效也不尽相同.该文就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饮食异常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结果,以有助于诊断与治疗。方法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的统计手册(ABC测量表)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于2a内随机抽查10412人,对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予以调查。结果6名儿童诊断为孤独症,患病率为0.56‰。经过心理干预与药物综合治疗,6名儿童孤独症的症状改善,可以上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语言交流,刻板动作消除。结论应多关注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调查,对孤独症儿童予及时的治疗,可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对学龄前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核心症状及睡眠管理的疗效。方法 将50例轻中度AS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结构化教育方式结合听觉统合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采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社交反应量表(SRS)、睡眠习惯问卷(CSHQ)和情绪识别工具,评定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在感觉因子、社会交往因子、躯体运动因子、语言因子、ABC总分、CARS总分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社会认知、社会沟通、社会动机、孤独症行为方式和S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正立和倒置面孔的情绪识别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睡眠阻抗、入睡延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觉醒、日间困倦和CSHQ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终末箱庭创伤主题个数少于初始箱庭,治愈主题个数多于初始箱庭(P < 0.05)。结论 采用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可显著改善学龄前轻中度ASD患儿的核心症状和睡眠状况,可作为早期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20.
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附1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临床已使用感觉统合治疗儿童学习不良、运动协调差及行为问题。我们于1996年在临床上开展了感觉统合治疗,兹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自1996年1月至12月来就诊的、并符合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的儿童共112例,年龄7至11岁。其中男80例,女32例。这些儿童经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测验,智商均在70以上,临床表现为运动协调差、多动、注意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和学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