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关节挛缩是创伤治疗中的难题,关节挛缩一旦发生,常导致终生功能障碍.目前的研究表明,关节挛缩发生的关键部位在于关节滑膜,滑膜组织的纤维化是关节挛缩发生的主要原因.早期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在肺、肝、肾及皮肤的纤维化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在关节挛缩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目的:总结并讨论关节挛缩发生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2000/2010)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创伤,关节挛缩”和“joint contracture,synovium,fixation,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从关节挛缩的形态变化,细胞因子的作用及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对关节挛缩发生中的形态学改变及其调节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共检索到196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9篇文章.结果与结论:关节滑膜组织的纤维化是关节挛缩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等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其发生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是关节挛缩发生核心因子.目前研究对机械作用对于转化生长因子β的调控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时间对挛缩程度的影响作用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是由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和降解 失衡,ECM过度沉积而发生的,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主要病理过程.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Smads蛋白是TGF-β信号通路传导过程中关键的受体后信使蛋白[1].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常见和共同的病理转归,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各成分合成与降解的失衡而致纤维组织在肝内过量沉积的结果,属可逆性病变.若进一步发展则致不可逆的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肝硬化阶段).其发生发展机制主要涉及ECM生成增多与降解减少两个过程,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可激活HSC和调节ECM的合成和沉积,被认为是肝纤维化中最关键的因素.近年来研究提示[1-4]:TGF-β3可拮抗TGF-β1,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本文就现阶段国内外对TGF-β3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高表达时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中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表达情况,探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HSP对细胞因子TGF-β1的影响.[方法]用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TGF-β1在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以及热休克反应后肝纤维化模型组中的表达和定位特点,检测HSP高表达时各组间TGF-β1的变化.[结果]TGF-β1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发展时期,其表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热休克反应实验组中TGF-β1的表达可见明显降低(P<0.05).[结论]TGF-β1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HSP高表达时TGF-β1受到抑制.HSP可能通过抑制TGF-β1的产生而减缓肝纤维化发生.  相似文献   

5.
周智宏  赵静 《临床荟萃》2011,26(18):1614-1617
肝纤维化(HF)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MC)特别是胶原过度沉积。参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因子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1]。NF-κB是在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6.
<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膝关节受累最为常见。多种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李晓林  刘寿荣 《临床医学》2010,30(1):118-121
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受许多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白细胞介素类(I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瘦素、氧化应激、核因子-κB等。现就其在肝星状细胞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TGF-β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病理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高表达具有促组织发生纤维化的病理作用,且与病理上肝纤维化程度相平行。本文就TGF-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肝纤维化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的关节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国强 《中国临床康复》2012,(39):7345-7349
背景:关节挛缩是创伤治疗中的难题,关节挛缩一旦发生,常导致终生功能障碍。目前的研究表明,关节挛缩发生的关键部位在于关节滑膜,滑膜组织的纤维化是关节挛缩发生的主要原因。早期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在肺、肝、肾及皮肤的纤维化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在关节挛缩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目的:总结并讨论关节挛缩发生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2000/2010)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创伤,关节挛缩"和"jointcontracture,synovium,fixation,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从关节挛缩的形态变化,细胞因子的作用及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对关节挛缩发生中的形态学改变及其调节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共检索到196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9篇文章。结果与结论:关节滑膜组织的纤维化是关节挛缩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等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其发生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是关节挛缩发生核心因子。目前研究对机械作用对于转化生长因子β的调控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时间对挛缩程度的影响作用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性病变是免疫激活、皮肤内脏的纤维化和小血管损伤。尽管对SSc没有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很多针对器官和发病机制的治疗方法正在不断发展。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能够刺激胶原合成和肌纤维母细胞的分化,它被认为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参与TGF-β信号通路的许多分子被认为是治疗SSc的潜在靶点。除TGF-β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CCN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和内皮素(endothelin-1 ET-1)等也参与了纤维化过程,也是SSc治疗新策略的靶点。本文就参与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王晖  但自力 《新医学》2009,40(3):203-205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激活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肝损伤时激活的HSC分泌大量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促进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其中胶原的降解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的表达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p53蛋白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95例晚期血吸虫病、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正常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p53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指标比较分析。结果:95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5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74.74%、64.21%、8.42%,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的强度与肝炎分级、肝纤维化分期或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p53在晚期血吸虫病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细胞癌(P0.01);正常肝组织中未观察到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p53蛋白表达。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指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晚期血吸虫病中高表达,提示抗血管生成可能为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症防治提供新的思路,p53蛋白在晚期血吸虫病中有低表达,对探讨血吸虫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免疫反应及炎性反应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纤维母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作用,可导致细胞外基质形成过多,肾间质纤维化形成。本文就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等细胞因子参与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瘢痕是皮肤组织创伤修复后的必然产物.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由于全身和局部因素的影响,常可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胶原降解减少而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所有与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等纤维化病变有关的细胞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TGF-β)是目前已知最强烈的纤维化促进因子. TGF β主要通过膜受体经胞内信号分子将信号从细胞浆转导到细胞核内而发挥作用. Smads蛋白是 TGF-β家族信号从受体到核内的细胞内主要转导分子,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在不同程度肝纤维化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的方法制造肝纤维化模型,检测并分析血清IL-8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小鼠血清IL-8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纤维化期间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炎症与肝脏损害有密切关系,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血清IL-8浓度的变化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性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γ-IFN)与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前Ⅲ胶原(PCⅢ)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集的96例各种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性肝炎组16例,慢性肝炎轻度组18例,慢性肝炎中度组21例,肝炎性肝硬化17例,慢性肝炎重度组24例。另取20例体检肝功能正常的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观察六组对象IL-1β、γ-IFN、LN、HA、PCⅢ水平和肝功能等指标,并比较不同类型患者间各指标的差异与相关性。结果不同组别的肝炎患者IL-1β、γ-IFN、LN、HA、PCⅢ水平差异显著(P0.05);随着肝炎病情的不断加重IL-1β、LN、HA、PCⅢ水平不断增高,γ-IFN水平不断下降(P0.05)。不同肝炎严重程度疾病间的肝功能指标比较,急性肝炎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对象(P0.05);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逐渐升高,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逐渐降低。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患者的IL-1β、LN、HA、PCⅢ显著地升高,γ-IFN显著地降低(P0.05)。γ-IFN与HA、PCⅢ呈显著的负相关,IL-1β与HA、PCⅢ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LN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IL-1β、γ-IFN与肝损伤有良好的相关性,且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LN、HA、PCⅢ水平可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因此,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β、γ-IFN、LN、HA、PCⅢ水平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及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平  陈晓霞  王兴鹏 《临床荟萃》2013,28(1):53-55,58,121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在慢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雨蛙肽成功制备慢性胰腺炎小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慢性胰腺炎小鼠造模组(n=12)与生理盐水注射正常小鼠对照组(n=12)血清中IL-1β、IL-6、IFN-γ、TIMP-1、IGF-1和IGFBP-4的变化。结果雨蛙肽造模组中IL-1β、IL-6、IFN-γ和TIMP-1在血清中的含量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升高:IL-1β(156.80±12.53)ng/L vs(23.79±5.94)ng/L;IL-6(97.04±11.61)ng/L vs(48.89±7.23)ng/L;IFN-γ(66.44±6.11)ng/L vs(31.59±2.02)ng/L;TIMP-1(2 368.98±245.18)ng/L vs(1 790±167.8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清中IGF-1和IGFBP-4的含量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β、IL-6和TIMP-1在血清中的含量与胰腺纤维化百分比呈正相关(r=0.734、0.776、0.629,P<0.05),而IFN-γ在血清中的含量与纤维化的百分比呈负相关(r=-0.818,P<0.05)。结论慢性胰腺炎的发生与细胞因子的浓度改变和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失衡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氧化苦参碱抗大鼠肝纤维化及其免疫调控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抗肝纤维化及其免疫调控机理。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及饮用10%酒精的方法使Wistar大鼠产生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大鼠随机分成二组,分别为自然恢复组(R)和氧化苦参碱治疗组(T),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免疫指标TNFα、IL-2、IL-10、IFNγ与纤维化指标I、Ⅲ、Ⅳ型胶原及TGFβ1的水平。结果: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NFα与IL-10含量明显增高,而IL-2与IFNγ则明显下降;氧化苦参碱治疗9周后,在纤维化指标明显降低的同时,上述细胞因子的异常亦明显纠正。结论:氧化苦参碱有显著逆转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它们对生理与病理过程的重要性已无可置疑,对临床医学的影响及应用已令人关注。与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因子大致可分为6类:(1)白细胞介素系统(interleu-kin system)IL-1—IL-13;(2)干扰素族(family of interferons)IFN-α,-β,-γ;(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s)TNF-α,-β;(4)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factors)G-CSF,M-CSF,GM-CSF,Multi—CSF;(5)其它特定的细胞生长因子(cell growth factors),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α,-β_1,-β_2,-γ),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  相似文献   

20.
任苗苗  杜玄一 《临床荟萃》2012,27(24):2184-2188
在慢性肾脏疾病(CKD)进展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被公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中介者,其特点是介导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积累、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形成。TGF-β在CKD恶化的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成纤维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外基质产生,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现就TGF-作用于足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